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xiàn) 1.井田制的崩潰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詩經(jīng)·小雅·北山》 〔材料二〕晉卻①至與周爭②田。王命劉康公、單襄公訟諸晉?!瓡x侯使卻至勿敢爭。 ──左丘明《左傳·成公十一年③》 〔材料三〕子產(chǎn)使都鄙有章④,上下有服,田有封⑤洫,廬井有伍。 ──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十⑥年》 〔材料四〕初稅畝⑦,非禮也,谷出不過藉,以豐財也。 ──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五年⑧》 〔材料五〕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稅。……初稅畝者,非公之去公畝而履畝⑨,十取一也,以公之與民為己悉矣。 ──谷梁氏《谷梁傳·宣公十五年》 【解讀】《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具有極高史料價值,《左傳》《谷梁傳》都是解釋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春秋》經(jīng)的主要著作,其中《左傳》以記事詳細、議論精辟見長,相傳作者為魯史官左丘明。 以上史料描述與周王室爭田事件和魯國實行初稅畝的賦稅政策,對了解井田制的崩潰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西周時,土地屬周王所有。春秋時期,周王室的影響大不如從前,諸侯勢力膨脹,周天子控制土地和人民的局面越來越難以維持。因此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爭奪用地的事件經(jīng)常發(fā)生,從天子到大夫,相互間為了一田一邑引起糾紛的事屢見不鮮。公元前580年,晉大夫卻至公然與周王室爭鄇田,雙方各不相讓,最后竟然把官司打到晉侯那里。由于晉侯的支持,才承認屬“王室之邑”。這些說明周天子對土地的最高主宰權(quán)已經(jīng)喪失。另一方面由于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不斷的侵田奪土,一再破壞井田的封疆溝洫,井田制在這一過程中,日趨解體。 春秋時期,社會生產(chǎn)力有明顯的發(fā)展,鐵農(nóng)具和牛耕技術(shù)得到使用和推廣,私田增加。統(tǒng)治者為了剝削收入,開始在賦稅制度上進行一些改革,如齊國“相地而衰征”。即按土地多少、地力的貧富美惡,作為征稅的標(biāo)準(zhǔn),公元前594年,魯國實行“初稅畝”,影響和意義重大。在稅畝之前,魯國田賦僅出于藉田,公田,即十取一也。在稅畝之后,田稅既取之于公──藉田,也取于民──私田。原來私田之收全歸自己,現(xiàn)在也要按畝納稅即無論公田、私田一律按畝征收賦稅,這表明公田私田之間的界限,被取消了,即魯國正式承認私田存在的合法性,也反映出土地私有化發(fā)展的趨勢,井田制崩潰了。 (1)晉大夫卻至與周爭鄇田說明周天子對土地的最高主宰權(quán),已不起作用,已不復(fù)存在土地王有的概念。(2)鄭子產(chǎn)擴大井田的封疆溝洫日趨解體。(3)魯國實行初稅畝,打破公田私田界限,承認土地私有,井田制徹底崩潰了。 【注釋】①卻音xì。②鄇音hóu,溫之別邑。③成公十一年,公元前580年。④章、服,指制度。⑤封,田界,田有封洫指擴大封疆溝洫。⑥襄公三十年,公元前543年。⑦初稅畝,開始按土地畝數(shù)征稅。⑧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⑨履畝,按實際畝數(shù)。 2.王室衰微 〔材料一〕隱公三年夏,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①。王貳②于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③質(zhì)④。王子狐為質(zhì)于鄭,鄭公子忽為質(zhì)于周。王崩,周人將畀⑤虢公政。四月,鄭祭⑥足帥師取溫⑦之麥。秋,又取成周⑧之禾。周鄭交惡⑨。 ──左丘明《左傳·隱公三年》 〔材料二〕桓公五年夏,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朝。秋,王以諸侯伐鄭,鄭伯御之。……戰(zhàn)于⑩葛?!崕熀弦怨ブ?,王卒大敗。祝聃射王中肩。…… ──左丘明《左傳·桓公五年》 〔材料三〕宣公三年春,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洛,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 ──左丘明《左傳·宣公三年》 【解讀】《左傳》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辟的編年體史書,為儒家經(jīng)典《春秋》的三傳之一,相傳為魯史官左丘明所作。 以上三則史料分別描述“周鄭交質(zhì)”、“周鄭交惡”、“問鼎中原”,對了解春秋時期王室衰微很有參考作用。 鄭武公因護平王東遷有功,武公、莊公父子相繼擔(dān)任周平王卿士(執(zhí)政大臣)。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平王欲使虢公參政,引起莊公不滿。平王懼而否認其事,為保證互相信任,周王室與鄭國互派了人質(zhì)。平王死后,王室打算任用虢公,鄭莊公為此進行報復(fù),搶收了王室的莊稼,周鄭的關(guān)系由此惡化。魯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周王收回鄭莊公的執(zhí)政權(quán),同年秋,周王調(diào)動諸侯軍隊伐鄭。鄭莊公率軍與王戰(zhàn)于葛,鄭將祝聃射王中肩,王師敗。可見天子的威風(fēng)掃地,蕩然無存。 魯宣公三年(公元前660年),楚莊王率軍隊攻打已經(jīng)遷徙到伊水流域的陸渾之戎,隨后來到洛水,在周的疆土上陳兵示威。楚莊王詢問周室九鼎的大小輕重,意欲取而代之。 (1)周鄭關(guān)系由“交質(zhì)”到“交惡”,周王室已喪失“天下共主”的權(quán)威,周鄭最后兵戎相見,戰(zhàn)斗中鄭祝聃射王中肩,可見天子的威風(fēng)掃地。(2)楚莊王問周鼎的大小輕重,意極輕視王室,欲取而代之。以上兩則史料,集中顯示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與一般小諸侯國無異。 【注釋】①卿士,指王卿中執(zhí)政的人。②貳,動詞,有貳心。③交互相。④質(zhì),人質(zhì),以太子或宗室子弟留居對方作為保證。⑤畀bì,給予。⑥祭音zhài。⑦溫地名。⑧成周,地名,洛陽市東。⑨交惡:互相憎恨,惡wù。⑩xū,即長葛。楚子,楚莊王,《春秋》貶之為“子”。