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學史料 《蜀學論》
整理:鐘永新
整理者說明:本資料出自成都古籍書店1996年影印出版的《推十書》,以“答客問”形式概述蜀學內容和特征,深入全面,詳瞻博洽。該文提出蜀學主要具有兩大特點:“蜀學崇實”、“大在文史”,其是“近代蜀學復興以來,繼謝無量《蜀學原始論》之后又一篇從宏觀角度探討蜀學史的論著”(劉復生語)。 作者劉咸炘簡介:劉咸炘(1896—1932)字鑒泉,號宥齋,出生于成都純化街,四川雙流縣人。祖父劉沅,父親劉梖文,字子維,均為蜀中知名學者。劉咸炘幼承家學,勤奮好學,先后從兄咸滎和父親學習。博覽群書,精擅史學。歷任成都敬業(yè)學院、成都大學、四川大學等校系主任或教授。勤于著述,已成書的共235部、475卷,總名《推十書》。
附錄原文: 《蜀學論》 (注中不著郡縣者無攷) 劉咸炘 有是主人蜷伏蟲墐,口談不對於魁士,足跡不出於一郡,兀然仰屋。有客來問曰: 吾嘗歷數(shù)師儒,旁求篇帙,衡較天下,蜀學嘗黜錄於《四庫》十不占一。何周漢舊邦,而下儕滇越?不必遠徵,且舉晚近二百年來,學士殷賑,大河南北,守關洛之樸實;長江東西,駕漢唐之博敏。黔荒晚通,亦紹許尹(遵義鄭氏、獨山莫氏,始治《說文》,開黔中風氣。漢毋斂、尹珍,受業(yè)許君)。而蜀士聞者纔三四人。樂齋之文,雜八比之陋習(丹稜彭端淑);船山之詩,附隨園而效顰(遂寜張問陶)。雨村記醜而不博(羅江李調元),西漚識隘而不純(墊江李惺)。光緒以來,漸致彬彬,遽遭喪亂,古道湮淪。豈山川阻蔽,化不通而氣不伸乎?何其貧也! 主人應之曰:子徒見今之荒穢,而不聞昔之薈蔚也;徒羨彼之多而沸,而不識此之少而貴也。夫民生異俗,土氣成風。揚州性輕則詞麗(《緯書》言“揚州人性輕揚,故號為揚”),楚人音哀則騷工,徽歙多商,故文士多密察於考據;常州臨水,故經師亦搖蕩其情衷(常州經生多工詞)。吾蜀介南北之間,折文質之中,抗三方而屹屹,獨完氣於鴻濛。三古多士,悉數(shù)難終。就概見而尚論,將俟百世之公。 學在六藝,經首三聖,《大易》之傳,蜀為特盛。商瞿北學,尚曰傳疑(宋祁謂瞿為蜀人,楊慎言《世本》作“商瞿上,居瞿上,故名”。而今所見羣書引《世本》無此語)。趙賓異說,孰為疏證(《漢書·儒林傳》載趙賓說“箕子”為“荄茲”,云授孟喜。又載喜詐言田王孫且死,枕喜厀,獨傳喜。同門梁邱賀疏通證明其偽)。大義精于君平(成都嚴遵,《華陽國志》言“專精《大易》”),而諸儒多沿施、孟(《範書》載:綿竹任安“受孟氏《易》”,梓潼景鸞,“治施氏《易》”)。象數(shù)亡于《唐疏》,而李氏獨羅虞、鄭,漢易復興,資州之功勝也(唐資州李鼎祚《周易集解》)。宋有譙定(涪陵人,今涪州),出郭曩氏(亦蜀人。定又受教程頤),私淑程、邵。馮、張繼美(恭州馮時行,與邛張行成得定之傳,張著《皇極經世索隱衍義》。恭今疊溪營)。來崛起於窮山,猶冥搜而合軌(明末梁山來知德著《易》,專言錯綜,近漢儒)。衛(wèi)嵩《元包》(北周成都人),上繼《玄》楊。萇宏執(zhí)數(shù)(《淮南汜論》云:“萇宏,周之執(zhí)數(shù)者也”),下啟天綱(唐成都袁天綱,多術數(shù)書)。蓋漢師多通術數(shù),故源遠而流長?!读x?!钒倬?,博莫如房(宋房審權,書今佚,惟存《李衡撮要》)。醬翁、篾叟,以程、袁彰。(二程得學于成都,治篾箍叟,袁道潔得學於邛眉間賣醬薛翁,開永嘉一派)。《易》學在蜀(伊川語),如詩之有唐矣。 史氏家法,至唐而斁。隋前成書,僅存十數(shù),蜀得其二,陳、常接步。道將體超于趙曄(晉江原常璩《華陽國志》,勝《吳越春秋》。江原,今崇慶),承祚詞亞乎班固(晉安漢陳壽《三國志》。安漢,今南充)。十國攘攘,蜀獨尚文。載記特備,句(宋華陽句延慶,著《錦里耆舊傳》)、張(宋新津張?zhí)朴?,著《蜀檮杌》)與孫(宋貴平孫光憲,著《北夢瑣言》,多十國事。貴平,今仁壽)。趙宋史學,窳廢難論,撰述非才,記注亦紛。而《東都》成書,季平抗歐陽而比絜(眉山王偁撰《東都事略》,宋後史之最有法者);《通鑑》篤論,湻夫佐司馬而策勳(華陽范祖禹佐溫公,又別著《唐鑒》)。微之《證誤》之密(井研李心傳,著書甚多,今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朝野雜記》、《舊聞證誤》、《道命錄》),仁甫《長編》之勤(丹稜李燾,亦著書甚多,今存《續(xù)資治通鑑長編》)。