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痰證? 痰證是因體內(nèi)水液代謝失常而產(chǎn)生一系列證候的一類病證。歷代有“痰飲”、“流飲”、“淡飲”等不同名稱。一般有廣義之痰和狹義之痰之分。狹義之痰指呼吸道的分泌物,咳之可出,有形質(zhì)可辨者,又稱有形之痰;廣義之痰多為無形之痰,表現(xiàn)癥狀紛繁,不易被查知?!吨T病源候論》將痰與飲分為兩 證,即后世所說稠濁者為痰,清稀者為飲,這種對痰飲證的分類法,影響較大,一般教材中均列痰飲一證。張仲景所說的四飲(狹義的痰飲、懸飲、溢飲、支飲)與痰證雖均屬體內(nèi)水液輸布運化失常的病證,但與痰證卻有較大的區(qū)別,尤其與無形之痰差別甚大,故應區(qū)別。 痰證的理論形成和發(fā)展,源遠流長。其理論奠基于《內(nèi)經(jīng)》,形成于漢唐,充實于宋、金、元,發(fā)展于明、清,飛躍于近代。 痰證是中醫(yī)領(lǐng)域中許多疾病的一個帶有共性病機的一類證候,涉及的病種很多,故有“百病兼痰”的說法。由于其癥狀紛繁龐雜,尤其是一些無形之痰病證辨識起來有相當?shù)碾y度,癥狀不典型,又無明顯形質(zhì)可辨,有些奇病怪病又多責之于痰作祟,故痰證中有相當比例的證候確屬疑難。盡管如此,痰證 中大多數(shù)病證還是可辨可治的,而且只要積累豐富的辨痰經(jīng)驗和用藥經(jīng)驗,療效比較理想,部分病例的療效優(yōu)于西醫(yī)治療。 西醫(yī)學疾病中的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炎、胸膜炎、慢性胃腸炎、神經(jīng)官能癥、咽炎、腫瘤等,如表現(xiàn)有中醫(yī)有形之痰或無形之痰的癥狀、特征及相關(guān)脈舌者,均可參考中醫(yī)痰證理論和方藥進行辨證論治。個別奇病、怪病、難病,凡用常法無功而臨床又具有痰證的特征或癥狀時,也可從痰證理論中覓尋一線之光。 [病因] 痰證成因雖然復雜,但總不外外感六淫,內(nèi)傷七情,波及臟腑而致津液代謝失常。 病因上,外感六淫,邪阻氣化,津液積聚,可凝結(jié)為痰;內(nèi)傷七情,郁結(jié)不暢,氣不布津,聚而為痰;貪酒無常,膏粱厚味,濕熱熏蒸,灼津為痰;體虛勞倦,房室過度,元氣大傷,水谷不化,可反留為痰。故陳無擇謂三因皆可為痰。 (一)六淫生痰,氣阻津凝 因風生痰:風為六淫之首,風邪傷人,首先犯肺,肺氣失宣,清肅失司,水液不布,聚生痰濁,可見咳喘咯痰之癥。如風夾痰濁,流竄經(jīng)絡(luò),可見口眼喁斜,或肢體游走痹痛,麻木不仁。 因寒致痰:寒為陰邪,易傷人之陽氣,寒盛陽虛,水液失于溫運,凝結(jié)成痰,其癥見咳喘、咯痰清稀色白、骨痹冷痛等癥。 因濕生痰:濕邪重濁黏滯,如氣候潮濕,坐臥卑濕,涉水淋雨,則濕邪侵犯人體,留而不去,久聚生痰;或濕郁化熱,濕熱相煎,煉液為痰;或濕困脾胃,脾失健運,遂成生痰之源。 因暑生痰:暑邪乃火熱所化,傷人易耗津傷液,煉液為痰。且暑邪易夾濕,暑熱蒸化濕濁而生痰邪。 因燥生痰:燥邪傷人,最易傷肺,致津液燥干為痰。臨床見癥常為干咳少痰,或膠結(jié)難咯,或痰中帶血,咳而不爽。 火熱生痰:六淫之火,多指直接感受的溫熱邪氣,或由他邪郁而化火而成。溫熱邪氣,首傳肺胃,肺居上焦為貯痰之器,火為無表之氣,必附于有形之痰,方能猖獗為害,輕則致肺氣受阻,宣肅失司,為咳為嘔,甚則痰熱久滯,蒸迫心神,靈機堵塞,為蒙為瞀,擾動肝風,為閉為厥,諸癥多端,皆與痰火作祟有關(guān)。
