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陽中風(fēng)兼下利者,可仿葛根湯而用桂枝加葛根湯。 2.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樸杏子湯主之。 太陽病誤下后,雖未陷于里,但正氣已不足,所以雖仍有表證,但用桂枝湯解表。風(fēng)寒襲肺,肅降不能,所以喘,但無水飲。故用桂枝湯解表宣肺,厚樸杏子降費平喘。 3.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與黃連阿膠湯對偶。前者是心腎陽虛,后者是心腎陰虛。心陰虛有熱,腎陽虛,則用附子瀉心湯。 4.第28條:服桂枝湯,或誤下后,仍頭銜將他,翕翕發(fā)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主之。 此條去桂去芍,爭議頗大,臨床上來說直接桂枝湯加茯苓白術(shù)更妥。此條是外有表證,內(nèi)有脾虛水停。所以茯苓白術(shù)生姜健脾利水。 5.第83條:咽喉干燥者,不可發(fā)汗。 咽喉干燥,津液已傷,所以不能麻黃湯解表??梢月辄S湯加人參麥冬,滋陰解表。 6.熱邪可以迫大腸而致下利,寒邪也可以,如第32條,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即是風(fēng)寒內(nèi)迫大腸而下利。第32條,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 葛根加半夏湯主之。此條乃是風(fēng)寒襲肺,肺部肅降,影響胃降而成。臨床上也有外感風(fēng)寒,內(nèi)有嘔利者,也可用葛根加半夏湯。與后世之藿香正氣水類似。 7.大青龍湯,外寒重于里熱;外閉得解,內(nèi)熱方有宣泄之路;甘草大棗調(diào)理中焦,資助汗源;麻黃桂枝之比為三比一,麻黃六兩,石膏雞子大為40克。白虎湯石膏為1斤 (250克),故小青龍中怕太熱時,加個二三十克就可以。若內(nèi)熱大于外寒,則已是溫病。 8.桂二越婢一湯:表郁內(nèi)熱輕證。重證用大青龍。 9.桂枝麻黃各半湯:表郁輕證。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一日兩三次發(fā),面赤身癢。不嘔,清便欲自可。此熱是正氣恢復(fù),抗邪于肌表,陽氣弗郁。 10.五苓散,苓桂朮甘,苓桂棗甘,苓桂姜甘湯中桂枝的作用:一是可以解表,二是可以溫補心陽,主要是第三:通陽化氣,可以在各方利水的同時,桂枝通陽化氣講水 化生成津液來補充濡養(yǎng)機體。 11.中焦停水一般不渴,水蓄下焦容易口渴。中焦停水用茯苓甘草湯即苓桂姜甘湯:心下悸(不是心悸);手足厥冷。是胃陽和水飲相搏故心下悸。前者通陽化氣行水,后 者溫胃散水。 12.桃核承氣湯中的桂枝,作用自認為應(yīng)是:辛溫通陽開結(jié),有反佐之意。 13.傷寒論中桂枝的作用基本如下:通陽解表(麻黃湯,桂枝湯)、通陽化氣(苓桂劑,腎氣丸)、溫陽行水(苓桂劑)、溫通經(jīng)脈(當(dāng)歸四逆湯,黃芪桂枝五物湯,桂枝芍藥知母湯) 通陽開結(jié)(桃核承氣湯)、降逆平?jīng)_(桂枝加桂) 14.臨床上少腹急結(jié)或少腹硬滿者,看小便自利否,小便不利者,蓄水;小便自利者,有可能是蓄血(輕證 桂枝茯苓丸 桃核承氣,重癥抵擋湯 大黃 桃仁 水蛭 氓蟲 大黃甘遂阿膠)。水血互結(jié)陰證者 歸芍散 薏苡附子敗醬散 大黃附子細辛湯加甘遂 。血熱互結(jié)熱證為主者 大黃牡丹湯 15.下焦蓄血也可導(dǎo)致身黃,其病機是淤血停滯,營氣不能敷布所致。其身黃為小便自利,目珠不黃。為蓄血證之重癥。 16.梔子豆豉湯:梔子苦寒清胸膈之熱,可導(dǎo)熱從小便下行;淡豆豉辛涼宣透解表。熱邪從表而宣。后世的清營湯(犀角 竹葉 金銀花 連翹 玄參 麥冬 生地 丹參 黃連 )組方思路應(yīng) 出于此。 17.大青龍湯,麻黃6兩 石膏40克 ,麻黃量大于石膏;麻杏石甘湯,麻黃4量 石膏半斤125克,石膏兩倍于麻黃。一是制約麻黃之溫,二是麻黃制約石膏之涼,防其涼遏。 18.