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次三經(jīng)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有獸焉,其狀如囗羊而四角,馬尾而有距,其名曰軍,善還,其名自詨有鳥焉,其狀臺(tái)鵲,白身、赤尾、六足,其名曰囗,是善驚,其鳴自詨。 北次三(經(jīng))[山]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有獸焉,其狀如麢(10ng)羊而四角,馬尾而有距①,其名曰(hu9),善還(xu2n)②,其名自訆(ji4o)。有鳥焉,其狀如鵲,白身、赤尾、六足,其名曰(b5n),是善驚,其鳴自詨(ji4o)③?! ?/span> 【注釋】①距:雄雞、野雞等跖后面突出像腳趾的部分。這里指雞爪子。②還:通“旋”。旋轉(zhuǎn)。③詨:叫,呼?! ?/span> 【譯文】北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座山,叫做太行山。太行山的首端叫歸山,山上出產(chǎn)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出產(chǎn)碧玉。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羚羊卻有四只角,長(zhǎng)著馬一樣的尾巴和雞一樣的爪子,名稱是,善于旋轉(zhuǎn)起舞,它發(fā)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喜鵲,長(zhǎng)著白身子、紅尾巴、六只腳,名稱是,這種鳥十分驚覺,它發(fā)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span> 太行山
又東北二百里,曰龍侯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決決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魚,其狀如帝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癡疾。 又東北二百里,曰龍侯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決(決)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魚,其狀如(t0)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癡(ch9)疾?! ?/span> 【譯文】再往東北二百里,是座龍侯山,不生長(zhǎng)花草樹木,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決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人魚,形狀像一般的魚,長(zhǎng)有四只腳,發(fā)出的聲音像嬰兒哭啼,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得瘋癲病?!?/span> 好像聽說過—
又東北二百里,曰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其鳴自詨,有鳥焉,其狀如烏,首白而身青、足黃,是名曰鶌鶋。其名自詨,食之不饑,可以已寓。 又東北二百里,曰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其鳴自訆(ji4o)。有鳥焉,其狀如烏,首白而身青、足黃,是名曰鶌(q))鶋(j&),其鳴自詨(ji4o),食之不饑,可以已寓①?! 咀⑨尅竣僭ⅲ汗湃苏J(rèn)為寓即“誤”字,大概以音近為義,指昏忘之病,就是現(xiàn)在所謂的老年健忘癥,或老年癡呆癥。也有另一種意見認(rèn)為寓當(dāng)是“”字的假借,指疣病,就是中醫(yī)學(xué)上所謂的千日瘡,是因病毒感染而在皮膚上生出小疙瘩?! ?/span> 【譯文】再往東北二百里,是座馬成山,山上多出產(chǎn)有紋理的美石,山北陰面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里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白狗卻長(zhǎng)著黑腦袋,一看見人就騰空飛起,名稱是天馬,它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山里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卻長(zhǎng)著白色的腦袋和青色的身子、黃色的足爪,名稱是鶌鶋,它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吃了它的肉使人不感覺饑餓,還可以醫(yī)治老年健忘癥?!?/span> 天馬----原來長(zhǎng)的象狗,黑色的腦袋。
又東北七十里,曰咸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銅,是多松柏,草多茈草。條菅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長(zhǎng)澤。其中多器酸,三歲一成,食之已癘。 又東北七十里,曰咸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銅,是多松柏,草多茈(z?。┎荨l菅(ji1n)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長(zhǎng)澤。其中多器酸①,三歲一成,食之已癘。 【注釋】?、倨魉幔簱?jù)古人講,大概是一種可以吃而有酸味的東西,就像山西解州鹽池所生產(chǎn)的鹽之類的東西。因?yàn)闈伤o止而不流動(dòng),積的時(shí)間長(zhǎng)了,就形成一種酸味的物質(zhì)。 【譯文】再往東北七十里,是座咸山,山上盛產(chǎn)玉石,山下盛產(chǎn)銅,這里到處是松樹和柏樹,在所生長(zhǎng)的草中以紫草最多。條菅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南流入長(zhǎng)澤。水中多出產(chǎn)器酸,這種器酸三年才能收成一次,吃了它就能治愈人的麻瘋病?!?/span> 器酸,澤水靜止而不流動(dòng),積的時(shí)間長(zhǎng)了,就形成一種酸味的物質(zhì)。可以治療麻風(fēng)病
