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訓 ╖ 格物 · 解讀兒童博物館 致知 · 理解游戲的價值 善思 · 重構(gòu)父母的思維 篤行 · 踐行高質(zhì)量陪伴 ╙成就孩子 超越自己 從關(guān)注父母訓開始╖ 每個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充滿期待,期待他們快樂成長,期待他們善于思考,期待他們能夠獨立面對生活、解決問題,期待他們能夠有一份喜歡的工作,期待他們有夢想…… 面對這些期待,我們又是怎么去實現(xiàn)的呢?很多時候我們的行動和期待相去甚遠而我們自己卻不自知,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我們雖然心懷美好的期待,但卻時常在自己的思維局限里和孩子交流,在不知不覺中禁錮著孩子的思維。如果我們真的想幫助孩子為未來做好準備,不斷升級更新重啟我們自己的大腦其實比費力規(guī)劃孩子的學習更重要。 重啟大腦的第一個重要方法: 認清自己的思維局限 在我接觸兒童博物館教育的過程中,看到了太多兒童教育的內(nèi)容和資源,這些教育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是完全以孩子為中心的,看到這些的時候,我一方面非常憂慮的是中國的孩子在各種培訓班里上課的時候,美國的孩子從小有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來啟發(fā)思考、啟發(fā)心智,這兩種起點是完全不一樣的,最終形成的競爭力也一定是不一樣的。另一方面憂慮的是,美國的兒童博物館教育已經(jīng)有了100多年的歷史,意味著這種教育方法的滲透已經(jīng)花了很長時間,影響了好幾代人,而我們這一代父母在兒童時期就已經(jīng)缺了很多課,這些缺的課會導致我們自己有很多盲區(qū)、誤區(qū)以及思維的局限性。 沒有孩子的人想認清自己的思維局限沒那么容易,往往是在遇到失敗、挫折、或者有人批判的時候可能會做一些反思,而當我們有了孩子之后,認清自己思維局限有一個特別簡單的方法,就是高質(zhì)量陪伴孩子成長。因為孩子的思維沒有局限性,孩子的世界也沒有局限性,當我們能夠清空自己的認知進入和理解孩子的世界的時候,我們自己的思維也會沒有邊界。 今年我在一土家長學校開出了一個善思父母社群,第一部分就是高質(zhì)量陪伴的練習。在我看來,高質(zhì)量陪伴和陪著孩子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高質(zhì)量陪伴第一個特別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關(guān)注當下,用心去觀察孩子,這個過程就是要把我們自己的思維局限打開,跳出我們對于事物固定模式的理解去理解孩子的行為,理解孩子每時每刻都在學什么,在思考什么,之后和孩子建立連接去拓展他的學習。當我們嘗試通過高質(zhì)量陪伴拓展孩子學習的時候,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不知道孩子到底要干什么;企圖引導孩子學習,但孩子好像壓根沒興趣;給孩子提開放式的問題,把孩子問跑了;在和孩子對話的過程中無意識用自己的思維局限在限制孩子思考等等,這些都是我在去年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今年,我把研究中心一線最棒的幾個老師都拉到了線上,就是想通過這個善思父母社群引導大家步步實踐去打開自己的思路,真正能夠在高質(zhì)量陪伴的過程中不斷拓展孩子的學習。 重啟大腦的第二個重要方法: 理解自己的焦慮。 焦慮非常容易控制我們的思考和行為,如果我們能夠理解自己的焦慮才能不被它控制和左右。 焦慮最直接的原因是不確定性。因為孩子出生之后有太多的可能性,而這些可能性很多都在我們的掌控和理解之外,再加上未來來得太快,競爭好像會特別激烈,為了獲得那一點點優(yōu)越感和暫時的確定性,我們會不惜一切代價讓孩子去努力。孩子一旦在某些方面非常優(yōu)秀的時候,我們內(nèi)心就踏實了一點,因為不確定性,我們也不想讓孩子喪失任何可能的機會,盡量把他們的時間都排滿,用于學各種本領(lǐng),在孩子學的過程中,也能換來我們自己片刻的平靜。 過去的父母其實是沒那么焦慮的,因為鞋匠的孩子就學做鞋,漁民的孩子就學打魚,沒有什么不確定性,這種確定性讓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的時候很自信,而我們的孩子將來要做的職業(yè)可能現(xiàn)在都還沒出現(xiàn),我們肯定會焦慮。焦慮太正常了,但我們要做的是不能被焦慮控制,而是接納這個焦慮的狀態(tài),充分理解焦慮。 我們可以靜下心來仔細去分析這樣幾個問題:
當我們充分理解自己的焦慮之后,也就不會恐懼或擔心了,也不會讓自己的焦慮折磨孩子。其實,我們就是需要對自己多一些耐心,同時也需要充分相信孩子的生存能力。 另一個方法就是聽一些成功的人過去的成長經(jīng)歷,聽孩子已經(jīng)成年的那些父母的經(jīng)歷,或者聽上一輩人養(yǎng)育孩子成長的過程,生命成長在任何時候都是有必然規(guī)律的,在那些故事里蘊含了很多人生曲折的情感經(jīng)歷,而這個經(jīng)歷是每一個父母都必然要以不同的形式走過的。 我聽一個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談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時獲得了非常大的啟發(fā),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總是對他要求很高,對他的表現(xiàn)不滿意,覺得他沒有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他覺得自己已經(jīng)很努力了,可是還是沒法達到父母的期待,后來在他51歲的時候他寫的書成為了紐約時報的暢銷書,那時他的父母早都已經(jīng)入土了,他說他那時真想給地下的父母打個電話說:“嘿!看!我終于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了!” 我從他成長過程中得到兩個非常重要的啟發(fā):
