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定義經(jīng)歷了多次變遷 1979 WHO 2000 第1版 2007 第2版 2012 第3版 2018 第4版 1979年 WHO定義 滿足以下3項中任何2項: 典型心肌缺血癥狀; 心電圖特征性動態(tài)改變; 血清心肌酶學變化 2000年 第1版心肌梗死全球統(tǒng)一定義 2000年,ESC/ACC發(fā)布第1版心肌梗死全球統(tǒng)一定義。 強調在心肌缺血情況下任何的心肌壞死均應定義為心肌梗死。
滿足下列條件的任何之一即可診斷: 1. 心肌標記物心臟肌鈣蛋白或CK-MB (質量法) 的典型升高及降低,并至少伴有下列任意之一者: · 心肌缺血癥狀 · 心電圖病理性Q波形成 · 與心肌缺血伴隨的ST段抬高或壓低 · 進行了PCI 2.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證據(jù) 2007年 第2版心肌梗死全球統(tǒng)一定義 2007年,ESC/ACCF/AHA/WHF修訂了心肌梗死全球統(tǒng)一定義,即第2版全球統(tǒng)一定義。 · 明確概念,強調心??捎刹煌R床情況所致; · 對心梗相關的心臟猝死進行了定義; · 獨立了PCI及CABG相關性心梗的診斷標準; · 在心肌缺血證據(jù)水平增加了影像學的進展內容; · 將心梗按不同病理生理機制和病因分為5型。 2008年,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推薦在我國采用心肌梗死全球統(tǒng)一定義 2012年 第3版心肌梗死全球統(tǒng)一定義 2012年ESC大會上發(fā)布了ESC/ACC/AHA/WHF聯(lián)合修訂的第3版全球統(tǒng)一定義。 2012年版的定義: · 細化心肌梗死分類診斷標準 · 強調心肌生物標志物升高要素,即心肌肌鈣蛋白(cTn)增加超過99%上限參考值可能意味著心梗 · 拓寬影像學診斷技術陣容,例如MRI可區(qū)分局部缺血性心臟病和其他心肌異常 · 增補心電圖診斷內容,例如在急性心肌缺血的心電圖診斷標準中,增加了男性ST-T 變化的年齡分層診斷標準 · 首次提及了其他心臟手術和非心臟手術后心肌梗死的相關問題 2018年 第4版心肌梗死全球統(tǒng)一定義 在剛剛結束的2018年ESC大會上,心肌梗死全球統(tǒng)一定義第4版重磅更新(點擊此處可下載指南原文)。 主要有以下五點更新要點: · 強調心肌梗死不同于心肌損傷; · 強調心臟和非心臟手術后的心肌損傷不同于 心肌梗死; · 提出在評估快速性心律失常、起搏和傳導異常 相關的心率時,要考慮心電重構; · 提出應用心血管磁共振(CMRI)確定心臟損傷 的病因; · 對擬診心肌梗死的患者應用CT冠狀動脈成像 (CCTA)評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