陸渾之戎,古族名,原居甘肅一帶,春秋時遷至伊洛河一帶。觀兵,檢閱軍隊以示軍威。九鼎,象征王權(quán)。 3.諸侯士大夫崛起 〔材料一〕《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①者不可勝數(shù)。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②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zhí)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論語·季氏》 【解讀】《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130卷,52萬余字,分為本紀(jì)、世家、書、表、列傳五種體制,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書,分為20篇,486章,內(nèi)容豐富、廣博,直至今天仍有廣泛的用途和較高的價值。 以上兩則史料描述了春秋時期兼并戰(zhàn)爭的情況和王室衰微,諸侯、大夫勢力增長情況對了解春秋時期諸侯士大夫的崛起很有參考價值。 春秋時期,王室衰微,是一個大動蕩時期,“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各國之間的戰(zhàn)爭不斷,出現(xiàn)了大國兼并小國、強國吞并弱國的兼并戰(zhàn)爭。出現(xiàn)“諸侯不能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shù)”。另一方面諸侯大國之間開始出現(xiàn)爭霸戰(zhàn)爭,先后做霸主的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等。 孔子在總結(jié)歷史的基礎(chǔ)上這樣說:西周時期,是“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時期。到春秋時期,“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諸侯專征伐,很少有維持十世的;政歸大夫,出不了五世就會變成了“陪臣執(zhí)國命”;陪臣勢力能維持三世的已是很稀少的。這也就是說,春秋時期是社會大動蕩時期,先是諸侯勢力的增長,王室衰微;接著是大夫勢力的增長。諸侯、士大夫的先后崛起使得社會更加動蕩不安了。 (1)各國間的兼并戰(zhàn)爭爭霸戰(zhàn)爭,說明了王室衰微,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實際情況。(2)各國內(nèi)部內(nèi)亂不止,出現(xiàn)了“政歸大夫”、“政歸陪臣”這樣的情景,即士大夫的崛起。 【注釋】①社,土地神;稷,谷神,社稷代國家。②希,同稀,少有。 4.階級關(guān)系的新變化 〔材料一〕秦師過周北門……鄭商人弦高將市于周,遇之,以乘①韋②先,牛十二犒③師。 ──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材料二〕簡子誓曰:“……克故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庶人工商遂④,人臣隸圉⑤免⑥?!?/span> ──左丘明《左傳·哀公二年》 〔材料三〕朱公以陶⑦為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故富者皆稱陶朱公。 子貢結(jié)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⑧。 而邯鄲郭縱以鐵冶成業(yè),與王者埒⑨富。 ──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 【解讀】《貨殖列傳》是司馬遷為以工商業(yè)致富的貨殖大家立傳,著重反映了司馬遷的經(jīng)濟思想。 以上史料集中反映社會各階層地位變化商人的出現(xiàn),即階級關(guān)系出現(xiàn)新變化。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關(guān)于政治上的動蕩,井田制度破壞了,從而使一個新的階層──商人誕生了,而且弦高矯命犒秦師,足見商人的作用日見重要。戰(zhàn)國時期,大商人往來列國之間,陶朱公(范蠡)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子貢所至,“國君無不分庭抗禮”。邯鄲人郭縱從事冶鐵,富比王侯。 春秋時晉國趙簡子戰(zhàn)前宣布:參與戰(zhàn)斗的老百姓及工商業(yè)者可以當(dāng)官,免除一切奴隸。這雖然是戰(zhàn)爭前的動員令,但能夠推動階級關(guān)系出現(xiàn)新的變化。 (1)商人的出現(xiàn),顯示出階級關(guān)系的新變化;(2)商人的地位和作用日漸突出。 【注釋】①乘shéng,四。②韋,熟牛皮。③犒kào,犒勞。④遂,指進仕。⑤人臣、隸、圉,都是奴隸。⑥免,免做奴隸。⑦陶,山東定陶。⑧抗禮,為賓主之禮。⑨埒léi,比。 5.“士”在社會政治活動中活躍起來,受到各國統(tǒng)治者重用 〔材料一〕簡子誓曰:“……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 ──左丘明《左傳·哀公二年》 〔材料二〕下令國中曰:……諸侯卑秦①,丑莫大焉……賓客群臣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②。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jì)》 〔材料三〕燕昭王怨齊,未嘗一日而忘報齊也。燕國小,辟遠,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禮孰隗以招賢者。 ──司馬遷《史記·樂毅列傳》 〔材料四〕宣王喜文學(xué)游說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髡、田駢、接予、慎到、環(huán)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xué)士復(fù)盛,且數(shù)百人。 ──司馬遷《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材料五〕信陵君,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驕?zhǔn)浚恳源朔綌?shù)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當(dāng)是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 ──司馬遷《史記·魏公子列傳》 【解讀】上述史料都記述了各國喜士,士在社會上活躍起來。 