又東北二百里,曰天池之山,其上無草木,多文石。有獸焉,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澠水出焉,潛于其下,其中多黃堊。 又東北二百里,曰天池之山,其上無草木,多文石。有獸焉,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澠(sh6ng)水出焉,潛于其下,其中多黃堊(6)?! ?/span> 【譯文】再往東北二百里,是座天池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帶有花紋的美石。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兔子卻長(zhǎng)著老鼠的頭,借助它背上的毛飛行,名稱是飛鼠。澠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潛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黃色堊土?!?/span> 飛鼠---
又東三百里,曰陽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銅。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尾,其頸[B142],其狀如句瞿,其名曰領(lǐng)胡,其鳴自詨,食之已狂。有鳥焉,其狀如赤雉,而五采以文,是自為牝牡,名曰象蛇,其名自詨。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有<臽>父之魚,其狀如鮒魚,魚首而彘身,食之已嘔。 又東三百里,曰陽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銅。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赤尾,其頸(sh6n)①,其狀如句(g#u)瞿②,其名曰領(lǐng)胡,其鳴自詨(ji4o),食之已狂。有鳥焉,其狀如雌雉(zh@),而五采以文,是自為牝(p@n)牡(m(),名曰象蛇,其鳴自詨(ji4o)。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有(xi4n)父之魚,其狀如鮒(f))魚,魚首而彘(zh@)身,食之已嘔?! ?/span> 【注釋】①:肉瘤。②句瞿:斗。 【譯文】再往東三百里,是座陽山,山上有豐富的玉石,山下有豐富的金銅。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牛而長(zhǎng)著紅尾巴,脖子上有肉瘤,像斗的形狀,名稱是領(lǐng)胡,它發(fā)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癲狂癥。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雌性野雞,而羽毛上有五彩斑斕的花紋,這種鳥一身兼有雄雌二種性器官,名稱是象蛇,它發(fā)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留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南流入黃河。水中生長(zhǎng)著父魚,形狀像一般的鯽魚,長(zhǎng)著魚的頭而豬的身子,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愈嘔吐。
又東三百五十里,曰賁聞之山,其上多蒼玉,其下多黃堊,多涅石。 又東三百五十里,曰賁聞之山,其上多蒼玉,其下多黃堊,多涅(ni5)石①?! ?/span> 【注釋】①涅石:一種黑色礬石,可做黑色染料。礬石是一種礦物,為透明結(jié)晶體,有白、黃、青、黑、絳五種?! ?/span> 【譯文】再往東三百五十里,是座賁聞山,山上盛產(chǎn)蒼玉,山下盛產(chǎn)黃色堊土,也有許多涅石?!?/span>
又北百里,曰王屋之山,是多石。氵聯(lián)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泰澤。 又北百里,曰王屋之山,是多石。(ni3n)水出焉,而西北流于泰澤?! ?/span> 【譯文】再往北一百里,是座王屋山,這里到處是石頭。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北流入泰澤。 這座山倒是有聽說過
又東北三百里,曰教山,其上多玉而無石。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實(shí)惟干河。其中有兩山。是山也,廣員三百步,其名曰發(fā)丸之山,其上有金玉。 又東北三百里,曰教山,其上多玉而無石。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實(shí)惟干河。其中有兩山,是山也,廣員三百步,其名曰發(fā)丸之山①,其上有金玉?! ?/span> 【注釋】①發(fā)丸之山:據(jù)古人講,發(fā)丸山居于水中,形狀像似神人所發(fā)射的兩顆彈丸,所以這樣叫?! ?/span> 【譯文】再往東北三百里,是座教山,山上有豐富的玉石而沒有石頭。教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西流入黃河,這條河水到了冬季干枯而在夏季流水,確實(shí)可說是干河。教水的河道中有兩座小山,方圓各三百步,名稱是發(fā)丸山,小山上蘊(yùn)藏著金屬礦物和玉石。