記注之善,後亦無倫。四賢編籍,其名喧喧。乃至王(眉山王當著《春秋列國諸臣傳》)、費(雙流費樞著《廉吏傳》)、杜氏(眉山杜大珪著《名臣碑傳琬琰集》),傳記之條理;蘇(眉山蘇洵,修《太常因革禮》)、李(蜀人李攸,撰《宋朝事實》)、程氏(丹稜程公說,撰《春秋分紀》),典制之紛綸。史炤(眉州人,作《通鑑釋文》)、吳縝(成都人,著《新唐書糾繆》、《五代史記纂誤》),釋訓校文,皆見推為整核,雖支流亦有聞。蓋唐後史學,莫隆於蜀,而匪特兩宋掌故之所存,且漢易本史學之難而尊者也。況當逃空而徵實,彌見力篤而風純,何必三世易師、東吳惠氏,五傳史法、於越黃門也哉(蘇州惠棟、祖周惕、父士奇,馀姚黃宗羲、邵庭采,鄞萬斯同、全祖望,馀姚邵晉涵,會稽章學誠,為浙東史學)。 夫文集者,古詩之流而詞賦之擴充也。文化江漢,庸、蜀先從。二南分緝,西主召公。蜀士之作,固已弁冕于《國風》。盛漢揚聲,相如、褒、雄(司馬、王、揚,均成都人),分國華之半,為詞苑所宗。後輩踵武,李尤、揚終(李,雒人,今漢州。揚,成都人,均《後漢書》有傳)。韓、柳之儔,衍揚之緒;班、張以下,躡馬之蹤。蓋東南之美水渙文章而包絡吳楚者,岷山之濫觴也。唐複元古(用李白詩語),子昂高蹈(用韓愈詩語),振嗣宗之墜響,承小雅之本教。杜頌韓推,後來莫紹。即奏疏歷歷,亦庶幾西漢之造(射洪《陳拾遺集》,唐李舟稱“賈至作詔,歷歷如西漢人”)。太白嗣出,亦志刪述(本詩語);祖曹禰鮑,國風之筆(彰明李翰林)。上援長卿之作頌,卓三峰之崒嵂。詩有四系,獨缺騷一耳。無文勝其何傷,亦足見蜀詞之先質也。唐宋八家,晚學所祖,蜀得其三,維子承父。明允強勁,兵家馀緒;子瞻多能,為廣大主(眉山蘇氏)。蘇氏之文,蓋不可比古矣。而南渡以還,衣被天下,羊肉菜羹,竟成諺語焉(《老學庵筆記》載:南宋時曰:“蘇文熟,喫羊肉;蘇文生,喫菜羹”)。子西,蘇之鄉(xiāng)人,能不茍同(眉山唐庚);子美,歐之先進,為所推許(銅山蘇舜卿。銅山,今中江)。皆宋世之佼佼,其馀不可具數(shù)。元士寥寥,伯生孤標,並駕吳、姚,亦衰世錯薪之翹也(仁壽虞集)。明學靡靡,用修廣采,遙和何、李,是古學清塵之篲也(新都楊慎)。 文以字精,小學用闡。煌煌《方言》,《凡將》《訓纂》(馬、揚著)。漢治《雅》訓,舍人先進于李樊(犍為舍人);唐攻許書,陽冰下開乎鍇、鉉(李陽冰校定《說文》,《通志》辨定為今合州人)。雖任肊變古,繆貤于林罕(五代蜀人,著《字原偏旁小說》)。而自宋以來,宗習其篆矣。 若夫經生考典,子部成家,斯則讓於他國,不敢飾其所無。然當趙宋之世,士習空粗,南軒、鶴山,光大程朱。而張既詳說二子(綿竹張栻,有《易說》、《論語解》、《孟子說》),魏更簡刪九疏(蒲江魏了翁,纂《周易》、《尚書》、《毛詩》、《周官》、《儀禮》、《禮記》、《春秋左傳》、《論語》、《孟子》要義,刪削注疏極密,近儒寶之)。蒙古草率,寂無多儒,而楚望覃思,見推草廬(資州黃澤,以說經著,吳澄謂“平生所見,未有能及”。史稱“近代覃思之學,澤為第一”)。陽明宗派,號為“束書”,而大洲博辨,旁涉異途(內江趙貞吉,王氏三傳弟子,好言三教雜流),可知蜀學崇實,雖玄而不虛也。又況升庵說經,往往與惠、戴之傳合符哉。 至於雜流之術,固非純俗所營,亦有趙蕤《長短》(唐鹽亭人,著《長短經》),蘇洵《權》《衡》(《權書》《衡論》,縱橫家也)。《潛書》後起,莊、墨是賡(夔州唐甄)。唐後希見,錚錚有聲。乃至北宋多雜說(今存資陽李石《續(xù)博物志》,華陽範鎮(zhèn)《東齋記事》,蘇轍《龍川略志》,黃休複《茆亭客話》),南宋喜談兵(李燾《六朝通鑒博議》、《南北攻守錄》,李心傳父舜臣《江東十鑑》,其子道傳《江東十考》,資州郭允蹈《蜀鑑》)。本草之集,莫博于唐(宋晉原唐慎微修《大觀證類本草》。晉原,今崇慶,一云華陽)?!秴⑼分?,莫古于彭(後蜀永康彭曉著《參同契通真義》。永康,今灌縣)。皆著錄所矜貴,又豈可以小道輕乎。 統(tǒng)觀蜀學,大在文史。寡戈矛之攻擊,無門戶之眩瞇,非封畛以阿私,誠懼素絲之染紫。敢望官禮誦訓之書?竊附詩人陳古之旨。
(《推十書》,成都古籍書店,1996年影?。?/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