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帶孩子去探望外婆。外婆所在的小區(qū)又擴大了不少,小區(qū)中心多了一個兒童游樂設施,3歲的女兒一到就看好了那兒的滑梯。吃過晚飯,就讓我們帶她下樓去滑梯玩。 剛到滑梯的時候就她一個人,不一會兒一位年輕媽媽帶著一個3歲左右的小男孩也來到了滑梯。剛到時,小男孩把女兒當成了他喜歡的一個小女生,特別開心地沖向女兒,接著發(fā)現(xiàn)認錯人了,就開始對女兒極不友好,要么擋著女兒上滑梯,要么追著女兒用地上撿的小石子小樹枝什么的試圖扔她。 出言提醒變成了“惡語傷人”發(fā)現(xiàn)苗頭不對,我們選擇站得離孩子近些,以免不必要的傷害。 通過站在兩個哈子中間,擋住了小男孩的幾次“進攻”。男孩的媽媽則遠遠地在一旁不斷地嘮叨著“要讓著小妹妹,要和小妹妹一起玩。” 后來女兒爬到滑梯中間的小房子里,男孩跟了進去,順便推到女兒背上往外使勁推她,女兒就喊著“你推我干嘛!” 此時,先生實在看不下去,對著小屋子說“小朋友,一起玩不要緊,但是不要亂來知道嗎?” 先生話音落地,男孩的媽媽從旁邊走過去,把男孩拉下來,哄到一邊玩自行車去了。 但是過了沒兩分鐘,男孩的媽媽氣勢洶洶地走回滑梯對著先生一頓吆喝“孩子做的不好,你找我??!你對著孩子那么兇做什么?大家都是鄰居,能不能不這樣?。?!” 男孩媽媽吆喝完氣勢洶洶地走了。 本是希望提醒孩子們一起更好地玩,卻在這位媽媽那兒變成了“惡語傷人”。 她看似非常強大地捍衛(wèi)著孩子不受任何傷害,可這種強大背后隱藏的是濃濃的焦慮。 一種擔心風吹草動都會傷害孩子的焦慮。 但我們的孩子真的那么脆弱嗎?或者是內心的恐懼太多? 家長們到底在擔心什么社會心理學里有這樣的說法:動機是行為的原形,行為又是動機的外顯表現(xiàn)。 這位年輕媽媽的行為,其實并不是單一的,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焦慮,只是她的情況比較典型。 不妨讓我們試著剖析一下這位媽媽行為背后隱藏的動機。 焦慮源于對教育的認知:孩子的教育要和風細雨。 她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堅持的方式是說教。 不管孩子的行為如何,她都是在旁邊不停地說說說。但是在她的絮叨聲里基本上看不到教育的結果。 孩子依然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 不是孩子叛逆,而是因為教育的無效性。 心理學家認為,在教育中語言來表達的影響占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百分之六十五的內容是通過非語言行為來表達的。 當一句話哪怕道理再正確,嘮叨超過三遍之后,孩子一般就會充耳不聞——其實這樣的結果還是好的,比較嚴重的結果起相反作用,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和家長的說教對著來。 其次,她擔心別人的干涉會影響她教育理念的貫徹。 在成為孩子的父母之后,家長都會在實踐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 先不說這位媽媽的教育理念如何,她將孩子帶走,之后過來為孩子所受的“委屈”鳴不平,則說明,她的觀念中,有“我的孩子只能我教育”的因素。 孩子從3歲之后,要進入幼兒園,慢慢融入團體、融入社會,如果看不到別人,不能在規(guī)則中與別人相處,總會受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挫折。 另外,她內心還隱藏了另外一種焦慮:別人的教育會破壞掉孩子對“融入社會”產生排斥。 父母愛自己的孩子,這是自然規(guī)律的必然。 否則我們也不會在發(fā)現(xiàn)女兒有可能受到傷害的時候做些小的預防。也不會在屢次擋在傷害之前無效后,出言提醒了。 但是對于規(guī)則的提醒就一定是惡意的,就一定會讓孩子有可能害怕與人交往嗎? 其實事實并非如此。 真正影響孩子未來融入集體,與朋友相處的是看不到別人,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體諒。 育兒過程中,父母只有不斷成長,孩子才能成長的更好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父母需要看到這些,才能讓孩子更好地去適應未來的生活,在與人合作、共贏的基礎上贏得自己的人生。 一是要用適當?shù)姆椒ń虝⒆右?guī)矩。 當孩子有破壞規(guī)則傷害他人的行為時,說教沒有效果,比較好的做法是用限制行為法。 父母不要重復嘮叨,在孩子有傷害別人的行為時,將孩子抱到一邊,停下他的玩鬧,平和認真地告訴他某些行為不允許。 等孩子平靜了放孩子去和別的孩子玩。 一旦再犯,不要說教繼續(xù)將孩子飽離,等孩子再次平靜,重復規(guī)則,讓孩子去玩。 如此一般三次,孩子就會注意此類行為。 二是看到他人,才能更好成長。 其實每一個家庭和個體在成為父母之前大部分都沒有經過專業(yè)學習,都是遵循原生家庭的教育理念,或者自己的后天學習摸索得來的。 在育兒過程中,不斷會遇到新情況。只有父母不斷學習成長,孩子未來才能有更好的發(fā)展。 對于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集體中的教育,更是應該有原則和規(guī)矩。 只有父母打開內心,看到他人,才有可能讓孩子也看到他人。 三是給孩子以界限,才能吸引更多的陽光。 這位媽媽在帶孩子的時候,應該是知道自己孩子的特點的,所以才會在孩子剛一出現(xiàn),就在旁邊“教育”自己的孩子“旁邊有小妹妹,要友好地和小妹妹玩。” 而在自己兒子被我先生提醒的時候,她并沒有感覺到這提醒之中的善意,而是將此看成對孩子的惡意。 國外幼兒園在孩子破壞了規(guī)則的時候,也有一個time-out(計時隔離)的懲罰方式,即暫時剝奪兒童參與集體游戲的權利。 如果用語言提醒孩子遵守相處規(guī)則是惡意,那么這種種規(guī)則又該如何讓孩子明白? 孩子如果沒有界限感,其實內心是不安定的。因為他總想去試探界限在哪里。 而一旦有了界限感,孩子內心會更加篤定地去做自己更值得做的事。 作為年青的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焦慮,但是治愈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內省。 看看自己到底焦慮的是什么,之后通過了解、學習、讓自己成長,才能真正打開自己的世界,也相應地開拓孩子更加寬廣的成長之路。 我是晨光微曉,學英語、愛繪本、專注育兒心理、育兒經驗分享的倆娃媽,歡迎關注交流。 |
|
來自: 雅博學苑 > 《行為引導,習慣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