趙簡子發(fā)布戰(zhàn)爭動員令:能戰(zhàn)勝敵人士可以授予十萬田,意即對士的重視。秦孝公、燕昭王、齊宣王都非常重視士,這些都緣于國家積弱,宗族人臣不能自振。戰(zhàn)國四公子信陵君、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都是養(yǎng)士“三千人”,可見當(dāng)時養(yǎng)士之風(fēng)大盛,因此,士在社會政治運動中活躍起來,如侯贏在信陵君竊符救趙中扮演重要角色。 各國君主喜士,士在社會活躍起來,各國養(yǎng)士之風(fēng)大盛。 【注釋】①卑秦,瞧不起秦國。②與之分土,裂地封之為侯。 6.從“學(xué)在官府”到學(xué)在民間 〔材料一〕天子命之教,然后為學(xué)。小學(xué)在公宮南之左,大學(xué)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 ──《禮記·王制》 〔材料二〕師氏掌以①詔王。以王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凡國之貴游子弟學(xué)焉。 ──《周禮·地官·師氏》 〔材料三〕保氏掌諫王惡,而養(yǎng)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shù)。 ──《周禮·地官·保氏》 〔材料四〕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xué)政,而合國之子弟焉。 ──《周禮·春官·樂師》 〔材料五〕當(dāng)周宣時,失其守,而為司馬氏,司馬氏典周史,惠襄之間,司馬氏去②周適③晉……或④在衛(wèi),或在趙,或在秦。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 〔材料六〕仲尼曰:天子失官,學(xué)在四夷。 ──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七年》 〔材料七〕孔子以詩史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解讀】《周禮》是記載西周政治制度的書,所記大部分為西周舊制,同時也加入作者的政治理想,因保存有大量古代制度方面的資料,有很高史料價值。 以上史料描述了從“學(xué)在官府”到“學(xué)在民間”、學(xué)術(shù)逐漸下移的情況。 古時,學(xué)在官府,即官府掌握學(xué)校教育,學(xué)校教育與官府教化是合二為一的,受教育的對象只能是“國之貴族子弟”,主管教育的官吏分制是師氏、保氏、樂師,各司其職。 到周宣王時,周朝已經(jīng)衰落了,掌管周朝的史官司馬氏離開周地去晉國,因此王朝的典籍、圖冊有的散落在衛(wèi)國,有的散落在趙國,有的散落在秦國。所以孔子才說:天子失官,典籍圖冊失散在四夷,學(xué)術(shù)學(xué)問在四夷開展起來。這表明學(xué)校教育,已經(jīng)逐漸下移??鬃邮撬綄W(xué)的開創(chuàng)者,他說“吾十又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意思是大約在其15歲時有志向于學(xué)習(xí)知識,在其30歲時,已經(jīng)開始收受門徒,講授私學(xué)了。 (1)古時“學(xué)在官府”,受教育對象只能是貴族子弟;(2)到春秋時期,學(xué)術(shù)逐漸下移,出現(xiàn)“學(xué)在四夷”;孔子是私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 【注釋】①媺měi,美,善。②去,離開。③適,到達。④或,有的。 7.諸子百家 〔材料一〕天下大亂,賢圣不明,道德不一①,天下多得一②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 ──莊周《莊子·天下篇》 〔材料二〕夫儒者以六藝③為法,六藝經(jīng)傳以千萬數(shù),累世不能通其學(xué)……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堯舜道……要曰強本節(jié)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長,雖百家弗能廢也。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逾越,雖百家弗能改也。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shù)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內(nèi)物后,故能為萬物主。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 【解讀】《莊子》是記錄戰(zhàn)國時莊周思想的著作。 以上資料描述了“百家爭鳴”的情況。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天下大亂,由于道德的標(biāo)準(zhǔn)不一致,許多人以自己觀察的某一方面為“自好”,于是出現(xiàn)眾多的學(xué)術(shù)派別,號稱“百家”。儒家重在“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好長幼之別”,即重視“禮”,禮就是倫理和社會秩序。墨家主張強本節(jié)用,發(fā)展生產(chǎn)。法家不別親疏,主張“嚴刑峻法”用法律制度維護統(tǒng)治。道家的主要思想是“無為”。這些學(xué)派以發(fā)展學(xué)術(shù)為宗旨,互相攻擊,開展“百家爭鳴”。 (1)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天下動蕩是百家爭鳴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2)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諸子百家開展“百家爭鳴”,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運動,是中國思想和文化的源頭,對當(dāng)時和后來社會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注釋】①一,一致、統(tǒng)一。②一,一方面。③六藝,即儒家經(jīng)典六經(jīng):《詩》《書》《禮》《易》《樂》《春秋》。 孔子和早期儒學(xué) 1.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材料一〕樊遠問仁,子曰:“愛人”。 ──《論語·顏淵》 〔材料二〕子曰:泛愛眾,而親①仁。 ──《論語·學(xué)而》 〔材料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fù)禮為仁,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顏淵曰:請問其目②。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論語·顏淵》 〔材料四〕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雍也》 〔材料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材料六〕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論語·述而》 【解讀】《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墩撜Z》語言精深、簡練,全書只有12 000多字,字字珠玉,句句格言,分為20篇,486章,內(nèi)容豐富廣博,直到今天仍有廣泛的用途和較大的價值?!墩撜Z》不僅是研究孔子思想及早期儒家思想最直接的珍貴資料,也是研究中國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的必讀書。 以上幾則資料集中反映孔子“仁”的思想。 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這種愛不是私愛,而是很寬泛的,能夠愛眾人,就接近“仁”了,同時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約束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符合周代制度,即符合“禮”,禮的基本原則就是“仁”了。怎樣才算符合周禮呢?就是不符合禮的原則,不去聽它,不去看它,不去想也不說它,要在思想上保持冷靜克制,即就是在主觀上盡量克制約束自己。怎樣才能做到自我克制和相互妥協(xié)呢?孔子提出實行“仁”的基本原則就是:自己希望達到的,也要使別人達到;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鬃釉購娬{(diào),實行“仁”并不難,只要你思想上想實行“仁”,“仁”就立刻會到來。 (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2)“愛人”包含對百姓的關(guān)心和愛護,包含民本思想;(3)禮和仁互為表里,符合禮的原則就是“仁”,主觀上自我克制和互相妥協(xié),也是十分必要的;(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思想道德觀和倫理觀的集中體現(xiàn)。 【注釋】①親,接近。②目,具體內(nèi)容。 2.孔子的政治主張 〔材料一〕子曰:道①千乘之國②,敬事③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論語·學(xué)而》 〔材料二〕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論語·顏淵》 〔材料三〕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④,居其所而眾星共⑤之。 ──《論語·為政》 〔材料四〕子曰:道之以政⑥,齊⑦之以刑⑧,民免而無恥⑨;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⑩。 ──《論語·為政》 〔材料五〕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語·顏淵》 【解讀】以上幾則資料集中體現(xiàn)孔子的政治主張??鬃诱J為:治理國家,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取得“民信”,怎樣才能取信于民呢?就是要求統(tǒng)治者認認真真地做事,愛護百姓,節(jié)儉財物,并且無奪農(nóng)時,只有做到使老百姓有飯吃,才算把國家治理好。另一方面治理國家,要以德服人,即“為政以德”,用政令法度治理人民老百姓,雖免于刑罰,卻從不感到內(nèi)心羞恥;如果用“德”治理國家,輔之以禮儀教化,那么老百姓不僅心服口服,而且做事有羞愧之心。所以如果實行以德治國,那么天下的人民好像眾星圍拱北極星一樣歸附他。 孔子還認為,治理國家統(tǒng)治人民的方法必須符合周禮,即做君主要像做君主的樣子,忠心愛國;做父親要像做父親的樣子,做兒子要像做兒子的樣子,做到父慈子孝。 (1)治理國家,要求統(tǒng)治者愛護百姓,取信于民,這是孔子民本思想的反映;(2)“為政以德”,以德服人,以禮儀教育化治理國家是孔子政治思想另一大特點;(3)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是符合周禮,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注釋】①道,治理。②乘shèng,四馬拉一戰(zhàn)車,千乘之國,指諸侯大國。③敬事,認認真真地做事。④北辰,北極星,古人認為北極星是天之中樞。⑤共,同拱。⑥政,政令法制。⑦刑,刑罰。⑧齊,使之齊、整頓。⑨恥,羞愧羞恥。⑩格,正。 3.孔子的教育思想 〔材料一〕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①乎? ──《論語·學(xué)而》 〔材料二〕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②,思而不學(xué)則殆③。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材料三〕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材料四〕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論語·雍也》 〔材料五〕子曰:當(dāng)仁④,不讓于師⑤。 ──《論語·衛(wèi)靈公》 〔材料六〕子曰:有教無類⑥。 ──《論語·衛(wèi)靈公》 〔材料七〕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 〔材料八〕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如顏濁鄒⑦之徒,頗受業(yè)者眾。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解讀】司馬遷認為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學(xué)傳世久遠,所以特別推崇。列入“世家”之中。 以上所選資料集中體現(xiàn)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認為:學(xué)習(xí)應(yīng)和思考相結(jié)合,光學(xué)習(xí)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學(xué)習(xí),就會猶豫不決。