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禮學管窺孔子禮學管窺 儒家最重禮學,用之以“齊家”、“治國”,“禮”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得以相沿,而孔子的禮學思想是儒家禮學的核心,它在孔子的整個思想體系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禮”是孔子各文面思想的一個基本的出發(fā)點,難怪有人認為“孔學主要是禮學”了。作者認為孔子一生都在為實現“禮”制的理想社會而奔波,孔子禮學是對周禮的發(fā)展,其最終目的是希望能建立一個穩(wěn)定有序、和諧發(fā)展的社會。在孔子的思想體系,“禮”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論語》中言“禮”者三十九章,“禮”字凡七十五見。況且孔子在“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擊水土”時,(《禮記·中庸》)無不稱道周禮,而周禮是用來區(qū)別親疏、長幼、貴賤、尊卑、上下、男女的氏族宗法制度、貴族等級制度、財產分配原則和倫理道德規(guī)范,來維護和鞏固國家統(tǒng)治的??鬃咏倘耸亍岸Y”,是為了維護社會的和諧、有序與穩(wěn)定,他一生為了實現這個理想的社會,致力于恢復一種人人相愛,尊敬當權者的社會,而“禮”便是建立有序社會的唯一途徑。 一、孔子禮學思想產生的淵源 春秋時期是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轉型期,這種轉變與變革是一個緩慢的、自發(fā)的、漸進過程,它一直延續(xù)了三百多年之久,一直到春秋戰(zhàn)國之交才算完成。因此,在這個時期的歷史,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了過渡時期的特點,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理性與信仰的斗爭錯綜交織,有時往往體現在一個人身上,在孔子身上便體現出這種特點。 春秋時期是一個危機四伏的時代,先秦主要學派,除法家(如韓非子)以外,大都持此觀點。孔子明言春秋為“禮壞樂崩”或“天下無道”的時代;墨子也講春秋為“別君”、“別士”的時代;孟子說春秋“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保ā睹献印る墓隆罚┣f子說:“天下大亂,圣賢不明,道德不一,……是故內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fā),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保ā肚f子·天下》)在這“天下大亂”的年代,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都逾越了周禮的束縛,具有某種革命的性質。當時周天子的權威旁落了,“陪臣執(zhí)國命”,如魯國,自宣公死,以季氏為道的三桓控制政權,所謂“政在季氏”好幾代。季氏實際上代替了魯君的位置,把政事交給出身微賤的家臣。孔子認為這是“天下無道”的表現,一些大國諸候為了爭奪霸權,還紛紛把自己說成是天神的代理人?!秶Z·晉語五》:“宋人弒昭公,趙宣子請師于靈公以伐宋。公曰:非晉國之急也?對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為明訓也。今宋人弒其君,是反天地而逆民則也,天必誅焉。晉為盟主,而不修天罰,將俱及焉。公許之”。[1]這里趙宣子勸說晉靈公以盟主的身份代替天子去實行“天罰”,以維護天命所規(guī)定的上下尊卑的等級秩序。《左傳·昭公十三年》記載:“初,(楚)靈王卜,曰:余尚得天下。不吉,投龜,垢天而呼曰:是區(qū)區(qū)者而不余畀,余必自取之?!?A title="" style="CURSOR: pointer;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102,102,102);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OUTLINE-STYLE: none;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href="file:///D:/????