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作為上世紀最知名的兒童心理學實驗之一,“棉花糖實驗”算得上家喻戶曉。大眾普遍認為:孩子延遲滿足能力強就會成功。這讓家長們仿佛看到了捷徑,紛紛對孩子展開了各種訓練。然而,缺乏專業(yè)視角的訓練可能得不償失。這項實驗究竟是不是大眾所理解的那樣?其中又可能存在哪些誤區(qū)?在下文中,外灘君將解構延遲滿足能力,并提供一些切實有效的建議。 文丨張凌鋒 編丨Travis 你可以馬上吃掉這個零食,但這就是全部了; 又或者你可以再等一會(15-20分鐘左右),因為我要去辦點事,如果你可以忍耐到我回來,作為對你忍耐和等待的獎勵,我將會再額外給予你一份零食。 有些孩子毫不猶豫,連大人的話都還沒說完,就享受起了盤子里的美味; 另一些孩子為了雙倍獎勵,選擇堅持, 但棉花糖實在令人難以抗拒,在經(jīng)歷了捂眼、背對、兜圈、唱歌和踢凳子等轉(zhuǎn)移注意力的行為后,多數(shù)孩子還是在15分鐘內(nèi)選擇‘投降’; 只有約20%的孩子成功渡過難關,最終得到雙倍獎勵。 以那些能為更多獎勵進行等待的孩子作為對照組, 他們在今后的人生中普遍呈現(xiàn)出更高的學術成就、更健康的身體狀況、更完備的社會責任與社會關系, 認知與抗壓性也較不愿等待的孩子對照組更勝一籌。 · 實驗樣本少。數(shù)百名的參與者無法有效代表大眾群體。同時也缺少了族群的多樣性。 · 實驗變量多。最初的那批實驗對象,他們的父母大多是斯坦福大學的教授或?qū)W生,家庭支持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他們的一生。還有各種其他因素可能造成影響。 · 數(shù)據(jù)不全面。在成績與相關數(shù)據(jù)的采集中,團隊并未收集到全部的信息。對于那些拒絕提供個人資料的學生來說,很難評判他們是活的優(yōu)質(zhì)還是不如意。 具備延遲滿足能力的男孩,深思熟慮、專注、能夠調(diào)節(jié)自我情緒; 不具備延遲滿足能力的男孩,情緒容易波動、爭強好勝、無法進行情緒管理。 具備延遲滿足能力的女孩,聰明能干、足智多謀; 不具備延遲滿足能力的女孩,壓力闕值更低、情緒更容易崩潰。 那些第一次受騙的孩子,平均只等了3分鐘就開始吃棉花糖,而經(jīng)歷過可靠反饋的孩子,平均等待時間達到12分鐘之長。 在不可靠的小組中,14名兒童里只有1位等待了15分鐘,而在可靠的情況下,這個數(shù)量增長到了9位。 如果一個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體驗到家長對物質(zhì)的態(tài)度是苛刻與匱乏的, 而另一個來自普通家庭的孩子,體驗到家長對物質(zhì)的態(tài)度是滿足與自在的, 這兩個孩子會發(fā)展出的延遲滿足能力很可能會是不同的。 一是幫助孩子區(qū)分欲望與需求; 二是接納孩子圍繞“不可得”的感受,比如買不了頭等艙,不代表不能向往和談論頭等艙與經(jīng)濟艙的區(qū)別,表達愿意努力掙錢買頭等艙的意愿; 第三是,幫助孩子看到物質(zhì)以外還存在許多無價但珍貴的東西,比如健康,自由,親情等等。 “熱系統(tǒng)”,是指內(nèi)在的沖動與需求, “冷系統(tǒng)”,是指人的理性情感。 *注:感謝資深心理咨詢師嚴藝家在文章撰寫過程中提供的幫助。 今日互動: 你贊同對孩子進行“延遲滿足”的培訓么? 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參考文獻: (上下滑動瀏覽) 1.Carlson, S. , Shoda, Y. , Ayduk, O. , Aber, L. , Schaefer, C. , & Sethi, A. , et al. (2017). Cohort effects in children's delay-of-gratification. Working Papers. 2. Carlson,S&Francisco.C(2018).Can the Kids Wait? Today's Youngsters May Be Able to Delay Gratification Longer Than Those of the 1960's. Targeted News Service, p. Targeted News Service, Jun 25, 2018. 3. Casey, B. J., et al. (2011). Behavioral and neural correlates of delay of gratification 40 years late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36), 14998–15003. 4. Funder, D. C. , Block, J. H. , & Block, J. . (1983). Delay of gratification: some longitudinal personality correlat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6), 1198-1213. 5. Kidd, C. , Palmeri, H. , & Aslin, R. N. . (2013). Rational snacking: young children’s decision-making on the marshmallow task is moderated by beliefs about environmental reliability. Cognition,126(1). 6. McGuire, J. T., & Kable, J. W. (2012). Decision makers calibrate behavioral persistence on the basis of time-interval experience. Cognition, 124, 216-226. 7. Metcalfe, J., & Mischel, W. (1999). A hot/cool-system analysis of delay of gratification: Dynamics of willpower. Psychological Review, 106(1), 3-19. doi:10.1037/0033-295x.106.1.3 8. Mischel, W., & Ebbesen, E. B. (1970). Attention in delay of gratif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1, 204–218. 9. Mischel, W., & Metzner, R. (1962). Preference for delayed reward as a function of age, intelligence, and length of delay interval.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6), 425–431. 10. Mischel, W., Shoda, Y., & Rodriguez. (1989).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n children. Science, 244, 933–938. 11. 游戲力. (2015). “延遲滿足”,被誤讀的教育邏輯. 幼教博覽(1), 35-37. 12. 趙紅衛(wèi). (2018). 如何培養(yǎng)高專注力的孩子. 好家長(73). 13. 周璐.(2019). 我用閱讀教育孩子. 中信出版集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