學(xué)習(xí)應(yīng)該有老老實實的態(tài)度,不能不懂裝懂。學(xué)習(xí)還應(yīng)該有興趣。在對待老師學(xué)長的態(tài)度上,不迷信老師。同時孔子在教學(xué)中的基本方法是因材施教??鬃釉诔姓J人的智力水平在先天上存在差別,“中人之上,可以語上也”,強調(diào)因人施教。 孔子還主張“有教無類”,使受教育的范圍擴大了,孔子是私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大約在其30歲時,開始收徒講學(xué)了,他的學(xué)生多達3 000人,得意門生72人。學(xué)生之中,有貴族,有平民,還有商人,甚至還有顏濁鄒這樣的大盜也曾經(jīng)從學(xué)于孔子。從而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 (1)孔子主張學(xué)思結(jié)合,學(xué)習(xí)要有老實的態(tài)度,學(xué)習(xí)要有興趣;(2)孔子的教學(xué)方式是因材施教;(3)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興辦私學(xué)廣收門徒,擴大教育的范圍。這是孔子對我國文化教育的一大貢獻。 【注釋】①說,同悅,高興;②罔,迷惑不解;③殆,猶豫不決;④當(dāng)仁,以仁為己任;⑤讓,謙讓;⑥類,類別,指身份不同;⑦顏濁鄒(jū),子路妻兄,梁父之大盜。 4.孟子的“仁政”思想 〔材料一〕孟子曰:離婁之明①,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②,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③,不以六律④,不能正五音⑤。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軻《孟子·離婁上》 〔材料二〕民之為道也,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⑥辟邪侈⑦,無不為己。 ──孟軻《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三〕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忽失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 庖有肥田,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休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孟軻《孟子·梁惠王上》 【解讀】《孟子》是戰(zhàn)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記述孟子言行的著作,主要是孟子語錄,全書14卷,261章,34 685字,主要反映孟子的思想。 以上所選資料能集中反映孟子“仁政”的主要思想。 孟子認為,不借助工具,即使是離婁、公輸班那樣的能工巧匠,也不能畫出規(guī)整的方和圓。不借助六律,雖然有師曠那樣耳朵靈的人也不能校正五音。同樣的,在社會治理方面即使是堯舜時期的治理,如果不推行仁政,也不能把國家治理太平。 怎樣才能推行“仁政”呢?孟子認為:首先必須讓人民“有恒產(chǎn)”,即分配土地給人民。他設(shè)想,每一家都應(yīng)該有100畝土地,其中主要用來種植糧食,留出五畝蓋房和種桑養(yǎng)蠶,再養(yǎng)些豬、狗、雞。這樣,這家人便可以不饑不寒,50歲的老人能穿絲綢衣服,70歲老人還可以吃到肉食,老百姓有恒產(chǎn),便會有恒心,安居樂業(yè)過上穩(wěn)定的生活。 同時作為統(tǒng)治者,還應(yīng)該對老百姓實行輕徭薄賦,省減刑罰,并且不再有意侵奪農(nóng)時。在這個基礎(chǔ)上,使之能夠孝敬父母和睦兄弟,最后就能達到天下大治。 為此,孟子非常憎惡“暴政”。他指出統(tǒng)治者廚房里放滿醬肉,馬圈里養(yǎng)的都是肥馬,而廣大人民卻面有饑色,到處都有餓死人的這種現(xiàn)象。孟子痛斥統(tǒng)治者是在“率獸而食人”,無疑是國君率領(lǐng)一群野獸在吃人! (1)孟子主張施行“仁政”;(2)“仁政”的主要內(nèi)容是讓人民有“恒產(chǎn)”同時統(tǒng)治者應(yīng)輕徭薄賦,無奪農(nóng)時,減輕刑罰。這表現(xiàn)孟子民本思想;(3)孟子反對“暴政”。 【注釋】①明,眼力好;②規(guī),畫圓工具;矩,畫方工具;③聰,耳朵靈;④六律,截竹為筩陰陽各六,以調(diào)節(jié)五音;⑤五音,宮、商、角、徵、羽;⑥放,放縱,放任自己的行為;⑦辟、邪、侈,指不軌行為。 5.孟子的民本思想 〔材料一〕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①也。 ──孟軻《孟子·離婁上》 〔材料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猶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孟軻《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孟子曰:民為貴,社稷②次之,君為輕。 ──孟軻《孟子·盡心下》 【解讀】以上所選資料主要反映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在總結(jié)歷史的基礎(chǔ)上得出結(jié)論,桀紂之失天下是因為失掉了人民,失掉了民心。湯武由于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得天下。 在當(dāng)下社會中,只有相信老百姓依靠老百姓,實行仁政,那么天下老百姓像潮水一樣歸附他,誰能阻擋他稱王于天下?因此孟子得出更為科學(xué)更為驚人的結(jié)論,即“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 (1)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可見能否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是統(tǒng)治者執(zhí)政能力的關(guān)鍵;(2)孟子主張“民貴君輕”的民本主義思想。 【注釋】①壙,同曠,曠野;②社,土地神,稷,谷神,社稷代國家。 6.