桂枝加桂湯是心陽虛下焦寒氣上沖所發(fā)奔豚;苓桂棗甘湯是其人臍下悸,欲發(fā)奔豚,是心陽虛下焦寒水上沖欲發(fā)奔豚;苓桂朮甘是脾陽虛水濕不化,水氣凌心;苓桂姜甘湯是胃陽虛 ,心下悸 四肢厥逆 胃中有振水聲。水汽上逆和脾陽虛清氣不升共同導(dǎo)致頭暈。 19.小建中湯:102條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心中悸是因為心脾不足,氣血雙虧;邪氣內(nèi)擾,故煩。所以用小建中湯溫中健脾,補虛緩急,平補陰陽,調(diào)和氣血.脾胃虛弱 氣血不足為其病機。與理中湯不同,不宜用于陽虛夾濕之證,而適合用于陰陽兩虛,以陽虛為主者。陰虛內(nèi)熱者慎用。故病機為:陰陽兩虛,陽虛為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者。 20.厚姜半甘參湯中 半夏 生姜辛溫,降逆和胃 化痰除濕。 21.第29條: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功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fù)其陽:若厥愈 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diào)胃承氣湯;若重發(fā)汗,復(fù)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傷寒脈浮自汗出微惡寒,是太陽中風(fēng)證,但同時伴隨小便頻數(shù)是里陽不足,心煩腳攣急是陰液不足,故為太陽表證兼有陰陽兩虛,所以不能再用桂枝湯去發(fā)汗解表,感覺 用小建中湯合適。如果強用發(fā)汗,則陰陽更具虛:陽虛則四肢厥,胃寒吐逆,陰液不能上滋就會咽中干煩躁。這時的陰陽兩虛比發(fā)汗前更重,所以先用甘草干姜湯以復(fù)其陽, 陽回后,再用芍藥甘草湯以恢復(fù)其陰液。陰陽兩虛者,先回陽再就陰,是大論中的一般原則。如果用甘草干姜湯后,陽復(fù)太過,出現(xiàn)胃熱,則用調(diào)胃承氣湯少少與之,以調(diào) 胃氣。如果反復(fù)發(fā)汗以及用燒針奪汗,陽氣更虛,即用四逆湯。 22.酸甘化陰,辛甘化陽。 23.結(jié)胸是水熱邪氣結(jié)于胸膈皖腹,分熱實結(jié)胸和寒實結(jié)胸,其證屬實;臟結(jié)是臟氣虛弱,陰寒內(nèi)盛,復(fù)邪結(jié),以至補不能補,下不能下之證。 24.水熱互結(jié)重癥,也可有舌上燥而口渴。此是因為熱邪傷津,同時水熱互結(jié),氣機不通,津液不能上布而成。病機為津傷水熱互結(jié)。 25.病需峻劑,但不可久用,得下或汗即止。但可以峻劑和緩劑相互間隔使用。即峻劑后再補正氣然后再用峻劑,相互間隔使用。 26.大陷胸丸:大黃 芒硝 甘遂 葶藶子 杏仁 葶藶子苦寒瀉肺之水,杏仁寒瀉上焦及肺之水。 27.生姜瀉心湯是半夏瀉心湯減干姜2兩,加生姜4兩而成。與半夏瀉心湯不同點是:胃中水飲 停食。故有干噯食臭,舌苔有水飲表現(xiàn)。從此也可看出生姜可以消食導(dǎo)滯。 28.十棗湯:因為大戟甘遂芫花可以引起劇烈嘔吐,所以用大棗湯送服,并且平旦服,早上腹中空,可以讓藥快速下滑到腸道,不逗留胃,減輕嘔吐。巴豆也可仿此。本方性寒 但凡三焦特別是胸膈有水飲停聚,正氣不虛者,不論寒熱皆可用之。 29.陽明胃腸燥熱,影響脾升清,不能運化津液,故造成大便干。 30.第191條: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既然汗出,此欲做固假,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別故也。 固假:寒溫不適,飲食不消,腹內(nèi)結(jié)聚成塊,推之可移的病癥。胃中寒,不能食,影響脾,脾不能運化水濕至膀胱,故小便不利。手足為脾胃所主,因脾胃陽虛不固,其所主津液乘虛外滲, 故手足寂然汗出,但為冷汗。寒性凝斂,欲將胃腸不運化之水谷結(jié)聚成假。所以臨床上大便寒結(jié)者,根源還在脾胃陽虛,所以應(yīng)溫中散寒為本。 