°??????????????|???|???????|è?o???.doc#_ftn2" name=_ftnref2>[2]楚靈王以謾罵來要求天神賜給他天命做天子,這種態(tài)度不僅是僭越,而且是最大的褻瀆了,天的神圣莊嚴已威風掃地。這個時期臣弒君、子弒父以及其它一些篡逆和信越的行為經常發(fā)生,并且敢于反抗天命。在春秋過渡時期,貧富變易也頗為劇烈,富貴者淪于貧賤,或貧賤者升之為富貴,高岸深谷,互移其位。管仲以“求三歸”、“奪驕邑”而富,季氏“以田賦”、“伐擷臾”而致富,衛(wèi)公子荊善居室而富,子貢以“衛(wèi)之賈人”身份,“不受命而貨殖”以富。而以前曾是氏族貴族后沒落而成“貧賤”者,如孔鯉、顏路、顏淵、閔子賽、曾晳、曾參等人皆是,在這個高岸深谷的時代,貧富已向兩極分化,執(zhí)禮的君子,不得不委諸天命。在這個君臣之禮不整、社會秩序混亂的年代里,孔子企圖以“禮”來調節(jié)各種關系,緩和日益激烈的社會矛盾。在孔子看來,“天下無道”,上下秩序混亂的原因在于周禮被破壞的緣故,處于“禮崩樂壞”時代的孔子是一個“信而好古”的人,是一個“學周禮”而要“從周”的人??鬃由L于鄒魯,而西周之物在于鄒魯。《左傳》說:“周禮盡在魯”??鬃右舱f:“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論語·雍也》)因此,郭沫若說:“成王分封魯公伯禽時,曾‘分之士田陪敦,祝宗卜史,備物典策,官司彝器’。比較同時受封的康叔來特別隆重?!保ā肚嚆~時代》)孔子少年時代即好禮,“子入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在保存了“周索”的典章文物的魯國,有著深厚的周禮傳統(tǒng),則自然受縉紳學術傳統(tǒng)的長期熏陶,而正由于此,魯國也是最守舊禮并且逐步削弱下來的。由于受這種禮文化的陶冶,故孔子言“禮”極多,其思想以“禮”為社會之準則,即“立于禮”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二、孔子禮學對周禮的發(fā)展 孔子所處的時代,“禮”受到極大的破壞,他對此痛心疾首,要求當時的貴族們按周禮行事。關于“禮”,楊向奎在《禮的起源》中認為,“禮”起源于原始交往,原始社會的“禮尚往來”,實際上是貨物交易,封建社會初期的交換帶有濃厚的“禮儀”性質,經過周公的加工,“禮儀”中減少了商業(yè)性,經過孔子的加工,去掉了“禮儀”中的商業(yè)性,“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論語·陽貨》)是宣告“禮”不應當是商業(yè)。對于“禮”的涵義,一般認為它是周初確定的一套典章、制度、規(guī)矩、儀節(jié)。丁原明在《略論孔子“仁”、“禮”、“政”思想》一文認為,從“禮”的本質或其最高層次方面加以概括,應把“禮”理解為國家和社會的總規(guī)范。[3]孔子把“禮看得很高,不是一般的行為準則,而是上升到社會制度、社會秩序等上層建筑的領域?!岸Y”是制度、名分的范疇,而“仁”是屬于倫理的范疇??鬃影选岸Y”作為治國的方案,是他實施理想社會的一種社會政治學說,他主張“為國以禮”。(《論語·先進》)《左傳·隱公十一年》載:“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4]這說明“禮”是維護以血緣宗法關系建立起來的國家及其制度,是分等級、別貴賤,維護世襲制的??鬃訉τ凇岸Y”的經國治世作用作過很多說明。例如,“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論語·里仁》)“上好禮,則民易使也?!保ā墩撜Z·憲問》)正因如此,孔門強調“安上治民,莫善于禮?!保ā抖Y記·經解》) “禮”在周代具有根本法的性質,其特征在于貴賤有序,而祭祀與軍事活動的舊禮,使貴族與平民的區(qū)別,貴族中間等級高下的區(qū)別,自由民與奴仆的身份區(qū)別,在宗教的神秘氣氛中鮮明地呈現在人們面前,從而使人們牢記自己在嚴格的等級隸屬關系中所處的地位,懂得僭禮是違法的,而氏族貴族恣意處置“民”是合“禮”的、合法的。候外廬在《中國思想通史》中認為,由于周人的政治宗教化,在思想意識上便產生了“禮”是一種特別的政權形式,即所謂“禮不下庶人”,“禮所以別貴賤”,“禮者別貴賤序尊卑者也?!