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第八十章是老子理想中的“國家”的一幅美好藍圖,也是一幅充滿田園氣息的農村歡樂圖。《道德經》共讀分享兩個版本,一是根據(jù)春秋戰(zhàn)國、西漢早期出土的文本重新校訂的《道德經古本合訂》(復旦大學李輝教授勘定);二是《道德經》今本(曹魏經學家、哲學家王弼編著)。
小邦寡民。
使什佰人之器毋用,
使民重死而弗遠徙。
有車舟無所乘之。
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
樂其俗,安其居。
鄰邦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人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
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當時老子騎青牛出關,離開周朝,往別的地方去了。離開的原因,是因為夏商周已經是家天下的制度,王位只傳給自己的兒子,整個社會私心很重,而且互相打仗、擴張,想要把其他民族都滅了,然后統(tǒng)一在自己的控制范圍之下;同時在生活中只講禮樂不講道,聲色犬馬,工具發(fā)達。這些都是破壞大自然的,破壞我們生命的根本的,令人們無法安住于天人合一的狀態(tài),大道已經廢了。所以老子就說,不要搞這些逆天而為的事情了,要“小國寡民”——是怎么樣就怎么樣,國家有多大就多大,不要去追求大國,不要去統(tǒng)一、不要去控制、不要去占有、不要去擴張。在老子的內心,他向往上古黃帝禪讓制的時代,那是誰修行好就推舉誰來帶領、指導大家生活的時代,整個社會樸素自然,國與民都處在道的狀態(tài)。那么老子把這種天人合一的國家的模型描述出來,告訴人們怎么樣是適合人類生存的,怎么樣是能使人們進入道、能回到生命的本來的。
小國寡民。
“小”“寡”,形容一種安住、無為、不攀援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整個國家和人民都是很自然、平常,沒什么妄心。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什伯之器,各種各樣精巧的工具,但是根本都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人們都很尊重自己的生命,不會亂跑,不會往外攀緣而耗散自己的生命。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有船、有車、有兵、有甲,根本都不用。
使人復結繩而用之。
人們記數(shù)是用繩子,就是最簡單最自然的方式,根本不用動機巧心的方式?!皬汀?,恢復,要恢復到以前那種自然狀態(tài)。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其”,自己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自己有什么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已經覺得很好,不會去奢求,有什么吃什么,而且吃得都很香,隨遇而安,知足常樂,無為而無所不為,與大自然、與一切都很和諧。這就是勝義諦的法,所以禪宗說開悟了還是吃飯睡覺,和以前一樣。我們總是高推圣境,以為吃飯睡覺就不是勝義諦,那是著相,真正的法是心法,與行為外相不相干。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沒有攀緣心、機巧心,“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形容一切很自然,“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形容不向外攀緣,安住于道,安住于自性。
有精巧之器而不用,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想要用這些工具來達到更快、更好、更牛的這種心理,都是一種機巧之心,是攀緣心,現(xiàn)代社會的現(xiàn)狀已經證明,其所帶來的危害越來越嚴重?,F(xiàn)代社會的特點就是工具極端發(fā)達,整個世界物化,人心被物質牽著跑,機巧心越來越重。當人處在這樣的心態(tài)時,已經失去了天道,人心已經變得很危險,完全是一種控制和占有,甚至大肆改造自然,這就是妄想替天行道,想要自己做老天爺,其實都是自己害自己,最終能給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什么呢?把我們子子孫孫的福已經差不多用完了!只剩下一堆垃圾。我們現(xiàn)在接觸到的都是越來越多的垃圾,食物、用水都很不安全,大自然本身很有序的東西已經不見了。本來天然成長的植物、動物是很有序的,它們會吸收天地之精華,承接天地之氣,全身是有一股氣的,所以很好吃,而且營養(yǎng)也足。現(xiàn)代人吃的蔬菜、牛羊等食材已經沒有這股氣,因為都是飼料、農藥催長,破壞了自然的秩序,所以吃起來都沒味道,根本不可能“甘其食”,更不要說營養(yǎng),沒有毒藥殘留就不錯了。然后也沒有“美其服”,怎么穿都覺得不夠美,審美跟著“潮流”總是不斷地變,從來不知足。更加安不了居,房子一定要越住越大;風俗也變,換著花樣玩,洋節(jié)土節(jié)一起過;而且盡可能地使用“舟車”,喜歡享受名車、跑車、游輪、飛機......如此這般,把整個人生完全地依賴在工具上,而且擴張為所謂“地球村”,根本沒有“小國寡民”。這就是人心過于有為所產生的結果,人心已經往外走得太遠,但是還不知足,還要去火星上、去月球上住人,永無止境地擴張。這樣子下去,我們的心什么時候才能回到本來呢?什么時候才能與道相合呢?本來我們只要一放下,一安住于自性,就已經回到家了,可是世人偏偏不干,偏要往外去追求機巧,然后想控制、占有,這種方向對老子來說、對佛陀來說都是錯誤的。