老一輩的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比我們更有耐心,而很多時候我們會把這種耐心理解為把孩子都慣壞了。其實這種耐心一是因為老人和孩子畢竟有距離,這種距離本身就會產(chǎn)生耐心,其次老人確實經(jīng)歷過孩子成長的過程,他們更容易理解孩子的問題,知道孩子不是完美的,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他們也見證過孩子長大的過程,知道有些問題就是階段性的,所以會更容易包容和理解。從老人那里我們可以獲得很多智慧,但是往往我們的思維局限和焦慮會阻礙我們看見老人和孩子之間所建立起來的非常深度的鏈接,那個鏈接更多的是愛,而不是各種要求。弗萊德曼的新書《Thank you for being late》中有一句話對我來說很有啟發(fā),翻譯出來大概是這個意思:人類所擁有的最特殊的能力是建立深度的關(guān)系,去愛、去關(guān)心、充滿希望、充滿信任,基于大家共同的價值來建立互助的社區(qū)。這些最特殊的能力是機器所不能具備的,也是我們真正需要讓孩子理解、感受和學會的。 當我們在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而焦慮的時候,問自己這樣兩個問題:
在回答這兩個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作為父母,我們此時此刻企圖讓孩子學會的東西可能對他的人生來說非常不重要,也或者我們想讓他學會這些東西的方法根本就不對。 重啟大腦的第三個重要方法: 改變學習方式和孩子一起成長。 我們在上學的時候老師通常是傳授,不是太鼓勵提問題,我們學習的主要任務(wù)是記住信息和標準答案,通過考試。這種學習模式之下,大腦思維模式被簡化了,結(jié)果導致我們提問題的能力比較弱,我們把一個問題研究透徹的能力也比較弱,因為這些能力考試基本不需要。提出問題和研究問題的能力弱意味著我們在看到一個信息的時候缺乏邏輯判斷能力,還意味著我們非常習慣不假思索地就聽專家或?qū)I(yè)人士的觀點,而我們自己特別不自信,遇到問題總覺得自己不知道該怎么辦或者對自己的想法沒有信心,必須得有個人來告訴我該怎么辦,或者必須有某個人來告訴我這個想法是正確的。 在養(yǎng)孩子這件事上,現(xiàn)在專家那么多,聽的多了,專家觀點不一樣的時候我們更焦慮了,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而我們用尋找標準答案的方式去生活的時候,反而會把日子過亂了。過亂了自己的日子是一方面,對孩子的影響又是另一方面,當我們面對特別有創(chuàng)造力的孩子提出上百個問題的時候,我們的思維真是跟不上,都上百度查其實還是在用尋找標準答案的思維在影響孩子的學習方式,另外,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也特別愛干預,把以為自己懂的東西都傳授給孩子,剝奪他自己探索和學習的機會,覺得這是學習最簡便的路徑,當孩子對我們提出質(zhì)疑的時候,我們的習慣性反應也是你就不懂,別瞎問。 孩子要面向未來,特別重要的能力就是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能解決問題都不是最重要的能力,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其實是最核心的能力,這些能力都是我們自己特別欠缺的。不具備這些能力有時候我們感覺不到,因為我們現(xiàn)在所從事的很多職業(yè)其實是不需要這些能力的,基本上我們能像機器一樣簡單思考就可以勝任了,但是未來可能的那些就業(yè)機會一定是需要這些能力的,如果我們不想讓自己的學習方式影響孩子在未來的發(fā)展還真得重新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孩子一起成長。 去年我們通過系統(tǒng)思維線上工作坊改變了很多父母的思維方式,今年在善思父母社群里面我們會通過藝術(shù)思維、國際思維、系統(tǒng)思維等幾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來學習,學習的方法就是美國學校課堂里會用到的,這種學習方法和我們曾經(jīng)的學習方法很不一樣,重要的根本不是我們要學的內(nèi)容是什么,重要的就是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式,拓展我們自己的思維邊界,不是來找正確答案,而是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當我們習慣了一種思考模式之后,在生活中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去應用,在和孩子一起玩或一起交流的過程中也都可以用來啟發(fā)孩子。 從我2005年去美國上學時算起,基本上這十幾年我的大腦一直處在不斷更新升級迭代重啟的狀態(tài),當我們能夠看清和理解自己的思維缺陷然后再去想辦法改變的時候,自己其實有非常多的可能性。我自己受益于這樣的學習方式,更受益于幾個孩子給我的非常多的啟發(fā)。我最美好的愿望是,我能幫助更多的人重啟大腦,和孩子的成長同步。 今年一土家長學校的善思父母社群人數(shù)會比較少,只有300個人,主要是我的能力和時間有限,我希望能夠和很少的人建立更加深度的鏈接,進行更加深度的學習。如果你有緣加入了社群,那就期待我們將一起走過的這一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