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藥是爺們中的爺們,專治冷女人的陽氣不足,寒濕越重越有效 中醫(yī)雜談 張仲景創(chuàng)立的“理中湯”,應該算是中藥方劑中的“男人”了,因為它的藥物組成全是純陽的熱藥:人參、干姜、白術、甘草。這個方子用到宋代,又增加了附子,就是現在的附子理中丸。 這個藥是爺們中的爺們,專治冷女人的陽氣不足,寒濕越重越有效。 附子是什么?《本草正義》里形容說: “其性善走,故為通行十二經純陽之要藥,外則達皮毛而除表寒,里則達下元而溫痼冷,徹內徹外,凡三焦經絡,諸臟諸腑,果有真寒,無不可治。” 附子顯然是“男人中的男人”,“附子理中丸”也就有了現在說的“純爺們兒”的躁烈之性。所以它的最好治療對象是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帶來的問題,這種人的典型癥狀就是極端地怕冷,特別是腹部。 1.寒邪最容易擊中最柔軟的地方 《易經》里的乾、坤、坎、離分別對應天、(土)地、水、火?!袄ぁ笔菍巴痢钡?,所以中醫(yī)里和“土”相對應的“脾土”也叫“坤土”?!袄ぁ笔鞘裁??“坤者,至柔也”,這就是說,“脾土”是人身的至陰,它所主的地方是全身最柔軟的地方,哪里呢?就是腹部,一點骨頭都沒有的地方。 我們看小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大肚子,肚皮好像很薄,內臟都膨出著,逐漸長大了才有了腹肌,肚子才收回去。因為什么?小孩子的“后天之本”——脾土還沒長成呢。因為脾虛所以收斂不住,肚子里的內臟就鼓了出來 一個得了消耗性疾病的病人衰竭到最后,肚子往往是陷下去的,醫(yī)學上稱為“舟狀腹”。這個時候一般都傷了元氣,很難恢復了,因為它的“后天之本”——脾土已經不足到不能支撐腹部這個所轄之地了。 2.脾土虛寒,腹瀉、怕冷、未老先衰 這種脾土虛寒的表現首先是腹瀉,常年大便不成形,瀉出來的東西經常是吃進去的原形,中醫(yī)叫“完谷不化”,就是糧食原樣排出了,好像胃腸一點消化作用都沒起,怎么進來的就怎么出去。而且肚子怕冷,即便是個胖子,一邊出著汗,一邊還得護著肚子,即使是夏天,進了有空調的房間一會兒,可能就要去瀉肚。 這就是因為中焦、下焦虛寒了。“虛”就是功能的萎縮,“寒”就是能量的不足,好比一個灶臺,底下的火力不足或者沒有火了,鍋里的米飯怎么可能煮熟呢?他們如果做腸鏡檢查的話,一般是慢性腸炎,或者是潰瘍性結腸炎,或者干脆查不出問題,就是個“胃腸激惹綜合征”,也叫“胃腸神經官能癥”,是一種神經調節(jié)失調帶來的問題,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對這種病,目前沒有特效藥,服用附子理中丸卻可以達到改變虛寒怕冷體質、減緩發(fā)作的目的 中焦、下焦虛寒的人也是容易未老先衰的,從消化系統(tǒng)的問題影響到生殖功能,出現性欲減退、性功能障礙的問題。所以雖然附子理中丸溫補的主要是中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幫助腎陽的溫煦,照顧到下焦,起到壯陽的作用。 3.附子理中丸也是減肥藥 “瘦人多陰虛,胖人多陽虛”,胖本身就是陽虛的結果 人發(fā)胖,肯定是脂肪代謝不出去了,停留在體內。什么時候脂肪代謝不出去?肯定是功能降低的肘候。人們在年輕時代謝是旺盛的,脂肪、水液都能正常地吸收和消耗,但到了老年,火力就弱了。好比一個灶臺下面的火不足了,一鍋水總是燒不開,不能蒸化為水蒸氣,也不能消耗脂肪,這個人就要變胖了。這個“火”就相當于中醫(yī)說的腎陽,是全身功能和能量的基礎 因此,我們看人發(fā)胖主要在兩個階段。一個是小孩子的嬰兒肥時期,這時候他們的器官功能還很稚嫩,中醫(yī)說的“腎陽”還在萌芽階段,還處于腎陽不足時期,脾陽也因此很弱,火力不旺,自然會胖,但這個胖不結實,含水很多,所以孩子是“胖嘟嘟”的。還有就是人到了四五十歲,中年發(fā)福,肌肉變得松軟了,這正是“腎陽”開始衰敗的年齡,脾陽也趨弱,所謂“人過四十,陽氣自半”,腎陽和脾陽衰弱的直接后果就是代謝能力下降,脂肪消耗不出去了,自然就開始發(fā)胖了 能稱得上胖子的人,都是脂肪過盛的,即便不到中年,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中年的腎陽虛狀況。而胖只是其未老先衰的癥狀之一,除此以外,還會出現不同臟腑的陽虛問題,比如脾陽虛,這種人遇冷就瀉,大便溏稀,肚子最怕冷。有的人手腳即便在夏天摸上去也是冰涼的,到了冬天,穿多厚的褲子膝蓋以下也總是冷的,這種情況在年輕女子中更常見,她們往往皮膚偏白,舌頭顏色也淡,天生就是這種體質。這種人吃附子理中丸可以達到兩個效果,一個是溫陽止瀉,人會慢慢地交得不那么怕冷,肚子也不那么嬌氣;另一個作用就是減肥,因為附子理中丸具備的熱性,可以加快脂肪代謝,把肥肉消耗掉,人自然就變瘦了或者說變得結實了 這種溫陽補腎、補脾的減肥法,才真的符合醫(yī)理。因為它是通過增加脂肪的消耗去減肥,類似煥發(fā)起人的青春活力,從根本上激活身體;而節(jié)食減肥和瀉肚減肥屬于惡治,會因為影響營養(yǎng)吸收而危害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