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一個合格的讀書人應該對一些東西有所提防。 其一,不可抱著教條求知的心態(tài)。讀書必須開闊視野,這是誰都知道的,但如果你只抱著求知的心態(tài),書上說什么,你就記什么、信什么,時間長了,你的腦子也就成了一臺機械的信息存儲器。真正高明的讀書應該是:我們一方面努力學習以往沒有見到或者見到了不曾留心的東西,另一方面一定要思考書上說的對不對,對某種事物的理解可不可以有別的角度。時刻帶著腦子讀書,所讀的書才能成為你學養(yǎng)的一部分,才能為你從事某種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 其二,不可“孤軍奮進”。常聽人說:讀書要專。比如你寫詩,就應該認真研究別人如何營造意境;你寫散文,就應該好好揣摩別人怎樣表達情感和思想;你寫小說,就要花工夫學習別人如何編織情節(jié)、設計人物。這話其實只對了一半。當一個人搞創(chuàng)作、做科研的基本技藝都缺乏的時候,讀書選準一個方向自然是對的,但當你的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到一定水平,你更應該關注的是相鄰的一些知識。比如從事文學,你在閱讀文學書的同時,就要讀些歷史、文化、哲學、美學之類的書籍,也要對自然科學懂一點皮毛。知識的分工是相對的,其聯(lián)系卻是絕對的,不注重知識的聯(lián)系,閱讀時不懂得觸類旁通,閱讀成效會大打折扣。
其三,不可過分在乎即時的“獲得”。要做到閱讀的完全無功利很難,但我們要避免簡單地用功利目的丈量讀書行為的做法。我們知道有些書是為“術”服務的,有些書是為“道”服務的,有些書是有益于當前的,有些書是有益于長遠的。讀書擺脫了即時的得失之慮,我們才能讀出大境界。 或許是因為供職于大學的緣故,我平時打交道最多的是讀書人。我覺得讀書人有兩種: 一是讀了一些書,能夠將書中的知識化作自己的學養(yǎng)與職業(yè)創(chuàng)造力,寫論文可以別見天地,搞創(chuàng)作可以獨出心裁,做發(fā)明能夠跳出想象的暗角; 一是讀了許多書,聊天是把好手,但其知識似乎只是停留在搜羅的階段,并沒有增長真正的見識和能力。
在我看來,閱讀永遠是需要智慧的。
世間的書琳瑯滿目,有的大型購書網(wǎng)站存貨就是兩三百萬種,著書之人品性、才情各各相異,說市場上流通的這些書都是有益人生的,我不信。這就涉及一個問題:我們該如何分辨好書與壞書。依我的理解,好書至少要達到兩個標準,首先是有益世道人心,不能引誘人向邪惡的路上走;其二,必須在專業(yè)上達到較高的品位,比如文學作品要形象生動深刻,科學作品要新穎獨創(chuàng)。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生命個體,經歷、教育背景、人生理想迥然有別,知識結構也不會完全一致,有的書對別人很有幫助,對你未必有什么用處;有的書對別人沒多少助益,對你卻是人生至寶。因此,我們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知識缺陷在哪里,缺什么就補什么。只有具備了相對完整的學養(yǎng),我們做研究、搞創(chuàng)作、從事實業(yè)開發(fā),才有源源不斷的內在智慧,也才有底氣等到冬天背后的春天。
讀書還要懂得如何吸收。表面上看,同一本書,擺在我們面前的厚度是一樣的,你的、我的、他的毫無區(qū)別,但其實在不同的人手里,它完全不同。會讀書的人,對文學藝術作品,可能越讀越厚,為啥?因為他參與了形象的再創(chuàng)造;對科學著作,他可能越讀越薄,因為他捕捉到了其中最精華的部分。不會讀書的人,該讀厚的,他沒有足夠的學識和應有的見解,結果越讀越薄;該讀薄的,他沒有提綱挈領的能力,沒有足夠的洞察,最后越讀越厚(糊涂)。
不過分在乎書籍的娛樂性,也是讀書的智慧之一。作為一種精神產品,圖書必須追求好讀,追求第一時間就抓住讀者的目光,使讀者遇見它,就像情竇初開時碰到一個容貌動人、性情相投的異性,無形中生出相親相守之心,然而,我們也必須明白:好書條理分明、表達到位,卻未必每一本都有足夠的笑點,也未必每一次閱讀都有充分的情感釋放。這個時候,你需要一種理智去說服自己向各種有益的知識致敬,而不能過分看重單純的感官刺激。 當然,讀書的智慧也有層次之分。第一層主要是靠眼力,比如分辨好書、壞書,比如清楚自己的知識缺陷;再深一層,則需要綜合素質了,比如讀書的厚與薄、比如理智地對待圖書的娛樂性,就與你既往的學養(yǎng)、人生夢想息息相關。 選自《聯(lián)誼報》2018年5月24日,略有刪節(jié) 輕思維,慢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