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旺分水樞紐:農(nóng)民建造的水利奇跡
2014年06月26日 來源:齊魯晚報 □楊義堂
在汶上縣南旺鎮(zhèn)小汶河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有一座恢宏的分水龍王廟古建筑群,松柏參天,綠蔭蔽日,碑碣林立。這里有宋尚書祠、白公祠、潘公祠、運河分司衙門、水明樓、戲樓、螞蚱神廟等十余個院落,巍峨壯觀,古樸典雅。這片建筑是為表彰紀(jì)念工部尚書宋禮、農(nóng)民水利專家白英等明朝治河功臣而修建的。 明成祖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取皇位,他想將京師從金陵遷往北平。永樂九年,濟寧州分管水利的同知潘叔正發(fā)現(xiàn)濟寧以北的會通河只有200里左右不能通航,上書皇帝,請求開通會通河。永樂皇帝命工部尚書宋禮、都督周長等征發(fā)濟、青、兗、東(昌)四府民夫15萬人,外加登州、萊州1.5萬人,共16.5萬人疏浚會通河。七月底工成,但會通河仍然無水。永樂皇帝非常生氣,要斬殺宋禮等官員,經(jīng)漕運總兵陳瑄等力保,皇帝要宋禮等戴罪治河。宋禮沿著運河兩岸微服私訪,尋找治河能人,經(jīng)過多方尋訪,終于找到一位有經(jīng)驗的鄉(xiāng)官老人白英。 白英對當(dāng)?shù)厣剿匦畏浅J煜?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治水方略,他感于宋禮“禮賢下士,治河心切”,主動向宋禮提出:南旺是運河的“水脊”,應(yīng)在大汶河戴村修壩,引汶河水至南旺再分水南北。據(jù)《明史·宋禮傳》載:“宋禮乃用汶上老人白英策,筑戴村壩,橫亙五里,遏汶流”、“匯諸泉之水,盡出汶上至南旺,中分之為二道,南流接徐、沛者十之四,北流達臨清者十之六。南旺地勢高,決其水,南北皆注,所謂水脊也”。 為了確保治河成功,宋禮邀請白英一起治河,可是白英淡泊名利,不愿意出山,宋禮多次登門求情都不答應(yīng)。最后,宋禮和他結(jié)拜異姓兄弟,白英終為情義所動,答應(yīng)擔(dān)任治河總師。他首先在比南旺地勢更高的大汶河?xùn)|平戴村附近筑壩攔水,遏汶水前行之路,然后在壩的上游南岸開挖一條長達40多公里的小汶河,引汶水直達南旺。最后在汶運交匯的“T”字口筑砌一道300米長的石壩,中間迎汶急流處設(shè)一魚嘴形“水撥刺”。又南自沽頭北至臨清置閘38座,以時蓄泄。汶水急流奔騰至壩下魚嘴處,被撥刺一劈為二,使河水七分北流,三分南流,徹底解決了北段斷流或水量不足的問題,形成了“七分向北朝天子,三分往南接皇糧”的壯觀景象。 白英廢寢忘食,親自規(guī)劃指揮工程施工,勞苦憔瘦,罹患重病。南旺分水樞紐工程竣工后,隨宋禮坐龍船進京復(fù)命,船至德州桑園鎮(zhèn),不幸嘔血而歿,終年56歲。宋禮送葬于汶上彩山之陽,讓其仍能視汶水、聽泉涌、看戴壩、望大湖。 大運河暢通之后,明代每年運送漕糧達三四百萬石,比元朝增加十倍多,最高年份達500萬石。永樂皇帝下決心遷都北京,北京被稱為“運河上漂來的京城”。運河沿岸的臨清、濟寧、揚州、淮安等城市也很快興盛起來。 白英設(shè)計興建的南旺分水樞紐工程,其科學(xué)價值和技術(shù)水平當(dāng)與李冰父子的都江堰相媲美,創(chuàng)造了中外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跡,影響深遠(yuǎn),為世代所稱譽。 為紀(jì)念白英、宋禮等治河的功臣,明正德年間建宋公祠、白公祠、潘公祠、分水龍王廟等建筑。白英被追封為“功漕神”,百姓們稱之為“白大王”。白公祠兩側(cè)的對聯(lián)是:“天下無二老,泉河第一功”。宋禮被追封為“寧漕公”,老百姓說他是有求必應(yīng),最為靈驗,稱之為“顯應(yīng)大王”。宋公祠兩側(cè)的楹聯(lián)是:“憑宋尚書,用白老人,才有這黃金水道三千里;筑戴村壩,分南旺水,造就了帆檣如林六百年。” 今年6月,汶上南旺樞紐國家遺址公園建成掛牌,這座由古代農(nóng)民設(shè)計建造的大運河樞紐工程、北方的“都江堰”,將成為大運河畔的一處文化旅游勝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