边@一制度藏在尊爵彝器的神物之中,這種宗廟社稷的重器代替了古代法律,形成統(tǒng)治者利用階級分化而實行專政的制度;這種權利主義務必專及于一個階級的形式,完全是為了周代氏族貴族而設的一套機械。周朝統(tǒng)治者將“禮”奉為立國之本?!岸Y,國之干也”。(《左傳·襄公三十年》)“禮,國之紀也?!保ā秶Z·晉語四》)“禮,政之輿也”(《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禮,王之大經也。”(《左傳·昭公十五年》)由此看出,周人把禮看作統(tǒng)治國家的工具,它也是從上而下所不可或缺的??鬃影阎芏Y看作是最完美的,他說“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保ā墩撜Z·為政》)孔子把夏、殷、周三代視為理想社會,而周代最為繁榮發(fā)達,是上古三代的黃金時代,它的典章制度蔚為壯觀,孔子贊嘆道“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保ā墩撜Z·八佾》) 孔子敬仰周禮,又生長于保存周禮最完善的周公封地----鄒魯,周公在西周王朝初期長期執(zhí)政,使魯國成為唯一能用天子禮樂祭祀天地祖先的諸候國。這種特殊的政治地位,把魯國造成了西周時代在東部的文化軸心,長期保存著周王朝各種古老的典章制度。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容易使人們形成守舊為榮的社會意識,以緬懷祖先的功烈來安慰現實的不幸,即使屬于被統(tǒng)治的“小人”也往往受其影響?!妒酚洝た鬃邮兰摇氛f:“孔子為兒嬉戲,常陳姐豆,設禮容”??鬃訌男【蛯W周禮,“入太廟,每事問”,濃厚的禮樂氛圍,加之孔子又喜愛為之,便發(fā)展到后來的仰慕古之周禮,并竭其一生維護之。但是,孔子并不是泥古不化,而是對于周禮有重大的損益,在動亂的春秋末世,孔子提倡“禮”并不是回歸西周王朝,而是為了維護現實社會的和睦,在“禮”的問題,便表現出一定的維新性。 孔子執(zhí)“禮”雖嚴,卻又提出“權”,即原則的堅定性與方法靈活的統(tǒng)一以此來防止執(zhí)“禮”過死,以利于“禮”的更好貫徹?!瓣愃緮枺骸压Y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于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熟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論語·述而》)魯昭公娶吳(同姓)女,是違周禮的。為了掩飾這一違禮的行為,不稱婦為吳姬,而稱吳孟子??鬃訛榱藝朗刂芏Y為尊者諱,不議論君父之非,只好把魯昭公的違禮說成知禮。這里就包含了“權”的意義,他說了假話,卻是維護了君臣之義,這是“權”。因此,當他受陳司敗的批評時,不能不承認有過,但他并不以為憾事,而是承認有錯?!叭~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保ā墩撜Z·子路》)父子互相包庇以隱真情,雖不誠實,也算是誠,因其符合親的原則。這也是“權”。由此看來,孔子的“權”是以如何有利于維護“禮”為轉移的。在權變之時,要掌握好“度”,他說:“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保ā墩撜Z·子罕》)“權”很難掌握,用不好就會偏離“禮”而做出不道德的事來。只有通于天道,忠實于“禮”而又善于變通的人才會用“權”,掌握了“權”便能以不變應萬變,萬變而不離其宗。 孔子尊從的是西周大禮,這是不能變的。魯哀公問孔子什么是大禮?孔子說“民之所由生,禮為大。非禮無以節(jié)事天地之神也,非禮無以辯君臣、上下、長幼之位也;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之交也。”(《禮記·哀公問》)這雖并不一定是孔子說的,但也體現了他強調“禮”不同于一般的禮儀,也即不同于禮的形式?!岸Y也者,猶體也,體不備,君子謂之不成人。”(《禮記·禮器》)在禮的本質問題上是絕對的,但形式末節(jié)上的小禮是可以變通的?!奥槊幔Y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保ā墩撜Z·子罕》)禮帽用麻料織,這是周禮的規(guī)定,現在大家都用絲料做,這樣比較省儉,無損于禮的實質,孔子表示可隨從眾俗。