31.傷寒有脈浮,白虎湯也有浮滑之脈,第221條陽明熱盛更有浮緊之脈。浮為內(nèi)熱盛,緊為正邪相搏。 32.太陽篇變證中熱證有:梔子豆豉湯 麻杏石甘湯 白虎加人參湯 葛根芩連湯。陽明熱證中有:梔子豆豉湯 白虎加人參湯 豬苓湯。此處豬苓湯是因為熱盛傷津,邪熱與下焦水互結(jié),所以 脈浮發(fā)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第319條少陰熱化證中豬苓湯有心煩不得眠證,脈細數(shù)。茯苓 澤瀉 豬苓甘淡滲濕利水,阿膠,甘平,育陰清熱潤燥,滑石甘寒,既能清熱,又能去濕通竅 而利小便。 33.上焦之熱清宣,梔子配合豆豉 桑葉 金銀花等。 34.陽明燥實之證,多為小便自利,利則水液偏滲于膀胱,腸中干燥,里熱與糟粕相搏,則大便必硬,脈必沉實。 35.調(diào)胃承氣湯:大黃 芒硝 甘草 用于陽明腑實輕證。 36.陽明病本為全身汗出,手足折折汗出者是因為津液已傷。 37.第256條:陽明屬土,主燥,少陽屬木,主火。少陽陽明合病,火燥相合,膽胃具病,因而邪熱熾盛,直走大腸。兩者合病,出現(xiàn)陽明脈像,說明土旺不受木邪,為順,反之為負,陽明不足 木克土。 38.陽明病下之后,可辛寒清熱或清宣邪熱而續(xù)后。 39.陽明腑實,小便當(dāng)利,但到了后期津液耗傷嚴重,小便也可出現(xiàn)不利。 40.脾約:胃強脾弱,脾受胃熱之影響,不能升清,所以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至使津液偏滲膀胱,以至于大便干燥,而腹無明顯脹滿疼痛,飲食如常。用麻子仁丸潤腸滋燥,軟件通便。杏仁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肅降肺氣,使氣下行。芍藥養(yǎng)陰和營血,緩解急迫。 41.陽明病脈也間或有遲者,是因為陽明燥熱,與糟粕相搏,結(jié)為燥屎,阻塞腸道,腑氣不通,氣血流行受阻,脈道不利所致。 42.濕熱為病事,一般無汗而小便不利,或者有汗也僅是但頭汗出。陽黃熱重濕輕用梔子柏皮湯:梔子15個 黃柏2兩 甘草1兩 梔子清瀉三焦之熱,導(dǎo)熱從小便出,黃柏清熱燥濕,剛才 和中,防止損傷胃。由此可見茵陳蒿去濕清熱之力很大。 43.傷寒論中陽黃三證:茵陳蒿是濕熱俱重,同時伴隨陽明腑實不通;梔子柏皮(甘草)湯是熱中濕輕(后世導(dǎo)赤散與之同理 生地 竹葉 木通 甘草);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是外有寒邪郁閉, 內(nèi)有濕熱蘊蒸,用麻黃 生姜 杏仁解表宣肺行氣,連翹 生梓白皮苦寒清熱走里,赤小豆甘平擅長除濕;大棗甘草和中健脾,外可資汗源,內(nèi)可助運化。生梓白皮后世一般用桑白皮 或茵陳蒿 代替。連翹苦,微寒。 【歸經(jīng)】歸肺、心、小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用于癰疽,瘰癘,乳癰,丹毒,風(fēng)熱感冒,溫病初起,溫?zé)崛霠I,高熱煩渴,神昏發(fā)斑,熱淋尿閉。輕清上浮,可治上焦諸熱,尤能解毒消癰而散結(jié),故為瘡家的要藥。 44.陽黃是濕熱蘊蒸,肝膽疏泄失常,膽汁外溢肌膚;陰黃是寒濕中阻,肝膽疏泄失常,外溢肌膚。陰黃寒濕中求之:茵陳理中湯 茵陳五苓散 茵陳四逆湯 茵陳術(shù)附湯{茵陳蒿 白術(shù) 附子 干姜 肉桂 甘草 )均可合理應(yīng)用。 45.第202條 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扭。燥熱由氣分熾熱于血分,蒸逼血中營氣敷布于外,營氣乃血中之津液,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即后世溫病中的熱入營血, 傷津前期。 46.第257條:病人無表里證,發(fā)熱七八日,雖脈浮數(shù)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shù)不解,合熱則消谷善饑,至七八日不大便者,有淤血,宜抵擋湯。 