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佐佑碎碎念 “……我覺得你們現(xiàn)在才20多歲。你可能到30歲的時候你要知道,你可能把很多在這個社會里面,在這個教育當中,就植下去的一坨坨屎都得挖出來。然后你才能變成一個真的人……” --鄭瓊 《出·路》記錄了三個來自不同城市,不同階層的年輕人,從2009到2015年,6年的成長經(jīng)歷和重要的人生選擇?;艘粋€上午的時間看完,看到一句評價:“每個階級的饑餓感是不一樣的”,深以為然。
2009年,馬百娟,12歲,還在上小學二年級。 鏡頭一開始,她穿著鮮艷的紅外套走路去上學,手臂擺動幅度很大,走路歡快,笑容很甜。 她所在的學校全稱叫甘肅省會寧縣頭寨子鎮(zhèn)野雀溝小學,整個學校只有兩名老師,五個學生,馬百娟年齡最大。 課外活動是在操場上五個孩子玩籃球,或者坐在山坡上畫畫花草。 這堂是語文課,老師講的課文叫《我的家鄉(xiāng)真好》,看一看比一比,“從前是坐著毛驢車出行,現(xiàn)在是寬闊的柏油馬路?!?/p> 然而,鏡頭轉向教室外,這片土地的外面并沒有課本中提到的高樓林立,鱗次櫛比。 馬百娟很愛學習,在小賣店買學習用具時的她整個人顯得生機勃勃。 放學后她會在家里一遍遍朗讀課文,和哥哥一起做作業(yè)。 當然她還要干很多農(nóng)活,挑水拾柴,生火做飯,喂豬喂羊,還要和父母哥哥一起去到很陡的坡收糜谷。 馬百娟全家一年(2008年)的開銷不超過50塊。家里住的是黑漆漆的窯洞,每天早上,她把干饃掰成小塊,用水泡一泡就是早飯。 那時全家人一起吃的晚飯也不過是每人一碗面片湯,配一小碟咸菜。 12歲的馬百娟認為,好好學習,去北京上大學就是出路。 她在作文里寫道:“我要去北京上大學,我上了大學后,要去打工掙錢,我要一個月掙一千元錢……”
2009年,徐佳,19歲,第三次高考復讀。 徐佳是農(nóng)民工子弟,父母從農(nóng)村出來到城市打工,父親對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考上大學。 他在鏡頭中很少笑,眼睛中總是有一種迷茫和沉重感。 教室課桌上成堆的輔導書,校園里張貼的高考倒計時,考試書店里扎堆的學生。這些場景,徐佳重復了三年。 父親的去世,讓他意識到自己必須考上大學,這是他的出路,更是給父母的一個交代。 他說:“每個人的命運都不一樣,很多都是不公平的,但是你沒有辦法去改變的,我現(xiàn)在接受這種不公平的存在,但是我會努力去改變這個現(xiàn)狀?!?/p>
2009年,袁晗寒,17歲,從美院附中輟學。 袁晗寒父母都是北京人,從小上最好的幼兒園,初中上最好的初中,高中是美院附中,她說話時的語調(diào)帶有北京人特有的懶散,她說,退學后最大的煩惱是無聊。 為了打發(fā)時間,她在胡同里寫生,開咖啡館,去性用品店賣過東西,后來去了德國留學。 她說:“我沒有想過,我以后的生活想要做在哪一個階層的人,不會餓死就行了,而沒有人會被餓死?!?/p> 鏡頭里袁晗寒,劉??偸钦谧∶佳?,好像并不太愿意看清這個世界。
三年后,第二次拍攝。 馬百娟隨父母從大山搬到了小鎮(zhèn),過上了有水有面的生活。長高了,也胖了,15歲,但是已經(jīng)不上學了。 她笑起來還是那個有點瞇瞇眼的女孩,但不再像當初那么明晃晃,變得有一點掩飾和閃避。 她嘗試著去找工作,15歲沒有文化,酒店的工作人員說,現(xiàn)在前臺也要會電腦操作,不需要掃地人員因為都鋪了地毯。 坐在家門前橋上的馬百娟,抬頭搖搖頭又低下頭,那一刻,她或許有過很多憧憬,但是更多的限制在面前。 16歲的馬百娟站在兩個同齡的孕婦中間,像一塊人形三明治,命運的裹挾和預見如此鮮明。 2012年,大學畢業(yè)后的徐佳終于找到了工作,他覺得自己應該要結婚了,因為要給女朋友一個歸宿,也希望媽媽能少一點擔心和負擔。 在和妻子母親一起翻看結婚照時,徐佳露出了為數(shù)不多的笑容。 袁晗寒在德國留學,依然在和無聊做斗爭,偶爾接點小活。放假時,她回到上海實習,努力尋找讓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事情。