但是,在拜見君王之禮上,孔子寸步不讓。依周制之禮,拜見君王,當在堂下跪拜,而人們改在堂上跪拜,這一改變容易助長臣下?lián)?,使君主的尊嚴受到損害,是有失于君臣體統(tǒng)的無禮行為。所以,孔子斷然不從,“雖違眾”而“從下”,在“禮”的實質性問題上他是寸步不讓的;況且他是反對追求形式的,他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孔子還說:“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并說這是“禮之本”。孔子的這些議論,都是追求實質內容,反對形式主義,他所要維護的是周禮的精神。《史記·孔子世家》說:“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于季氏,因陽虎為亂,欲廢三桓之適,更立其庶孽陽虎素所善者,遂執(zhí)季桓子?;缸釉p之,得脫。定公九年,陽虎不勝,奔于齊。是時孔子年五十。公山不狃以費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彌久,溫溫無所試,莫能己用,……曰:‘夫召我者豈徒哉?如用我,其為東周乎!’然亦卒不行。”[5]公山不狃叛亂,孔子以召而欲征,遭到子路的反對,但孔子以周道繼承自命,他想,費地雖小,難道不能象周文王、周武王那樣干一番大事業(yè),在東方復興周禮嗎?可見孔子重大禮,而不居小禮,在春秋末世動蕩不安的社會里,要完全拘泥周禮,也是不現實的??鬃拥乃枷牍亲永锸琴N近現實的,他并不是死守周禮的古董,而是在貫徹“禮”的過程中進行一些枝葉的變通,在某些環(huán)節(jié)進行一些革命,我們權且叫它維新吧??鬃铀枷朐诋敃r畢竟有其進步性,否則不會弟子三千,形成最大的學術流派。 孔子主張對庶民實行“德治”,對貴族的犯罪者用刑。這也是對周禮的革新??鬃犹岢觯骸暗乐哉?,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德,齊之禮,有恥且格”。。他認為“刑”,雖使“民”免于犯法,卻不知羞恥之心;只有以仁義道德教化去統(tǒng)治,這樣不僅可以防止作亂,且能使民眾心悅誠服。而周禮規(guī)定:“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6]但孔子卻要實行“德治”,把“禮”下到庶人中間去,這也是對階級關系變化的新認識,是對貴族壟斷“禮”的一種突破,因此,是對周禮“禮不下庶人”的修正。孔子主張“德治”而不排斥刑治,不過是以德為主,先德后刑?!吨芏Y·秋官·小司寇》載有“凡命夫、命婦不躬坐獄訟”,言凡是貴族大夫和受封號的婦人,不親身以罪打官司。但是,孔子卻贊同對大夫以上的人用刑?!蹲髠鳌ふ压哪辍酚涊d:“仲尼曰:叔向,古之遺直也,治國制刑,不隱于親,三數叔魚之惡,不為末減。曰義也夫,可謂直矣?!?A title="" style="CURSOR: pointer;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102,102,102);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OUTLINE-STYLE: none;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href="file:///D:/????°??????????????|???|???????|è?o???.doc#_ftn7" name=_ftnref7>[7]這說明孔子是贊成對有罪的大夫用刑的。面對嚴重的社會動蕩,孔子提出君臣、上下之間作出讓步,然又不超越于“禮”,也算是對周禮的一點修補,以適應社會變化的需要?!熬钩家远Y,臣事君以忠?!保ā墩撜Z·八佾》)要求君臣雙方各盡其“禮”,相互調整其行為規(guī)范?!叭硕鵁o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這里的“人”,據趙紀彬先生《論語新探》證之,當為上層統(tǒng)治者,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孔子不得不對統(tǒng)治者提出新的要求,要其“使民以義”,(《論語·公冶長》)反對“居上不寬”。