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6月2日,端午節(jié)前夕,中國近代的著名學者,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大儒,清華國學院教授王國維自沉于頤和園的昆明湖,親手結束了自己年僅50歲的生命,舉世為之震驚。 (王國維畫像) 王國維的死,異常的平靜,就像趕赴一個老友的約會般稀松平常。他甚至毫無征兆地獨自走出了清華校門,雇車來到了頤和園門前,步行至排云軒西魚藻軒前,點燃了一只香煙“臨流獨立”。待煙盡人稀之時,終身一躍,投入了魚藻軒中。 恰逢一位園丁在此打理花草樹木,聽聞落水聲,吆喝幾個人前來施救。但還是沒能挽留住王國維的生命。短短幾分鐘,一代學者,就用這種極端而殘忍的方式,殞身湖底,留給人們太多的疑慮和驚嘆。 王國維投湖自盡前,曾留下遺書:“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jīng)此世變,義無再辱……” 關于王國維的死因,近百年來一直紛紛擾擾,主要集中在“殉清說”“逼債說”“驚懼說”“文化殉節(jié)說”等等。這些說法中,最靠譜的是以下兩點。 (辛亥革命) 其一,殉清之說。 之所以有這種說法,是因為王國維是典型的清朝遺老,他對清朝有著深厚的感情。 王國維15歲時就參加了海寧州的歲試,以第二十一名的成績,成為一名“秀才”,后屢次參加府試不第。 1907年,經(jīng)好友羅振玉引薦,王國維受到清朝軍機大臣榮慶的賞識,被任命為圖書編譯局編譯,受命在學部總務司行走。這是王國維第一次與清廷發(fā)生直接的聯(lián)系。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被推翻,王國維和羅振玉一道,欲“效死清室”,留起了長辮,隨后東渡日本并定居四年。1916年回國后寓居上海,曾做過編輯和大學教授,期間和在滬清朝遺老過從甚密。他在后來回憶起這段生活時說:“辛亥以來,僑居滬上,冰霜之節(jié),歲寒彌厲?!?/p> 1923年,王國維接受清遜帝溥儀的征召,充任“南書房行走”,恩準“在紫禁城騎馬”,王國維對此深感“異遇”。 由此可知,王國維在思想深處是對清王朝有感情的,是一個標準的清朝遺老。就連他的女兒對此也承認:“他與宣統(tǒng)帝既有君臣之名,復有師生之誼,故對清室懷念,自在情理之中?!?/p> 1924年11月,馮玉祥把溥儀趕出了紫禁城,作為溥儀的臣子,王國維無能為力,只好對溥儀不離不棄,追隨左右,隨車駕出宮。 其后,王國維欲行“主辱臣死”之義,曾數(shù)度“欲自沉神武門御河”,因家人嚴密監(jiān)視而作罷。在溥儀遷居天津后,王國維還屢次赴津覲見溥儀。 1927年,當北伐軍在和奉軍的戰(zhàn)斗中節(jié)節(jié)勝利,兵指天津時,王國維更是對溥儀的安危牽腸掛肚,也對自身的命運甚為擔憂。 再加上清朝遺老葉德輝被殺,梁啟超避走日本的傳聞等因素疊加,對王國維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陰影,使他產(chǎn)生了極大的危機感,就此成為了他自沉的導火索。 (溥儀畫像) 其二,和好友羅振玉關系破裂。 王國維和羅振宇不但是志同道合的好友,羅振玉還是王國維經(jīng)濟上的唯一支柱。 由于王國維幼時喪母,父親又常年不在身邊,直到11歲時父子才團聚。這樣的處境,養(yǎng)成了王國維憂郁內(nèi)向,沉默寡言的性格。王國維曾自我評價“性復憂郁”,羅振玉也說他“簡默不露圭角”。 這樣的性格,雖然讓王國維在學術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讓他在生活中不善經(jīng)營,經(jīng)濟上常常需要羅振玉的扶持和幫助。尤其是在兩家人僑居日本后,羅振玉不但在學術研究上給予了王國維鼎力支持,還在經(jīng)濟上對他傾囊相助,這讓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于是,王國維的長子娶了羅振玉的女兒,兩人結成了兒女親家。 后來,王國維的長子王潛明不幸染病去世,王國維承受了中年喪子的巨大悲痛。但打擊接踵而來,就在王國維剛剛為兒子料理完喪事后,羅振玉居然差人接走了女兒,回到天津娘家居住。這對王國維來說,無異于顏面掃地。 后來,王國維干脆把兒子的撫養(yǎng)費悉數(shù)寄給了羅振玉,但羅振玉就是不收。發(fā)展到后來,王國維在氣憤難平之下,把羅振玉寫給他的信件悉數(shù)焚毀了,以示斷交。 正是失去了羅振玉這位摯友,當王國維在1927年,再次打算東渡日本時,他發(fā)現(xiàn)身邊居然已經(jīng)沒有一個可以真正依靠的人,這讓他心灰意冷,甚至走投無路。加上不久前的喪子之痛,王國維內(nèi)心充滿了絕望和悲觀。 終于,內(nèi)外交困、不堪重負、從小就“性復憂郁”而又不茍言笑的王國維選擇了自行了斷,將自己沉入了頤和園的昆明湖底。 由是,他臨終時說:“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jīng)此世變,義無再辱。” (參考資料:《追憶王國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