(二)七情失調(diào),氣滯生痰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謂:“七情擾亂,郁而生痰。”《醫(yī)學入門》云:“為痰為積,本七情。”可見內(nèi)傷七情,在痰之成因中占有重要位置。如喜傷心神,心氣緩散不收,心竅為痰所蒙,神明失主,見神志昏迷或恍惚,甚則語無倫次,舉止失常;怒傷肝,或肝氣郁滯,氣機不利,三焦不暢,水液代謝失 常,聚生痰濁;或肝郁進而乘脾,脾土失運,水濕內(nèi)停,聚而生痰;或氣郁化熱,灼津成痰,痰熱為風,痰挾風陽,上逆清竅。所以《景岳全書》謂: “木郁生風,本肝家之痰?!睉n作肺,氣機不舒,清肅宣降失職,易聚濕生痰,或子病及母,影響脾土,脾失健運,水濕不化,更易致痰,故《醫(yī)門法律》 謂: “多憂者傷脾氣內(nèi)郁,而食亦不化,氣食痰飲,互結(jié)成癖”。思傷心脾,氣機升降不利,水液停滯而生痰。悲則氣消,易耗肺氣,肺氣虛損,宣降失常,水道不利,致生痰濁。驚恐傷腎,腎氣不固,腎虛不能制水,水不歸源,泛而成痰;或驚則氣亂,心神不安,舍空神不守則痰生,朱丹溪謂:“驚則神 出于舍,舍空得液則成痰,血氣入舍,則痰拒其神不得歸焉?!?/font> 因此,情志失調(diào),可引起臟腑功能活動失調(diào),水液代謝障礙而生痰,且痰之為病,又常易引起情志異常,如癇證的反復發(fā)作、癲狂之失態(tài)及中風之昏迷,皆多為痰證所致。 (三)飲食失宜,生痰阻氣 飲食自倍,飲食不潔,或飲食偏嗜,皆可致脾胃運化水濕功能失常而生痰濁。飲食自倍,食物不能及時腐熟運化,食滯過久,郁而化熱生痰,所以《醫(yī)學入門》謂:“食痰因飲食不化,結(jié)成痞塊。”飲食生冷不潔之物,脾胃受傷,或勞役過度,暴食飲冷,脾胃力衰,均致水飲痰濁內(nèi)停。飲食偏嗜肥甘厚味,助濕生痰,嗜酒好煙,積熱釀痰。如《河間六書》之謂:“酒性大熱而引飲,令口熱凝于胸中,不散而成濕,故痰作矣?!?span lang="EN-US"> (四)臟腑失調(diào),化生痰濁 肺主一身之氣,主宣發(fā)肅降,通調(diào)水道。若外邪襲肺,或肺氣本虛,則失于宣肅,治節(jié)無權(quán),津液可聚而生痰。所謂“肺為貯痰之器”,此既指肺臟本身之疾致肺內(nèi)生痰(如肺系疾病的咳喘多痰等有表之痰),又指肺不能輸布津液停聚變生的痰及陰虛火旺灼液為痰,還涉及他臟之病及于肺而生痰的廣義之痰,如脾腎功能失常,生痰上壅于肺。 因此肺生痰與西醫(yī)學的痰是肺部滲出和呼吸道分泌物的認識有同有異。肺病生痰,實者易治,多為外邪襲肺,化熱灼津為痰,痰熱蘊肺,或寒邪襲肺,津液不化,凝結(jié)成痰,痰濁阻肺;肺虛生痰,則難辨治,如肺氣不足,不但影響脾腎俱虛,日久每多影響及心,故津失腎陽蒸化,水谷失于運化,肺氣失宣,均可導致痰阻肺絡(luò),若遇心陽衰憊,搏運血液無力,血行瘀滯,導致痰瘀交 阻,會出現(xiàn)喘咳大汗、面紫唇青等亡陰亡陽之危證。 脾為后天之本,氣血津液生化之源,主運化水濕水谷,散津于周身。若脾失健運,水谷精微轉(zhuǎn)化失其正,輸布失其常,則聚濕生痰。脾胃功能失調(diào)是痰證發(fā)生發(fā)展的根源之一。 腎陽虛衰,火不制水,陽不化陰,水反乘脾,脾失運化,可濕聚生痰?;蚰I精不足,陰虛陽偏盛而虛火內(nèi)熾,灼津為痰。 肝主疏泄,為氣機之樞,津液之輸布賴肝正常疏泄,但肝氣易郁、易亢、易橫逆犯土。若肝氣郁結(jié),則津滯為痰;若肝陽亢逆,則陽熱灼津為痰;如肝木乘土,致脾失健運,聚濕為痰。 另外,肝又為風木之臟,內(nèi)寄相火,貫陰陽,握升降之樞。一旦肝失常度,則陰陽失調(diào),氣血逆亂,于是氣滯、血瘀、生痰、生火、生風諸證蜂起。因此,肝生痰,往往見氣、血、風、火、痰、瘀互相搏結(jié),凝結(jié)蒸變,形成氣痰、風痰、火痰、痰瘀等頑固膠結(jié)之痰。且又因“風者,善行數(shù)變”,故肝經(jīng)之痰,隨氣運行,泛于肌膚,留滯肝經(jīng),或蘊結(jié)胸脅,或上竄腦竅,下注陰器,或潛伏筋骨,其性流動不測,變幻多端,多為疑難怪癥之因,即所謂“怪病多痰”。 