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條規(guī)則,被父母們奉為信條,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早出發(fā),成為未來的精英。 錢、拼資源、拼關系,也成為家長們的常態(tài),但這樣就能讓孩子成才嗎?善于培養(yǎng)精英的英國家長,都做了什么? 今小躍老師就來介紹一下,培養(yǎng)出精英的家庭,都有哪些共同點。 孩子家務 正如賓夕法亞大學教授Julie在TED演講中所說,“如果孩子不自己洗碗,那就意味著有人幫他們做了家務。 這對他們來說,免除的不僅僅是家務,還有理解「工作必須有人來做」這件事?!?/p> “讓孩子做家,倒垃圾,自己洗碗,洗衣服,才能讓他們明白完成這些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從小開始做家務的小孩,長大后更有團隊精神,更獨立?!?/p> 2 教會 社交技 一所英國大學,追蹤700多個孩子,從幼兒園到25歲,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在幼兒園時期學到的社交技能,和20年后能否取得成功關系密切。 這份長達20年的數(shù)表明,善于社交的小孩,能夠主動和同伴合作,樂意助人,能理解別人感受,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取得大學學位,并且25歲能找到全職工作的機會更大。 而不擅長社交的孩子,現(xiàn)犯罪入獄、酗酒等問題的幾率更大。 這份報告最后總結:“培養(yǎng)子的社交和社會情感技能,是父母為孩子規(guī)劃健康未來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從小時候開始,這些技能就逐漸決定著,孩子未來去大學還是進監(jiān)獄,最終找到工作還是沉溺于酒精。” 3 高期待 對201 出生的6600兒童的進行統(tǒng)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發(fā)現(xiàn),家長的期待值,會很大程度影響孩子未來的成就。 用標準的測試結果解釋就是:在測中成績不好的學生人群,期待他們上大學的父母只占到57%;而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中,有96%的父母就期待孩子上大學。 不論父母的收入和財產(chǎn)有多少,家長孩子的未來規(guī)劃好上一所好的大學,最終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機會也更大。 這一點也印證了“皮格馬利翁效應”: 們基于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chǎn)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4 關系良好的家庭 伊利諾大學研 明:在突多的家庭中成長孩子,不管父母仍在一起還是離婚,最終成功的幾率要比關系健康良好家庭的孩子小很多。包括在沒有沖突的單親家庭的孩子,發(fā)展機會也會比沖突多的雙親家庭好。 另外,父母的吵架最終演變?yōu)殡x婚,對孩子的影同樣很負面。 5 教育程度更高 英國一所大學的教育學家 ndr在2014年發(fā)了一份研究表明:完成高中或大學教育的母親,更容易培養(yǎng)出同等學歷或以上的孩子。 從1998年到2007年上幼兒園的14,000名孩,數(sh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少女媽媽(18歲或以下)家庭的孩子,比起同齡人,接受高中或本科教育的更少。 父母的教育程度,一定意義上預測了孩子未來的教育程度。 很早開始教數(shù)學 2012年,一份針對英國、美國和加拿的5,000多個學前兒童調查顯示,更早開發(fā)孩子的數(shù)學技能,在未來能轉化成非常大的優(yōu)勢。 不管是數(shù)字,數(shù)數(shù), 還是其他最基本的數(shù)學概念,都是未來學習中非重要的內容。盡早的掌握這些數(shù)學技能,不僅讓孩子未來的數(shù)學能力有優(yōu)勢,閱讀、邏輯思維等其他方面也會受益匪淺。 7 和孩子關系良好 2014年的一項報告,調查了243個孩 結果顯,在童年時期受到母精心照顧的孩子,不僅在學校成績表現(xiàn)優(yōu)秀,為未來二三十年,人際交往和工作生活也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也就是說,在孩子小時候對親子關系的投入,未來會收到長期的回報。 壓力更小 科學研究表明,在孩子3歲-11歲之間,家長陪伴的時間長 定意義影響了孩未來的表現(xiàn),幸福和成就。 但“密集母職”和“直升機式父母”( 過度關心子女的家長)卻會適得其反。 父母的壓,尤其是掙扎在工作和家庭的時間上時,不知不覺就會影響孩子。心理學家稱之“情緒感染”,如果父母經(jīng)常疲憊不堪或情緒奔潰,這種情緒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9 更看重努力,而不害怕失敗 孩子對成功的看法,一定意義上也決定著他們未來的成 斯坦大學的心理學家Carol Deck研究了兒童對成就后果的歸因類型及其對以后成就行的影響。那些成功的人都持“成長型的思維模式”,他們都有不斷挑戰(zhàn)困難的意愿。 Dweck教授,把認為你的能力是一成不變的,而整個世界就是由一個個為了考察你能力所在的測試成的想法,稱為“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 那些成功孩子的觀念恰恰相反,他們會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離不開個人努力,而這個世界上也充滿了那些幫你去學習、去成長的有趣的挑戰(zhàn)。Dweck將其稱為“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 簡單來說,就是思維影響能力,也就是說,如果家長告訴孩子,你成績優(yōu)秀是因為聰明,天生智力,那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而如果家長告訴孩子,你的成功是因為你付出了努力,那就教會孩子“成長型思維模式”。 10 職場媽媽 根據(jù)哈佛商學院的研究,媽媽有工作,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有非常多的好處。 研究 ,在職場媽的家庭中女孩上學時間更長,更容易獲得管理層的工作,薪資也會更高 - 比全職媽媽家的同齡人高23%。在職場媽媽的家庭中成長的男孩,會更愿意參與家務和照顧孩子的工作,比同齡人每周多7個半小時。 11 更高的社會經(jīng)濟地位 根據(jù)英國一大學的研究,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之間的差距,比起25年前增加了 -40% 英國收入越高的父母把孩子送到Outstanding公立學校,或私立學校的機會更大。 12 有權威,而不獨裁或放任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家Diana Baumrde 提出世界有種父母風格:
最理想的就是有權威的父母,孩子尊重父母的權威,父母不會遏制孩子的發(fā)展。 13 教會孩子“Grit” 這是前幾年比較火的一個概念,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獲得“天才獎”的兒童教育專家Angela kwoth 提出。 Grit詞在古英語中的原義是沙礫,即沙堆中堅硬耐磨的顆粒。 Angela Duckworth 的“Grit 理論”是對長期目標的持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專注投入、堅持不懈,是一種包涵了我激勵、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整的性格特征。 這個理論的重點在于。讓孩子在學習中面對更多掙扎和冒險,而不只是獲得了正確答案。智商是與生俱來的,而堅毅是每個人都可以開發(fā)的。 兒童未來的業(yè)表現(xiàn)、事業(yè)成就、生活的幸福程度,只有不足20%取決于智商,其余絕大部分是由情商決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