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冬天,大多人的觀點就會是四個字——“冬天進補”,這個觀點有道理嗎?答案是:有。 在《黃帝內經·素問》中關于冬季有明確的論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yǎng)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span>也就是說,冬天是一個閉藏的季節(jié),養(yǎng)生的關鍵也就是要保護好自身的陽氣,不要使陽氣過分外泄。 但保護自身的陽氣,就是得大魚大肉補充營養(yǎng)滋補肝腎嗎? 在我的門診中,也會有些病人專門來找到我,希望我能給開一個適合冬天進補的方子。我就問了,您需要補什么呢?病人回答說,您看著給我開唄,哪兒都給補補! 各位會發(fā)現,在我們中國社會,很多人大都好補,所以市場上補品保健品等都是很受歡迎的,甚至很多中國人已經不滿足于中國市場的補品保健品了,開始紛紛地到國外搶購去了。 其實,這種現象也不能大驚小怪,也許從古到今都是如此。倘若我們回到《西游記》的場景中去,我們會發(fā)現,天上的眾神仙們?yōu)榍箝L生,要想盡辦法去參加蟠桃大會,為的是能吃上蟠桃;而地上的眾妖精們也是為了長生,要想盡辦法去吃上唐僧肉;而具體到我們社會當中的普通人來說,我們既上不了天也入不了地,于是就只能去追求那些補品保健品了。 然而,作為醫(yī)生我要告訴大家的重點是,進補不是盲目的,用藥也不是盲目的,更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去用補藥的。醫(yī)生用藥是通過利用藥物的特性或者我們中醫(yī)當中把它叫做偏性,來糾正身體當中的某些病理之偏。什么樣的中藥都有它自己的特性,任何一味藥也都有它的適應癥,不是什么病都能治的。俗話說得好,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藥用對了是治病的,用錯了可能就是害人的。比如說長期服用滋補肝腎類的藥物,因為這類藥物大多藥性偏滋膩,往往是有礙于脾胃的運化,如果脾胃功能不好的人長期服用這類的補藥,也許身體沒有補起來,脾胃反倒給吃壞了。 那到底該怎么補呢?中醫(yī)講,虛則補。也就是說,當我們的身體偏虛的時候,“虛則補之”才是合拍的。但倘若一個人的身體根本不虛,甚至是還有內熱的人,你去給他補,這不就適得其反了嗎?各位要知道補過了,反倒是又有病了。補氣補氣,要知道“氣有余便是火”。 那冬天到底應不應該補呢?我的回答是:因人而異,看情況。 首先,在冬天,自然界逐漸出現的一個格局叫“陰盛陽衰”,這就是天寒地凍、水冰地坼,這個時候,很多人在冬天自覺不自覺地就會攝入高熱量的食物,于是這也就很容易產生內熱,而這個時候,外面又很寒冷,出門你又得穿得很嚴實,導致體內的熱氣就散發(fā)不出去,再加上每天高熱量的飲食,就更助長了身體的“內火”。所以在臨床上,我發(fā)現很多人在冬天開始口腔潰瘍的,有沒有?在冬天開始臉上長痤瘡的有沒有?在冬天開始出現了便秘的,有沒有?對于這類具有“內熱”的人群,我反倒更加主張要適宜的清清內熱,比如說白菜、蘿卜都是當季的食物,清火降氣,還可以消食。所以這個時候,不是要一味地去吃什么補藥,這個時候,適當的清瀉就是一種補。 另外,即便你是真虛了,就一定要大量的補藥猛吃嗎?要知道在當今社會有相當一部人虛不受補。稍一補就虛火上炎,這個時候的補更應該注重的是瀉中有補,寒熱并用,豈能是一補到底? 說到瀉,大家可不要以為就是要讓你拉肚子的瀉。在中醫(yī)理論中,那些具有攻邪作用的或者是中醫(yī)叫做“瀉其有余”而不是那種“補其不足”的藥物都可以稱之為是瀉藥。在具體的用藥上,其實補藥比瀉藥更難用。為什么呢?因為攻病之藥,如果吃起來不對,人就會馬上感覺到不舒服,會馬上把藥停下來。而補藥相對來說不太明顯,即使不對路也沒有什么大的反應,而等到很多問題出現的時候,往往身體就已經很麻煩了。所以再次提醒,不要不分青紅皂白盲目進補。 咱們舉個例子,現在很多人服用胎盤或者是胎盤制品以求補虛保健。而我曾經看到的一篇文章報道說,胎盤對于現在的很多成年女性并不太適合,特別是35到45歲的女性。從生理上來說,這一年齡階段的女性雌激素分泌高,胎盤這味藥很可能會誘發(fā)子宮肌瘤,如果說本來就已經有子宮肌瘤的成年女性,就更不適合服用胎盤制品。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所謂的“冬天進補”并不是一味的滋補肝腎、補虛溫陽,而同樣是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而定。對于有些真是肝腎不足又陽氣虧虛的人來說,你可以專門去補虛。對于當下的大部分人來說,即便是虛,也往往是虛中夾實,所以也就是應該補中有瀉,甚至是只用在適宜的時候適當清瀉一下就行了,要知道,瀉用對了也是一種補,甚至是人在累的時候,您閉上眼睛養(yǎng)養(yǎng)神這也是一種補! 好了,理論講完了,希望大家對“冬天進補”能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也許這些理論顛覆了你的傳統(tǒng)認知,但只有這樣,你也才能學習進步。