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簡譯:知道雄強,卻守在雌的一方,甘愿處在天下最低的位置。處于低下的位置,永恒的德卻不會離棄,回歸到嬰兒般單純的狀態(tài)。知道什么是明亮,卻處于黑影中,做為天下的范式。做為天下的范式,永恒的德行不會出差錯,復歸于終極。知道什么是榮光,卻承受了屈辱,為天下的川谷。為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行才會充足,回歸到樸素自然的原初。原初(樸)散而成為器,圣人用了它(樸),則為百官之長,所以大器是完整不可分割的。 難啊。 隨便說幾句詩詞: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海到無涯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此情此景,多數(shù)人都想爬上去吧。所以老子贊美谷溪,柔雌,從現(xiàn)實層面上看,沒人愿意去做別人腳下的山谷,也沒人覺得嬰兒強大,每個人都想擁有力量,還有在峰頂那種勢,越高,則積勢越大,那種滿足感成就感也就越強,那么老子說的守雌,歸嬰,實在是強人所難了,這完全是和人的欲望背道而馳了。那么老子說的這些還有意義么?還有實踐的價值么?有的。累土成山,蛟龍興焉,沒有累土,蛟龍寄身何處呢?大家都想成龍成鳳,愿望是好的,但多數(shù)都成了腳下的川谷,不管是情愿還是被迫,說這些不是讓大家消極認命,也不是否定這個愿望,只是讓大家有種做泥土的榮譽感,使命感,我們是根本,雖然不起眼,雖然看不到遠方,但是當我們聚沙成塔,便可屹立風雨,這是整個文明的基石,所以安心的,踏踏實實的把自己的事做好了,積極的心態(tài)應對紛紜世事,至于能不能到山頂,隨緣吧。 樸,器,大制不割。可以直接理解為道生一,道化為德。樸,未生之混沌;器,混沌散而化形,則為后天百器。大制,即為樸,樸為混沌,混沌是不可知,不可見,不可思議,當然也不可分割,本來就是渾然一體,那么怎么會散而為器了呢?散而為器的時候,就不是混沌了,此為道之動,現(xiàn)在的量子理論有個測不準原理,和這個類似,當你觀察到的時候,已經(jīng)干擾到了,不是你未觀察前的狀態(tài)了,所以永遠是測不準的,混沌包括了這個概念,還有現(xiàn)代的宇宙觀,大爆炸理論,宇宙起源于一致密的點,這個點里面,所有的物理理論都沒有了意義,把這兩個概念理論結(jié)合在一起,對理解混沌是什么就有個方向了。 圣人用之,則為官長,這句看看就行了,圣人執(zhí)道柄,自然無往不利。 ———————————————— 就到這里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