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2019北大糖尿病論壇(PUDF)“糖尿病定義和診斷標準”專題上,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李光偉教授就預防糖尿病到底干預的是哪類患者進行了深入闡述,并應(yīng)邀就該話題為本刊撰稿,以期加深廣大讀者對糖尿病前期這一概念的更多認識。 李光偉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 糖尿病前期、糖耐量減低 ——糖尿病高危人群命名之爭 近年來,糖尿病前期的概念廣受爭議?;仡櫄v史,最初關(guān)于糖尿病和IGT的定義,IGT就是糖耐量受損。因為IGT診斷需OGTT,費時,實踐中在世界范圍以之發(fā)現(xiàn)糖尿病后備軍非常困難,不能普遍使用。以至于后來2009年ADA提出空腹血糖受損(IFG),僅用空腹血糖為標準診斷血糖異常,比較方便使用,企圖取IGT而代之,以推動全世界的糖尿病預防。 但是,這條路越走越遠,“糖耐量異常”異化演變?yōu)楣铝⒌腎FG、孤立的IGT和IFG+IGT三個范疇。這樣就把IGT和糖尿病前期的概念割裂甚至對立起來,而且變數(shù)越來越大,人們對糖尿病前期的認識分歧也與日俱增。尤其是中國人群用這個指標判定有50%的成年人是糖尿病前期,致使有些國外專家?guī)缀醪荒苋萑趟睦^續(xù)存在,認為non-sense!人們甚至質(zhì)疑“糖尿病前期”這個診斷“創(chuàng)造”了數(shù)以百萬計的新患者,也為制藥行業(yè)提供了誘人的機會,是個“人造的病”。 最新一期Science雜志上發(fā)表的一篇文章,對“糖尿病前期”這一學術(shù)診斷提出了疑問,說是IFG或IGT這兩個名稱似乎并不足以讓醫(yī)生和公眾對“血糖輕微升高”產(chǎn)生足夠重視并采取針對性行動。因此,2001年,ADA公共關(guān)系負責人向時任ADA首席醫(yī)學官的Richard Kahn教授尋求幫助,試圖解決這個問題。隨后,Kahn教授召集了NIH的多位糖尿病專家進行探討,他們想到了“糖尿病前期”這個名詞,并從此開始替代IFG和IGT的使用。后來,又進入用糖化血紅蛋白(HbA1c)診斷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時代。用HbA1c診斷糖尿病似乎沒有遇到什么障礙,但用于診斷糖尿病前期卻帶來了巨大的爭議。 用HbA1c診斷糖尿病前期,即便在中國也有許多疑慮。這些年,我國一直在討論HbA1c檢測方法的標準化,但實際進展不大。沒有標準化,南方和北方的測定差別可達0.5%~1.0%,會在診斷上造成很大的差別。又加用HbA1c 5.6%~6.4%為新的附加診斷,這無疑會大量增加“糖尿病前期”人群。 預防糖尿病的證據(jù)來自 “糖尿病前期”還是IGT? 目前,全世界糖尿病預防的研究絕大多數(shù)都是在IGT人群中開展的。IGT人群研究的結(jié)論不能推廣到IFG人群。有人說“IFG危險較小,不值得花那么多氣力,也不會得到好的效果”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IFG人群僅僅空腹血糖高,并無胰島素分泌高峰后移,所以不像IGT人群那樣有典型的高胰島素血癥,且在低危人群中進行預防的成本/獲益比會大一些。至于HbA1c為5.6%~6.4%的人群,其單純空腹和單純餐后高血糖的比例如何尚不清楚。不過,單是中國成年人50%都屬于該范疇這一點,就會使糖尿病預防干預的資金和人力投入決策陷入困境,國家醫(yī)療資源畢竟有限。 正如2017年Banting獎得主Accili所指出,“高胰島素需求才是糖尿病的病因”。高胰島素需求是β細胞去分化的始動因素。對于胰島素需求不夠高的輕度空腹高血糖患者,其惡化為糖尿病的風險比IGT小,遠期心血管疾?。–VD)風險也較小。而IGT人群則與之大不相同,有空腹胰島素抵抗,也有餐后胰島素抵抗,空腹及餐后胰島素需求都旺盛,β細胞功能容易衰竭,更容易進展為糖尿??;血糖曲線下面積大,高糖毒性更明顯,會加速糖尿病的形成。高胰島素血癥又常合并高血壓,常伴有高BMI等。此類患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也是動脈硬化和CVD的高危人群。因此,他們是有效干預獲益最大的人群。 說“糖尿病預防的戰(zhàn)斗是從‘糖尿病前期’提出后打響的”有言過其實之嫌。以中國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為起點的現(xiàn)代糖尿病預防,實際上是從1986年前開始的,比糖尿病前期概念的提出早了15年。大慶研究之后,著名的糖尿病預防研究DPP和DPS幾乎都是在IGT人群中進行的,并毫無二致地取得了糖尿病預防的巨大成功。