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7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轉載——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br>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是因其“不自生”?!安蛔陨?,就是說不為自己打算,沒有自己的私利欲望。天道至公,惟與眾生。天地以其虛靜之心,施恩于萬物而不責報,不像世人那樣只求個人私利,甚至奪人之利為己有,所以不能長久。天地有博大的胸懷,有至公無私的大德,故天地才能長生。 天地有動有靜。混沌時,為天地之靜;混沌后,天地再判,仍舊高而且明,依然博大渾厚,所以能長且久。天為萬物之大父,地為萬物之大母。父之道能生育萬物,母之道能長養(yǎng)萬物。生育者施之而不乏,長養(yǎng)者化之而不勞。施之不乏者,是天父之無心;化而不勞者,是地母之無私。因其無私無欲,所以不求自生,故能長生。 人欲長生久視,欲與天地同長久,惟效天法地,除私立公,無自私之心。無欲則心胸寬廣,心廣則能合天地,豈能不與天地同久長?以其不求生,故能長生不終。人稟陰陽二氣交感而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萬物由陰陽相化,故蛆繭化蝶,蝌蚪成蛙,種子能成菜成樹成谷物。 萬物之生化,不離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氣質,人亦不能例外。故世人若欲長生,須先脫去五行之陰氣,這好比脫去種子之胚芽,方可不生不滅,回復無極虛空。此芽若不脫去,又成輪回種子,生生滅滅。如子之成菜,菜又結子,子又生菜;一而化二,二而化三,三而化四,四而化五,一本而散萬殊(shū)。 人之私欲萌芽,即是輪回種子,故云:“欲起則生死續(xù),念生則輪回生?!狈N子可種于中國,也可以種于世界各地。因五行之氣不同,氣候土壤有差異,故有人種膚色等不同。修道之人須先化去表相之不同,而尋求根本,返本還源。世界萬物,都是元始之炁所化,故欲修道歸根,必須由五方而歸三清,由三清而歸一氣,經(jīng)三清之河而進入本源,修成無極上乘正果,超出三界,跳出五行之拘束,自然能夠逍遙自在,與天地共長久。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后其身”,即先人后己,無私奉獻?!岸硐取?,即為人楷模,受人尊敬。“外其身”,即看淡世俗,薄己厚人。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這兩句是承上章及前句之義,而繼續(xù)展開闡述大道之理。上章言谷神不死而為天地根,這是天地之所以長久的第一要素。此章又言天地之所以能長久的第二個根本,就是因為天地不自生、不自私,所以才能長生。天地亦是大道所生的一物而已,與人和萬物同源同根,何以天地能長且久?蓋因天地無私。所以圣人效法天地處柔處下,把自身溶于天地眾生之中,毫無私利,故被天下人尊為楷模,尊而敬之。 圣人能先人而后其身,而人愈貴之;寡欲無求,只知利人而“外其身”,而人愈不害之。其“后身”、“外身”,都是一種舍己無私的公心,故能與大道合體,其身能與天地共存。天地人同為三才,本是同根生,天地能長久,唯獨人不能者何也?皆因人抱住有形之身為私有,以我為中心,雖有身而不愛身,只害身而不養(yǎng)身;只以物養(yǎng)身,而不以德養(yǎng)身。為了逐物厚生,馳騁于物欲的交戰(zhàn)之中,辛勞一生,為了貴其身而反辱其身,厚其身反而傷其身,欲長生反而喪生,這正是人不能與長地共長存的根本原因。 天下人皆有長生久視之心,惟不明長生久視之理,不行長生之視之道,故終而適得其反。雖有不少養(yǎng)生者窮究一生,追求長生之道,但皆以外物為養(yǎng),以自私心去求,到頭來仍是空耗一生。李嘉謨(mó)曰:“天不愛其施,地不愛其生,是謂不自生,萬物恃之以生,故能長生。此天施地生之道,所以未嘗一日息也?!惫识芍?,人只有效法天地大公之道,無私奉獻眾生,以天下之憂而憂,以天下之樂而樂,才能與天地合德。有德之人,百姓愛之如父母,天地護佑若赤子,故其身長存而不衰。 天地人本同一理,人何故不如天地之長久呢?概因天地為公,浩然正氣,所以能長久。人生在世,私欲常存,人我分別心不除,不修道德,損性害命,所以不能長久。圣人體天地之道,得空生之理,先人而后己,不爭先于天下,是以謂之“后其身”。天下百姓莫不推崇敬仰,故圣人被人們尊為做人之表率。以道德為本,以幻身為末,不求榮華富貴,不貪財色貨利,視一切為身外之物,是以謂之“身外身”。天下百姓對這種人無不尊敬親近,既得尊親,此身必然常存。 先與后、外與內,都是一體兩面的對待,都是辯證的統(tǒng)一。爭天下之先而不能先,只有后其身才能身先;存一己之身而不為壽,外其身與天地同體,與大道合真,與眾生萬物合一,才能與天地同壽。人以業(yè)緣生起滅色相,以人我有無為分別,不識空生有之理,不合長久之道,既不肯后其身,其身豈能先?既不肯外其身,其身豈能常存?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br> “非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其意是說,圣人之所以能成就天地大業(yè),是因為圣人效法天地之道的大公無私精神。正因為圣人的忘我無私,才得到天下人的愛戴和敬仰,才能成就天道所賦予的德化人間、救度眾生、濟世扶危、調控自然的大任。文中前后兩個私字,第一個“私”字,是言圣人毫無私利,心像天地一樣寬廣,能包容萬事萬物。