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干姜附子湯 干姜附子湯,治療太陽病,下之后,復(fù)發(fā)汗,而使表里陽氣受傷,陽氣傷則陰氣盛。陽主晝,陰主夜,也就是白天陽氣旺盛,夜晚陰氣旺盛。此證在白晝陽旺之時(shí),因陽能與陰邪相爭,故“晝?nèi)諢┰瓴坏妹?/span>”;入夜陰盛,陽虛無力與陰邪交爭,故“夜而安靜”。陽虛陰盛,病入三陰,故不見少陽病的喜嘔,陽明病的口渴,以及太陽病的頭痛、脈浮等表證。脈見沉微,脈沉主里,微主陽虛。此證是“脈沉微,身無大熱”而見微熱,反映了陽虛陰盛,格陽于外。證情危重,當(dāng)急救回陽,用干姜附子湯。 干姜附子湯用干姜、附子大辛大熱之劑,以復(fù)脾腎之陽。附子生用,取其力更猛。與四逆湯比較,本方不用甘草之戀緩,有利于使姜附迅速發(fā)揮消陰回陽的作用。此方要求煎湯一次頓服,使藥力集中,收效更快。 本方治療陰寒盛的陰躁證有效。所謂陰躁證,每見手足厥冷,脈沉微,坐立不安,而四肢躁動(dòng)為甚。此證如不急溫,則有亡陽的危險(xiǎn)。然煩為陽,躁為陰,如見但躁不煩,則為有陰無陽的反映,有陰無陽,人豈能生耶?此證為“晝?nèi)諢┰瓴坏妹?,夜而安靜”,是煩、躁同時(shí)并在,陽尚能與陰爭,故病雖重但不主死。 八、茯苓四逆湯 茯苓四逆湯,治療由于汗、下誤施,而使陰陽俱虛,水火陰陽不能互相交濟(jì),以致陽不得陰則煩,陰不得陽則躁。本證的煩躁不分晝夜,故與陽虛陰盛的干姜附子湯證有別,也不同于陰虛陽亢的煩躁證。治療用茯苓四逆湯,扶陽兼以救陰,凡陽虛而陰液不繼者,多取此法。 茯苓四逆湯由茯苓、人參、生附子、炙甘草、干姜組成。方中用四逆湯以扶足少陰之陽,用人參、茯苓以扶手少陰之陰,陰陽雙補(bǔ),則水火既濟(jì),陰陽相交,而病可愈矣。 段XX,素體衰弱,形體消瘦,患病一年余,久治不愈。癥見:兩目欲脫,煩躁欲死,以頭沖墻,高聲呼煩。家屬訴初起微煩頭痛,屢經(jīng)診治,因其煩躁,均用寒涼清熱之劑,多劑無效,病反增劇。面色青黑,精神極憊,氣喘不足以息,急汗如油而涼,四肢厥逆,脈沉細(xì)欲絕。擬方如下:茯苓一兩,高麗參一兩,炮附子一兩,炮干姜一兩,甘草一兩。急煎服之。服后煩躁自止,后減其量,繼服十余劑而愈。 引自《中醫(yī)雜志》1965年第1期 九、附子湯 附子湯是治療少陰病,得之一二日,不發(fā)熱而見背部惡寒等證的。背為陽之府,背部惡寒是陽氣衰,陰氣盛的征象。寒邪入里,病發(fā)于陰,陽虛而陰盛,故口不渴,而“口中和”。四肢為諸陽之本,陽虛不達(dá)四肢,所以手足發(fā)涼。陽虛陰盛,寒邪凝滯,故見身疼,骨節(jié)疼痛。 太陽傷寒,見發(fā)熱、惡寒、無汗、身疼、骨節(jié)疼痛,脈必浮,屬麻黃湯證;若見無熱、手足寒、身疼、骨節(jié)疼痛,脈不浮而沉,則屬少陰陽虛寒證。治療可先用炙法通陽,然后以附子湯溫陽益氣,固本培元。 附子湯由炮附子、茯苓、人參、白術(shù)、芍藥組成。方中用附子溫腎以扶真陽之本,用人參大補(bǔ)元?dú)猓蜍摺仔g(shù)配附子可溫化寒濕之凝滯;又可佐人參健脾益氣。芍藥斂陰和血,既可緩身痛,又可制溫?zé)岵粋帯1痉狡⒛I雙補(bǔ),先天后天兼顧,為扶陽固本的代表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