孟子的性本善 〔材料一〕水信無分于東西,無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今夫水,搏①而躍②之,可使過顙③;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 ──孟軻《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軻《孟子·告子上》 〔材料三〕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軻《孟子·公孫丑上》 【解讀】以上所選資料集中反映孟子的性善論。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至于人為不善之事,不是由于本性不善,而是由于自己不努力,被環(huán)境形勢所左右,如水向下流,遇到山石阻擋而向上行進,并非水性如此。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四心”;仁、義、禮、智即“四德”,“四心”“四德”都是“我固有之”,即頭腦中固有,先天俱備。 同時,這“四心”“四德”僅僅是擁有這些善端是不夠的,必須加以擴充。能夠擴充這些善端,就能成為“保有四?!钡木?;如果不加擴充,就會使這些“善端”失掉,恐怕連父母都贍養(yǎng)不起。 孟子認為:(1)人性皆善;(2)性善“四心”“四德”是先天俱備的;(3)只有行仁政不斷擴充“善端”才能回復(fù)和擴充人的善性。 【注釋】①搏:擊。②躍:跳。③顙:額。 7.荀子主張施政用“仁義”和“王道”,主張“以德服人” 〔材料一〕仁眇①天下,故天下莫不親也;義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貴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敵也。以不敵之威,輔服人之道,故不戰(zhàn)而勝,不攻而得,甲兵不勞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 ──荀況《荀子·王制》 〔材料二〕凡兼人②者三術(shù):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试唬阂缘录嫒苏咄酰粤嫒苏呷?,以富兼人者貧,古今一也。 ──荀況《荀子·議兵》 【解釋】《荀子》成書于戰(zhàn)國中期,是記錄荀況思想的主要著作。 荀子認為,如果明君以仁愛高于天下,禮義高于天下,由禮義、仁愛而產(chǎn)生的威嚴高于天下,天下的人民沒有不尊重和不歸順?biāo)?。這位人君是知道并了解王道的。用“仁義”“王道”治理國家,可以不戰(zhàn)自勝,不攻而得,不用武力天下就歸順?biāo)恕?/span> 荀子認為讓人服從有三種辦法,以德服人為上策,應(yīng)該是人君采取的方法,以力服人和用財物收買的辦法讓人服從是不會長久的。 (1)荀子主張施行“仁義”“王道”;(2)荀子主張以德服人。 【注釋】①眇,高。②兼,兼并,兼人,讓人服從。 8.荀子主張“人性惡” 〔材料一〕問者曰:人之性惡,則禮義惡生? 應(yīng)之曰:凡禮義者,是生于圣人之偽,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聽,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謂之生于偽。是性人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利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眾,其不異于眾者,性也;所以異而過眾者,偽也。 ──荀況《荀子·性惡》 〔材料二〕慮積焉,能習(xí)焉,而后成,謂之偽。 ──荀況《荀子·正名》 【解讀】以上資料集中反映荀子的“性惡論”。 荀子認為人生來就有感官上的要求,餓了要吃飽,冷了要穿衣,耳目愛好聲色,人情有所嫉惡,如果順從其“性”,必然發(fā)生爭奪、混亂等罪惡行為。荀子又認為人類行為有“性”“偽”之分,“性”是天生的,“偽”是后天學(xué)習(xí)改造的,“性”本來是惡的,但可以通過學(xué)習(xí)和改造,才可能變善,即“化性起偽”,因此荀子認為人們必須用賢人和法律來糾正錯誤,必須用禮義來加以教導(dǎo),使人們惡的“性”能夠化為善的“偽”。這樣才能使小人變成君子,普通人變成圣人。 荀子認為:(1)人性皆惡;(2)通過后天學(xué)習(xí)改造,使惡變善到“化性起偽”;(3)禮義法制,可以把小人培養(yǎng)成君子。 9.荀子改造了原來儒家思想,綜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適應(yīng)社會的需要 〔材料一〕列星隨旋,日月遞照,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fēng)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yǎng)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功。 ──荀況《荀子·天論》 〔材料二〕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荀況《荀子·天論》 〔材料三〕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 ──荀況《荀子·大略》 〔材料四〕君子賢而能容罷①,知②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失是之謂兼術(shù)。 ──荀況《荀子·非相》 〔材料五〕故大天而思之,孰與物蓄而制之! 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荀況《荀子·天論》 【解讀】以上所選材料反映荀子思想中綜合吸取了道、法兩家的合理成分,改造和加工了儒學(xué),對了解荀子思想有重要參考價值。 荀子認為:天的具體作用表現(xiàn)在星辰運轉(zhuǎn)、日月普照、四時變化及刮風(fēng)下雨,也就是說,自然界就是天,而且自然界的變化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荀子這種把“天”看作是獨立于人的自然界,其實就是吸取了先秦道家的思想。但荀子不是停止在消極被動地適應(yīng)自然,而是提出了一個非常光輝的主題──“制天命而用之”。即對于“天”,如果只是推崇、思慕、順從、贊頌,則絲毫無益于人類自身的生存,最重要的是使“天”為己所用,這樣又把儒家思想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使之更加適應(yīng)社會的需要,對待自然界的態(tài)度是積極進取的。 同時,荀子認為,當(dāng)時統(tǒng)治者應(yīng)當(dāng)“隆禮重法”,即重禮治,又重法治,儒法并用的思想也是荀子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這種思想較切合當(dāng)時的實際情況。 