心主血脈,心之陽氣不能推動血液、津液運行,津血遲滯可生痰瘀之癥?;蛴捎谛闹畾庋蛔?,他臟之痰乘虛人心,變生痰證,如常見的痰阻心竅、痰蒙心神等證,均是心之功能失調(diào)而痰證遂生。 三焦為津液通降之道路,所謂“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正是指水液代謝之方式和道路。如果三焦功能失常,水道不通,聚而為痰。 另外,瘀血亦可生痰,痰又可致瘀。因生理上津血同源,一源二歧,相倚而行。如血行不及或失常,而致血瘀于絡(luò),脈絡(luò)不利,津液運行受阻,或脈絡(luò)之血津,滲出于脈外,聚而為痰,挾脈內(nèi)之瘀,相互交阻,故《金匱要略》有云:“血不利則為水”;或痰濁停滯壓抑脈絡(luò),致津血互滲交換之道被阻,又致血停為瘀,痰瘀交夾,遂成巢囊,多為臨床頑癥?!吨T病源候論》說: “諸痰者,此由血脈壅塞,飲水結(jié)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币虼?,痰瘀互夾,是痰證或血證病理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 總之,痰之生成和發(fā)展變化,雖因于三因,然變生于五臟,是源于脾,本于腎,根于肝,貯于肺,凌于心,以三焦為通道,以氣化失常為主要形式。 [辨疑思路] 狹義痰證易辨,而廣義痰證難辨。由于后者在發(fā)病方面廣泛地涉及到五臟,因而可凝聚、盤踞在各個組織器官中,留伏不去,“變幻百端”,可產(chǎn)生各式各樣的病癥。根據(jù)前人對痰致病性質(zhì)的論述,結(jié)合臨床辨痰經(jīng)驗,痰證的辨證可從以下幾方面去辨析: 一、辨痰的致病特性 1.痰性屬陰,易遏陽氣。 痰屬陰邪,其致病多以病變部位悶脹困重、麻木、冷痛為主,遇寒則劇,得溫則舒,或見腫塊不紅不痛,根腳散漫,或見冷痛不紅。故《金匱要略》有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之論,提示痰乃陰冷之邪,得溫則:散。陰性之物,易傷人陽氣,以致清陽不升,而見嗜睡、困頓、體倦乏力、病位惡寒。然臨床上也有痰之熱化證,應注意其之變。 2.痰證凝滯,易阻氣機。 痰屬陰邪,質(zhì)性黏稠,滯澀不散,其為病表現(xiàn)有二:一是指病情纏綿,不易速效;二是指癥狀多見腫塊、結(jié)節(jié),或結(jié)于皮下,或結(jié)于腹腔、內(nèi)臟,中醫(yī)學的“瘰疬”、“癭瘤”、“瘤塊”、“癥瘕”、“乳癖”、“流痰”,大 都由于痰證所致。 痰性黏凝,滯著不去,阻礙氣機,是痰病發(fā)生發(fā)展的主要病機,如痰阻胸痹證、痰熱結(jié)胸證、濕痰中阻的脘痞證、氣痰阻咽的梅核氣等,無不與痰阻氣機有關(guān)。因此有謂“治痰調(diào)氣為先”,“氣行則痰自消”。 3.痰性流動,變化百端。 痰性流動,是言其致病的廣泛性,如《雜病源流犀燭》謂:“痰之為物,流動不測,故其為害,上至巔頂,下至涌泉,隨氣升降,周身內(nèi)外皆到,五臟六腑俱有?!币虼擞商刀鴮е碌奶挡∫簿投喾N多樣,變化百端。或貯于肺,或停之于胃,或上蒙腦竅,下擾肝膽,或泛溢于肌膚,或流竄于經(jīng)絡(luò),無所不至。且易隨風動,表現(xiàn)為頭目暈眩,或中風痰厥,口眼喁斜,舌強不語,半身不遂等。古人因于痰邪致病的多樣性,謂有“百病皆由痰作祟”。 4.痰多兼雜,痰瘀交夾。 痰形成之后,隨著致病因子的性質(zhì)或素體稟賦而有寒熱虛實之異。臨床上常有寒痰、熱痰、虛痰、實痰之別。外感寒邪,或素體陽氣不足,易為寒痰;外感熱邪,或熱極生風,可為風痰。寒痰、熱痰多有虛實之分,實痰易治,虛痰難醫(yī)?!毒霸廊珪分^:“天下之實痰無幾,而痰之宜伐者亦無幾,故治痰者,必當溫脾強腎,以治痰之本,使根本漸充,則痰將不治而自去矣?!边@是因為“實痰其來也驟,其去也速”,病本不深,而虛痰“其來也漸,其去也遲”,故病難醫(yī)。