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心是身體的國王,心瘀是百病之源》 《黃帝內經》說:“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為身體的最高統(tǒng)帥,就如同一個國家的國王,主管著國家的大小事務,國王出了問題,國家也跟著動蕩不安,甚至政權更替.而心出了問題,身體自然也跟著動搖,甚至崩潰,生命垂危,所以《黃帝內經》說:“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在臟腑中,心的位置最高,就像是國王坐在高高的王位上,號令天下,調控五臟系統(tǒng),進而控制全身四肢百骸、五官九竅。肺呼吸,脾運化,肝疏泄,腎封藏,胃受納,小腸化物,大腸傳導,膀胱貯尿與排尿,膽汁貯存與排泄,甚至是四肢之屈伸,目視物耳聞聲,無不是在心的主宰下進行的??梢哉f,心主宰著人體生命活動。 心在身體中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主血脈,二是主神志。 心主血脈,即通過心氣的推動使血脈調和,脈就是血液流通的管道血液通過血脈周流全身,循環(huán)不休,發(fā)揮營養(yǎng)和濡潤作用,支配和協(xié)調全身臟腑組織功能活動。心的搏動泵血,使血液運行到全身。心的搏動要依賴心氣的推動和調控,心氣充沛,心陰心陽協(xié)調,搏動有力,頻率適中,節(jié)律一致,脈管的舒縮正常、通利,血液才能通暢地輸布全身。 心主神志,心就是皇帝,是五臟六腑之首,有號令眾臣之力,主管人的神明,即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有的人可能會納悶了,腦才是決定思維和意識的部位吧?但是為什么我們常說“眉頭一鄒,計上心來”或是“心生一計”,既然是腦在思考,為什么不說”計上腦來“”腦生一計“?實際上,心才是精神、意識和思維真正的統(tǒng)治者。心是最高的統(tǒng)治者,一個國家的統(tǒng)治者如果英明、冷靜,國家就能和諧發(fā)展,如果這個國家君主是昏君,就會出現指揮系統(tǒng)錯誤、失靈,國家的安定就會遭受破壞。同樣的道理,心的生理功能正常,則神志清晰,思維敏捷,精力充沛: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失調,就可能出現精神意識思維方面的異常表現,如失眠、多夢、神志不寧、說胡話,或者反應遲鈍、健忘、精神萎靡等。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心安閑清靜,去掉雜念,沒有太過的欲望,人體內氣機就會調順,五臟六腑就會協(xié)調,陰陽平衡,腠理致密,衛(wèi)陽固守,外邪就不會入侵,全身就有了防御功能。 那么,心又是如何運用國王的權利去協(xié)調五臟六腑的呢?心主血,全身的血液都在脈中運行,依賴于心臟的搏動而輸送到全身,發(fā)揮其濡養(yǎng)作用。而肺主氣,肺朝百脈,也就是全身的經氣血液均經于肺。我們常說”氣為血帥,血為氣母“,心血與肺氣是相互依存的,血的運行需要依賴氣的推動,而肺氣的輸布,也需血的運載。 脾統(tǒng)血,心主血,心推動血脈運行到四肢百骸,脾負責運化精微物質到全身,但是它要完成這一工作,需要借助血液的運行。脾統(tǒng)血的作用,就是統(tǒng)攝血液在經脈之中流行,防止溢出脈外的功能。心情愉快舒暢,脾才能發(fā)揮其統(tǒng)血功能,才能更好地發(fā)揮運化及升清的作用。 心主血,藏神志;肝藏血,主疏泄。情志愉快,則心有所主,肝有所藏,肝臟才能發(fā)揮其疏泄功能。心為血液循環(huán)的動力,而肝是貯藏血液的一個重要臟器,心血旺盛的時候,肝血貯藏得也就充盈,那么就可以維持人的正?;顒樱瑺I養(yǎng)筋脈。如果心血虧虛,血不夠用了,肝血不能貯藏,就會引起肝血不足,血就不能滋養(yǎng)筋脈,導致各種疾病的發(fā)生。 心屬火,藏神:腎屬水,藏精。心和腎互相作用,互相制約,水火相濟,心腎相交,才能維持一身水火平衡,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心間存在協(xié)調平衡的關系。心在上焦,腎在下焦,心火下降于腎,能溫暖腎水,使腎水不寒:腎水上濟于心,能滋養(yǎng)心陰,制約心陽,使心陽不亢而益心陰。心火太大熾盛,腎陰虧虛,腎水不足,腎水和心火失去平衡,不能相濟,就會產生心煩、征忡不安、失眠等心火熾盛的癥狀。 綜上所述,心對五臟六腑都有調節(jié)作用。心主血脈、藏神對全身統(tǒng)率和主宰,使全身諸臟腑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心的功能正常,則各個臟腑的功能活動便協(xié)調合作,健康有序;若心出了問題,指揮調度不力,氣血運行的道路就不通暢,各器官就都會受到影響。但心是皇帝,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人物,所以皇帝的手下都會盡心盡力去保護他。我們的其他五臟六腑都在保護心不受外界任何侵害,也就是說,受到傷害時,一般心都是最后一個受到影響的。但是各個臟器有了什么毛病,最終都能反映在心上,就好像大臣們出了啥問題,都會給皇帝造成影響。所以日常保護心臟尤為重要,心臟處的瘀堵更要及時化,如果有心臟不舒服,心口憋悶,心絞痛等,王老師建議:三七和丹參1:1打粉,用溫水送服,同時每天堅持用化瘀膠囊早晚各2粒。效果極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