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節(jié)目看得多了,即便不學中醫(yī)的也知道感冒有風寒、風熱之分;知道是一回事,如何區(qū)分與治療則是另一回事了,不光患者不清楚,有時候大夫也很難區(qū)分,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兩個案例,或許對大家的辨證診治有所幫助。 1月10日朋友微信告知發(fā)熱惡寒,在供暖房間穿上羽絨服后還覺得后背冒涼氣,頭痛乏力,流清涕,嗓子干得很,自訴鼻孔冒火有火辣辣的感覺,無汗出,偶有咳嗽,痰少,舌淡胖大齒痕苔薄,脈缺如。六經(jīng)辨證,患者發(fā)熱惡寒身痛而無汗出當屬太陽傷寒;咽干、口鼻氣熱則屬衛(wèi)氣郁表而化熱,依“發(fā)熱惡寒身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遂于大青龍湯加減2兩付,用生麻黃8g,囑患者水煎服,日三次。后朋友微信告知熬藥時不小心將兩付藥都倒進藥鍋,詢問如何服用,囑其多加水,改成日三夜一服用。1月12日朋友微信告知,服藥后大量出汗,發(fā)熱等癥狀消失。 1月13日朋友母親因發(fā)熱尋診,發(fā)熱,嗜睡,總想閉上眼睛,頭暈沉,咽干,自汗出,口苦,惡心嘔吐,咳嗽,痰少色黃成塊,舌暗紅邊有齒痕苔黃膩,脈左沉澀弱數(shù),右沉滑數(shù)。朋友母親應該是比較典型的溫病了,“太陽病,發(fā)熱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fā)函已,身著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仲景沒有給出具體的治療方劑,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以葳蕤湯“治風溫之病,脈陰陽俱浮,汗出體重,其息必喘,其形狀不仁嘿嘿,但欲眠,下之者則小便難,發(fā)其汗者必 語,加燒針者則耳聾難言,但吐下之則遺矢便利,如此疾者,宜服之方”,本想以葳蕤湯加減,考慮“發(fā)熱而嘔者,小柴胡湯主之”且《傷寒論》桂林古本以小柴胡加黃連牡丹湯治療溫病,故予小柴胡湯加減治療。 按語:《傷寒論》不僅僅論述狹義傷寒,太陽病篇開篇條文,亦明確提出了辨證思路,以提綱癥辨別是否屬太陽病,進而辨別病屬太陽傷寒抑或太陽中風,進而鑒別疾病有無傳經(jīng),而后辨別病屬傷寒還是溫病,層層推進而不失章法。案例一中大青龍湯未按原方用生麻黃18g(個人習慣以每兩3g計),患者誤打誤撞將兩劑湯藥合一,生麻黃用量達16g,服后汗出而熱退,冥冥中也驗證了中醫(yī)“有故無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