這些預防研究的實踐證實,IGT是包括肝臟和肌肉胰島素抵抗并伴有空腹及餐后高胰島素血癥的“實體”,是高胰島素需求的“實體”,只有肝臟胰島素抵抗、沒有餐后高胰島素需求的IFG或輕度HbA1c升高都不能與之相提并論。實踐證明,凡是能使這個人群的高胰島素需求降低的措施,無論是生活方式改變(少吃多動)還是藥物如TZD、二甲雙胍、阿卡波糖都有顯著效果,而試圖通過補充胰島素(甘精胰島素)或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那格列奈)無論初衷多么善良、多么虔誠,都不可能用于糖尿病預防,因為它們或者未能顯示預防糖尿病的作用、或者在實踐中難以實施。 大慶研究以其30年的漫長等待終于發(fā)現(xiàn)人群糖尿病的預防可以延伸到有效的心血管疾病預防,在這個人群中進行預防花費小、收益大,因此是值得的。該研究強烈證明,IGT(非糖尿病前期)確實存在,并非人造之??;確實很高危,確實可以被改造為低危人群。而且,全世界有良知的糖尿病預防專家并不贊同藥物治療,尤其是優(yōu)先藥物治療,而是提倡改變生活方式來預防糖尿病,并不是為藥廠制造更多的賣藥市場,他們的善意不應(yīng)該被誤解甚至曲解。至于一些公司“向FDA施壓,要求對咖啡、乳制品和糖替代品等食品或補充劑的批準,因為這些食品或補充劑可以幫助預防糖尿病”,這是他們自己的事,不需要由醫(yī)生背黑鍋。 和某些研究者一樣,本人認為:既往完成的糖尿病預防研究中入選的患者是根據(jù)OGTT試驗挑選出來的,平均而言,試驗中研究對象的健康狀況其實比以ADA定義診斷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要差(因為血糖水平更接近糖尿病的診斷值),而且樣本人群也更傾向于患糖尿病的人群。因此,未來篩查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方法確實應(yīng)該有些改變,OGTT也許會受到更多的重視。 2019年4月26日,我們在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上發(fā)表的大慶研究30年結(jié)果的報告中特別說明:“盡管生活方式干預在IGT人群中能降低糖尿病發(fā)生率的證據(jù)不容置疑,但這種干預在單純IFG或HbA1c升高的非IGT人群(該人群占現(xiàn)今定義的‘糖尿病前期’的絕大部分)是否奏效仍不明了。但是,在世界上大多數(shù)地區(qū)特別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預期糖尿病發(fā)病率急劇增加而糖尿病治療資源有限,生活方式干預可能依然是遏制糖尿病蔓延的最實際有效的方式?!?/p> 實踐也證明,我們在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探索方面確實走了一段彎路。但是,同時證明人們的出發(fā)點是積極的、善良的,沒有任何陰謀詭計。如果有人為曾經(jīng)幫助推廣“糖尿病前期”這一診斷術(shù)語感到懊悔,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那么他現(xiàn)在更應(yīng)該鼓勵I(lǐng)GT的研究。 專家簡介 李光偉,教授,主任醫(yī)師,現(xiàn)任中日友好醫(yī)院國際醫(yī)療部名譽主任,內(nèi)分泌首席專家,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內(nèi)分泌與心血管病診治中心主任。內(nèi)科及內(nèi)分泌科臨床醫(yī)療工作40余年,主要研究領(lǐng)域是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疾病控制和預防、胰島素抵抗、高血壓。其參與和主持的中國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被稱為世界糖尿病預防研究的里程碑。發(fā)表中英文論文數(shù)百篇,發(fā)表于世界頂尖學術(shù)期刊的SCI論文總引用次數(shù)達5000余次,是愛思唯爾2015和2017年中國1600名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學者之一。曾任七、八兩屆中華醫(yī)學會內(nèi)分泌學會副主任委員,現(xiàn)兼任老年保健研究會主任委員,衛(wèi)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副總編。 (來源:《國際糖尿病》編輯部) |
|
來自: 生物_醫(yī)藥_科研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