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8/0808/167880785_2_2019080808424166)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8/0808/167880785_3_2019080808424182)
西周《叔夨方鼎》拓片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8/0808/167880785_4_20190808084241113)
張存民臨《叔夨方鼎》
西周《叔夨方鼎》,2000年底至2001年初出土于山西省天馬一曲村遺址北趙晉侯墓地,為西周晚期的晉國器物,李伯謙先生認(rèn)為時代可早至西周成王時期 。 方鼎出土?xí)r已經(jīng)碎為數(shù)十塊,后經(jīng)拼合復(fù)原,為直口、立耳、淺腹、平底、四柱足??陂L18.5、寬16.5、腹深約11.2、通高27cm。腹部飾云雷紋襯底的獸面紋,有扉棱,耳之外側(cè)飾兩道平行倒U形凹紋,四足柱飾云紋和蕉葉紋。鼎腹內(nèi)壁一側(cè)鑄有銘文8行48字(其中合文一)。該器現(xiàn)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銘文拓本、器影收錄于《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匯編》,編號915。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8/0808/167880785_5_20190808084241332)
青銅銘文: 隹(惟)十又亖(四)月,王(祼),大、??(祓)才(在)成周。咸??(祓),王乎(呼)殷氒(厥)士,齍(齎)叔夨(虞)厶(以)尚(裳)衣、車馬、貝卅朋。敢對王休,用乍(作)寶(尊)彝。其萬年揚(yáng)王光氒(厥)士。 銘文簡釋: 隹(惟)十又亖(四)月:隹,同惟。十又四月,周初時與殷人一樣年終置閏,閏月為十四月。 王(祼):王,當(dāng)是周成王或周康王。“”象酹酒于地之形,即祼祭之“祼”,字亦作“灌”,《說文》:“祼,灌祭也。”王祼即周王舉行祼祭。 大、??(祓)才(在)成周:“”即《說文》中的“??”字,訓(xùn)“告也”,在祭祀時祝告神靈,故字或從“示”。“??”即根茇之“茇”的初文,甲骨文、金文中均用為“祓”,《說文》:“除惡祭也”,是一種祭祀名,向神靈獻(xiàn)祭以去除邪惡不祥。成周,即洛邑。 咸??(祓):咸,皆也。此句義為皆祓祭完畢。 王乎(呼)殷氒(厥)士:乎,同呼,召喚義。殷,本為“盛”、“眾”義,古代帝王在一年四時中分批朝會四方諸侯,稱為“殷見”。這句是說王召喚殷見的大臣。 齍(齎)叔夨(虞)厶(以)尚(裳)衣、車馬、貝卅朋:“齍”字原字形作“”,李伯謙先生認(rèn)為此字“下部象一有三袋足的器物,上部似'齊’之古文,李學(xué)勤先生告之或可讀為齊字,此字由上下文意揣度,或與賞賜意通。”按:此字當(dāng)是“齍”之或體,此讀為“齎”,《說文》:“齎,持遺也。”段注:“《周禮·掌皮》:'歲終則會其財齎’,注:'予人以物曰齎。’”當(dāng)是饋贈、贈送之意。叔夨,“夨”即“虞”之本字,叔夨即叔虞,為周武王的少子唐叔虞,乃周代晉國的始封君。厶,即以之本字。尚,原字寫法是上八下冂(“堂”之初文),陳劍先生認(rèn)為可直接釋為“尚”,[5]是也。此處用為“裳”,“裳衣”即“衣裳”,上衣下裳。 敢對王休,用乍(作)寶(尊)彝:“敢”前省略主語叔虞。此言叔虞稱頌王的美德,因此作了這個青銅器(方鼎)。 其萬年揚(yáng)王光氒(厥)士:此句意思是萬年都頌揚(yáng)王對臣下的恩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