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2日, 中國嘉德2018春拍“二十世紀藝術夜場” 在嘉德藝術中心順利收槌。 中國嘉德龐薰琹《文峰塔》拍賣現場 龐薰琹《文峰塔》以400萬元起拍, 1550萬元落槌,加傭金最終1782.5萬元 成交,刷新其作品拍賣紀錄, 超低估價近4倍。 龐薰琹《文峰塔》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 這幅畫是1979年他在原南通 工藝美術研究所給學生上示范課 時創(chuàng)作的,還曾經被扔進 了垃圾桶。 后來,這幅畫曾以幾萬元的低價 從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賣了出去。 幾經流轉,如今, 拍出了1782.5萬天價。 雖然龐薰琹這個名字并不被圈外 人熟知,但作為我國現代 藝術的先驅者,他在近代美術史 中一直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龐薰琹自畫像 他出身名門望族,祖上三代為官; 15歲考入震旦學院,計劃學醫(yī), 卻像魯迅一樣最終放棄; 如此巴黎 紙本 水彩 1931年畫 失于1937年 他因為別人一句話而選擇了學畫; 他是近代中國畫代表人物, 曾經一手創(chuàng)立了中央工藝美院, 也曾在文革中陷入低谷…… 龐薰琹設計手稿 放眼中國美術史, 無論是繪畫還是工藝美術方面, 他都是宗師級的存在。 龐薰琹水彩作品 盡管中間有22年光陰被消磨, 但他留下來的財富仍然為世人所驚嘆。 在藝術界,他有“現代繪畫之父”、 “前衛(wèi)藝術之父”、“工藝美術之父”等美譽。 龐薰琹 龐薰琹出生在江蘇常熟一個 書香世家, 原本家人不贊成他畫畫, 送他到震旦學院學醫(yī)。 《藤椅上的人體》 麻布油彩 100×2025px 30年代初 學校里的神父告訴他 “中國是出不了大畫家的”, 但這句話卻堅定了他學畫的信念。 《無題》 油畫畫面 1937年 1925年,時年19歲的他來到法國, 經徐悲鴻妻子蔣碧薇介紹, 他進了敘利恩繪畫研究所, 畫素描,畫人體速寫,也畫油畫, 技巧上有了很大進展。 《悲曲》 30-40年代 隨后在巴黎觀摩 每隔十二年舉行一次的萬國博覽會, 讓他對工藝美術心生向往。 《人像》 麻布油彩 64×1225px 1927-1929年龐薰琹美術館藏 龐薰琹準備報考巴黎一所高等 工藝美術學校,因為校方 “不收中國學生”而被除了名時, 無比憤慨,“中國將來應當有自己 的工藝美術學校”。 《自畫像》 (已毀) 油畫 這個理念正是他日后創(chuàng)立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 大學美術學院)的初衷。 龐薰琹在成都,蘇立文攝于1943年 1930年,歸國后 的龐先生系統(tǒng)地研究中國畫論、 畫史,參加旭光畫會、苔蒙畫會, 成為當時有進步傾向的新興美術 啟蒙運動組織者之一。 1932年4月決瀾社成立 他還發(fā)起和組織了中國 現代美術史上第一個美術社團 ——決瀾社。 “決瀾社”成員合影,后排左一為龐薰琹先生 決瀾社只存在了四年, 但它掀開了中國美術運動新的一頁, 推動了中國現代美術運動的進程。 《大地的女兒》 龐薰琹 此時龐先生的作品 將西方繪畫元素融入中國文化中, 更多地反映了那個內憂外患時代 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 譬如《地之子》《大地的女兒》。 《地之子(初稿)》龐薰琹 45×37.2cm 紙本水彩畫 1934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抗戰(zhàn)爆發(fā)后,龐先生到了云南, 在中央博物院研究文物。 這個時期,他的繪畫研究走向了民間, 富有人文生活氣息。 