所謂虛痰者,是指腎陽虛衰,水濕津液難于氣化所聚而生成的痰,又易形成本虛標實之證,如攻伐之,則傷其正氣,致正氣更虛,痰益凝固,如培補正氣,則又易助痰為患,可見腎陽不足是生痰和痰病難愈之關(guān)鍵。 西醫(yī)學的淋巴結(jié)核、腫瘤、腦血管意外、冠心病、肺心病以及精神病,多是由痰生瘀,或由瘀致痰,痰瘀交夾。 痰證辨證雖不易,但可從以上痰的致病特性上去逐一分析,尋求痰的共性和規(guī)律,以求作為析疑解惑的參考。 二、辨痰之證候 “有諸內(nèi),必形諸外”。痰病雖然變化莫測,然形之于外也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茲按中醫(yī)病歷書寫格式歸納如下: (一)通過問診辨別痰證 問得患者惡寒或背冷伴有胸悶嘔惡,身困重而疼,多為痰濁阻遏,陰陽格拒,陽氣不展的痰格惡寒證。低熱身困,或自覺身熱不揚,體溫并不明顯升高者,為痰濁或濕濁阻遏,陽氣格拒于外的痰阻發(fā)熱證。寒熱交作,發(fā)熱定時,嘔吐痰涎,胸悶不渴,為痰邪擾于少陽之證。頭面出汗,或肢體一側(cè)發(fā)汗,或手足心汗出,伴有痰多脘悶,為痰阻營衛(wèi),郁伏局部,津液外泄所致的痰阻汗癥。面部疼痛,燒灼如刀割樣難忍,有時鼻旁或唇旁有引痛點,偶有觸犯則激發(fā),伴有頭暈、胸悶、發(fā)熱、口干、肢麻,為痰火阻絡(luò)。頭痛呈反復發(fā)作,抽掣樣疼痛,劇烈難忍,遇冷則重,得熱則減,面虛浮,首如裹,為寒痰頭痛。頭脹痛難支,或昏暈如冒,或沉重如裹,為痰濕頭痛。胸痛胸悶或自感憋氣,痛連肩部,為痰濁流滯胸脅之痰癖證。心下硬滿,疼痛而拒按,甚則從心下至少腹不可按,胸悶便秘,為痰熱結(jié)胸證。臂痛肢重,膚脹微腫,并見寒冷嘔惡,為痰濕流注,阻遏氣血運行所致。失眠心悸,嗜睡健忘,喉中痰鳴,為痰濁擾心。多夢易醒,胸悶多痰,口苦而黏,為痰熱擾心,神不守舍。食后欲睡,精神困憊,形體肥胖,為痰濕困脾,脾陽不升。厭油膩厚味,或口黏、口膩、口甜、口干不飲水,均為痰濕內(nèi)阻之象。如朝食暮吐,吐出飲食痰涎,為痰氣 交阻反胃證。吞咽食物梗咽不利,甚至飲食難下,胸膈痞滿引痛,為痰膈證。咽喉似有物阻塞,吞吐不利,時消時散,為肝郁痰聚。臨床上可從癥狀表現(xiàn)上細分詳辨,或可解疑惑之證。 (二)從望、聞、切診方面辨痰 從神色形態(tài)辨別:久病不衰,精神如常人,但痰氣壅滯時,可暫時地表現(xiàn)出精神困頓,而痰氣稍有疏散,精神即如常人。由于痰濁壅滯,有的人外形還較病前肥胖,故有“肥人多痰”之說。又由于痰氣時聚時散,故痰證常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如癇證反復發(fā)作,纏綿不愈。 中年以上之人,體內(nèi)陽氣漸衰,情志易變,運化精微、水濕功能亦衰,痰濁易于內(nèi)停。亦可見有脾胃陽虛之體,喘息多痰,形寒畏冷,形體虛衰及伴有 一些陽虛體征。 然也有見神志恍惚,表情淡漠,悶悶不樂,甚則發(fā)癡,哭笑無常,多為痰氣凝結(jié),阻蔽心神的癲證;煩躁不安,登高而歌,棄衣而行,呼號怒罵,表情多變,為痰火擾心的狂證;突然昏仆,痰涌氣促,四肢抽搐,不省人事,四肢厥冷,喉中痰鳴,為痰氣郁阻的厥證;精神抑郁,表情呆鈍,默默無言,脘 腹脹滿,為濕痰阻竅的癡呆證。面赤光亮如涂油為痰熱外透;面色黯晦或眼眶周圍晦黯,為痰濁壅塞,氣血不榮。形肥而食少,掌厚指短,手足作脹,屬于痰濕肥胖。 從聲息氣味辨別:癥見發(fā)聲重濁,登高而歌,罵詈不避親疏,為痰火擾心;語言錯亂,或喃喃自語,而狂笑不休,或哭笑無常,常見于痰濕內(nèi)阻清竅,神明為痰所阻擾;譫語妄動,氣急嘔惡,痰涎壅塞,為痰火擾亂神明;言語謇澀,伴有僻不遂,為風痰上擾經(jīng)絡(luò);聲音嘶啞,日久不愈,聲帶息肉或肥厚,為痰濁凝聚,阻塞咽喉所致。鼾聲不息,喉間痰鳴,聲如拽鋸,為痰熱阻肺,壅塞氣道。