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嶺,尋覓百草 只為對話那古老的生命智慧 在吃海鮮的時候,總會碰到一種有點“孜然味”的葉片,這種葉片是一款藥食兩用的蔬菜——紫蘇。“藥食同源”是我國藥物治療和飲食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特點。唐代《食療本草》是我國古代一部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專著,就指出,紫蘇全身都是寶,平常我們用得最多的是紫蘇葉,用于炒菜、做餅、煮粥都行,有發(fā)汗解表,行氣寬中的功效。實際上,其實紫蘇除了是餐桌上的奇特美味,也是流傳千年的名藥。紫蘇在我國的栽培歷史相當悠久。這種起源于中國的農(nóng)作物,在公元5世紀時被收錄進典籍《名醫(yī)別錄》中,為歷代醫(yī)家常用藥。 傳說故事 相傳,華佗在江南某地的河邊上采藥,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只水獺在地上打起滾來。華佗心想,可能是吃多了,倒要看看它是否有自救法?這時沿著河灘爬,待爬到一片紫色的草前就吃了起來,后又躺了一會兒,竟然沒事了。 華佗把這些草采了回去,親自嘗嘗,苦苦思索后,豁然有所悟,認為此草既然能解涼性螃蟹之毒,定屬溫性。此后每當螃蟹上市時,有些人因多食蟹而發(fā)生腹痛,求醫(yī)于華佗時,他就用采集回來的紫色草煎湯給患者喝,效果十分靈驗。從此,華佗就把這種紫草稱為“紫舒”,即紫蘇。 后來相傳華佗帶著徒弟到酒鋪里飲酒,碰見鋪子里幾個少年比賽吃螃蟹。螃蟹性寒,幾個少年相繼腹痛倒下,華佗從附近的野地里摘了紫蘇葉子,煎水讓少年服用,少年們這才撿回了一條命。刺身大都是海鮮類,屬涼性,而紫蘇正好能中和魚蟹的涼性。 添加《一味本草》客服微信 留言所遇到的問題 會有專業(yè)的老師一對一回答您的問題喔~ ↓↓ 生長環(huán)境 紫蘇適應性很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排水良好,沙質(zhì)壤上、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后、溝邊地邊,肥沃的土壤上栽培,生長良好。前茬作物以蔬菜為好。果樹幼林下均能栽種。 功效 李時珍說:“紫蘇,近世要藥也。其葉辛,入氣分,其色紫,入血分”。中醫(yī)認為,紫蘇葉性味辛、溫,入肺、脾經(jīng),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之功,紫蘇辛香溫散,入肺走表而發(fā)散風寒,又能走脾行血而寬中,對外感風寒,內(nèi)兼濕滯之癥尤為適宜。 紫蘇葉可用于感冒風寒,發(fā)熱惡寒,頭痛鼻塞等癥。使用紫蘇具有發(fā)散表寒,開宣肺氣的作用。若兼有咳嗽癥狀的,臨床上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癥狀的,多配伍香附、陳皮等,如香蘇散。紫蘇葉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惡,不論有無表癥,均可應用,都是取其行氣寬中的作用。此外,本品有能行氣安胎,常配砂仁、陳皮同用,治療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紫蘇梗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理氣寬中、安胎的功效。如果胃脘脹悶、不思飲食,可將紫蘇梗與陳皮、茯苓、雞內(nèi)金等一同調(diào)配藥膳食用;如果胎動不安,或是妊娠嘔吐,也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將紫蘇梗與紫蘇葉、陳皮等藥材一起調(diào)配藥膳食用。 紫蘇子味辛性溫,具有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療咳嗽痰多、久咳痰喘、腸燥便秘等癥。若是咳嗽痰多者、久咳痰喘者,可將紫蘇子與南北杏、陳皮、核桃肉等一同調(diào)配藥膳食用;若是腸燥便秘者或是老年人習慣性便秘,則可將紫蘇子與杏仁、火麻仁等一同調(diào)配藥膳食用。
紫蘇種類 紫蘇(學名:Perilla frutescens),古名荏,又名白蘇、赤蘇、紅蘇、香蘇、黑蘇、白紫蘇、青蘇、野蘇、蘇麻、蘇草、唐紫蘇、桂芢、皺葉蘇等,是唇形科紫蘇屬下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主產(chǎn)于東南亞、臺灣、浙江、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地區(qū)、喜馬拉雅地區(qū),日本、緬甸、朝鮮半島、印度、尼泊爾也引進此種,而北美洲也有生... 回回蘇也叫皺葉紫蘇,是廣泛栽培的一個變種。正統(tǒng)回回蘇的葉片是紫色,正是蒸大閘蟹時需要的配料。蒸蟹之前把紫蘇葉覆蓋在綁好的大閘蟹上,旺火快蒸,蟹的鮮和紫蘇的媚混合在一起,不等裝盤就讓人忍不住要大快朵頤了。