無表里證,說明即無太陽表證,也無腹?jié)M硬痛,潮熱,譫語等陽明里證。因七八日不解,脈像浮數(shù),但無表證,故應(yīng)為熱盛于內(nèi)而蒸騰于外之征,可用下法以泄其熱。若下后脈不浮而脈數(shù)仍 在,當(dāng)是氣分之熱已去,血分之熱不減。至六七日不大便者,而且能食易饑,說明非為陽明腑實,乃血瘀熱結(jié)之證。故宜抵擋湯。 47.吳茱萸湯: 第243條: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胃陽不足飲,寒濁上逆。吳茱萸辛苦,大熱,氣味俱厚,主入肝,兼入脾胃,能振厥陰生陽之氣,溫降陽明寒濁上逆(肝升胃降)。人參 大棗補虛溫中。生姜走而不守,散寒化飲,和胃降逆止嘔 ,為暖肝溫胃,通陽泄?jié)?,降逆止嘔之良方。吳茱萸破陰濁之邪,或者說是去寒濕之痰,主用于濁陰上逆。 第309條: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本條是少陰類似證,實為肝胃寒盛,濁陰肆(上)逆,則胃失和降而嘔,下犯脾虛下陷則利。虛陽唄濁陰困郁,不能溫煦,則手足厥冷,虛陽與陰寒之邪劇爭,故煩躁欲死。既然是肝胃寒盛,濁陰 上逆,則吐利之中,當(dāng)以嘔吐為主。故用吳茱萸湯暖肝溫胃,泄?jié)嵬枮橹巍Ec四逆湯相比,吳茱萸湯證少陰陽氣并未大虛。 第378條: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肝寒犯胃,濁音上逆。 《金匱要略》 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 胃虛寒飲嘔吐。胃陽不足飲,寒飲內(nèi)停,以至于胃氣上逆,胸陽不振,故嘔而胸滿。 肝寒脈證:輕癥寒凝肝經(jīng)出現(xiàn)小腹 陰部 兩脅 頭頂冷痛。脈沉細或沉弦而遲等脈證。 以上四條,雖然癥狀各異,但病機都是肝寒犯胃,濁音上逆。本湯所治之嘔,與干姜溫中散寒之理中湯,半夏降逆化飲之小半夏加茯苓湯,同中有異,關(guān)鍵是看有無肝寒濁音沖逆。 48.吳茱萸湯證臨床用時有兩點:一是胃寒嘔吐(濁音上逆),吐而有物。二是肝經(jīng)寒凝,肝經(jīng)所巡部位出現(xiàn)冷痛癥狀。以嘔吐清涎冷沫,頭痛而脹,位在顛頂為辨證要點。同時并見胸悶 手足逆冷,下利,舌淡白滑,脈沉細或沉弦而遲等脈證。 49.五臟之寒 熱 虛熱 寒熱錯雜證治總結(jié): (1)。肝 肝寒: 嘔吐清涎冷沫 肝經(jīng)所巡部位冷痛癥狀 舌淡白或白滑 脈沉細遲或弦細遲。吳茱萸湯 當(dāng)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姜湯 肝熱: 大柴胡 小柴胡系列 白頭翁湯 肝虛熱:一貫煎(玄參 麥冬 生地 當(dāng)歸 枸杞 川楝子) 肝寒熱錯雜:烏梅丸 (2).心 寒(心陽虛):桂枝甘草湯 苓桂劑 熱: 三黃瀉心湯 梔子豆豉湯 虛熱(心陰虛):心悸、失眠,虛煩神疲,夢遺、健忘,手足心熱,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而數(shù)。治則:滋陰養(yǎng)血,補心安神。 由于心陰靠腎水的上濟滋養(yǎng),即水火相濟,故治療心陰虛證時,當(dāng)佐以滋養(yǎng)腎陰的藥物。黃連阿膠湯系列;百合地黃湯: 【解說】百合病是一種心肺陰虛有熱的證候,其臨床表現(xiàn)可分兩類:一是陰血不足,神明失養(yǎng),而見默默不語,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欲食不能食,如寒無寒,如熱無熱之證;二是陰虛內(nèi)熱,而見口苦,溲赤,其脈微數(shù)。蓋心肺為君相之官,心主血脈而藏神,肺朝百脈而 寒熱錯雜(心陰陽兩虛):心陰陽兩虛證:心陽心陰均不足,以心悸怔忡,畏冷肢涼,五心煩熱,胸悶,頭暈,舌暗紅,脈結(jié)或代或弱等為常見癥的證候。 六味地黃 腎氣丸 炙甘草湯等 (3).脾 寒: 理中系列 熱: 從陽明胃腸治療:白虎 承氣系列 虛熱(胃陰虛):當(dāng)歸黃芪建中 麥門冬湯等 寒熱錯雜: 瀉心湯系列 (4)。