山溝溝里長大的馬百娟,最具體的夢想不過是每月能掙1000元,家里有水有面。徐佳的人生排序中,永遠無法將“自己”放在首位。同樣,放棄學業(yè),但同時有能力出國留學的袁晗寒,不會想象得到前兩者生活中的困境。 影片最后,馬百娟結婚了,和她的表哥。這是她最后選擇的出路。 徐佳,認為有了家庭之后就要去承擔責任,他接受社會的不公平,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使自己的下一代達到袁晗寒的狀態(tài)。這是他認為的出路。 袁晗寒,后來自己開了一個藝術投資公司。依然在尋找有意思的出路。 一些媒體在推薦這部片子時,用“父母越不努力,孩子越?jīng)]出路”這種標題,這種極力渲染教育焦慮的標題我并不認同。很多時候并不是困境導致的貧窮,而是貧窮導致的困境。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富人奮斗于精神層面,而窮人掙扎于吃飽穿暖。現(xiàn)實是殘酷的,有太多人的努力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我窮盡一生,卻只能來到你的起點。 但正如導演所說,她拍攝這部片子不是去表達一個社會隔閡,而是希望能達到一種融合。因為她本人的標簽就帶有鮮明的融合,三次高考失敗,只身闖蕩北京,為了觀鳥從光線辭職…… 即使階層不同,但尋找出路卻是共通的。紀錄片中的三個人站在不同的人生角色里,都在尋找著自己的“出路”。 階層不可跨越嗎?可以的。 馬百娟如果繼續(xù)讀書,最好的結果會是怎樣?我想大概會和希望工程那個“大眼睛”的女孩一樣,繼續(xù)上學讀書,努力工作生活,在城市里安家落戶。 當時,蘇明娟只有8歲,剛上小學一年級。如今,她已經(jīng)是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團委副書記。 徐佳的最好狀態(tài)會是怎樣呢?或許正如他所說,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 這種改變難嗎?難的。BBC有一部紀錄片《56UP》,記錄14人56年的人生經(jīng)歷,其中只有一位從農(nóng)民轉變?yōu)槁蓭煛?/p> 直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很多年前,有篇《我奮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文章,講述了一個農(nóng)家子弟經(jīng)過18年的奮斗,才取得和大都會里的同齡人平起平坐的權利,這才是小鎮(zhèn)青年的真實寫照。
導演鄭瓊說,“唯一的出路我覺得是你去打破那些成功學,還有這個社會、這種權力文化帶給你所有的枷鎖。每一個生命都是珍貴的時候,社會外衣脫掉的時候,我覺得它是融合的?!?/p> 這種融合在大城市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 我們習以為常的外賣員和快遞小哥,他們是構成城市正常運作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最真實的努力生活著的人。他們因為擔心超時而在雨中奔跑,因為配送遲到而再三鞠躬道歉,沒有人告訴他們存在的重要性,但這并不代表他們的存在就廉價而普通。 鄭瓊說:“在這個被單一成功學統(tǒng)治的社會里,人人都是受害者?!?/strong> 我想大多數(shù)人也能在這部片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人生的種種限制。 有人說看過之后很絕望,有人說這就是階級壁壘和隔閡不可打破的殘酷現(xiàn)實。但是,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生活準則,每一個人對成功的認定都有不同的尺度標準,而真正的勇士就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質(zhì)后依然熱愛生活。 每一種命運都渴望向上的人生。片中最難忘記的片段,是馬百娟花了3塊2買了新作業(yè)本后,神情雀躍,那時她的眼里有光,我們稱之為希望。 這篇文章沒有大數(shù)據(jù),也不想極端對比,我嘗試著想像這部紀錄片一樣,盡可能平靜地展現(xiàn)一種真實,如果你在這份真實下感受到刺痛,那么我希望是一份思考,然后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