同時他又要求在下的“民”要“貧而無怨”,“貧而樂”,安貧樂道,安其位,行其分,不許他們犯上作亂。在這里孔子要求君臣上下之間都作出讓步,雙方都要守“禮”,以此調節(jié)社會矛盾,維護貴賤有別的社會制度?!墩撜Z·顏淵》說:“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8]侯外廬在《中國思想通史》中認為,“克己復禮”就是教國民階級自動退讓,視聽言動以氏族貴族制度的合法行為為標準。這一標準就是一方面教氏族貴族自動開放政權,另一方面教國民階級自動奉公守禮,一切都依照“自上而下”的改良方式進行。其實,孔子做為一個智者,在當時已看到歷史發(fā)展的潮流不可逆轉,他雖固執(zhí)周禮,但新興地主階級已很活躍,他們要參與國家的政治,貧富也劇烈分化,翻覆不定,為了調和矛盾,折中新舊,在不喪失原則立場的情況下,孔子便以溫和改良主義來緩和激烈的沖突和斗爭,以達到社會的和睦。 孔子對周禮還有一個發(fā)展,那就是“舉賢”。這一思想對后世影響較大,在封建社會延續(xù)了幾千年,是有進步性的,發(fā)展到當今社會便是任人唯賢,這是孔子在選用人才間題的一大貢獻。周禮是“以世舉賢”,實行世官世祿制?!跋茸娈斮t,后子孫必顯,行如桀、紂,列從必尊,此以世舉賢也?!保ā盾髯印ぞ印罚榱诉m應封建經濟和政治的發(fā)展,孔子提出“舉賢才”的新思想?!墩撜Z》中關于這方面的記載有:“哀公問曰:何為民則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笨鬃右浴懊瘛钡摹胺迸c“不服”做為選賢的標準,可見他已對新興階級的重視,他們的是非觀在為政問題上顯得很重要。還有:“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子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論語·子路》)對于在政治上能任用賢才的事,孔子聽到后是很高興的?!肮逦淖又即蠓蜃c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保ā墩撜Z·憲問》)孔子任用賢才是不拘一格的,“子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論語·先進》)先學習禮樂而后為官的是庶人,先當官后學習禮樂的是世卿子弟。如果選用官吏,他寧愿選前者。在這里,孔子打破了階級局限,以才舉人而用之,是對周禮“以世舉賢”的修正。但是,孔子講的“舉賢”是對上層統(tǒng)治者的,要他們自動地實行開明的“舉賢”,而不允許賢人以自主獨立的方式自上而下地參與政治,孔子對周禮的“革命”是溫和的,謹小慎微的,因為始終是在不斷地維護周禮的實質精神,雖然做一些改革,那是迫不得已而為之的,不如此就難以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就會“天下無道”。那么孔子“禮”學思想的實施就會變成空中樓閣。盡管如此,他的“舉賢”在當時還是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對后世也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如墨子指出:“列德而尚賢,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保ā赌印ど匈t上》)孟子提倡:“尊賢使能,俊杰在列?!保ā睹献印す珜O丑上》)荀子也說:“無德不貴,無能不官,武功不賞,無罪不罰,朝無幸位,民無幸生,尚賢使能而等位不遺?!保ā盾髯印ね踔啤罚╉n非子更表現出“舉賢”上的進步性,他說“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韓非子·說疑》)以后的諸葛亮、曹操、李世民的選賢用能,無不受其孔子“舉賢”思想的影響。 三、孔子實現“禮”的途徑 孔子終其一生都在為實現“禮”制的社會而奔波,馮友蘭在《從中華民族的形成看儒家思想的歷史觀》一文說,孔子“不隱蔽他的立場,他發(fā)了許多議論,說了許多話,但總起來是一句話“為東周”。(《論語·陽貨》)況且孔子的學禮、復禮、傳禮貫之于始終,為了復興周禮,他提出“仁”作為“禮”的理論基礎。