肺 寒: 麻黃湯 小青龍等 熱:麻杏石甘 白虎湯 小陷胸湯等 虛熱: 麥門冬湯 寒熱錯雜:厚樸麻黃湯 (5).腎 寒:四逆湯系列 熱(虛熱即陰虛): 六味地黃丸 黃連阿膠湯等 寒熱錯雜(陰陽兩虛):腎氣丸 小建中湯等 50.盜汗有虛熱和實熱之別,但虛熱多見。 51.第196條: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素體陰虛津傷之人,患陽明病,因汗源不足,反而無汗。邪熱郁于肌表中,游行其間,欲出不能,欲罷不可,因而其身如蟲行皮中狀。應(yīng)與第23條,不能小汗出身必癢之麻黃桂枝各半湯鑒別。 52.肝膽氣郁,不住決斷,所以神情默默。 53.傷寒論上的陽脈是指浮取,陰脈是指沉取。 54.第100條: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dāng)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本證病機是素有中焦虛寒,氣血不足,復(fù)為少陽之邪相乘所致,即少陽兼有里虛寒之證。其治法應(yīng)分緩急,蓋中焦虛寒,氣血不足之人若投小柴胡苦寒之劑,必使中虛更甚,而引邪深入。若先 補其虛,使氣血充沛抗病有力,然后祛邪,則無后顧之憂,故先投小建中湯,調(diào)和氣血,建中止痛,以治里虛之本,并寓以扶正祛邪之意。若服湯后腹痛止,而少陽未解者,則與小柴胡湯,以 和解少陽之標(biāo)。 55.陽明病,發(fā)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而不去者,與小柴胡湯。 此條是少陽陽明合病。從小便自可,可以看出,大便溏并不是陽明燥熱下迫大腸,而是陽明與太陰燥濕互濟,陽明燥熱,太陰脾濕即來救之,濕氣有余則大便不硬反湯。所以其病機是兩陽合病 少陽為主。 56.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寂然汗出而解。 本條是少陽陽明合病,但陽明腑實未成(舌上白苔),少陽為重。 57.少陽禁吐下的原因:因為胸脅滿悶是屬于無形火郁氣滯,而非有形之邪。 58.太陽頭痛在后枕,陽明在前額,少陽在兩側(cè),厥陰在顛頂。 59.第98條:得病六七日,脈遲而浮弱,惡風(fēng)寒,手足溫。醫(y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后必下重。本渴欲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之也, 食谷者噦。 傷寒六七日,脈遲為無熱,浮弱為正氣抗邪,惡風(fēng)寒是太陽病,無熱而手足溫,是在太陰》據(jù)278條,手足溫者,系在太陰。故此條為太陽太陰合病,應(yīng)溫中散寒解表,人參桂枝湯主之。誤以為 實證,而下之,則中焦更加虛寒,不能食。脾陽虛,寒濕內(nèi)生,阻滯肝膽疏泄,膽汁外溢,故脅下滿,面目及身發(fā)黃,阻滯三陽經(jīng)脈,故頸項強,阻滯膀胱則小便不利,應(yīng)溫中散寒除濕退黃。 而誤用小柴胡,而增脾虛氣陷,出現(xiàn)下利后重(由此可看出,下利后重,一是大腸濕熱,二是脾虛氣陷)。最后一段是脾虛水停。 60.第148條: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jié),必有表,復(fù)有里也。脈沉,亦在里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jié),不得復(fù)有外證,悉 入在里。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shè)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文中明確提出必有表,但未言發(fā)熱,為省文,因太陽表證惡寒發(fā)熱并見。文中分別曰脈像細 沉 沉緊,綜合之應(yīng)為沉緊而細。傷寒五六日,表邪逐漸由表入里。發(fā)熱惡寒猶為表證而輕微。邪氣化熱 入里而又發(fā)生郁滯,則陽氣不能外達,而手足冷;郁熱上蒸于頭,而頭汗出;熱郁在胃,胃氣失和,即心下滿,口不能食;熱滯大腸。