龐薰琹少數民族水彩作品 同時, 中西合璧的感覺也愈加凸顯, 作品相對成熟。 龐薰琹少數民族水彩作品 在此期間,他們走遍了貴州 80多個苗家村寨考察, 龐薰琹少數民族水彩作品 收集到了600多件少數民族 服飾花紋,對中國歷代紋樣設計 展開了深入的研究。 龐薰琹少數民族水彩作品 1949年,美國駐華大使 司徒雷登親自邀請他去美國教學 并許諾高薪和解決孩子出洋留學問題, 但他拒絕了。 龐薰琹少數民族水彩作品 他說:“養(yǎng)我者中國, 中國是我的母親, 去美國等于把自己出賣給外國?!?/span> 龐薰琹設計手稿 1956年11月1日,在周總理 的關懷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正式建立。 龐薰琹設計手稿 國務院任命龐薰琹 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第一副院長, 也是該校唯一由國務院 任命的院長。 龐薰琹設計手稿 每一位曾在這里讀書學習 的畢業(yè)生都不會忘記龐薰琹先生, 正是他鍥而不舍的努力促成了 新中國第一所工藝美術學院的誕生。 龐薰琹設計手稿 但先生的幸福卻短暫無比。 1957年開始的“反右”、 1966年開始的十年“文革”, 龐薰琹設計手稿 龐先生一次又一次遭到批判, 甚至親手毀掉了許多作品, 龐薰琹設計手稿 他也被逐出自己一手籌辦的 中央工藝美院。 龐薰琹設計手稿 妻子丘堤在憂郁中病逝, 好友傅雷夫婦不堪受辱雙雙自縊身亡, 人人避之不及。 龐薰琹設計手稿 20年后, 已然滿頭銀發(fā)的龐薰琹重 回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繼續(xù)人生的追逐。 構圖 油畫 35×36cm 1947年 龐薰琹 好友傅雷生前曾寫過一篇文章, 名為《薰琹的夢》,文中說: “夢有種種,有富貴的夢, 有情欲的夢,有虛榮的夢, 有黃粱一夢的夢,有浮士德的夢…… 江南土地 油畫 65X81.5cm 1983年 龐薰琹 薰琹的夢卻是藝術的夢, 精神的夢。一般的夢是受環(huán)境支配的, 故夢夢然不知其所以夢。 藝術的夢是支配環(huán)境的,故是創(chuàng)造的, 有意識的?!?/span> 紫與白的菊花 油畫54x65cm 1964年 龐薰琹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夢做得過于坎坷, 龐董琹雖然以油畫見長, 但由于戰(zhàn)爭等時代變革,所存 油畫數量屈指可數,其作品可在 市場中流通的數量更是少之又少。 水彩畫《松》40.7X44cm 龐薰琹 1998年,龐家捐475張給公設 的龐薰琹美術館,以水彩速寫居多, 另外,故宮博物院收藏6張水彩; 《花瓶》 龐薰琹 38×29.2cm 紙本設計藝術 1941年 龐薰琹美術館藏 中國美術館收藏油畫11張, 水彩12張;江蘇美術館收藏4張油畫, 6張水彩;四川美術學院收藏 1張油畫。 龐薰琹設計手稿 其作品著錄中, 可知的私人收藏油畫作品僅有16件, 未著錄的油畫更是難以見到。 是以《文峰塔》的拍賣結果, 才即顯得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 龐薰琹畫與夫人丘堤及兩位孩子 龐薰琹以及同時代藝術家 或多或少曾受西方現代主義影響, 有意無意走上中西融合道路, 而每個人的路徑又和而不同。 龐薰琹畫《丘堤女士像》30年代,1937年丟失 這樣想來, “龐薰琹是誰”也許并非是一個 可以輕易回答的問題。 龐薰琹畫《丘堤像》(73x60cm)1947年已毀 龐薰琹以及他所代表的時代仍有 值得不斷探索的空間, 對龐薰琹及其藝術的研究,也才 才顯得如此的興味盎然。 — 本周互動 — 龐董琹油畫《文峰塔》拍出 1700多萬的高價,您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