咳喘咯痰有聲且洪亮,為外感痰咳;咳喘咯痰無力,為久病虛痰??却迪?,長吁短嘆,胸脅痞滿,情志不舒,為痰郁交阻,氣機不暢??韧绿禎崮撗行瘸粑?,為痰火壅肺,傷灼肺絡(luò)之肺癰。呃逆吐酸,噯腐食臭,為食痰積滯。惡心嘔吐,泛吐涎水清稀,為痰濕中阻。 從皮膚毛發(fā)方面辨別:肌膚疏松、光滑,頭發(fā)油膩,加之形體肥胖,多為痰濕中阻;按之皮下有結(jié)節(jié)或腫塊,皮膚表面無變化,或微有涼感,或膚色黯晦,為常見的癭瘤、瘰疬;皮膚潰瘍、糜爛,或滲流黏稠痰液,久不收口,或局部皮膚增厚流水者,為痰濕留伏或熱痰凝聚。 從舌象方面辨別:舌苔白而黏膩者,為濕痰;白厚黃膩者,為濕痰兼有郁熱;白而厚如豆腐鋪舌,為痰熱穢濁;黃厚而干,為痰熱壅盛,或頑痰化火。舌質(zhì)淡紅,舌體萎軟無力轉(zhuǎn)動,苔白厚滑膩,為痰濁阻絡(luò);舌淡而肥大,苔滑膩,為陽虛痰濁內(nèi)停;舌紅絳,舌麻木,苔黃膩或黃厚而燥,為痰火上壅;舌絳,上浮黏膩之苔,發(fā)于夏日,為暑蒸濕濁成痰;舌紫苔膩而干,為痰火擾心;舌淡紫苔滑膩,為陽虛痰盛,或痰瘀同??;舌伸出不收,舌絳而脹滿,苔黃膩,為心火夾痰之舌縱;舌強硬難收,為風痰閉阻經(jīng)絡(luò)之吐弄舌。 從脈象方面辨析:脈浮而弦為痰飲,浮而滑者為痰熱。沉而有力為痰食,沉而無力為氣郁,寸脈沉為痰水停胸。遲脈多司臟病或多痰。數(shù)而滑實為熱毒痰火?;}為主病多痰,左右關(guān)上脈滑大者,為痰在膈上;關(guān)脈滑數(shù)者,為痰隨火動;關(guān)脈弦滑者,為風痰閉阻;燥痰、郁痰、痰瘀脈多兼澀,澀兼細多燥痰,細澀不滑多郁痰、老痰、頑痰或痰瘀相結(jié)。緊脈為冷痰。促脈、結(jié)脈為痰積、痰塊。 分析頭面五官頸項的痰證表現(xiàn):小兒頭顱異常增大皮色光滑,為痰瘀顱腦的解顱。眼瞼皮里內(nèi)外,有核隆起,約如米?;蚨?,甚則大如蠶豆,不痛不癢,推之可移,觸之較硬,為痰阻經(jīng)絡(luò)結(jié)于胞瞼的脾濕痰核。驟起目偏視,向內(nèi)或向外,多發(fā)于單眼,患眼瞼胞下重,睛珠運轉(zhuǎn)受阻,視一為二,素有胸悶嘔惡,為痰濕阻絡(luò)目偏視。目不欲靜,云霧遮睛,兼頭蒙不爽,痰多胸悶,為痰濁停集,清陽不升?!夺t(yī)學綱目》謂:“凡有痰者,眼皮及眼下,必有煙灰黑色,舉目便知,不待切脈。眼黑而頰赤者,痰熱也,面大黃色亦熱痰也。眼黑而行走呻吟,舉動艱難者,入骨痰也,其證遍體關(guān)節(jié)疼痛。眼黑而面帶 土色,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風濕痰也。眼黑而氣短晦黯,驚風痰也?!毖凵駵焕?,面色晦黯,或眼眶周圍略顯晦黯,其形如腫,是痰濁壅塞,陽氣受阻,腎精不能上注于目,以及痰氣停于皮里肉間,影響營衛(wèi)運行的病理反映。 從胸腹、腰脊、四肢、爪甲方面分辨痰證:乳癖及腹部按之有塊,為痰瘀互結(jié)所致。腰脊久痛不愈、畸形,多為痰濕或痰瘀阻絡(luò),四肢關(guān)節(jié)腫脹或攣縮,為痰濁聚結(jié)所致,或肢體某一局部發(fā)熱或發(fā)涼,或背部寒冷如掌大,或麻木不知疼痛,或肢體某些局部粗糙、感覺不一樣,面神經(jīng)科等檢查無異常者,均為痰濁留伏遏阻,局部營衛(wèi)氣血運行受阻所致。手臂痿弱不能升舉,或一臂麻木不仁,時復轉(zhuǎn)移為一臂,為痰濁流注筋脈所致的痿證。半身不遂,伴口角流涎、口眼斜、喉中痰鳴、二便閉結(jié),為風痰上涌之中風;手指短粗,麻木或顫戰(zhàn),為痰濁阻絡(luò)之中風先兆證。 從前后二陰及排泄物方面辨析:泄下不爽,大便夾有痰液,為痰滯腸腑之證;大便滯黏,秘而不暢之便秘,多與痰有關(guān)。月經(jīng)不行,或量少、色淡,或經(jīng)質(zhì)黏稠,或經(jīng)行后期,甚至不育,兼見形體豐腴,身乏困倦,為痰濁阻滯沖任,沖任失調(diào)所致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痰濕阻宮的不孕癥。