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次三經(jīng)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有獸焉,其狀如麢(古同“羚”líng)羊而四角,馬尾而有距,其名曰【馬軍】(huī),善還,其名自詨;有鳥焉,其狀臺鵲,白身、赤尾、六足,其名曰獖(fèn),是善驚,其鳴自詨。 又東北二百里,曰龍侯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決決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魚,其狀如【魚帝】(dí)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癡疾。
又東北二百里,曰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其鳴自詨;有鳥焉,其狀如烏,首白而身青、足黃,是名曰鶌鶋(qū jū)。其名自詨,食之不饑,可以已寓。 又東北七十里,曰咸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銅,是多松柏,草多茈(zǐ)草。條菅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長澤。其中多器酸,三歲一成,食之已癘。
又東北二百里,曰天池之山,其上無草木,多文石。有獸焉,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澠水出焉,潛于其下,其中多黃堊(è)。 又東三百里,曰陽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銅。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尾,其頸腎,其狀如句瞿(jù),其名曰領胡,其鳴自詨,食之已狂。有鳥焉,其狀如赤雉,而五采以文,是自為牝牡,名曰象蛇,其名自詨。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有?(xiàn)父之魚,其狀如鮒魚,魚首而彘身,食之已嘔。 又東三百五十里,曰賁聞之山,其上多蒼玉,其下多黃堊,多涅石。
又北百里,曰王屋之山,是多石。氵聯(lián)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泰澤。
又東北三百里,曰教山,其上多玉而無石。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實惟干河。其中有兩山。是山也,廣員三百步,其名曰發(fā)丸之山,其上有金玉。
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鹽販之澤,北望少澤。其上多草、藷(同“薯”shǔ)薁(yù),其草多秦椒,其陰多赭(zhě),其陽多玉。有鳥焉,其狀如蛇,而四翼、六目、六足,名曰酸與,其鳴自詨,見則其邑有恐。
又東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其下多黃堊,多涅石。
又東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是多美玉。
又東二百里,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陽有赤銅,其陰有玄?(sù 石)。高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又東二百里,曰蟲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薄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黃澤。
又東三百里,曰彭毗(pí)之山,其上無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蚤林之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床水,其中多肥遺之蛇。
又東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黃澤。有鳥焉,其狀如烏而白文,名曰鴣鶛(jiē),食之不灂(jiào 昏迷)。 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泰頭之山。共水出焉,南流注于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又東北二百里,曰軒轅之山,其上多銅,其下多竹。有鳥焉,其狀如梟(xiāo)白首,其名曰黃鳥,其鳴自詨,食之不妒。 又北二百里,曰謁(yè)戾(lì)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qìn)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嬰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汜(sì)水。 東三百里,曰沮(jù)洳(rù)之山,無草木,有金玉。濝(qí)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又北三百里,曰神囷(qūn)之山,具上有文石,其下有白蛇,有飛蟲。黃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滏(fǔ)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歐水。 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jiū)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又東北百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銅。清漳之水出焉,東流注于濁漳之水。
又東北二百里,曰錫山,其上多玉,其下有砥(dǐ)。牛首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滏水。 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海澤。
又北百里,曰題首之山,有玉焉,多石,無水。 又北百里,曰繡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xún),其草多芍藥、芎(xiōng)藭(qióng)。洧(wěi)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有鳠(hù)、黽(měng 蛙)。 又北百二十里,曰松山。陽水出焉,東北流注于河。 又北百二十里,曰敦與之山,其上無草木,有金玉。溹(suò)水出于其陽,而東流注于泰陸之水;泜水出于其陰,而東流注于彭水;槐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泜(zhī)澤。 又北百七十里,曰柘(zhè)山,其陽有金玉,其陰有鐵。歷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洧水。
又北二百里,曰維龍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陽有金,其陰有鐵。肥水出焉,而東流注于皋(gāo)澤,其中多礨(lěi)石。敞鐵之水出焉,而北于大澤。 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馬之山,其陽多石玉,其陰多鐵,多赤銅。木馬之水了出焉,而東北流注于虖(hū)沱。 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無草木,冬夏有雪。 空桑之水出焉,東流注于虖沱。 又北三百里,曰泰戲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羊東][羊東](dòng),其鳴自詨(xiào)。虖沱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溇(lóu)水。液女之水出于其陽,南流注于沁水。 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濩(huò)濩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虖沱;鮮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溇液水。
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其木多棕,其草多條。滱(kòu)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又北三百里,曰陸山,多美玉。[姜阝]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 又北二百里,曰沂山般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 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嬰石。燕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饒山。是無草木,多瑤碧,其獸多橐(tuó)駞(tuó),其鳥多鹠(liú)。歷虢(guó)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有師魚,食之殺人。 又北四百里,曰乾山,無草木,其陽有金玉,其陰有鐵而無水。有獸焉,其狀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huán),其鳴自詨。 又北五百里,曰倫山。倫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有獸焉,其狀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羆(pí)。 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繩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魚?;嫌杏瘢湎露嗲啾?。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門之山,無草木。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澤。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廣員百里,無草木,有金玉。
又北五百里,曰錞(chún)于毋(wú)逢之山,北望雞號之山,其風如?(lì)。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朋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見則其邑大旱。 凡北次三經(jīng)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無逢之山,凡四十六山,萬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狀皆馬身而人面者廿(niàn)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chǎi)瘞之。其十四神狀皆彘身而載玉。其祠之,皆玉,不瘞。其十神狀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壁瘞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tú)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右北經(jīng)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萬三千二百三十里。 |
|
來自: 人類研究中心 > 《山海經(jīng)(遠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