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穴位比較多,請各位做好心理準(zhǔn)備并預(yù)備好相關(guān)姿勢,不要躺下看手機(jī),如果非要躺著看,不要看睡著,砸到人怎么辦,砸到花花草草也是不好的啊。 足太陽膀胱經(jīng)臨床常用穴位 天樞本草
1.睛明 功效:瀉熱明目,祛風(fēng)通絡(luò)。 ①可治療一切眼病。 對比: 睛明→太陽經(jīng)→主表,主開→針刺宜淺 四白→陽明經(jīng)→主里,主闔→針刺宜深 ②急性腰痛 技巧:沿指甲面進(jìn)針,可顫針,但相對來說不能做手法。 2.攢竹 可替代睛明穴。 針刺方向與治療: 向上刺→治療頭部疾患 向下刺→治療眼部疾患 橫向刺→治療眉棱骨痛(感冒的時候會出現(xiàn)) 3.玉枕 治療目疾的要穴??芍委熞暽窠?jīng)損傷,視皮質(zhì)損傷,后腦受傷等。 平刺0.3~0.5寸,斜向下刺1.5寸。 4.天柱 本經(jīng)項部唯一穴位。 治療: ①外感病,后頭痛,眩暈。 ②項強。 ③假性球麻痹,中風(fēng),吞咽不行。(天鼎穴亦可) 注意:平刺。(直刺過深會傷及延髓) 5.大杼 骨會。善治骨病。能夠強筋骨。 治療: ①灸大杼治外感,祛風(fēng)解表。 ②局部:頭項肩背痛。 注意:斜刺0.5~0.8,其內(nèi)部為胸膜腔和肺,不宜深刺。 背俞穴全部直刺,有效深度接近危險深度,經(jīng)驗豐富方可直刺。 6.風(fēng)門 外感風(fēng)邪首選穴。(多用灸罐) 7.肺俞 主治肺病和肺系病。 功效:解表,宣肺,清熱,理氣,補虛。 治療: ①外感所致肺?。嚎却?,鼻塞。 ②陰虛:骨蒸潮熱盜汗。 ③肺主皮毛:皮膚瘙癢,癮疹。 ④肺為水之上源:水腫 ⑤勞病:虛損類疾病。(用騎竹馬灸) ⑥頑固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治法:肺俞+膏肓,化膿灸5-7壯) 8.厥陰俞 樓主 “三焦為陽氣之父,心包為陰血之母?!?/p> 功效:寬胸理氣,活血止痛。 治療: ①心痛,心悸,胸悶。 (治法:厥陰俞+膻中) ②咳 ③嘔吐 9.心俞 主治心神病變之要穴。 功效:寬胸理氣,通絡(luò)安神。 治療: ①心神?。菏叨鄩?strong>(心俞+膈俞,梅花針扣刺+拔罐一個月,一周兩次。) ②心腎不交:夢遺。 ③心為火臟:咳喘,吐血,盜汗。 ④心膽氣虛,心肝火旺,心脾氣血,心肺氣虛。 10.督俞 主治胃、心、胸部疾病。 功效:理氣止痛,強心通脈。 治療: ①循環(huán)系統(tǒng):冠心病,心絞痛,心動過速,心內(nèi)、外膜炎。 ②胃炎,膈肌痙攣,乳腺炎,皮膚瘙癢,銀屑病。 ③脊柱源性疾病。(灸督脈、督俞。督脈為陽脈之海,主布散陽氣。) ④寒邪客督之頑固性胃病。 刺法:向內(nèi)斜刺0.5~0.8,針感可至肋間,不可深刺,以防氣胸,艾灸5-7壯。 11.膈俞 血會。 功效:理氣寬胸,活血通脈。 治療: ①消化系統(tǒng)疾病,胃脘?。跸拢?。 ②心肺疾?。跎希?/p> ③血證(血證要穴):貧血,吐血,便血,崩漏,衄血。 ④潮熱盜汗之要穴:灸崔氏四花穴(膽俞+膈俞) ⑤皮膚病之要穴:癮疹,瘙癢。(治風(fēng)先治血,血行風(fēng)自滅。) 12.肝俞 功效:疏肝利膽,理氣明目。 治療: ①黃疸,脅痛,脊背痛。 ②虛證目疾。 ③吐血衄血。 ④眩暈,癲狂癇。 ⑤木火刑金。(肝俞+肺俞) 13.膽俞 功效:疏肝利膽,清熱化濕。 治療: 膽病,口苦,黃疸,嘔吐,食不化,脅痛,膽石癥,肋間神經(jīng)痛,膽囊炎,肺癆,潮熱。 附:膽石癥的總攻療法: B超確診→給大柴胡湯+玳瑁、芒硝、杏仁→常規(guī)→耳針(毫針,耳電針)→給高脂肪飲食,加速膽蠕動→給硫酸鎂。 14.脾俞 治療: ①脾主化運失常:消化相關(guān)疾病。脾陽不振,怠惰嗜臥。 ②脾氣散精作用失常:水腫,黃疸。 ③脾為生痰之源:咳痰多。 15.胃俞 治療: ①胃脘痛。 ②胸脅痛,帶狀皰疹。 16.