若見帶下黏稠量多,為痰濁下注帶脈,帶脈失約所致。 三、辨痰的性質(zhì) 以八綱辨證和辨證求因為基礎(chǔ),把諸多痰證按性質(zhì)歸納如下: 1.實痰 證候特點為:咳痰聲粗,多痰色黃,心煩口苦,胸腹脹悶,痞滿積塊,便秘,溲赤,舌苔黃膩,苔黃或白,脈滑有力。 2.虛痰 證候特點為:咯痰聲音低微,痰多清稀如涎,氣短懶言,面色虛涼胱白,或面黯清冷,形寒肢冷,關(guān)節(jié)冷痛,四肢不溫,肢軟便溏,體肥懶動,或咳痰黏而不爽,潮熱,五心煩熱,舌淡紅,苔花剝,脈沉細無力。 3.寒痰 證候特點為:喘咳痰白清稀,形寒肢冷,苔白潤,脈弦澀,或足膝酸冷,關(guān)節(jié)冷痛,腰背冷痛,或面黑清冷,肢軟便溏,呃逆吐酸,四肢寒冷,其痰色黑,量多而稀。 4.熱痰 證候特點為:咳嗽氣促,痰黃而稠,吐而不暢,口干唇燥,熱痰擾心,心悸怔仲,失眠多夢,神昏痙抽,舌紅苔黃膩,脈滑有力。 5.風痰 證候特點為:惡風咳喘咯痰,或肢體游走作痛皮下腫起,麻木不仁,肢顫肢癢,癱瘓失語,或神識昏亂,失語,或為眩暈頭痛,或為癲狂、痙癇,喉中痰鳴,舌苔滯膩脈弦滑。 6.郁痰 證候特點為:胸脅不適,脘腹痞滿,悶脹,痛無定位,或喉中異物,咯之不出,吞之不下,形如被絮,狀如梅核,或為腫物作瘤,每因情志波動而加劇,婦女可見乳核脹痛,脈弦滑。 其他如火痰、燥痰、濕痰、食痰等,較易辨別,不予多述。 四、辨痰之病位 痰之病位,不外臟腑經(jīng)絡(luò),在臨床上以五臟定位,以寒熱虛實定性,二者結(jié)合起來,更便于掌握。 (一)痰濁內(nèi)及臟腑 痰是由臟腑功能失調(diào)所生,作為致病因素,又可影響臟腑功能,從而出現(xiàn)不同證候。臨床常見痰證與五臟的關(guān)系有: 1.痰火擾心 心煩心悸,多夢易驚,口苦失眠,甚則神志失常,語言錯亂,狂躁妄動,舌尖紅,苔黃膩,脈弦。 2.痰蒙心竅 神志模糊,喉中痰鳴,胸悶不舒,喃喃語,甚則昏迷不醒,苔白膩,脈滑。 3.痰濁阻肺 胸滿喘促,咳嗽吐痰,痰因寒熱之分又有黃白之異。 4.痰蘊脾胃 少食納呆,身重嗜臥,大便不爽。 5.膽腑痰熱 口苦嘔涎,失眠多夢,頭暈目眩,心悸恐,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6.痰郁于肝 痰阻氣機,肝失疏泄,肝氣橫逆,可見頭痛眩暈,性急善怒,兩脅悶痛,兩目瞤動,咽如梗塞,或昏厥抽搐,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7.痰動于腎 痰為陰邪,易傷陽氣,陽虛水泛,可見咳唾短氣,顏面虛浮,腰膝酸痛,少腹拘急,形寒肢冷。 8.痰留胸脅 痰濁內(nèi)停,氣機不暢,可見咳唾涎沫,胸背引痛。 (二)痰濁外注關(guān)節(jié)經(jīng)絡(luò) 1.瘰疬 痰注四肢經(jīng)絡(luò),痰結(jié)成核,初如梅李,可遍及全身,久則微紅,破潰不斂。 2.痰核 痰流皮下,大小不一,多少不等,無紅無熱,不熱不痛,推之可移,多生于頸項、下頜、四肢、背部。 3.痹證 痰注經(jīng)絡(luò),經(jīng)氣不通,可引起四肢麻木,重滯不舉。 4.皮膚潰瘍糜爛,痰濁伏遏,局部營衛(wèi)氣血不通,可見滲液黏稠,或久不收口等。 [中醫(yī)治療] 對痰證應在詳審病因、細辨病機、了解痰證的病位和痰的性質(zhì)的基礎(chǔ)上分證論治。對古代眾多的治痰經(jīng)驗,如“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見痰休治痰而治其生痰之源”、“治痰先順氣,氣順痰自失”等,均應加以運用。還應注意痰證所涉及的臟腑,常用宣肺、健脾、舒肝、清心、益腎等法,使五臟恢復正常功能,津液代謝有序,輸布正常,則痰即自消。 