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鹽販之澤,北望少澤。其上多草、藷薁,其草多秦椒,其陰多赭,其陽多玉。有鳥焉,其狀如蛇,而四翼、六目、六足,名曰酸與,其鳴自詨,見則其邑有恐。 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鹽販之澤,北望少澤。其上多草、薯(sh()(y*)①,其草多秦椒②,其陰多赭(zh7),其陽多玉。有鳥焉,其狀如蛇,而四翼、六目、三足,名曰酸與,其鳴自詨(ji4o),見(xi4n)則其邑有恐?! ?/span> 【注釋】①薯:一種植物,根像羊蹄,可以食用,就是今天所說的山藥。②秦椒:一種草,所結(jié)的子實(shí)像花椒,葉子細(xì)長(zhǎng)?! ?/span> 【譯文】再往南三百里,是座景山,在山上向南可以望見鹽販澤,向北可以望見少澤。山上生長(zhǎng)著茂密的叢草、薯,這里的草以秦椒最多,山北陰面多出產(chǎn)赭石,山南陽面多出產(chǎn)玉石。山里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蛇,卻長(zhǎng)有四只翅膀、六只眼睛、三只腳,名稱是酸與,它發(fā)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在哪個(gè)地方出現(xiàn)那里就會(huì)發(fā)生使人驚恐的事情?! ? 山藥長(zhǎng)的象羊蹄嗎,真是讓人費(fèi)解啊。鳥長(zhǎng)著蛇身,是不是就是身子很細(xì)長(zhǎng)的樣子啊。
又東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其下多黃堊,多涅石。 又東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其下多黃堊(6),多涅(ni5)石。 【譯文】再往東南三百二十里,是座孟門山,山上蘊(yùn)藏有豐富的蒼玉,還盛產(chǎn)金屬礦物,山下到處是黃色堊土,還有許多涅石。
又東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是多美玉。 又東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是多美玉?! ?/span> 【譯文】再往東南三百二十里,是座平山。平水從這座山的頂上發(fā)源,然后潛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優(yōu)良玉石?! ?/span>
又東二百里,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陽有赤銅,其陰有玄肅。高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又東二百里,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陽有赤銅,其陰有玄(s))①。高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注釋】①玄:黑色。:砥石。就是磨刀石。 【譯文】再往東二百里,是座京山,盛產(chǎn)美玉,到處有漆樹,遍山是竹林,在這座山的陽面出產(chǎn)黃銅,山北陰面出產(chǎn)黑色磨石。高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南流入黃河。 盛產(chǎn)磨刀石的地方啊
又東二百里,曰蟲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薄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黃澤。 又東二百里,曰蟲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薄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黃澤?! ?/span> 【譯文】再往東二百里,是座蟲尾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到處是竹叢,還有很多青石碧玉。丹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南流入黃河。薄水也從這座山發(fā)源,向東南流入黃澤?!?/span>
又東三百里,曰彭毗之山,其上無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蚤林之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床水,其中多肥遺之蛇。 又東三百里,曰彭(p0)之山,其上無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蚤(z4o)林之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床水,其中多肥遺之蛇。 【譯文】再往東三百里,是座彭山,山上不生長(zhǎng)花草樹木,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到處流水。蚤林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東南流入黃河。肥水也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南流入床水,水中有很多叫做肥遺的蛇?! ?/span> 肥遺真是很常見的東西啊
