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史料及碑文記載,壩初建于明永樂年間。明成祖繼位后,從各方面做遷都北京的準備。他首先考慮到江南物資北運,以供京師所需,'漕運之利鈍,全局所系也',因而決定治理大運河。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工部尚書宋禮、刑部侍郎金純等奉命疏浚運河。當時從濟寧到臨清的運河地段多丘陵,地勢高,'河道時患淺澀,不勝重載'。元代曾在罡城(今寧陽縣境內(nèi))筑壩,迫使汶水南入洸河,流至濟寧,再分水南北以濟運道。但濟寧向北至南旺一段,水爬坡上行,終因水勢不足,時常干涸。宋禮等官員對此束手無策,他們采納了汶上民間治水專家白英提出的'引汶絕濟'的建議,破元代罡城壩,使汶水不再流入汶河,迫使水西行,并在汶水下游大清河東端戴村附近攔河筑壩,遏汶水入小汶河南流,'使趨南旺,以濟運道'。在水流湍急、水面寬廣的河面上建攔水壩是十分艱難的。宋禮等人征調(diào)大批民夫,動用無數(shù)能工巧匠,克服了道道難關(guān),終于修成了一條長5華里的全樁型土壩,每遇重運,聚沙為堰截水南流,伏秋大訊任其沖刷。天順五年(1461年)增筑培厚,此后連年增土培護,百余年未有大動。萬歷元年(公元1573年)侍朗萬恭壘石為灘,未及二年沖毀,再筑土壩。萬歷十七年(公元1589年)總河潘季訓在北端筑石壩,名曰玲瓏壩。萬歷二十一年尚書舒應龍在南端筑石堰防沖名曰滾水壩,中留石灘泄水名曰亂石壩,自此形成一道三壩連接的攔河石壩,明清后統(tǒng)稱為戴村壩。 大壩修成之后,攔汶水順小汶河南下,流向南旺運河最高處,再分水南北。一般情況,三分南注,七分北流,即所謂'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說。從此,妥善地解決了丘陵地段運河斷流的現(xiàn)象,使船只暢通無阻。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后,大運河便成了交通大動脈,每年從東南運糧米等物資數(shù)百萬石,接濟京師。 2016年6月1日,東平縣戴村壩發(fā)現(xiàn)一古代文物,形似烏龜,且保存比較完整,經(jīng)當?shù)匚奈锕芾硖幑ぷ魅藛T鑒定,這個烏龜名字叫為赑屃,年代應該是清代,目前已被收藏在東平縣博物館。 據(jù)東平縣文物管理所所長楊浩說,從該赑屃背部的凹槽看,它應該是背負著一塊石碑,但目前還沒有發(fā)現(xiàn)這塊石碑,而且這個赑屃保存比較完整,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記者了解到,我國民間傳說龍生九子,通常把赑屃排在九子首位,一般在各地宮殿、祠堂、陵墓中可見到赑屃背負石碑,這樣的石碑來歷都很顯赫,多數(shù)是當時皇帝所賜封。據(jù)悉,赑屃喜好負重,形狀似龜,但細看卻有差異。赑屃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赑屃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征,《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像龜。舊時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形狀?!?/p> |
|
來自: 經(jīng)方傳承01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