第二個“私”字,并非私利之“私”,是言圣人身負天職,以自己的法身拯救眾生,像日月的光輝一樣,普照天下蒼生心靈中的暗昧,滿足天下人的私利。 圣人能效法天地的法則立身處事,把自己的身心擺在最后,將自我為人的身心看成是外物一般,毫無私心私利,為天下眾生舍己奉獻。這種把自己的一切放在最后,但其德行卻是一路領先,精神光照千古,看來雖然是忘此身而不顧此身,其實是把自身溶于天地萬物的“大身”之中,所以太上結論說“非以其無私耶”。 正因為圣人無私,“故能成其私”。這個“私”字并非自己之私,而是完成了天地大體、萬物整體利益的“大私”。太上在此處用了兩個“私”字,是含義絕然不同的相反詞,“無私而成其私”之“私”字,是天地萬物的大私,是為了反襯出真正大公無私的理念。 圣人無私欲,己德自厚,故能成就天下無私之大業(yè)。圣人之德性,本是一誠而已。誠則無私,所以無人無我,無先無后。惟知“后其身”、“外其身”,猶如天地之“不自生”,無私欲,只知利益天下萬物眾生,而從不為自己謀利。雖養(yǎng)育群生,卻從不圖回報。故而光明正大,普澤無遺,能隨方施德,成就家國天下人物萬有之私。故曰“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圣人因能“無私”,故而能“成私”;以赤子的無私舍己,去成就天下眾生之私。因而圣人與天地有同揆(kuí準則;原則),故觀天地則知圣人,觀圣人則知天地,圣人天地同一而已。 人與萬物同為天地所生所養(yǎng),離開天地日月、陽光雨露,一刻也難以生存,故天地的恩德大無邊。但世人多被私欲所害,不明天理,不循天道,抱住私心死不放,愧對天地之心。若能上體天心,下順人倫,勤修道德,先從看淡世情,放下“重情多欲箱子”,除去萬惡之源,洗盡人欲私心,則可天人合一,與圣人同心。 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指道之體和用而言。天地能長且久而生長萬物,在人們的眼光中,只是從萬物的個體、小體生命來看的,有生又有死,好象是很不幸之事。但站在天地長生的位置上來看,萬物的生生死死,只不過是萬物表層形相的變相脫殼而已。萬物本來與天地是一個整體、同體的生命體,是天地的一個微細胞,因而萬物的生死只是表層現(xiàn)象的兩端,只不過是天地大體的新陳代謝、吐故納新而已,而天地的能生能死萬物的功能卻是永恒的,并沒有隨萬物的生滅循環(huán)變相而消亡。它本來就是一個整體的頭我,無形無相,生而不生,好象永恒存在,如此而已。 【本章說解】 本章經(jīng)旨,是引喻天長地久之道,教人去私立公,放下人心,遵循天人合一之理,追求長生久視之道。天地者,大道運行顯跡之用,至誠無妄,育萬物而不遺,生萬物而不匱。天地無私,圣人與天地同其無私。大道運行,無私無慮,無掛無礙。沒有親疏,不分貴賤。施德之化,不擇賢愚,普惠蒼生,無論高下。天地以無私而成全萬物之私,圣人以無私而成就萬物之利。圣人是天地在人間之用,天地是圣人之本體。 本章是繼第五章之后,再一次贊頌天地。天地是客觀存在的自然,它由道所生,并遵循道的規(guī)律運行,體現(xiàn)著道的本質與運用。太上贊美天道的無私無為,是為了推及人道,希望世人識天道,效法天道。 天道是人道的依歸,人道是天道的體現(xiàn)。圣人是天道與人道的中介,既通天道,又通人道,是天人合一的典范。故老子在經(jīng)中反復用圣人之道比喻天道,其用意正在于讓天下人效法圣人的無私無為,修養(yǎng)道德,再造性命,遵循天地之道,終而復歸大道。 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不自生”,“故而能長生”。既不說明是由他力而生,也不說為萬物而不得已不生。而是說明天地的“不自生”,正是天地的“大私”。如果說“不自生”還不算是大公無私的表現(xiàn),那么天地之間,就絕對沒有一個真正的大公了?!蛾幏?jīng)》曰:“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其意是說大公與大私本無一定的界限。如果整體自私到了極點,私極就是公。換言之,大公無私到了極處,即是大私。反過來講,這種大私,也就是大公。 世間的道理,無論大小粗細,公私是非,推理到了極點,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與界限,都是人為有心有識的分別而已。太上所言及陰符經(jīng)所論,皆是就道體與道用的轉換變化而言,亦是對公與私對待關系的辯證。讀經(jīng)者可自悟其中深層之理。 本章以“以不自生而能長生”,“后身而身先”,“外身而身存”,“無私而成私”四對矛盾關系,闡述順逆對立著的雙方互相轉化的辯證法,其中蘊含著甚深的哲理。有人認為這是老子為人處世的“面南之術”,說無爭爭、無私私、無為為等觀點,是老子為了維護統(tǒng)治地位的狡詐之術。這實在是對太上的一種莫大曲解。 所謂“無私”,即普濟萬物而惟獨無我之道也。非至誠無妄不能有,非我心與萬物一體不能行。圣人無私,所以能成就天下之私。人心若能無私,心地必然像天地般寬廣,正氣必然像虛谷一樣具足,何愁不能與天地共長久。 明白了這個道理的奧妙,再反觀歷史上成功的例證,到處可見。無論是在軍事兵略上,也無論是在為政的政略上,我們民族語言名詞中的“身先士卒”、“公而忘私”等等名言,便成為千古顛撲不破的無上法則。范仲淹在《岳陽樓記》的兩句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流傳至今而不朽。但人們卻少知這是范氏從太上圣祖“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這兩句警語中引申出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