又東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黃澤。有鳥焉,其狀如烏而白文,名曰鴣[A220],食之不灂。 又東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黃澤。有鳥焉,其狀如烏而白文,名曰鴣(g&)(x9),食之不灂(ji4o)①?! ?/span> 【注釋】①灂:通“”。眼昏矇。 【譯文】再往東一百八十里,是座小侯山。明漳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南流入黃澤。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卻有白色斑紋,名稱是鴣,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的眼睛明亮而不昏花?!?/span>
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泰頭之山。共水出焉,南流注于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泰頭之山。共水出焉,南注于虖(h&)池(tu¥)。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①。 【注釋】①箭:一種生長(zhǎng)較小的竹子,堅(jiān)硬可做箭矢?! ?/span> 【譯文】再往東三百七十里,是座泰頭山。共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南流入虖池水。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到處是小竹叢?!?/span>
又東北二百里,曰軒轅之山,其上多銅,其下多竹。有鳥焉,其狀如梟白首,其名曰黃鳥,其鳴自詨,食之不妒。 又東北二百里,曰軒轅之山,其上多銅,其下多竹。有鳥焉,其狀如梟(xi1o)而白首,其名曰黃鳥,其鳴自詨(ji4o),食之不妒?! ?/span> 【譯文】再往東北二百里,是座軒轅山。山上多出產(chǎn)銅,山下到處是竹子。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是一般的貓頭鷹卻長(zhǎng)著白腦袋,名稱是黃鳥,發(fā)出的叫聲便是它自身名稱的讀音,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妒嫉心。
又北二百里,曰謁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嬰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汜水。 又北二百里,曰謁(y6)戾(l@)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嬰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氾(f4n)水。 【譯文】再往北二百里,是座謁戾山,山上到處是松樹和柏樹,還蘊(yùn)藏著金屬礦物和玉石。沁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南流入黃河。在這座山的東面有一片樹林,叫做丹林。丹林水便從這里發(fā)源,向南流入黃河。嬰侯水也從這里發(fā)源,向北流入氾水。
東三百里,曰沮洳之山,無草木,有金玉。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東三百里,曰沮洳之山,無草木,有金玉。濝(q@)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譯文】往東三百里,是座沮洳山,不生長(zhǎng)花草樹木,有金屬礦物和玉石。濝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南流入黃河。
又北三百里,曰神囷之山,具上有文石,其下有白蛇,有飛蟲。黃水出焉,而東流注于?。讳嫠鲅?,而東流注于歐水。 又北三百里,曰神囷(q)n)之山,其上有文石,其下有白蛇,有飛蟲①。黃水出焉,而東流注于?。?/span>w2n)。滏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歐水?! ?/span> 【注釋】①飛蟲:指蠛(mi6)蠓、蚊子之類的小飛蟲,成群成堆地亂飛,滿天蔽日。 【譯文】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神囷山,山上是帶有花紋的漂亮石頭,山下有白蛇,還有飛蟲。黃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洹水。滏水也從這座山發(fā)源,向東流入歐水?!?/span>
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水。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zh6)木①。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hu@)、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ji4o)。是炎帝之少女②,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y9n)于東海③。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span> 【注釋】①柘木:柘樹,是桑樹的一種,葉子可以喂養(yǎng)蠶,果實(shí)可以吃,樹根樹皮可作藥用。②炎帝:號(hào)稱神農(nóng)氏,傳說中的上古帝王。③堙:堵塞。 【譯文】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發(fā)鳩山,山上生長(zhǎng)著茂密的柘樹。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卻長(zhǎng)著花腦袋、白嘴巴、紅足爪,名稱是精衛(wèi),它發(fā)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精衛(wèi)鳥原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女娃到東海游玩。淹死在東海里沒有返回,就變成了精衛(wèi)鳥,常常銜著西山的樹枝和石子,用來填塞東海。漳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東流入黃河。 發(fā)鳩山精衛(wèi)的傳說。