在為人處世方面:荀子認為君子應(yīng)當(dāng)懂得了解寬容,這和現(xiàn)代社會多元思想不謀而合。 總之荀子改造了原來的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更能適應(yīng)社會的需要。 (1)“天”就是自然界,自然界運動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不以人們意志為轉(zhuǎn)移;(2)人在自然界應(yīng)當(dāng)是積極主動,即制天命而用之;(3)寬容的為人處世觀。 【注釋】①罷pí,疲憊。②知,智。 道家和法家 1.老子的主要思想 〔材料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第一章 〔材料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二章 〔材料三〕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第三章 〔材料四〕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老子》第二十二章 〔材料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解讀】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讀,聰穎勤快。晚年在故里陳國居住,后出關(guān)赴秦講學(xué),死于扶風(fēng)。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僅有《五千文》即《道德經(jīng)》,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韻文寫成的一部哲理詩。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學(xué)思想的直接材料。《道德經(jīng)》一書是一個唯物主義體系,并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它宣揚自然無為的天道觀和無神論。其唯物主義體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對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無為的思想以及“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即道是構(gòu)成萬物的基礎(chǔ),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地構(gòu)成世界萬物,道是世界萬物自身的規(guī)律。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jīng)》開創(chuàng)了我國古代哲學(xué)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xué)思想和由他創(chuàng)立的道家學(xué)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兩千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2.莊子的有關(guān)思想 〔材料一〕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冀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洱R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枧c學(xué)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春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莊子·逍遙游》 〔材料二〕莊子之楚,見空髑髏,消然有形,以馬捶,因而問之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為此乎?將子有不善之行,愧遺父母妻子之丑,而為此乎?將子有凍餒之患,而為此乎?將子之春秋故及此乎?” ──《莊子·至樂》 〔材料三〕罔兩問景曰①:“曩子行②,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③?”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④?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蜩冀邪⑤?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昔者莊周夢為胡蝶⑥,栩栩然胡蝶也⑦,自喻適志與⑧!不知周也。俄然覺⑨,則蘧蘧然周也⑩。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莊子·齊物論》 【解讀】《莊子》是道家學(xué)派的言論著作總匯。莊子即莊周,是戰(zhàn)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的隱士,宋國蒙(今河南商丘)人?!肚f子》經(jīng)過漢朝劉向的編定,共有52篇?,F(xiàn)在版本的《莊子》只有33篇,分三部分,其中內(nèi)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是晉人郭象所定的版本?!肚f子》內(nèi)篇思想比較系統(tǒng),文字風(fēng)格也很一致,而外、雜篇內(nèi)容則很豐富,但風(fēng)格有了一些差別。內(nèi)容思想接近《老子》,是道家的重要經(jīng)典?!肚f子》注釋版本較多,郭象的《莊子注》最有名。莊周深切地感受過社會變革和戰(zhàn)爭帶來的痛苦與災(zāi)難。他認為痛苦的原因是圣人們制定了禮樂,引起了競爭。而提倡仁義又造成虛偽。所以是仁義禮樂損害了人的天性。莊周和老子同樣認為上古時人性樸實,沒有戰(zhàn)爭與爭斗,生活安逸。所以應(yīng)該拋棄禮樂,斷絕仁義。莊周寧可貧窮,也不愿去做官,認為那會喪失本性和自由。但莊周又不主張遁入山林,主張在現(xiàn)實生活中保持超脫的境界。他鄙視名利,認為世上的一切事物及其差別都沒有意義。只有“道”使得天地萬物相通為一,知道它們相通為一,就是得道。得道者不必貪生怕死。所以莊周在妻子死后還“鼓盆而歌”。戰(zhàn)國文章,普遍多假寓言、故事以說理,但僅僅作為比喻的材料,證明文章的觀點?!肚f子》不僅如此。從理論意識來說,莊子這一派本有“言不盡意”的看法,即邏輯的語言并不能充分地表達思想。