一、有形之痰 1.濕痰犯肺 證候: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悶,惡心嘔吐,肢體困倦,或頭眩心悸,舌苔白而潤,脈多滑。 治法: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2.痰熱阻肺 證候:發(fā)熱,汗出熱不退,咳嗽氣喘氣急,痰黃而黏稠;喉間痰鳴,胸悶胸痛,煩躁口渴,大便干結(jié),小便黃,舌質(zhì)紅,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肺化痰,宣肺利氣。 3.寒痰留肺 證候:惡寒無汗,喘咳,痰多清稀色白,或痰多呈白沫狀,胸膈不快,干嘔,口不渴,或兼身體疼痛而沉重,甚則肢體浮腫、心悸,苔白,脈弦緊。 治法:溫肺化痰,寒飲壅肺者瀉肺逐飲。 4.燥痰襲肺 證候:痰少而黏,咯之不爽,咽喉干燥,甚則嗆咳,或聲音嘶啞,或痰中帶血,口鼻唇干燥,舌苔干燥少津,脈浮弦而細等。 治法:潤燥化痰,理氣養(yǎng)陰。
二、無形之痰 1.風痰眩暈 證候:眩暈而頭重如蒙,胸悶泛惡,甚則目視昏暗,不能站立,嘔吐痰涎,食少嗜睡,舌苔白膩,脈滑。 治法:祛風化痰,平肝定眩。 2.痰氣郁阻 證候:咽部不適,似有物梗阻,胸脅不舒,隱隱作痛,情志抑郁,悶悶不樂,善嘆息或急躁易怒,噯氣,苔薄白微膩,脈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理氣化痰。 3.痰火擾心 證候:頭痛失眠,面紅目赤,性情急躁,喧擾不寧,或歌或笑,哭罵無常,不避親疏,傷人毀物,氣力超常,不眠少食,舌質(zhì)紅絳,苔黃膩,脈滑數(shù)弦大。 治法:滌痰清心,清火安神。 4.痰迷心竅 證候:神志昏迷,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喉中痰鳴,或四肢痿廢不用,或嘔吐惡心,舌質(zhì)淡紫苔白膩或灰膩,脈弦滑等。 治法:豁痰開竅醒神。 5.痰流經(jīng)絡(luò) 證候:以痰流注部位不同,常有肢體麻木、冷痛,面癱,關(guān)節(jié)腫大、變形、功能障礙,乳房腫塊,癭瘤,瘰疬等等。 治法:化痰通絡(luò),軟堅散結(jié)。 [病例] 例1:馬某某,男,40歲。 | 患者素性急躁剛直,與別人爭吵生氣后,即覺頭昏腦脹,頭木發(fā)麻,語言不利,爾后即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坐臥不寧。經(jīng)用鎮(zhèn)靜劑后稍安,但過后依然如故。診時見面色黯紅,目赤睛呆,語無倫次,狂亂不安,大便干結(jié),小便黃赤,脈象弦數(shù),舌質(zhì)紅赤,舌下有瘀點。 辨證:肝郁氣滯,痰瘀交夾。 治法:疏肝解郁,滌痰化瘀。 服秘方3劑后大便已通,神志爽靜,繼服3劑諸癥大減, 遂改為理氣化痰安神之劑以善后,至今未曾復發(fā)。 | 按:《證治要訣》云:“癲狂由七情所郁?!薄翱裰疄椴?,多因痰火結(jié)聚而得”(《醫(yī)家四要》)。此證除以上兩因外,舌紅見有瘀點,熱瘀內(nèi)阻之癥顯然。因其素體陽氣偏亢,加以情志不遂,怒則氣上,血隨氣逆,升而不降,聚而為瘀,且氣郁不疏,郁火內(nèi)生,煉津為痰,痰火、瘀血交結(jié)不解,阻于心腦,故狂癥發(fā)作。處方以舒肝解郁、清火滌痰、活血化瘀為治,藥投病機,法順病情,故能獲愈。 |