有人認為“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匡亞明在《孔子評傳》就持此觀點,汪琴炬在《評蔡尚思的評‘孔子評傳’》一文中,極力反駁蔡尚思,他認為孔子非常重視“仁”,“因為‘仁’在孔子思想中是被當作人的各種美德,當作具有各種美德的人所構成的人類思想的美好社會的象征來看待的。在孔子思想中,禮只是人的外在行為準則,它是為‘仁者人也’的人而存在的,沒有人,哪來的禮?喪失了仁即人的美德的人又怎能稱得起人呢?”[9]筆者以為“仁”“禮”不是對立的,“仁”是孔子實現禮制社會的理論依據,任何政治行為沒有思想基礎是不會深入人心的,也是不會達到預期目的??鬃涌吹揭话阌蓚€別集合而成,他的“克己復禮為仁”,就是想從改選個人的心靈入手,實現整個社會的復禮。 “仁”和“禮”是兩個范疇,“仁”是屬于人們的道德觀念和品質,“禮”是屬于社會倫理和制度的。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這就是說人沒有仁的精神品質,是不能貫徹禮的,從而說明“仁”是“禮”的精神支柱。怎樣復禮,孔子以“仁”為道德修養(yǎng)的標準來改造人,使其合“禮”,只有具備了“仁”的道德品質才不會做出背“禮”的事情??鬃诱f:“茍志于仁矣,無惡也?!保ā墩撜Z·里仁》)若專心培植“仁”的品德,便可以消除惡的行為。他強調“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論語·里仁》)時刻不忘培養(yǎng)“仁”的品質,遇到什么情況都可以堅持不渝。如果人有了美好的道德品質,道德思想便會達到很高的境界,這樣就能更好地執(zhí)行“禮”了。《論語》中言“仁”者五十八章,“仁”字出現一百零一次,可見“仁”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他的作用范圍比“禮”更為廣泛??鬃又v“仁”一般都是針對具體情況講的,沒有給“仁”下過一個嚴格的定義,這就使人們對“仁”的理解產生歧義,愛“仁”就是愛人,這并不是因孔子說過:“樊遲問仁,子曰:愛人?!保ā墩撜Z·顏淵》)從孔子在不同場合對“仁”的解釋,都貫穿著“人”的思想,強調“愛人”這種美德。“仁”具有一種超時代的普遍性,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孔子又以為只有上層的統(tǒng)治者才配“仁”。如“君子而不仁者有以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保ā墩撜Z·憲問》)“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者而死者也?!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論語·陽貨》)“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保ā墩撜Z·陽貨》)“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堰。”(《論語·顏淵》)“君子上達,小人下達?!保ā墩撜Z·憲問》)“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薄熬討训拢∪藨淹痢!保ā墩撜Z·里仁》)由此看來,仁只屬于貴族君子,下層被統(tǒng)治者“民”是不能做仁人的。由此可發(fā)現另一個問題,就是孔子的“愛人”是有等級的,不是籠統(tǒng)地把所有的人包括在內的。馮友蘭在《關于論孔子“仁”的思想的一些補充論證》一文中指出:“孔子所說的‘仁’和‘愛人’有其階級本質,他真正愛的只是他本階級的人。”孔子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發(fā)現了“人”,但是他的“愛人”是分貴賤、階級的,否則就和“禮”的實質相矛盾。不過“愛人”是包含了對下層勞動者要寬厚,把勞動者當人看,是順應時代和社會發(fā)展趨勢的。 “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則,是各種善的品德的概括,總括起來,又可分兩個方面:即對貴族君子要講忠、信、恭、敬;對下層的“民”要講寬、惠??鬃影选叭省笨吹煤芨?,不輕易許人,但他視“禮”更高于“仁”。管仲助“桓公九合諸侯”,又輔佐桓公尊王攘夷立下了大功,孔子才許他以仁,但又批評管仲不知禮,因為“不學禮,無以立。”