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衣裝,壺靠什么裝呢?紫砂壺為人們所愛,不僅僅在于她蘊含的古樸韻味,也在于它自創(chuàng)立以來,不斷汲取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會貫通形成的豐富裝飾藝術美。 這些裝飾工藝附加于紫砂壺之上,達到了渾然天成、巧奪天工的藝術臻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欣賞吧。 陶 刻 陶刻是紫砂壺最主要的裝飾手法,用刻刀(鋼刀或竹刀等)在紫砂壺生胚表面刻上文字或圖畫,進行裝飾的一種技法。 主要包括“印刻”和“空刻"兩種。其中“印刻”也稱為刻底子,清刻。是用過刀法依據(jù)墨稿在壺壞體上鐫刻,并保留筆勢原貌?!翱湛獭敝傅氖遣淮虿莞?,直接在壺上刻繪。 絞 泥 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色的紫砂泥,通過揉和或分層按壓絞和在一起形成的圖案。 使泥料表面形成木理紋、花石紋、水波紋、蝴蝶紋、流云紋等多種自然紋理,其效果五彩繽紛、肌理豐富,質感強力,意境濃郁。 絞泥工藝是唐代絞胎工藝與紫砂制壺工藝的結合,紫砂藝人巧妙結合前朝技巧,體現(xiàn)了我國制壺工藝的最高水平。 描 金 描金是金彩裝飾方法之一,將純金融化后描上去,根據(jù)設計圖案在燒成品上描繪,再經(jīng)過600至800℃低溫烘烤。 髹 漆 主要是在素胎紫砂器上髹以黑漆、朱漆等,然后再加以彩繪,經(jīng)百年光陰依舊金碧輝煌。 紫砂壺髹漆彩繪器歷史上遺留罕見,因其費工費時,現(xiàn)已不生產(chǎn)。 陽 刻 陽刻,又叫剔紅,在紫砂壺表面髹數(shù)十道大漆,再用刻刀在漆層上剔刻出精美的花紋圖案。 主要作為宮廷用品,極為珍貴,民間很少見。 彩 釉 彩釉裝飾始于清代康熙年間,在燒過的紫砂壺上用釉彩繪圖或滿壺掛釉,再經(jīng)800—850℃第二次燒成。 有五彩、琺瑯彩、粉彩、藍白彩、點彩、爐鈞釉等。 泥 繪 用毛筆蘸紫砂泥漿,在保持一定濕度的已成型坯體上,涂畫紋飾或書寫詩文,在涂泥較厚的部位加以適當?shù)褡粒Q“泥繪”,燒成后有淺浮雕效果。 泥繪分為本色繪和異色繪兩種。本色繪以與壺坯同色泥漿涂畫,主要用線的粗細、長短,面的大小、厚薄等來表現(xiàn)遠近、虛實等質感。異色繪以與壺坯異色泥漿涂畫,常以一色為主,他色輔之,對比強烈,裝飾性濃郁。 泥繪通常和堆繪一起使用,堆繪是全手工在器表一點點堆塑較厚的泥塊泥條,這兩種裝飾技法都具有一定的厚度,二者交迭,形成了精致復雜且極有特點的紫砂裝飾工藝。 鑲 嵌 紫砂鑲嵌常用的是燒前鑲嵌和燒后鑲嵌。 燒前鑲嵌,又稱嵌泥,即在紫砂坯體稍干進窯前,刻出設計圖案,再嵌入對比鮮明的其他色泥料或釉珠,要求燒成溫度跟材料的耐熱溫度一致,壺燒成后外觀色彩亮麗。 燒成后鑲嵌又叫清貨鑲嵌、嵌絲,借鑒銅器中的"金銀錯"工藝,先在紫砂坯上圖形凹槽,燒成后嵌入各種材料,再銼平磨光,使紫砂器上展現(xiàn)出鑲嵌形成的精美紋樣。 清代中期是紫砂壺鑲嵌裝飾的盛期。金銀、玉石、珠寶、象牙等鑲嵌于壺體,精致華貴富麗堂皇。 包 金、銀 將金、銀加工成薄片,一般包裹在壺嘴、鈕、把、蓋以及口沿處,既可保護包裹部位的碰擦損傷,又增加藝術觀賞的效果。 貼 塑 用紫砂坯體本色或異色的泥料,捏塑好所需的形體,然后粘貼在主體坯件上,再用工具按鏤、雕、琢、勾、壓等技法完成需要的效果。 貼塑給人的視覺立體感非常強烈。 鏤 雕 鏤雕亦稱鏤空、透雕,是一種雕塑形式。在木、石、象牙、玉、陶瓷體等可以用來雕刻的材料上,以浮雕為基礎,鏤空其背景部分,透雕出各種圖案、花紋的一種技法。有的為單面雕,有的為雙面雕。 紫砂壺鏤雕裝飾,明末清初已經(jīng)出現(xiàn),康熙朝較為流行。今天此種造型及裝飾已較為少見,多用于壺蓋、紐等。 這些紫砂裝飾工藝絢爛瑰麗,雖然一些工藝技法已經(jīng)不再使用,但它們曾經(jīng)出現(xiàn)的身影,成就了紫砂發(fā)展史上濃墨重彩的篇章。 而流傳下來的工藝技法,則在一代代紫砂匠人的鉆研下繼往開來,踴躍創(chuàng)新,紫砂文化不斷發(fā)揚光大,紫砂的文化氣息亦越來越濃,實用性和觀賞性都令人驚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