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個詩人輩出的時代,可說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個時代的詩歌可以超越唐朝,仿佛中國的詩詞都集中出在唐代一樣,讓后人看后很是無奈。在這個盛產詩歌的時代,無數首絢麗多彩的詩歌猶如盛開的繁華,爭相斗艷,一首首經典名作,為后人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財富。 說起唐朝詩壇中的能工巧匠,詩仙李白那是狂蕩不羈,詩圣杜甫才氣縱橫,能夠與這些人比肩的大概也只有詩佛王維了吧,王維之所以被稱作詩佛,是因為他的詩給人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自然脫身的感覺。每每讀起來,都是回味無窮,意境深遠。今天我們就來品品王維的一首經典名詩《畫》短短的二十八個字,字字是畫,畫中藏詩,意境之美,令人陶醉。 畫 唐·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這首詩字意不難,從字面上是很好理解的,在遠處你可以看見山是有顏色的,到了近處卻是流水聲聽不見了,春去秋來,本該是花兒凋謝了,但是這里卻說,春天去了,花兒還是盛開如初,人走到近前,書上的鳥兒也不驚,仿佛沒有看見人一樣,在那里紋絲不動。 如果單單從這這四句詩詞來看,不看題目,給人一種非??侦`的感覺,讀第一遍有些摸不清頭緒,為什么在近處水聲沒了,人都走到跟前了,鳥兒為什么不飛,有種猜謎的感覺,但是一加上詩名,這首詩詞馬上就活了起來,讓人讀后有種原來如此的感覺。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開篇這兩句首先描寫的是景色,遠看山有色,什么時候山才是沒有顏色的呢?不好的山,光禿禿的山。而有色一說,就突出了這山非常的美,一定是是青松滿山,同時作者以畫的角度用詩來表達,俗話說距離產生美,作者以一種文字的形式,寫出了一種靜態(tài)的美感。前后對比,近聽水無聲,又以水寫出了動,卻是沒有聲音,這里采用動靜手法,營造出一種虛假的氣氛,水本來有聲,這里無聲,給人一種不真切違背了自然的感覺,突出了畫的特點。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花兒一般是開在春季的,在春季它們燃燒綻放出一生的美麗,但是此花卻是不落,不凋零,永遠都要綻放著他的美麗,人來鳥不驚,同樣的手法,以動感襯托出畫的靈魂,畫本來是死的,但是有鳥卻是活的,而不驚又一種靜感,動靜結合,一幅美畫被深深的描寫了出來。 詩人用畫把這種不相稱的美景留了下來,又以詩的形式把這幅畫表達了出來,這畫面是一種理想的畫面,仿佛代表著詩人的向往的畫面,但是卻是永遠也實現(xiàn)不了的畫面,詩人只能用詩把他表達出來,這種美景仿佛也只能存在畫中,一切的美麗也只能藏在畫中,現(xiàn)實中永遠也體會不到那種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