所以老子想要描述的,就是要放下這種往外的機巧心,放下只會控制和占有的自我膨脹,以佛陀的話來說,就是“放下屠刀”。當你的心往外走的時候,就相當于拿著一把刀在砍,是一種人心的膨脹。給老百姓帶來什么?帶來災難、帶來瘟疫?,F(xiàn)在也是一樣,我們的土地為什么污染那么重?人心的欲望。
天天想讓那個作物長得快、多賺錢,搞農藥、搞化肥,結果土地板結變硬,大地已經無法過濾和洗滌,這樣的水汽一旦上升,空氣質量就差,霧霾就出現(xiàn)。于是得了一堆紙錢,然后每天吸霧霾。水的質量也差,相應地現(xiàn)在很多人的血液也出問題;空氣惡劣,霧蒙蒙的,所以人們一天到晚總覺得頭昏昏的,出現(xiàn)所謂亞健康的很多不適。因為這整個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不懂得天道反去妄為,那結果肯定很慘,而且這不是你我個人的問題,這是一個整體的問題,不要以為你自己能獨善其身,一個也跑不了。這是我們的心急功近利、過于有為所導致的結果,按照佛家的講法,一切環(huán)境災害都是人們心靈的共業(yè)所生。那么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心靈入手,每一個人的心靈必須轉變這種拿著屠刀往外砍的方向。所以我們要學習老子的思想,要放下,要回來,要回到道,回到自然,不動人心,回到一種生命本來、天人合一的狀態(tài),并且要向大眾普及。要明白“立天子”“置三公”“拱璧駟馬”,都沒有什么了不起,都不如“坐進此道”,叫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小國寡民”乃是激于對現(xiàn)實的不滿而在當時散落農村生活基礎上所構幻出來的“桃花源”式的烏托邦。在這小天地里,社會秩序無需鎮(zhèn)制力量來維持,單憑各人純良的本能就可相安無事。在這小天地里,沒有兵戰(zhàn)的禍難,沒有重賦的逼迫,沒有暴戾的空氣,沒有兇悍的作風,民風淳樸真實,文明的污染被隔絕。故而人們沒有焦慮、不安的情緒,也沒有恐懼、失落的感受。這單純樸質的社區(qū),實為古代農村生活理想化的描述。中國古代農業(yè)社會,是由無數(shù)自治自尚的村落所形成。各個村落間,由于交通的不便,經濟上乃求自給自足,所以這烏托邦亦為當時封建經濟生活分散性的反映。
本章代表老子心目是的理想社會。由其內容看來,并非原始的洪荒時代,而是雖有文明產品,卻能視而不見,無所用之。不過, 人類不太可能取得類似的共識,于是文明日新月異,而人生的復雜苦惱也就無解了。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一語,直至本章結束的這一段話,在《莊子·胠篋》有大體類似的描寫,莊子稱之為“至德之世” 。
本章所述,可以作為人類心靈上的“理想國”或“桃花源” ,雖不能至,不妨心向往之。
小國寡民是老子所描繪的理想社會,它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老子幻想著回復到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原始社會時代,在那里,沒有剝削和壓迫,沒有戰(zhàn)爭和掠奪,沒有文化,也沒有兇悍和恐懼。這種單純的、質樸的社會,實在是古代農村生活理想化的描繪。胡寄窗說:“我們研究老子小國寡民思想,要分析產生這種理想的階級根源、時代因素以及其所企圖要解決的問題。所謂小國寡民是針對當時的廣土眾民政策而發(fā)的。他們認為廣土眾民政策是一切禍患的根源。作到小國寡民便可以消弭兼并戰(zhàn)爭,做到‘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便可以避免因獲取物質資料而釀成社會紛擾的工藝技巧,‘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便可以取消使民難治的智慧,而且結繩以記事的方法來代替;便可能使人安于儉樸生活,不為奢泰的嗜欲所誘惑;便可以使人民重死而遠徒,以至老死不相往來,連舟車等交通工具都可一并廢除。他們不了解,廣土眾民政策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水平時,新的生產關系要求一個全國統(tǒng)一的地主政權這一歷史任務在各大國的政策上的反映?!钡抢献印巴浟嗽凇惺膊鞫挥谩脑肌畼穲@’中,并沒有甘食美服,也沒有代他們生產甘食美服的被剝削的人。老子作者盡管在世界觀上是唯物主義的,而在社會觀上特別是在經濟問題的看法上卻陷入于唯心主義的幻想?!边@個批評是中肯的。老子面對急劇動蕩變革的社會現(xiàn)實,感到一種失落,便開始懷念遠古蒙昧時代結繩記事的原始生活,這是一種抵觸情緒的發(fā)泄。晉朝時陶淵明寫了一篇傳誦至今的名篇《桃花源記》,應該講,此文顯然受到老子八十章內容的影響。這是一個美麗的幻想,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社會黑暗的不滿,反映了人民擺脫貧困和離亂的愿望。在這一點上,老子和陶淵明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