例2:代某某,52歲。6月13日初診。 | 近一年來,頸及鎖骨上、腋下等處淋巴結(jié)腫大如棗核,疼痛不適,抬肩扭頭即著。且周身疼痛,以兩肩為甚。伴有疲倦無力、下肢浮腫、食欲不振等。曾在西藏某醫(yī)院檢查,見白細胞3000/mm3,淋巴細胞80%,有異形白細胞。以淋巴結(jié)炎收住入院,治療40余天,經(jīng)用西藥多種,白細胞及淋巴細胞暫降,但停藥3天即復回升。遂轉(zhuǎn)咸陽、四川、南京、上海等地被確診為“淋巴反應增生”,迭經(jīng)治療而癥狀如故,白細胞與淋巴細胞未降,即轉(zhuǎn)中醫(yī)診治。 見舌質(zhì)黯淡,舌底布有瘀點,苔白略膩,脈沉細略數(shù)。 辨證:氣虛血少,血凝痰聚,且有瘀久化熱成毒之勢。 治法:益氣生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佐以燥濕。 用秘方治療,復診(6月29日):服用9劑,諸癥大減,惟覺雙肩及右膝疼痛依然,咽喉有辛辣感,脈舌已見起色。屬氣血初復,瘀血初去,痰濁之象初露,然藥溫燥,轉(zhuǎn)以活血化瘀,化痰解毒,佐以開結(jié)潤喉之方。 三診:上方服10劑后,腫大的淋巴結(jié)全消,不再疼痛,下肢浮腫已無,諸癥基本痊愈,惟右膝疼痛不止。血常規(guī)化驗:白細胞6900/立方毫米,中性粒細胞38%,嗜酸性粒細胞1%,淋巴細胞30%,單核細胞5%,紅細胞370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11克%,血小板16.8萬/立方毫米。各項正常,遂擬調(diào)理方繼服以鞏固療效。 四診:腫消,精神好轉(zhuǎn),諸癥消失,血化驗各項正常。 | 按:此案非一般之痰核可比,其頸核腫大以疼痛為甚,且見舌黯、舌底有瘀點等,則知瘀血凝結(jié)為其主因。再據(jù)周身疲倦、下肢虛浮等癥,可知氣虛血損也存在。苔白而膩,濕阻顯然。脈象兼數(shù),瘀漸化熱,瘀毒內(nèi)生。故以補血湯益氣、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及健脾燥濕之品治療。據(jù)病機而擬處方,不見痰治痰去尋求降“淋巴增生”之對癥藥,而諸癥痊愈,說明對于疑難怪病的治療,更當遵守辨證施治的原則。
|
例3:黃某某,男,52歲。6月10日初診。 | 患者既往體健,1966年起患神經(jīng)衰弱。2年前患腹瀉治愈后常大便溏泄,胸脘痞悶,繼之發(fā)現(xiàn)兩臂外側(cè)有大小不等的硬核數(shù)枚,未加注意。上年11月到某醫(yī)院治療3個月,神經(jīng)衰弱諸癥好轉(zhuǎn),而硬核卻遍及全身,并逐漸增大增多。經(jīng)手術(shù)摘除2枚,病理切片檢查,確診為“多發(fā)性神經(jīng)纖維瘤”。 因瘤體較多,難以盡摘,故請中醫(yī)診治。 檢查,面色晦黯,精神疲倦,神志恍惚,舌胖,脈沉著骨,四肢肌肉松軟,掌厚指短,其表如腫,全身皮膚有約300多個大小不等之硬核,色較晦黯。 辨證:脾虛生痰,痰氣壅滯,結(jié)聚為核。 治法:健運脾氣,滌痰散結(jié)。 服中藥10劑,復診(6月21日):精神好轉(zhuǎn),硬核膚色變白,且質(zhì)轉(zhuǎn)軟,四肢肌肉彈性增加,惟覺頭暈,胸悶,咽如物阻。 此痰濁上逆,阻于中、上二焦。上方加強行氣化痰之力。連服40多劑,諸癥皆愈,纖維瘤除先起的10多個稍有硬腫外,其他小核全部消失。前后共治療兩個多月,已恢復工作,半年后隨訪,未見復發(fā)。 | 按:此例多發(fā)性神經(jīng)纖維瘤,屬于中醫(yī)“頑痰結(jié)核”之怪病。醫(yī)者著眼于滌痰散結(jié),兼理脾氣,從而取得了療效。對于某些疑難雜證,或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病因未明之病證,往往可以從痰論治,則收效甚捷,故中醫(yī)有“痰注全身”、 “百病兼痰”,“百病多由痰作祟”、“頑痰怪癥”之說。明·張三錫在《醫(yī)學六要》中說,痰飲變生諸癥,表似種種雜病,不當為諸種雜病牽制作名,且以治痰為先,痰飲消則諸癥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