三焦俞 三焦者,元氣之別使。三焦為水道。治水先治氣。 功效:調(diào)理水道,利水強腰。 治療: ①水液代謝不利:水腫,小便不利,飧瀉。 ②腹脹,腸鳴,泄瀉,痢疾。 ③腰背強痛。 注意:直刺0.5~1寸,不可深刺。 17.腎俞 功效:益腎助陽,強腰利水。 治療: ①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 ②腎氣不固:遺精遺尿。 ③腎陽虛:水腫。 ④尿毒癥(氣功針刺雙腎俞)。 ⑤腎虛耳鳴耳聾。 ⑥腎不納氣:氣喘,少氣。 ⑦五勞七傷,消渴,五更瀉(四神丸)。 ⑧腰膝酸軟。 ⑨腎結(jié)石(刺2寸,針感傳至腎臟,行針30min) 注:腎俞多用灸法。 女性冬季保?。耗I俞配命門,灸。 18.氣海俞 益腎壯陽,調(diào)經(jīng)止痛。 19.關(guān)元俞 下腹部、腰骶部疾病的常用配穴。 功效:溫陽逐寒,行氣止痛,培補元氣,調(diào)理下焦。 治療: 腹脹泄瀉,小便頻數(shù),小便不利,遺尿,腰痛。 多用灸法。 20.小腸俞 主治腰骶部、小腹、盆腔內(nèi)臟疾病。 ①遺精,尿血,帶下,疝氣。 ②腹痛,瀉痢。 ③腰骶痛。 刺法: 直刺0.8~1寸,局部酸脹,或向下斜刺2~2.5寸,針感擴(kuò)散至骶髂關(guān)節(jié),用以治療骶髂關(guān)節(jié)疾病,治小便不利時必須深刺2~2.5寸。 21.膀胱俞 功效:清熱利濕,通經(jīng)活絡(luò)。 治療: ①胞痹(癃閉)。(原理是提壺揭蓋)。 配穴: 風(fēng)池+風(fēng)府+肺俞,毫針瀉法,留針15min。 太沖+中極+三陰交。 ②脊髓損傷、腦損傷、中風(fēng)所致的尿失禁和尿閉。 ③下尿道括約肌松弛,非感染性尿道綜合征→針到病除。 22.次髎 功效:補益下焦,強腰利濕。 主治腰骶,小腹,盆腔疾病。 月經(jīng),帶下,泌尿系統(tǒng)疾病首選次髎。 刺法: 直刺1~1.5寸,可灸。 直刺0.8~1寸,局部酸脹,有麻電感傳向骶部; 直刺2寸左右,使小腹內(nèi)有熱感,用以治療經(jīng)帶諸疾; 直刺2寸左右,使針感向會陰部放散,以治療遺精陽痿,小便不利; 直刺2寸左右,使針感向尾骶部放散,以治療肛腸疾患。 23.委中 合穴,膀胱下合穴?!鞍讼薄?strong>解毒要穴。 治療: ①小便不利,遺尿。 ②腹痛,吐瀉。(點刺腘靜脈出血)。 ③下肢解血毒:丹毒,癮疹,疔瘡。 24.膏肓 功效:補益虛損,調(diào)理肺氣。 治療: ①虛勞。(肺俞+膏肓,灼膚化膿灸) ②肺癆,羸瘦,咳嗽,氣喘。 ③肩背要穴。 25.秩邊 治療: ①下肢痿痹不遂。(針刺1.5~3寸) ②小便不利。 26.承筋 治療: ①痔瘡。 ②腰腿拘急疼痛(游泳、踢足球易發(fā)),拉傷。 27.承山 治療: ①痔瘡。 ②腰腿拘急疼痛,足跟痛,運動損傷。 28.飛揚 功效:清熱安神,舒筋活絡(luò)。 治療: ①外感頭痛之要穴。 ②眩暈,鼻塞,鼻衄。 ③痔瘡。 29.昆侖 功效:安神清熱,舒筋活絡(luò)。 治療: ①梳理膀胱經(jīng)氣之要穴。頭痛,項強,目眩,鼻衄。 ②腰痛要穴。 ③難產(chǎn)(孕婦禁針,刺之落胎。) 30.申脈 功效:清熱安神,調(diào)和陰陽,利腰膝。 治療: ①頭痛要穴。眩暈,失眠,癲狂癇。(申脈+照海) 噩夢連連,面神經(jīng)功能紊亂,面部有蟻行感→申脈+照海,補陽瀉陰,調(diào)理腦中陰陽。 ②眼病要穴。 ③腰痛。 31.京骨 治療: ①頭痛項強 ②目翳 32.至陰 功效:正胎催產(chǎn),理氣活血,清頭明目。 治療: ①頭痛,目痛,鼻塞,鼻衄。 ②矯正胎位的首選穴。(雙側(cè)艾炷灸,7~9壯,灸前用熱水洗腳,舒適坐位,隔醫(yī)用凡士林灸) 注意:孕婦禁針。 天樞本草 中藥歌訣 經(jīng)絡(luò)歌訣 方劑歌訣 傷寒趣解 藥膳制作 針灸課堂 |
|
來自: 369藍(lán)田書院 > 《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