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體——十二種 漢字字體,計有十二種。 1、古文。上古文字,黃帝史官,蒼頡所造。蒼頡抬頭望見,奎星環(huán)曲之勢,俯察龜甲文理,鳥之足跡。博采眾美,合而為字。甲骨文、金文,亦含其中。 甲骨文,殷周刻于龜甲、獸骨文字。金文,殷周青銅器銘文,因周將銅亦稱金,故為“金文”。 2、大篆。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柱下史始變古文,有同有異,謂之篆。篆者,傳也。傳之物理,施之無窮。官府統(tǒng)一制作成冊,用以教人,共九千字。 3、籀文。周朝太史官,史籀所作。與古文、大篆,小有差異。后人以名稱書,故為籀文。周朝時,史官教授兒童所用。 4、小篆。秦國丞相,李斯所作。改造大篆,或增或減,保留相同,有所變化。謂之小篆,又稱秦篆。 5、八分。秦朝時,上谷(懷來東南)人,王次仲創(chuàng)造。改造小篆字形。去掉難寫難識,筆劃波磔。引導(dǎo)分離出,如“八”字一樣,向兩邊取勢之筆法,故稱“八分書”。是隸書之前身。 6、隸書。秦朝下邽人,程邈創(chuàng)造。程邈,初為縣令,獲罪下獄。在云陽獄,花費十年,將小篆字形,由圓縮為狹方。創(chuàng)造出隸書三千字,上奏始皇。始皇認(rèn)為好,升為御史。因奏事繁多,篆書難成,乃用隸字。由于程邈坐過監(jiān)獄,遂稱隸書。 7、楷書。亦稱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可作楷模。漢章帝建初年間,將隸書改為楷書。發(fā)展可分四期:萌芽期,秦漢;發(fā)展期,魏、晉、南北朝;繁榮期,隋、唐、五代;守成期,為宋、元、明、清。 8、章草。漢朝黃門令,史游創(chuàng)造。漢元帝時,一次史游書寫,緊急奏章,不用一筆一劃,隸書方體而寫,而是穿插連貫,顧盼照應(yīng),急促草率寫出。這種隸書草寫,因其急就章,稱為章草。漢人性情簡惰,于是章草流行。 9、行書。東漢穎川,(今禹州)人,劉德升創(chuàng)造。著眼正楷,稍稍變化,著眼簡便容易。人們相聞流行,故稱行書。劉德升被后世稱為“行書鼻祖”。王羲之、王獻(xiàn)之父子,將行書推向極致。 10、飛白。東漢左中郎,蔡邕創(chuàng)造。飛白,由正楷變化而來。本是宮殿,題寫扁額所用,筆勢遒勁,字形輕微不滿。飛白,八分字輕書而成。邕在鴻都門,見匠人,用蘸著白粉土笤帚,刷寫扁額,受到啟發(fā)而創(chuàng)造。后人評其飛白書,“妙有絕倫,動合神功”。 11、草書。東漢隱士,張芝創(chuàng)造。張芝,字伯英,酒泉瓜州縣淵泉鎮(zhèn)人。秦時諸侯割據(jù),爭奪勢力范圍,插羽毛檄文,急相傳遞。隸書難寫,不能救急,遂作赴急之書,即草書萌芽。東漢時,張芝將章草,省減點畫,遂成草書,后被王羲之所推崇。 12、汲冢書。戰(zhàn)國魏安釐(xi)王時,衛(wèi)郡汲縣,農(nóng)夫彪淮,于古冢得之。竹簡漆書,蝌蚪文字,書寫經(jīng)史,與今版本校驗,多有異同。汲冢書之名,因汲縣古墓中得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