津液耗傷,即大便硬;氣血不暢,脈道不利,即沉緊而 細??梢姴C為陽郁氣滯,少陽樞機不利,三焦氣血不暢。 61.人參 甘草 大棗恐怕其補中斂邪,所以邪氣重欲下利之證,慎用。 62.第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fā)汗而復(fù)下之,胸脅滿微結(jié),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 少陽兼有水飲內(nèi)結(jié)的癥治。少陽樞機不利,膽火內(nèi)郁,三焦失暢,水飲內(nèi)停。但頭汗出是樞機不利,水道不暢,陽郁不能達于全身,而反蒸騰于上所致。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和解少陽,兼溫化水飲。 柴胡黃芩和解少陽,條暢樞機,桂枝干姜通陽化飲,牡蠣花粉破接逐飲。 63.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和解少陽(柴胡 黃芩) 通瀉陽明 (大黃) 重鎮(zhèn)安神(龍骨 牡蠣 鉛丹) 化痰行飲(桂枝 茯苓 半夏) 64.黃芩湯之熱利,伴隨口苦 舌紅 脈弦數(shù)。傷寒論中下利:熱利發(fā)于陽明 少陽,寒利發(fā)于三陰與太陽。亦有寒熱錯雜者。 65.第277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dāng)溫之,宜服四逆輩。 自利不渴為太陰下利和里熱下利,少陰下利之鑒別要點。少陰下利因為陽虛程度較重,所以陽氣不能蒸騰津液上布,里熱下利則熱邪傷津,太陰下利本寒濕為病,并且腎陽尚可蒸津上布。 66.手足自溫者,一是陽明,脈數(shù) 二是太陰,脈緩 三是少陰,脈細數(shù)。手足汗者,熱汗為陽明,冷汗為太陰。 67.少陰熱化證,多由于腎陰虛于下,心火亢于上,,因而心煩不得眠而精神疲憊,舌紅,脈細數(shù)等脈證。 68.第281條“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少陰屬心腎兩臟,心主血,推動血行;腎主水,內(nèi)涵真陰真陽。邪入少陰,心腎虛衰,陰陽氣血俱虛。若陽氣虛,無力鼓動氣血,則脈微弱無力;若陰血虧耗,脈道不充,則脈體纖細。無論 心腎陽虛或心腎陰血不足,均可導(dǎo)致神失所養(yǎng),出現(xiàn)精神萎靡不振,神智恍惚而呈似睡非睡狀態(tài)。 69.失眠者熱擾心神有之,陽虛或者血虛神無所養(yǎng)有之,胃不和而臥不安有之。 70.真武湯中的生姜散肺氣以行水。芍藥可利絡(luò)中之水,同類的還有益母草 澤蘭 71.第306條: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下利便膿血,有寒熱之分。少陰的下利膿血,是脾腎陽衰,絡(luò)脈不固所致。臨床所見是膿血雜下,里急后重很輕或無,兼見腹痛綿綿,喜溫喜按,口淡不渴,舌淡苔滑等虛寒像。 赤石脂1斤 干姜1兩 粳米1升 赤石脂甘澀而溫,干姜溫陽守中,粳米補益脾胃。 72.黃連阿膠湯:是腎陰虧于下,心火亢于上。黃連4兩 黃芩2兩 芍藥2兩 雞子黃2枚 阿膠3兩 黃連黃芩直折心熱,芍藥阿膠雞子黃滋補腎陰而養(yǎng)營血。 73.咽炎者: 1)寒:或有痰飲者 半夏散(半夏 桂枝 甘草);外寒里飲,梅核氣者:半夏厚樸湯 2)熱:生甘草湯 甘草桔梗湯 可加升麻 ;邪熱重及失音者,半夏苦酒湯 ;陰虛內(nèi)熱,麥門冬湯 ,兼下利者 豬膚湯;痰熱者,小陷胸湯。 74.少陰病,寒化證表現(xiàn)為心腎陽虛,陽衰陰盛,證見脈沉微細,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或嘔吐等,四逆湯;若見心腎陽虛,陰寒內(nèi)盛,格陽于外,證見手足厥冷,下利清谷,里寒外熱 身不惡寒反惡熱,脈微欲絕,或面色赤,用通脈四逆湯,以破陰回陽,通達內(nèi)外;若少陰病,心腎陽虛,格陽于上,證見下利清谷,手足厥冷,脈微細,但欲寐,面赤咽痛等,可用白通湯以 破陰回陽,宣通上下;若見服白通湯后陰陽格局較甚者,則在白通湯加豬膽汁人尿湯.