又東北百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銅。清漳之水出焉,東流注于濁漳之水。 又東北百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銅。清漳之水出焉,東流于濁漳之水。 【譯文】再往東北一百二十里,是座少山,山上出產(chǎn)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出產(chǎn)銅。清漳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東流入濁漳水?! ?/span>
又東北二百里,曰錫山,其上多玉,其下有砥。牛首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滏水。 又東北二百里,曰錫山,其上多玉,其下有砥(d?。EJ字鲅?,而東流注于滏水?! ?/span> 【譯文】再往東北二百里,是座錫山,山上有豐富的玉石,山下出產(chǎn)磨石。牛首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滏水。
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海澤。 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海澤?! ?/span> 【譯文】再往北二百里,是座景山,山上出產(chǎn)優(yōu)良玉石。景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東南流入海澤。
又北百里,曰題首之山,有玉焉,多石,無水。 又北百里,曰題首之山,有玉焉,多石,無水。 【譯文】再往北一百里,是座題首山,這里出產(chǎn)玉石,也有許多石頭,但沒有水。
又北百里,曰繡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其草多芍藥、芎藭。洧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有囗、黽。 又北百里,曰繡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x*n)①,其草多芍(shu¥)藥、芎(xi#ng)(qi#ng)②。洧(w7i)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有鳠(h))、黽(m!n)③?! ?/span> 【注釋】①栒:栒樹,古人常用樹干部分的木材制做拐杖。②芍藥:多年生草本花卉,初夏開花,與牡丹相似、花朵大而美麗,有白、紅等顏色。③鳠:鳠魚,體態(tài)較細(xì),灰褐色,頭扁平,背鰭、胸鰭相對(duì)有一硬刺,后緣有踞齒。黽:蛙的一種,形體同蝦蟆相似而小一些,皮膚青色?! ?/span> 【譯文】再往北一百里,是座繡山,山上有玉石、青色碧玉,山中的樹木大多是栒樹,而草以芍藥、芎最多。洧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黃河,水中有鳠魚和黽蛙。
又北百二十里,曰松山。陽水出焉,東北流注于河。 又北百二十里,曰松山。陽水出焉,東北流注于河?! ?/span> 【譯文】再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松山。陽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東北流入黃河。
又北百二十里,曰敦與之山,其上無草木,有金玉。溹水出于其陽,而東流注于泰陸之水;泜水出于其陰,而東流注于彭水;槐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泜澤。 又北百二十里,曰敦與之山,其上無草木,有金玉。溹(su%)水出于其陽,而東流注于泰陸之水;泜(d!)水出于其陰,而東流注于彭水;槐水出焉,而東流注泜澤?! ?/span> 【譯文】再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敦與山,山上不生長(zhǎng)花草樹木、蘊(yùn)藏有金屬礦物和玉石。溹水從敦與山的南面山腳流出,然后向東流入泰陸水;泜水從敦與山的北面山腳流出,然后向東流入彭水;槐水也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泜澤。
又北百七十里,曰柘山,其陽有金玉,其陰有鐵。歷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洧水。又北百七十里,曰柘(zh6)山,其陽有金玉,其陰有鐵。歷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洧(w7i)水。 【譯文】再往北一百七十里,是座柘山,山南陽面出產(chǎn)金屬礦物和玉石,山北陰面出產(chǎn)鐵。歷聚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北流入洧水?! ?
