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才人輩出的年代,出現(xiàn)了一大批作出杰出貢獻的名人。他們或是利用政治奇才改變一國國勢,使之由弱變強的文臣,或是利用自身的戰(zhàn)爭奇才改變一國的危局,使之由危轉(zhuǎn)安,或是干脆一手拿筆,一手舞劍,來個文物通吃,在這個詭秘百變的年代,秀出了一場場精彩的表現(xiàn)秀,總之,這些人都以自身的才能,給后人留下了一筆筆深厚的精神財富。 而對于這些在歷史中留下華麗身影的名人里,作為后代,我們大多關(guān)注的只是他們展露才華的那段歷史,至于他們之前的或是默默無聞,或是達到人生高峰之后,因各種原因流亡他國的,我們大多不甚了了,然而只要我們翻開史書,仔細查看他們的整個人生,就會發(fā)現(xiàn)在他們當中,其實是有很多人都是因為各種原因而命途多舛,輾轉(zhuǎn)多國,最終才得到重用的,或者是被迫逃亡。筆者仔細查找了歷史,然后將這些名人一一列出來,以供大家分享。 1.吳起 吳起 衛(wèi)國左氏(今山東定陶西)人。年輕時曾在孔子徒弟曾參門下學習。初為魯將,前412年,齊軍攻魯,吳起率軍打敗強大的齊國,然而戰(zhàn)后魯國國君受讒言影響,對他甚為猜忌,吳起只好入魏為將,被一代英主魏文侯魏斯任命為西河的守將,抗拒秦國和韓國。 前409年,吳起先在河西少梁筑城,作為前進基地,然后率軍攻取秦河西地區(qū)的臨晉、元里,并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鄭,筑洛陰、合陽,盡占秦之河西地,置西河郡,任西河郡守。這一時期他曾與諸侯大戰(zhàn)76場,全勝64場,其余不分勝負,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特別是前389年的陰晉之戰(zhàn),吳起激勵士卒,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于已的秦軍,這是中國戰(zhàn)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役,也使魏國成為戰(zhàn)國初期的強大的諸侯國。 魏文侯魏斯死后,吳起遭丞相公叔痤和大夫王錯設(shè)計陷害,被迫于前383年投奔楚國。先任宛守,一年后升令尹,掌軍政大權(quán),主持變法。吳起針對楚國積弊,剝奪舊貴族政治、經(jīng)濟特權(quán),裁減冗員冗費,用于選練軍隊,以求富國強兵。僅一年,貧弱的楚國開始強盛,向南平定百越;向北兼并陳國和蔡國,并擊退了韓、趙、魏的擴張;向西征伐秦國,兵威四方。前381年,楚悼王熊疑死,反對改革的舊貴族追殺吳起,他無處可逃,于是趴在楚王的尸體上,被貴族們亂箭射死,尸體又被車裂。 總結(jié):吳起一生先是生于衛(wèi),后入魯,再仕魏,最后在楚國展露了一番才華后身死。 2.田忌 田忌 生卒年不詳,生于齊國,媯姓,田氏(亦作陳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又名陳臣思。 田忌以田齊宗族的身份作齊將,他很賞識孫臏的軍事韜略,向齊威王舉薦孫臏,威王任孫臏為軍師。田忌在孫臏的謀略和協(xié)助下指揮了兩次著名的戰(zhàn)役。 田忌賽馬 一次是前353年的桂陵之戰(zhàn)。此戰(zhàn)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軍八萬救趙。田忌采納孫臏“圍魏救趙”、“批亢搗虛”的作戰(zhàn)方針,趁魏國國內(nèi)防務(wù)空虛,直搗魏國都城大梁,迫使攻趙的魏軍“釋趙而自救”,待魏軍回兵時,中途予以截擊。結(jié)果,在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大敗魏軍。 