即真寒外熱 通脈四逆湯;戴陽于上 白通湯;陰陽格局重者 白通加豬膽汁人尿湯。 75.腎水涵養(yǎng)肝木,肝木主疏泄,喜條達,體陰而用陽,上奉君火,心包君火以三焦為通路而下達腎水;肺主肅降,抑心火和胃膽下行,使糟粕納于大腸而排出體外。肝木條達,則脾升胃降.膽 亦隨之降。 76.病邪侵及厥陰,肝失條達,木郁化火,乘脾犯胃,則出現(xiàn)上熱下寒,寒熱錯雜證。證見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利等。厥陰有陽盡陰生,極而復(fù)返之特性。若邪從熱化 ,可有下利便膿血,熱結(jié)旁流等;若邪從寒化,陽衰陰盛,則出現(xiàn)厥逆下利證;若濁陰上逆,則出現(xiàn)干嘔,頭痛,吐涎抹等肝寒犯胃癥候。 77.烏梅丸:烏梅300枚 細辛6兩 桂枝6兩 黃連16兩 黃柏6兩 當(dāng)歸4兩 人參6兩 川椒 4兩 干姜10兩 附子6兩 本方烏梅為君,量最大,并以食醋泡之,以增強其酸性,功能制木火橫逆上亢,陪人參培土以御木侮;當(dāng)歸養(yǎng)血滋陰肝體,以固厥陰之本。黃連黃柏清上熱,細辛 川椒 干姜 附子 桂枝溫下寒。本方 應(yīng)用時,必須把握厥陰寒熱錯雜,肝氣擾胃,肝胃不和這一病機。 主要有胸脅胃脘脹滿疼痛,呃逆噯氣,嘔吐,或見嘈雜吞酸,煩躁易怒,舌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或弦數(shù)等。肝氣郁結(jié),疏泄失職,則見情志郁悶,善嘆息,或煩躁易怒,胸脅脹痛;肝氣橫逆,氣滯于胃,胃氣上逆,則表現(xiàn)為胃脘脹痛,呃逆噯氣;氣郁胃中而生熱,可見吞酸嘈雜。因氣郁化火與否的差別,舌苔可為薄白或薄黃,脈弦或弦數(shù)。若肝郁日久,氣郁化火,則可表現(xiàn)為胸脅胃脘疼痛劇烈,心煩易怒,口干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若火氣灼傷肝陰,耗傷胃津,則常有脅肋隱隱作痛,胃脘脹痛,饑不欲食,口干,大便干,舌紅少苔或中有裂紋等陰虛表現(xiàn)。若肝氣犯胃,氣滯不行,日久影響血液運行而致血瘀,則表現(xiàn)為脅肋胃脘疼痛固定,痛如針刺,甚則損傷脈絡(luò),而見嘔血黑便 78.第359條: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fù)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干姜3兩 黃連3兩 黃芩3兩 人參3兩 本為寒性下利,誤吐下,吐則傷胃陰,下則傷脾陽,所以出現(xiàn)陰陽格拒,上熱下寒。與黃連湯相比,此證是上熱重于下寒,所以黃連黃芩配干姜,且都是等量,人參安中,熱去則吐自止,寒去則腹痛止。黃連湯是下寒中, 所以去黃芩。本方病機為 胃熱脾寒 79.麻黃升麻湯:用于肺熱脾寒之證。 80.熱厥:熱邪極盛,陽氣被遏,不能通達四末。寒厥:寒邪內(nèi)盛,陽氣衰微,不能通達四末。氣厥:肝氣郁結(jié),疏泄失常,以至陽氣內(nèi)郁不能通達四末。還有血虛致厥 水飲致厥 。 81.第318條: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瀉利下重,四逆散主之。 柯韻伯曰:條中無主證,四逆下必有闕文,今以泄利下重四字,移致四逆下,則本方乃有綱目。泄利下重是肝木受邪,侮土。由于肝胃氣滯,氣機失常,津液代謝失常,若肺寒氣逆則咳,飲邪 凌心則悸,膀胱氣化失常,則小便不利。方中柴胡主升,疏肝解郁而透達郁陽,枳實主降,行氣散結(jié)而宣通胃絡(luò);芍藥甘草制肝和脾而益陰緩急。全方有宣暢氣機,透達郁陽之作用。如咳 則加干姜五味子,悸則加桂枝,小便不利則加茯苓,如腹中痛系寒凝氣滯,則加附子,如泄利下重,則加薤白通陽散寒,行氣導(dǎo)滯,而治泄利下重。 82.當(dāng)歸四逆湯:血虛致厥。是素有血虛,又感寒邪,寒凝經(jīng)脈,氣血運行不暢,四末失于溫養(yǎng)、其中大棗用到25枚。 83.當(dāng)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加吳茱萸生姜者一是少腹 胞宮 或陰器等厥陰肝經(jīng)所巡部位出現(xiàn)寒凝,二是可有寒滯胃腸而致腹痛嘔吐下利。 