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諾媽 “好兒子,真乖,給!”兒子掄著小拳頭替老公敲完背,老公慷慨地掏出一塊錢“打賞”給兒子。 “謝謝爸爸!”兒子樂顛顛謝過爸爸,順便還親了一下丈夫的臉,然后向我來報告他的喜訊。 是的,最近兒子正在自己攢錢,他想要買在超市看中的“桌球”玩具。攢錢挺不容易的,離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于是丈夫借機好心地贊助了一下。 幾天后,老公下班,無意說了一句:“忙了一天,腰背真酸!” 一旁正在玩耍的兒子聽見了,立馬跑過來,關切地說:“爸爸,我?guī)湍愦反繁常 ?/span> 小拳頭如雨點般砸在身上,老公無比享受。結束之后起身,兒子攤開手掌說:“爸爸,你要給我一塊錢!” 老公臉上諸多復雜表情,無法形容。然后,我聽見他在教育兒子:“爸爸辛苦工作一天,你要關心爸爸,不是幫爸爸捶一次背就要一塊錢……”很明顯,丈夫在圓他上次的教育觀。 接下來的日子,如果老公再召喚兒子來捶背,小家伙明顯沒有那么積極了,有時候甚至會用“我正在玩”為理由,找托辭。 好心打賞,結果堵了一條孩子關心父母的途徑。這樣的生活小事,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甚至引發(fā)出一個父母們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該不該對孩子實施獎勵政策?怎么獎才能有效促進孩子的行動力? 獎勵是需要的,它能有效督促孩子去達成目標;但是怎么獎,卻有講究,父母最需注意的是:避免“德西效應”。 所謂的“德西效應”是美國的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所做的一個實驗。他把實驗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全體無獎勵;第二階段:一組獎勵,一組無獎;第三階段:無獎,自由活動,可自主選擇是否繼續(xù)進行。 測試的對象是大學生,測試的方式是在實驗室解有趣的智力難題,報酬機制是解一題得一美元。結果發(fā)現(xiàn):第二階段中,有獎勵的組員努力解題,待到了第三階段無獎自由活動時,得到獎勵過的組員解題人數(shù)減少,反而是從始至終都沒有獎勵的組員,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饒有興趣地進行智力解題。 由此,得出“德西效應”:當一個人在進行一個愉快的活動時,如果提供額外的物質獎勵,反而會減少他對這項活動的興趣與吸引力。 兒子平時很體貼,我們有個腰酸背痛,他也時常愿意主動幫我們這兒敲敲,那兒拍拍。老公即便不給他“一塊錢”獎勵,他也會心甘情愿幫著捶捶背。 主動關心父母,被夸一聲“好孩子”,這是孩子發(fā)自內心愿意做的事,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就是一個人做事的“內在動機”,夸獎就是孩子得到的內感報酬。但是,這個時候,老公的“一塊錢打賞”成為了外加報酬,讓孩子轉移了目標注意力,把對父母的體貼轉換成了“賺錢”,于是接下去同樣一個處境,在沒有打賞情況下,孩子自然變得不愛去做了。 學齡前的孩子,我們時常會以“如果你能好好吃飯,我就給你買玩具!”結果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確實好好吃飯了,也如愿得到了獎給他的玩具。但是很快,吃飯又成為問題,當你再提出要求時,孩子同樣也提出了他的要求,想要另一個玩具。 而對于上學的孩子來說,最常掛在家長口頭上的莫過于“好好學習,如果你下次考試能夠得第……名,我就給你買……”省略號當中的許諾,要么是錢,要么是孩子心心念念的電子產品,手機或者游戲機。同樣,物質獎勵漸漸失靈,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甚至把學習作為交換獎賞的籌碼。 “孩子的確表現(xiàn)很好,難道就不能給他獎勵嗎?” 物質獎勵也不能完全被否定,父母的獎勵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利的,在獎勵的方式上,我們不妨換一換。諾媽這里舉兩個小例子,或許對你有啟發(fā)。 我曾經看到一個朋友對孩子進步實施的獎勵方式,覺得挺不錯。孩子每一次表現(xiàn)好的時候,或達到了預設的目標時,這位媽媽會用獎勵星星的方式為孩子積攢下來星星,星星的個數(shù)最終能夠兌換孩子的愿望。最終她的孩子用大半年攢下的星星,圓了草原之行。這樣的間接獎勵,顯得更有意義。 而一生培養(yǎng)出五個博士子女,被眾多媒體稱為“人才魔術師”,被著名主持人魯豫親切稱為“博士老爹”的蔡笑晚老師,在培養(yǎng)自己子女的時候,也用過獎勵法,并且成為他們家的傳統(tǒng)。蔡笑晚老師給六個子女都親手制作了一張“存折”,存的不是錢,而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和一點一滴的進步。逢年過節(jié),孩子就把“存折”上的數(shù)字兌換成零花錢,高高興興挑選自己喜愛的東西,這成為孩子心里又期待又美好的事情。 所以,在給孩子獎勵這件事情上,父母們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每一個父母之所以愿意對孩子用物質獎勵,大多都是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但孩子能不能好好學習,最關鍵的卻是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在家庭教育中,避免德西效應,把獎勵當做偶爾的意外驚喜,或許能夠收獲更大的喜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