唐柳宗元說“儒者以禮立仁義”。宋張載指出:“仁守之者,在學禮也?!薄叭省苯K竟是一種實現“禮”制社會的一種手段、一種途徑。 為了調節(jié)社會矛盾,維護上下有別、貴賤有序的社會制度,孔子提出“正名”的理論,把人們的守禮行為給以名分化?!墩撜Z·子路》篇載“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圈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笨鬃拥恼诶碚撋鲜菬o可厚非的,任何統(tǒng)治者要實現自己的意圖,都要為自己正其名分,它是辦好事情的前提。在春秋時代,各諸侯與卿大夫之間,卿大夫與卿大夫之間,卿大夫與陪臣之間,進行著錯宗復雜的斗爭,政治狀況一片混亂。因此,“正名”問題,對于任何統(tǒng)治者都應該正視,應該解決孔子說為政一定要從“正名”開始,提出了當時具有普遍意義的一個理論問題,不能完全抹煞??鬃犹岢觥罢?,就是要挽救“禮壞樂崩”的局面而采取的政治對策,即以周禮為尺度去正名分,要求每個人的行為,都能和他由世襲而來的傳統(tǒng)的政治地位、等級身份、權利義務相稱,不得違禮偕越。“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論語·顏淵》)這就是要人們各守其道,以“禮”行事,這樣才會“天下有道”。馮友蘭在《三論孔子》一文中說:“正名牽涉到名與實的關系間題,君君、臣臣,頭一個‘君’字,頭一個‘臣’字,是指事實上為君為臣的具體的人,就是實。第二個‘君’字,第二個‘臣’字,是代表君、臣的總的抽象的名。孔子的辦法,是用抽象的‘名’以校正具體的‘實’。他認為只要把‘名’弄清楚,‘實’自然就會改變?!笨鬃拥恼陀^適合舊貴族維護名分的需要。但“名”與“實”又是矛盾的,“名”是歷史的產物,而現實又已經是發(fā)展了的現實,這一思想同孔子肯定管仲佐桓公、霸諸侯的思想也是矛盾的,依周禮,管仲助齊桓公是嗜越周天子,則“名不正”;可是,從新興階級的立場出發(fā),孔子又稱其為“仁”,管仲能行仁道,當然是“名正”了。社會基礎變了,卻無法使自己的觀念適應變化了的社會現實,反而視之為異常和不合理,企圖用過時的標準作為衡量正與不正的尺度,顯然不合時宜,他希望貴族君子都能自覺地不偕越,各守本分,以“克己復禮”為表率,則庶人不敢議政,自然不會犯上作亂??鬃釉凇懊薄皩崱标P系上是唯心主義,他想以“正名”去拯救“禮壞樂崩”,在現實中他處處碰壁,顯然是一種行不通的幻想。 1997年6月 [1] 上海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國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97-398頁。 [2] 楊伯峻前言,蔣冀騁標點:《左傳》,岳麓書社1988年版,第311頁。 [3]《孔子研究》,1986年底3期。 [4] 楊伯峻前言,蔣冀騁標點:《左傳》,岳麓書社1988年版,第13頁。 [5](漢)司馬遷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jié)正義:《史記》(全十冊)第六冊,中華書局1959年版, 第1914頁。 [6] 孔穎達《禮記正義》卻說:“禮不下庶人者,謂庶人貧,無物為禮,又分地是務,不服燕飲,故此禮不下與庶人行也?!栋谆⑼ā吩疲憾Y為有知,制刑為無知。設禮謂酬酢之禮,不及庶人,勉民使至於士也。故《士相見禮》云:庶人見於君,不為容進退,走。是也。張逸云:非是都不行禮也,但以其遽務,不能備之,故不著於經文三百威儀三千耳,其有事則假士禮行之。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條,不設大夫犯罪之目也。所以然者,大夫必用有德,若逆設其刑,則是君不知賢也。張逸云:謂所犯之罪,不在夏三千、周二千五百之科,不使賢者犯法也,非謂都不刑其身也。其有罪,則以八議,議其輕重耳。”(見清阮元??獭妒涀⑹琛飞蟽裕腥A書局1980年影印版,第1249頁。) [7] 楊伯峻前言,蔣冀騁標點:《左傳》,岳麓書社1988年版,第317頁。 [8] 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23頁。 [9] 見《孔子研究》1986年第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