厥陰肝經(jīng),藏營血而應(yīng)肝木,內(nèi)寄相火,雖有陳寒,亦不可妄施辛熱之品,以免擾動風(fēng)火,耗傷營陰,故不用干姜 附子,而但加吳茱萸生姜宣泄苦降,直達厥陰。是方散寒而不助火,養(yǎng)營血 而不滯邪,是為厥陰營血虧虛,內(nèi)有久寒之良方。 84.茵陳蒿湯之濕熱在三焦,白頭翁湯之濕熱在下焦。白頭翁可入血分。 85.第379條: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嘔為少陽膽火犯胃,胃氣上逆;發(fā)熱為少陽火郁,郁極發(fā)熱。 86.第393條:大病差后,勞復(fù)者,枳實梔子湯主之。 梔子14個 豆豉一升 枳實3枚 豆豉用量比梔子豆豉湯大。 87.第395條:大病差后,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牡蠣 澤瀉 蜀漆 葶藶子 商路根 海藻 花粉 各等分 病機為濕熱壅滯,膀胱氣化不利,水氣停于下焦,外溢肌膚,而成水腫之證。牡蠣海藻味咸軟堅,與滲利藥同用,則下走水道,軟堅散結(jié) ;澤瀉葶藶子宣泄上下,通調(diào)水道以利水;舒淇商路根逐水飲,并同二便;花粉生津止渴,與牡蠣相伍,功在軟堅逐飲。 88.大便干燥病機歸納: 1).陽明腑實:大柴 承氣湯系列 2).脾胃陽氣不足:溫下 理中四逆輩 大黃附子細辛湯 3).津液不足:無水舟停(陰虛) 增液承氣湯 4).寒熱錯雜:溫脾湯 其實同第2條 5).血熱互結(jié):桃核承氣湯 6).水血互結(jié)于下焦:熱重者---大黃甘遂阿膠湯 桂枝茯苓丸 寒重者----歸芍散合大黃附子細辛湯 或大黃甘遂阿膠湯合大黃附子細辛湯 89.胃陰虛;胃隱隱灼痛,饑不欲食 陰虛癥(口燥咽干,便秘尿短赤,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 氣血虛: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氣短乏力,心悸怔仲,頭暈眼花,活動后加劇,舌淡白,脈細弱。 腎陰虛:低熱不退,夜熱早涼,五心煩熱,神疲耳聾,口干咽燥,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 90.黃土湯用芩地黃,書附阿膠甘草嘗。 91.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加黃芪肉桂 92.菖蒲 郁金 鮮竹瀝 膽南星 心涼開竅,豁痰,可代替安宮牛黃丸,菖蒲辛溫,量要小;膽南星是南星用牛膽汁侵泡后。 93.長脈等同粗脈,短脈等同細脈。 94.舌苔是胃陽蒸騰胃陰而成。舌光無苔,一是胃陽不足,舌質(zhì)是淡白;一是胃陰不足,舌質(zhì)是深紅。 95.辛散 甘緩 酸斂 苦瀉 咸軟堅 96.甘遂半夏杏仁枳實湯 97.問診單: 1)a.主訴:b.病機 病位:寒熱水血郁(氣滯食積),痞煩燥滯飲,腎陰陽氣血虛;表里 半表半里 上中下三焦 頭胸腹四肢;c>脈:浮沉遲數(shù) 洪滑弦細澀。d.舌苔 2).睡眠 3).胃口 4).口渴 5).寒熱:身體 背部 四肢末端 6).汗出 7).體力:氣血 腎陰陽虛 8).問頭胸手足 9).心情神智 10).性能力 11).月經(jīng) a.期量色塊 b.寒熱 c.痛經(jīng) d.心情神智 e.白帶 12).大小便 98.但頭汗出者:1).為熱者:一為梔子豆豉湯; 一為小柴胡湯三陽合病,陽郁于內(nèi),三焦失暢,水道不通,邪熱從上而出;一是濕熱互結(jié),兩者黏連,熱不能出,但頭汗出。2).為寒者:金匱濕病篇: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者。病機為寒濕郁遏, 陽氣不能外達轉(zhuǎn)而上冒之故,并不主熱,乃寒濕在表,衛(wèi)陽受郁之證。當(dāng)溫經(jīng)散寒,舒展衛(wèi)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