又北二百里,曰維龍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陽有金,其陰有鐵。肥水出焉,而東流注于皋澤,其中多礨石。敞鐵之水出焉,而北于大澤。 又北三百里,曰維龍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陽有金,其陰有鐵。肥水出焉,而東流注于皋澤,其中多礨(l7i)石①。敞鐵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大澤?! ?/span> 【注釋】①礨石:礨的本義是地勢(shì)突然高出的樣子。礨石在這里指河道中的大石頭高出水面許多,顯得突兀?!?/span> 【譯文】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維龍山,山上出產(chǎn)碧玉,山南陽面有金,山北陰面有鐵。肥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皋澤,水中有很多高聳的大石頭。敞鐵水也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北流入大澤。
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馬之山,其陽多石玉,其陰多鐵,多赤銅。木馬之水了出焉,而東北流注于虖沱。 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馬之山,其陽多石玉,其陰多鐵,多赤銅。木馬之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虖(h&)沱(tu)?! ?/span> 【譯文】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是座白馬山,山南陽面有很多石頭和玉石,山北陰面有豐富的鐵,還多出產(chǎn)黃銅。木馬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北流入虖沱水?!?/span>
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無草木,冬夏有雪。空桑之水出焉,東流注于虖沱。 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無草木,冬夏有雪??丈V鲅桑瑬|流注于虖(h&)沱(tu¥)?! ?/span> 【譯文】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空桑山,沒有花草樹木,冬天夏天都有雪。空桑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東流入虖沱水?! ?/span>
又北三百里,曰泰戲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東々,其鳴自詨。虖沱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溇水。液女之水出于其陽,南流注于沁水。 又北三百里,曰泰戲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d^ng d^ng),其鳴自訆(ji4o)。虖(h&)沱(tu¥)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溇(l¥u)水。液(y@)女之水出于其陽,南流注于沁水?! ?/span> 【譯文】再往北三百里,是座泰戲山,不生長(zhǎng)花草樹木,到處有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羊,卻長(zhǎng)著一只角一只眼睛,眼睛在耳朵的背后,名稱是,它發(fā)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虖沱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溇水。液女水發(fā)源于這座山的南面,向南流入沁水。 眼睛又長(zhǎng)在耳朵后了
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濩濩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虖沱;鮮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濩濩(hu^hu^)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虖(h&)沱(tu¥);鮮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span> 【譯文】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石山,山中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濩濩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虖沱水;鮮于水也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南流入虖沱水?!?/span>
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溇液水。 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溇(l¥u)液(y@)水。 【譯文】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童戎山。皋涂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溇液水。
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其木多棕,其草多條。滱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h&)沱(tu¥)。其木多棕,其草多條。滱(k^u)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span> 【譯文】再往北三百里,是座高是山。滋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南流入虖沱水。山中的樹木大多是棕樹,草大多是條草。滱水也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黃河。
又北三百里,曰陸山,多美玉。美玉姜阝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 又北三百里,曰陸山,多美玉。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 ?/span> 【譯文】再往北三百里,是座陸山,有很多優(yōu)良玉石。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黃河?! ?/span>
又北二百里,曰沂山般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 又北二百里,曰沂(q0)山。般(p2n)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 【譯文】再往北二百里,是座沂山。般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黃河。