田忌影視形象 一次是前342年的馬陵之戰(zhàn)。此戰(zhàn)魏將龐涓伐韓,韓請救于齊。齊威王采納孫臏應(yīng)在韓、魏兩敗俱傷時出兵的意見,在關(guān)鍵時刻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十萬兵力救韓。齊軍仍以攻其必救的“圍魏救趙(這次是救韓)”戰(zhàn)法,直奔魏都大梁。在龐涓聞訊揮師回援,企圖配合魏太子申率領(lǐng)的十萬大軍,與齊軍進行決戰(zhàn)。田忌采用孫臏提出的減灶法,大敗魏軍,擒魏太子申,龐涓憤愧自殺。 這一仗,魏國遭到嚴重打擊,從此一蹶不振,而齊國則逐漸強盛起來。 田忌影視形象 后田忌因與齊相鄒忌不和,于馬陵戰(zhàn)后的第二年逃奔楚國,封于江南。前306年,田忌在楚滅越的戰(zhàn)爭中獨當一面,辟為大將軍率水陸大軍十幾萬,殲滅由越王姒無疆親率的二十多萬大軍,幫助楚國吞并了吳越之地。后在秦趁楚滅越之際的房陵之戰(zhàn)中,幫助了楚國對秦國的反擊戰(zhàn)。 前320年,齊宣王即位后,得知田忌是被陷害后,才召田忌回國復(fù)職。 總結(jié):田忌一生先是生于齊,后流亡于楚24年,最后在齊宣王繼位后才又回到齊國。 3.廉頗 生卒年不詳,生于趙國苦陘(今保定定州市邢邑),嬴姓,廉氏,名頗,戰(zhàn)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并稱“戰(zhàn)國四大名將”。 廉頗 趙惠文王初,東方六國以齊最為強盛,齊與秦各為東西方強國。秦圍欲東出擴大勢力,趙國當其沖要。為掃除障礙,秦王曾多次派兵進攻趙國。廉頗統(tǒng)領(lǐng)趙軍屢敗秦軍,迫使秦改變策略,實行合縱。前283年,廉頗帶趙軍伐齊,長驅(qū)深入齊境,攻取陽晉(今山東鄲城縣西,本為衛(wèi)國領(lǐng)地,后屬齊),威旗諸侯,而趙國也隨之越居六國之首。廉頗班師回朝,拜為上卿(上卿為當時最高級的文官,相當于后來的宰相),秦國虎視趙國而不敢貿(mào)然進攻,正是懾于廉頗的威力。此后,廉頗率軍征戰(zhàn),守必固,攻必取,幾乎百戰(zhàn)百勝,威震列國。 廉頗雕像 前278年,廉頗向東再攻齊國,破其一軍。前276年,又伐齊,攻陷九城。次年廉頗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陽南二十里),安陽城(今河南安陽縣西南四十三里)。 前260年,秦國進攻韓地上黨。上黨的韓國守軍孤立無援,太守馮亭便將上黨獻給了趙國。趙孝成王命廉頗統(tǒng)帥20萬趙軍阻秦軍于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參見長平之戰(zhàn))。趙軍森嚴壁壘,秦軍攻三年而無計可施。趙王求勝心切,中秦反間計,罷廉頗職,用趙括為將。 負荊請罪 前251年燕國舉兵攻趙。廉頗率領(lǐng)趙軍大敗燕軍主力,陣斬栗腹。燕軍主帥被斬,驚慌潰退。廉頗抓住燕軍敗退之機,立命趙軍乘勝追擊,長驅(qū)500里,于前250年進圍燕國都城薊(今北京市)。逼得燕王答應(yīng)趙國提出的割讓5城等全部要求,向趙國求和。廉頗因功封信平君,為相國。廉頗任相國前后約六七年,多次擊退入侵敵軍,并伺機出擊。前245年,帶兵攻取了魏地籠陽(今河南內(nèi)黃縣西北)。 前245年,趙孝成王卒,其子趙悼襄王繼位。襄王聽信了奸臣郭開的讒言,解除了廉頗的軍職,派樂乘代替廉頗。廉頗因受排擠而發(fā)怒,攻打樂乘,樂乘逃走。廉頗于是離趙投奔魏國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 廉頗入魏卻不得重用,后被楚王迎入楚為將,最終在楚郁郁而終。 總結(jié):廉頗生于趙,后受排擠至魏,不得志,得楚王迎入楚,最終郁郁而終。 4.孫武 孫武祖先為陳國陳厲公之子陳完,其在陳國內(nèi)亂之中逃亡齊國,后其家族發(fā)展成為齊國貴族,并改為田姓。