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
靈
與
自
然
的
共
鳴
CHINESE
PAINTHING
文 / 徐恩存
(中國美術(shù)主編)
黃茂森,字布夫,號根余山人、道一軒主,山東文登人。曾就讀中國國家畫院程大利工作室高研班、周韶華工作室精英班、程大利工作室書畫學精英班。 丁 酉 十月十五 A R T ▼ 心 靈 與 自 然 的 共 鳴 CHINESE PAINTHING 文 / 徐恩存 (中國美術(shù)主編) 在黃茂森的山水作品中,追求畫外之意是顯而易見的,不似有些畫家那樣,一味在形而下的物性之中徘徊,或沉溺與筆墨誤區(qū),看不到遠大目標,因此,他在咫尺作品中,追求的是“天外天”、“山外山”,這無疑使他從有限走向無限,從具象走向意像,從筆墨走向造境,作品的形式以營造大境界、大氣象為主,關(guān)注整體氣勢與渾然蒼茫的美感表現(xiàn)。 ▲ 嶗山頌丨33x66cm丨 他的作品因而在山高水長、源遠流長的圖式中,展示為層巒重疊、連綿起伏、危巖峭壁、峰巔摩天、瀑布之下,溪流婉轉(zhuǎn)、煙雨迷蒙、煙鎖云斷的奇詭景象,但一切又都顯得平實、穩(wěn)重,一切都顯示出靈動、飄逸,因為,畫家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都時時牢記水墨藝術(shù)本體的內(nèi)在性與必然性,不忘記水墨藝術(shù)的本質(zhì)與規(guī)律。 ▲ 自緣身在最高層丨45x68cm丨 尤其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善于把前人的經(jīng)驗進行消化和吸收,變?yōu)樽晕业膫€性化語言言說,譬如,董其昌、龔賢的筆法、墨法,在他作品中可以不留痕跡的吸收,而近代大師黃賓虹的山水理念,更被他融會貫通,在“不似之似”、“熟后生”與“法無定法”中,他有了自己的選擇和表現(xiàn)手法與方式。 ▲ 欲作家書意萬重 丨68x45cm丨 要指出的是,他用線十分靈動、飄逸,這是一種發(fā)乎性情,止于筆端的用筆品質(zhì),即以筆立骨,骨法用筆,使筆線在起筆、運筆與止筆的過程中,融入書法用筆的起承轉(zhuǎn)折,長線則為一波三折、頓挫有致且節(jié)奏、韻律與力度都把握的分寸有度;短線同樣入微得體,毫不含糊輕率;而曲線、弧線、折線等都在多變中不離古法;使線在整體畫面中起到框架作用,奠定了作品的基本結(jié)構(gòu)。 ▲ 天際白云起丨45x68cm丨 當筆線墨色相結(jié)合時,點、線、墨、色互一體,頓時,使畫面有限空間中的幾組意象氣息流動,互為比襯,韻味迭出;他用點乃至用線,似受黃賓虹影響為最,線的瀟灑、疏朗與點的隨意,以及干、濕、濃、淡與疏、密、遠、近等的看似并不經(jīng)意的點染,內(nèi)里卻蘊藏著“十年磨一劍”的苦修與漸悟。 ▲ 心月照云溪丨45x68cm丨 應(yīng)該說,畫面中的點、線都呈現(xiàn)出一種老到的氣度,其精湛均在不經(jīng)意間流露,看似輕放幾筆與若干墨點,其實都在關(guān)鍵處,都在畫理的規(guī)范之中,既以情合理,又不失法度,兩者相得益彰。 ▲ 空山新雨后丨45x68cm丨 “氣厚則蒼,神和乃潤”,非如此是難得筆法墨法的要義,這正是中國畫筆墨深層的奧秘,它說明的是中國畫的筆墨僅從技術(shù)角度去把握,是難以得其真髓的。 ▲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丨45x68cm丨 黃茂森正是在這里,顯示出他的過人之處,獲得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運思能力;因此,他的山水畫能在墨色清溪,雅逸之中,以近乎虛幻飄渺的筆墨,構(gòu)建出一幅幅水墨氤氳的圖景。 ▲ 軟棗林 山水之一 丨33x66cm丨 “一痕山景溪如無”,這是黃茂森山水畫最本質(zhì)的特點,也是黃茂森為之不懈努力地審美目標。 ▲ 九水藏臥龍之一丨33x66cm丨 苦心人天不負。黃茂森以數(shù)年的追求,在藝術(shù)之旅上孜孜不倦,目標始終如一,其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他自喻為“山水之間一布夫”,足見出其踏實,沉穩(wěn),睿智與勤奮,也可見出其精神情操與境界;藝術(shù)史表明,唯有但問耕耘,不問收獲者,才能有大成就,才能勇于攀登新高度,實踐證明,黃茂森就是這樣一位在“過程中”的畫家。 ▲ 九水藏臥龍之二丨33x66cm丨 深刻,往往產(chǎn)生于某種片面性和特定角度,貪大求全的結(jié)果,往往是欲速則不達,而黃茂森則是從自我的某個角度去發(fā)現(xiàn)造化之美與創(chuàng)造之美的,在這個交叉點上,他現(xiàn)實的是心靈上與自然地共鳴和審美和諧。 ▲ 山水之一丨 45x68cm丨 ▲ 山水之二丨 45x68cm丨 ▲ 山水之三丨 33x66cm丨 ▲ 山水之四丨33x66cm丨 ▲山水之五丨33x66cm丨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