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嬰石。燕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嬰石①。燕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span> 【注釋】①嬰石:一種像玉一樣的帶有彩色條紋的漂亮石頭。 【譯文】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燕山,出產(chǎn)很多的嬰石。燕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東流入黃河?!?/span>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饒山。是無草木,多瑤碧,其獸多橐,其鳥多鹠。歷虢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有師魚,食之殺人。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饒山。是無草木,多瑤、碧,其獸多橐(tu¥)橐①,其鳥多鹠(li*)②。歷虢(gu¥)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有師魚③,食之殺人?! ?/span> 【注釋】①橐駞:就是駱駝。②鹠:即鵂鹠,也叫做橫紋小鸮,頭和頸側(cè)及翼上覆羽暗褐色,密布棕白色狹橫斑。③師魚:即鯢魚,就是前面所說的人魚?! ?/span> 【譯文】再往北走五百里山路,又走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饒山。這座山不生長(zhǎng)花草樹木,到處是瑤、碧一類的美玉,山中的野獸大多是駱駝,而禽鳥大多是鵂鹠鳥。歷虢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黃河,水中有師魚,人吃了它的肉就會(huì)中毒而死。 為何駱駝都在山里
又北四百里,曰乾山,無草木,其陽有金玉,其陰有鐵而無水。有獸焉,其狀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其鳴自詨。 又北四百里,曰乾(g1n)山,無草木,其陽有金玉,其陰有鐵,而無水。有獸焉,其狀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豲](hu2n)其鳴自詨(ji4o)?! ?/span> 【譯文】再往北四百里,是座乾山,沒有花草樹木,山南陽面蘊(yùn)藏著金屬礦物和玉石,山北陰面蘊(yùn)藏著鐵,但沒有水流。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牛卻長(zhǎng)著三只腳,名稱是豲,它發(fā)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span>
又北五百里,曰倫山。倫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有獸焉,其狀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羆。 又北五百里,曰倫山。倫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有獸焉,其狀如麋,其(川)[州]在尾上①,其名曰羆(p0)[九]?! ?/span>
【注釋】①州:古人注“州”為“竅”。上竅謂耳目鼻口,下竅謂前陰后陰。這里的竅是指后陰而言,就是肛門的意思?! ?/span> 【譯文】再往北五百里,是座倫山。倫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黃河。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麋鹿,肛門卻長(zhǎng)在尾巴上面,名稱是羆九?!?/span>
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繩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魚?;嫌杏?,其下多青碧。 又北五百里,曰碣(ji6)石之山。繩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魚①。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注釋】①蒲夷之魚:古人認(rèn)為就是冉遺魚,它的形體似蛇,有六只腳,眼睛像馬的眼睛,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huì)做惡夢(mèng)?! ?/span> 【譯文】再往北五百里,是座碣石山。繩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東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蒲夷魚。這座山上出產(chǎn)玉石,山下還有很多青石碧玉?!?/span> 蒲夷魚,形體似蛇,有六只腳,眼睛像馬的眼睛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門之山,無草木。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門之山,無草木?! ?/span> 【譯文】再往北行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雁門山,這里沒有花草樹木?!?/span>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澤。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廣員百里,無草木,有金玉。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澤。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廣員百里,無草木,有金玉?! ?/span> 【譯文】再往北行四百里水路,便到了泰澤。在泰澤中屹立著一座山,叫做帝都山,方圓一百里,不生長(zhǎng)花草樹木,有金屬礦物和玉石。
又北五百里,曰錞于毋逢之山,北望雞號(hào)之山,其風(fēng)如[C152]。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朋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見則其邑大旱。 又北五百里,曰錞(ch*n)于毋(w*)逢之山,北望雞號(hào)之山,其風(fēng)如(l@)①。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見(xi1n)則其邑大旱?! ?/span> 【注釋】①:急風(fēng)的樣子。 【譯文】再往北五百里,是座錞于毋逢山,從山上向北可以望見雞號(hào)山,從那里吹出的風(fēng)如強(qiáng)勁的風(fēng)。從錞于毋逢山向西可以望見幽都山,浴水從那里流出。這座幽都山中有一種大蛇,紅色的腦袋白色的身子,發(fā)出的聲音如同牛叫,在哪個(gè)地方出現(xiàn)那里就會(huì)有大旱災(zāi)?! ?
凡北次三經(jīng)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無逢之山,凡四十六山,萬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狀皆馬身而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瘞之。其十四神狀皆彘身而載玉。其祠之,皆玉,不瘞。其十神狀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壁瘞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凡北次三(經(jīng))[山]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無逢之山①,凡四十六山,萬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狀皆馬身而人面者廿(ni4n)神②。其祠之:皆用一藻(z3o)茝(zh?。┋帲?/span>y@)之③。其十四神狀皆彘(zh@)身而載玉④。其祠之:皆玉,不瘞。其十神狀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璧瘞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t*)糈(x()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span> 【注釋】①無逢之山:即上文所說的錞于毋逢山。②廿:二十。有時(shí)也寫成“艸”。③藻:聚藻,一種香草。茝:香草,屬于蘭草之類。④載:通“戴”?! ?/span> 【譯文】總計(jì)北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尾,自太行山起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