我們在日式料理中經(jīng)常碰到的綠葉子也是回回蘇,其葉片皺巴巴的凹凸表面和深深的鋸齒邊緣證明了它的身份??梢?,葉片的顏色終究不是一個區(qū)分植物種類的好標準。 至于野生紫蘇,它們的葉片比較小,葉子兩面都有柔軟的絨毛。葉片邊緣的鋸齒也更深。也許有些壽司店會用這樣的葉子來包裹生魚片,下次吃日料的時候,不妨嘗試辨認,體驗一把植物分類的樂趣。 食用方法 1、燉魚或煮蟹時放些蘇葉,可鎮(zhèn)咳解毒; <用法> 在煮魚的時候,放幾片紫蘇葉,一方面紫蘇葉具有芳香氣味,使食物的味道更為可口,另一方面可以解毒、殺菌。 <功效> 紫蘇葉中的紫蘇醛具有強力殺菌、解毒作用。在日本,人們常將紫蘇葉用于生魚片的配菜,還用于預防吃生冷食物中毒。 2、若涼拌,或與土豆絲涼拌食用,清涼去火; <用法> 取鮮紫蘇葉 300 克洗凈,入沸水鍋內(nèi)煮透,撈出擠干切段,加調(diào)味品拌勻即成。 <功效> 此菜適用于感冒風寒、惡寒發(fā)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等病癥。 3、將嫩蘇葉切細放上鹽和米飯相伴,亦可與面條相拌,蒸饅頭或豆片時,在屜上鋪一層蘇葉,蒸的饃,別有風味。也可以和炒田螺一起啊。 <用法> 在炒螺的時候,放幾片紫蘇葉,一方面紫蘇葉具有芳香氣味,使食物的味道更為可口,另一方面可以解毒、殺菌。 <功效> 紫蘇有散寒解表、行氣寬中的功效;田螺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可以防治腳氣病。 4、我國民間還用紫蘇作天然防腐劑。 用鮮紫蘇葉包魚、肉等易腐食物,將其置于室內(nèi)通風處,常溫下可保存4~5天還呈新鮮狀。 5、在古代,常把蘇葉當茶制成飲料,長期服用,蘇葉茶可以解毒健胃。宋仁宗時曾被翰林醫(yī)官院定為“湯飲第一”。 <用法> 取紫蘇葉 6 克(片)洗凈瀝水,放入杯內(nèi)用開水沖泡,放入白糖當茶飲。 <功效> 可預防感冒,胸腹脹滿等病癥。 6、干紫蘇還可用來加工醬菜,現(xiàn)民間制醬時仍都加點紫蘇用以去腥防腐。用泡菜壇制泡菜時,放點紫蘇葉,也可使泡菜別具香味。還可以用來煲粥。 <用法> 以粳米 100 克,煮稀粥,粥成入紫蘇葉稍煮,加入紅糖攪勻即成。 <功效> 此粥是很好的健胃解暑食品。 紫蘇經(jīng)驗方 用于感冒風寒,發(fā)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本品能發(fā)散表寒,開宣肺氣,可與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多配伍香附、陳皮等,如蘇散。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證。本品具行氣寬中,和胃止嘔功效。偏寒者,可與藿香同用;偏熱者,可與黃連同用。偏氣滯痰結者,常與半夏、厚樸同用。又用于妊娠嘔吐,胸腹?jié)M悶,常與陳皮、砂仁配伍,以加強其止嘔、安胎的效果。用于進食魚蟹而引起的腹痛、吐瀉,單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紫蘇禁忌 雖然說紫蘇有諸多功效,但是服用也有其禁忌方面。譬如,將紫蘇葉與鯽魚一起食用后容易生毒瘡。而長期服用紫蘇,如脾胃虛寒的人會出現(xiàn)滑泄癥狀,患有氣虛、陰虛的朋友不能食用紫蘇。紫蘇屬于辛溫之品,凡有風熱感冒(癥見發(fā)熱重、畏寒重、汗出、口渴等),尤其是熱重者忌服;氣弱表虛,倦怠無力、經(jīng)常感冒、發(fā)熱有汗者也不宜使用。 同時,紫蘇葉不能食用過多,因紫蘇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體內(nèi)遇上鈣和鋅便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在人體沉積過多會損傷人體的神經(jīng)、消化系統(tǒng)和造血功能,所以再好的東西也不能貪吃哦。還需注意的是,紫蘇含有揮發(fā)成分,所以不宜長時間煎煮;紫蘇還有一定的升血糖作用,故糖尿病患者慎用。 知識回顧 傳播中藥知識,弘揚中醫(yī)文化 音樂它是藥,舞蹈也是藥,一杯好茶也是藥,一本好書也是藥,藥的本意就是讓你快樂的?!边@是多么奇特又智慧的生活感悟。酸苦甘辛咸,對應著人的喜怒哀樂殤。五味雜陳,是本草的真味,也是人生的本質(zhì)! 明天話題 猜一猜這是什么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歡迎大家多多參與~ ![]() 小編寄語: 中醫(yī)認為,脾胃同為“氣血生化之源”,認為人體的氣血(相當于我們所說的能量)是由脾胃將食物轉(zhuǎn)化而來的。又說脾胃是“后天之本”就是人生存的根本,好的脾胃直接關系到我們的身體健康與否!好習慣好生活,才能養(yǎng)好脾胃! 好物推薦 健脾養(yǎng)胃茶 價格:59.99元/30小包 獨立包裝,安全衛(wèi)生! 購買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