孫武祖父田書因伐莒有功,被齊景公封于樂安,賜姓孫氏,孫書(田書)便是孫武的祖父,孫書生憑,憑生孫武。 前532年齊國發(fā)生內(nèi)亂,作為貴族的孫武因不得志,于是前往南方的吳國避居,期間潛心鉆研兵法,著成兵法十三篇。 前512年經(jīng)吳國謀臣伍子胥多次推薦,孫武帶上他的兵法十三篇晉見吳王,得吳王看重授以客卿身份并辟為將軍。 公元前506, 吳楚大戰(zhàn)開始,孫武指揮吳國軍隊以三萬之師,千里遠襲,深入大國,五戰(zhàn)五捷,直搗楚都,創(chuàng)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跡,為吳國立下了卓著戰(zhàn)功。 孫武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進攻吳國。吳軍由伍子胥、孫武策劃,在夜間布置了許多”詐兵”,分為兩翼,點上火把,向越軍襲擊,越軍很快大敗。接連吃了幾次敗仗后,逼得勾踐只得向吳屈辱求和。 山東惠民孫子兵法城 孫武五十多歲的時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殺,孫武不再為吳國的對外戰(zhàn)爭謀劃出力,轉(zhuǎn)而隱居鄉(xiāng)間,修訂其兵法著作。伍子胥被殺后不久,孫武可能也因憂國憂民和郁郁不得志而謝世了,他的卒年當在公元前480年左右。從退隱到壽終,孫武一直沒有離開吳國,死后則葬于吳都郊外。 總結(jié):孫武生于齊國,后因為齊國內(nèi)亂而避居吳國,最后在吳國將《孫子兵法》的精妙在歷次戰(zhàn)爭中呈現(xiàn)。 5.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員(一作蕓),字子胥,本來是楚國人,后其父伍奢因受費無極讒害,和伍子胥兄長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是姑蘇城(蘇州城)的營造者,至今蘇州有胥門。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xié)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 伍子胥雕像 公元前494年越國進攻吳國,伍子胥助吳王大敗越軍并生擒越王勾踐,伍子胥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勾踐,夫差不聽。 公元前489年夫差急于進圖中原,率大軍攻齊,伍子胥再度勸諫夫差暫不攻齊而先滅越,遭拒。夫差聽信太宰伯嚭讒言,稱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吳國果真如其所言為越國偷襲所滅。 伍子胥墓 總結(jié):伍子胥先是生于楚,仕于楚,后受政治迫害逃亡吳國,并在吳國得展才學,最終因為耿直忠心不得善終。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早期奴隸制向封建制轉(zhuǎn)變的時期,社會在變革,思想出現(xiàn)大爆炸,言論自由,加上各諸侯因為統(tǒng)治的需要急需人才,所以造成當時人才流動性很大。而且當時國家意識尚未形成,賢才良將大都將忠君和愛國一分為二來看,不在乎為誰服務(wù),而在乎怎么去伸張自己的才學,所以當時“朝秦暮楚”這甚多,要想將這些人一一列舉出來介紹,限于篇幅關(guān)系,只好分篇連載了。如果大家對于這些當時的賢人良將的出仕經(jīng)歷感興趣,可以繼續(xù)關(guān)注后續(xù)的文章,也可以在評論區(qū)給筆者留言,以免筆者遺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