與此相關(guān),在表現(xiàn)手法上,許多篇章,如《逍遙游》等幾乎都是用一連串的寓言、神話、虛構(gòu)的人物故事連綴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這些故事和其中人物、動物的對話中,這就超出了以故事為例證的意義?!肚f子》無情地揭露了當(dāng)時的虛偽行為,在似乎矛盾的言論中有著深邃的智慧,當(dāng)然也有對人生悲哀態(tài)度和對社會的失望。只好寄希望于心靈的純凈,追求逍遙的內(nèi)心境界。 (1)《逍遙游》的宗旨,是說人的精神擺脫一切世俗羈絆,化同大道,游于無窮的至大快樂。所以文章開頭,即寫大鵬直上云天,飄翔萬里,令人讀之神思飛揚。(2)《至樂》的宗旨,是以死為痛苦人生的解脫。這種厭世思想,實際是因為對人生有完美的期望,所以所見皆是痛苦。這一節(jié)寫莊子對髑髏的一連串發(fā)問,便是充滿了人生的傷感。(3)材料三選自《莊子·齊物論》,“齊物論”包含齊物與齊論兩個意思。莊子認為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來是千差萬別,歸根結(jié)底卻又是齊一的,這就是“齊物”。莊子還認為人們的各種看法和觀點,看起來也是千差萬別的,但世間萬物既是齊一的,言論歸根結(jié)底也應(yīng)是齊一的,沒有所謂是非和不同,這就是“齊論”?!褒R物”和“齊論”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褒R物”與“齊論”是莊子哲學(xué)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與“逍遙游”一并構(gòu)成莊子哲學(xué)思想體系的主體。莊子看到了客觀事物存在這樣那樣的區(qū)別,看到了事物的對立。但出于萬物一體的觀點,他又認為這一切又都是統(tǒng)一的,渾然一體的,而且都在向其對立的一面不斷轉(zhuǎn)化,因而又都是沒有區(qū)別的。莊子還認為各種各樣的學(xué)派和論爭都是沒有價值的。是與非、正與誤,從事物本于一體的觀點看也是不存在的。這既有宇宙觀方面的討論,也涉及認識論方面的許多問題,因而在我國古代哲學(xué)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篇文充滿辯證的觀點,但也經(jīng)常陷入形而上學(xué)的泥潭,須得細加體會和分析。 【注釋】①罔兩:影子之外的微陰。景:影子;這個意義后代寫作“影”。②曩(nǎng):以往,從前。③特:獨。操:操守。④待:依靠,憑借。⑤(fù):蛇肚腹下的橫鱗,蛇賴此行走。蜩:蟬。⑥胡蝶:亦作蜩蝶。⑦栩(xǔ)栩然:欣然自得的樣子。⑧喻:通作“愉”,愉快。適志:合乎心意,心情愉快。⑨俄然:突然。⑩蘧(qú)蘧然:驚惶的樣子。物化:事物自身的變化。根據(jù)本段文意,所謂變化即外物與自我的交合,推進一步,一切事物也都將渾而為一。 3.韓非子的法家思想 〔材料一〕智術(shù)之士,必遠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燭私;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不勁直,不能矯奸。人臣循令而從事,案法而治官,非謂重人也。重人也者,無令而擅為,虧法以利私,耗國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為重人也。智術(shù)之士明察,聽用,且燭重人之陰情;能法之直到勁直,聽用,矯重人之奸行。故智術(shù)能法之士用,則貴重之臣必在繩之外矣。是智法之士與當(dāng)涂之人,不可兩存之仇也。 ──《韓非子·孤憤》 〔材料二〕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時,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勢位。非天時,雖十堯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雖賁、育不能盡人力。故得天時則不務(wù)而自生,得人心,則不趣而自勸;因技能則不急而自疾;得勢位則不推進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守自然之道,行毋窮之令,故曰明主。夫有材而無勢,雖賢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下則臨千仞之谷,材非長也,位高也。桀為天子,能制天下,非賢也,勢重也;堯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千鈞得船則浮,錙銖失船則沉,非千鈞輕錙銖重也,有勢之與無勢也。故短之臨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賢也以勢。 ──《韓非子·功名》 【解讀】《韓非子》是戰(zhàn)國時期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的著作,又名《韓子》。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韓國貴族出身,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學(xué)生。看到韓國國力日益削弱,韓非幾次勸諫韓王,但韓王聽不進去。在韓非在世的時候,他寫的這本書的名聲就很大了,當(dāng)時還是秦王的秦始皇讀到了其中的《孤憤》、《五蠹》等篇章,非常喜歡,說“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但在公元前234年,韓非來到秦國,被李斯陷害入獄,后來被逼服毒自盡。在西漢時期,劉向校書時加進了幾篇別人的作品,如《初見秦》、《有度》和《存韓》的后半篇,最后定《韓非子》共55篇。韓非的思想成就超過了所有的法家代表人物,他在總結(jié)商鞅、申不害和慎到三人代表性法家思想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法、術(shù)、勢相結(jié)合的成熟法治理論。他認為君主必須重視權(quán)力、威勢和駕馭臣下的權(quán)謀之術(shù),這樣才能保證法令的貫徹執(zhí)行,鞏固君主的集權(quán)地位。秦始皇就是充分發(fā)揮了他的思想,統(tǒng)一了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quán)的君主專制統(tǒng)治。韓非還繼承了荀子的人性惡學(xué)說,主張治理國家必須實行刑賞。在《韓非子》中,《解老》、《喻老》兩篇,都是用法家的觀點來對《老子》進行解釋,體現(xiàn)了韓非的哲學(xué)思想?!段弩肌穭t將歷史的發(fā)展分成上古、中古、近古三個階段,他認為時代在不停地發(fā)展,所以社會和政治也會發(fā)生相應(yīng)的變化,儒家的恢復(fù)周禮的復(fù)古思想已經(jīng)不能適應(yīng)時代要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