《傷寒雜病論》――第一百三十四條原文:太陽病,脈浮而動數(shù),浮則為風,數(shù)則為熱,動則為痛,數(shù)則為虛。頭痛發(fā)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yī)反下之,動數(shù)變遲,膈內拒痛,一云頭痛即眩,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fā)黃。 注: ①客氣:邪氣,因從外來,故叫客氣。 ②陽氣:表邪而言,不是指正氣。 ③劑頸而還:“劑”同“齊”,謂汗出到頸部而止。 釋義:(本條講表癥誤下,致成結胸或發(fā)黃的病理機轉,及結胸癥的治法。) 太陽病,脈象浮而動數(shù),脈浮主風邪在表,數(shù)主有熱,動脈主痛,數(shù)又主虛。癥見頭痛發(fā)熱,輕微盜汗,反而怕冷,這是太陽表癥未除。醫(yī)生本應從表論治,卻反而用攻下的方法治療,由于胃中空虛而無實邪,誤下后邪氣內陷,邪熱與水飲相結于胸膈,所以蛇婆子出現(xiàn)脈動數(shù)變遲,胸脅心下疼痛拒按,短氣,煩躁不安,這樣結胸癥就形成了。主治用大陷胸湯。如果不形成結胸,只見頭部汗出,到頸部為止,其他部位不出汗,小便不通暢,身體發(fā)黃的,則是濕熱郁蒸發(fā)黃癥。 本條主要討論表里辨癥與表癥誤下而致結胸與發(fā)黃的兩種病理轉歸。太陽病,脈浮而動數(shù),脈浮主表,動為邪盛主痛,數(shù)為體表有熱,所以脈浮動數(shù)為風邪盛而表熱,里無實邪,故曰“數(shù)則為虛”。頭痛發(fā)熱是表癥,微盜汗出屬少陽有熱,是表邪已有內傳之勢。如果邪全傳里,則惡寒當罷,現(xiàn)在仍然惡寒,可見表尚未解,故特提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用一“反”字,以突出惡寒識辨表癥的關鍵,表未解的不可攻里,這是治療的原則。由于醫(yī)者失察,竟用攻下之法,因而表邪內陷而成為結胸癥。邪陷熱結,所以動數(shù)之脈變?yōu)檫t脈;誤下則損傷胃氣,致胃中空虛,熱邪動膈,故膈內拒痛,熱邪陷與水邪相結,心下因而硬滿疼痛,成為結胸。邪結熱擾,同時還可伴見短氣躁煩,心中懊。結胸癥因熱與水結,故治宜泄熱逐水破結的大陷胸湯。 本證之煩躁,與第一百三十三條條相比:本證非結胸證悉具,是邪實而正未虛,有治療機會;第一百三十三條條結胸證悉具,證情嚴重,是邪實正虛,病已危篤,故為“死”證。 熱為陽邪,欲從汗出外越,但因濕遏而不得外越,故見身無汗,或“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濕為陰邪,可從小便而下泄,但熱濕蘊結,難以下行,故小便不利。濕熱不得泄越,蘊蒸于內,身必發(fā)黃。治宜清熱利濕,可用茵陳蒿湯(補)。 大陷胸湯由大黃、芒硝、甘遂三藥組成,甘遂為瀉水逐飲之竣藥,尤善于瀉胸腹之積水;大黃、芒硝瀉熱蕩實,軟堅破結。三藥力專效宏,為瀉熱逐水之峻劑。因全方瀉下峻猛,且甘遂有毒,故應中病即止,不可過服。方后注云,“得快利,止后服”,即是此意。 由于甘遂的瀉下有效成分難溶于水,故作湯劑水煎服時效力較差。本方雖用湯劑,但甘遂為末沖服,則發(fā)揮了甘遂的藥效。甘遂用量,為一錢匕,成注本原無匕字,因漢時有銖制而無錢制,所以當以趙本、醫(yī)統(tǒng)本之“一錢匕”為準。 辨證論治: 主癥:心下硬滿,甚則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觸按,短氣躁煩,頭汗出,大便秘結,日晡小有潮熱,口渴不多飲,苔黃膩或黃厚而燥,脈沉緊。 成因:邪熱內陷與有形之水邪相結于胸腹。 治法:瀉熱散結,攻逐水飲。 方藥:大陷胸湯(甘遂、大黃、芒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