接下來就再重點給大家分享若干個關于“冬天進補”的實用攻略。 1.曬太陽。 中醫(yī)認為,寒為陰邪,易傷陽氣。這陽氣就好比天上的太陽,賦予光明,溫養(yǎng)萬物。沒有陽氣,人體將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體質會越來越弱,變得越來越怕冷。所以中醫(yī)也說,有一分陽氣,便有一分生機。 人與自然之氣相通,適當曬太陽就是最好的補益陽氣的方法。在我看來,陽光就是大自然賦予給人類的最好的一味藥,還是免費的,如果你不好好利用,簡直是對不起天地自然。另外,剛才我講了,冬天的自然規(guī)律是陰盛陽衰,陽氣本身容易不足,所以就更應該多曬太陽以強壯陽氣、溫通經絡。 但曬太陽的時候,也要掌握好方法,具體什么方法呢?養(yǎng)生典籍《老老恒言》說:“背日光而坐,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體和暢。日為太陽之精,其光壯人陽氣。”所以曬太陽最好的方法是曬后背,比如你可以每天以背部對著陽光,然后再閉上眼睛做幾十個腹式呼吸,在我看來這就是冬季補陽的第一大法。如果你當真沒有時間到室外去直接接受陽光的照射,至少也得隔著陽臺曬曬太陽吧。 這真可謂是大道至簡,方法越簡單,效果越神奇。天下無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至極,便是神奇。 2.補養(yǎng)肝腎簡易鍛煉法。 講完了補陽,從具體內臟的角度說,在冬天其實就是要注重對肝腎的保健。中醫(yī)講,肝主筋,腎主骨。那么反過來,強筋即可補肝,強骨即可補腎。這里向大家介紹一種再簡單不過的動作,也是我們每天都可以輕松做到的。 具體方法:坐姿,把雙腿伸直,兩腳向兩邊分開,將腳尖回勾,用雙手抓住腳趾,讓身體慢慢往下壓,堅持片刻后恢復自然狀態(tài)。 是不是似曾相識,是不是覺得我們在中學上體育課的時候經常會做這個動作。不要小看這么一個簡單的動作,每天做幾次,堅持下去,就會明顯增強肝腎功能,起到護肝護腎的效果。這是因為大腿內側走有肝、腎經,肝藏血,腎藏精,做兩腿分開向下壓的動作就能夠拉伸肝、腎經,讓兩條經脈通暢,從而起到補益肝腎的作用。比如你可以每天早晨練上幾分鐘,有助于精力充沛,讓一天都精神飽滿。晚上睡前再練幾分鐘,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可以輕松入睡。 需要注意的是,做這個動作時不必刻意要求身體緊貼于大腿,只要感覺腿后的大筋確有拉伸就可以了,不要過于用力,甚至使用蠻力。 3.祁營洲自制冬季調養(yǎng)方。 以上兩個方法都是不打針不吃藥的方法,接下來要分享的是一張小方子,也是我自制的冬季調養(yǎng)方。 處方:桂枝8g,生白芍10g,枸杞子10g,菟絲子10g,炒萊菔子10g,紫蘇梗10g。水煎服,每日一劑。建議冬至前后連服5-7天。 這個方子其實是包含了三組藥對。桂枝和白芍,是桂枝湯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溫通陽氣,調和營衛(wèi)的。枸杞子和菟絲子,都入肝腎經,都可以補益肝腎,枸杞子偏滋陰,菟絲子偏溫陽,于是兩味藥配在一起就可以陰陽雙補,但又不是大辛大熱之品,相對又比較平和。炒萊菔子和紫蘇梗,都入中焦脾胃,都具有消食理氣的作用,相當于是打通了人體的中焦樞紐。 總之,這個方子性質是溫和的,補中有瀉,同時也兼顧了人體的上中下三焦,非常適合當下大多數人在冬季的自我調養(yǎng)。或者是對于平時那些畏寒怕冷、四肢不溫、體倦乏力、脾胃不和的人群,這個方子也可以在平時服用。 4.祁營洲推薦食療方——山藥生姜羊肉湯。 最后,再給大家分享一個食療方,醫(yī)圣張仲景曾有當歸生姜羊肉湯,出自《金匱要略》中,具有溫中補虛、祛寒止痛的作用。但生活中有些人會覺得當歸味道偏苦一些,所以我們可以稍稍改良一下,取名為山藥生姜羊肉湯。 材料:羊肉200克、山藥50克、胡蘿卜30克、白蘿卜30克、生姜30克、大蔥30克、胡椒粉適量。 做法: 1. 羊肉切塊焯水,山藥、胡蘿卜、白蘿卜削皮切塊,生姜切片。 2. 將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燉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1.5-2小時。 3. 撒入蔥花、胡椒粉即食,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鹽以及辣椒油。 這個食療方中,羊肉溫陽補氣,生姜解表散寒,山藥益氣養(yǎng)陰、補脾肺腎。這三樣主要成分放在一起也是起到了溫中補虛、散寒的作用,況且同時兼顧了溫陽和養(yǎng)陰的功效。胡蘿卜和白蘿卜都具有健運腸胃理氣的作用,可以讓本方補而不滯。蔥花和胡椒除了是調味增鮮之外,本身都是辛溫之品,蔥花走上焦,像生姜一樣可以發(fā)散在表的風寒,胡椒走中焦,可以溫中止痛??傊扑]給大家的這個食療方也是性質相對溫和,同樣是補中有瀉的食療方,并非是大辛大熱一吃就上火的滋補藥膳,完全可以居家制作,老少皆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