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客戶端 2017-09-13 20:32 有這樣一位畫家,少年天才,平生只有一幅畫作流傳,但不影響他名垂后世。 有這樣一幅畫作,以十余米長卷恢弘壯闊之勢,躋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列。 人以畫傳,畫亦以人傳——這幅畫作就是北宋畫師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與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并稱北宋兩大鴻篇巨卷,在業(yè)界的評價和地位甚至更高于后者。 9月15日,“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將在故宮博物院開展,分前后兩期,以《千里江山圖》為中心,展出文物86件套,系統(tǒng)梳理、展示中國歷代青綠山水畫的發(fā)展脈絡。這件中國藝術史上的瑰寶,將再次公開出現在世人面前。 《千里江山圖》正被小心翼翼地展開。李韻攝/光明圖片 壹 《千里江山圖》作為傳世奇珍,它的作者王希孟,在繪畫史上卻沒有任何記載。甚至連畫作本身,也沒有作者題款留名。 讓王希孟的名字為世人所知的,是卷首蔡京的一段題跋: “政和三年閏四月八日賜。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strong> 《千里江山圖》蔡京題跋 區(qū)區(qū)幾十個字記錄了這段珍貴的歷史。 那是中國歷史上山水畫最黃金的時代。那一年王希孟十八歲,在宮廷畫院中做學生。他曾多次給宋徽宗獻畫,雖然畫作一般,但是身為藝術大師的徽宗在這個少年的筆墨中看出了可堪造就之處,遂親自指點他畫藝。半年后,《千里江山圖》橫空出世,少年意氣全數化作十二米青綠山水?;兆诳吹酱水嬻@喜萬分,賜給大臣蔡京,于是才有了這段題跋。 而王希孟本人從此在歷史上消隱無蹤,《千里江山圖》也成為這位天才少年唯一傳世的作品。直到數百年后,清代收藏家宋犖在一首詩中才再次提到了王希孟,詩云:“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親傳筆法精。進得一圖身便死,空教腸斷太師京?!?/strong>并自注云:“希孟天資高妙,得徽宗秘傳,經年設色山水一卷進御。未幾死,年二十余?!?/strong>后人亦多取其論,認為王希孟完成這幅巨作后不久,便英年早逝。 王希孟年輕的生命畫上了休止符,他筆下的千里山水卻永遠聳峙奔流。年僅十八歲的他不知何來如此的氣勢與境界,抑或只有十八歲的少年,才能擁有如此的野心與盛氣呢?這幅畫打動我們的是色彩、尺幅、格局、是美,更是那份獨屬于年輕的生機與活力。 貳 《千里江山圖》為大青綠設色絹本,染天染水,縱51.5厘米,橫1188厘米,氣勢遼闊超凡。 不同于黑白色調的水墨畫,青綠山水畫因用石青石綠色的礦物質顏料繪成而得名。這幅長達11.9米的畫卷,絢麗的青綠色調交織,描繪著千里江山的錦繡恢弘。宋人贊此畫“一點一畫均無敗筆,遠山近水,山村野市,漁艇客舟,橋梁水車,乃至飛鳥翔空,細若小點,無不出以精心,運以細毫”。畫中人物雖細小如豆,卻動態(tài)鮮明。微波水紋均一筆筆畫出,漁舟游船蕩曳其間,使畫面平添動感。 《千里江山圖》局部 在用色上,畫家于單調的藍綠色中力求手法變化,色彩或渾厚,或輕盈,間以赭色為襯,使畫面層次分明,色如寶石,光彩奪目,反映了宋代青綠工筆山水畫的最高水平。元代著名書法家溥光對此卷推崇備至,在卷后題跋中贊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strong>可謂公允之論。 《千里江山圖》局部 和較易保存的紙本畫不同,《千里江山圖》為絹本畫,絹本中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有機物的保存本就非常困難,歷經千年的蠶絲更是極易折斷,且畫卷上厚厚的礦物顏料時間一長極易脫落。在當前古畫修復技術沒有重大突破的情況下,對于開卷就會受損的《千里江山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護,這也就是《千里江山圖》很少公開展示的原因。 自建國以來,《千里江山圖》分別于50年代、80年代兩次公開展出,此后一直在故宮博物院的庫房中封存,直到2013年才再次展出。時隔四年,這件國之重寶再次與公眾見面,據工作人員說,這是該圖首次全卷打開展覽。 叁 “青綠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一個重要門類,一般用石青、石綠等礦物質為主要顏料,敷色亮麗,極具裝飾性。但由于元代及以后文人畫的迅速發(fā)展并占據畫壇主流,導致人們對中國山水畫的印象主要是水墨山水,忽略了青綠山水在畫史上的地位和價值。 《千里江山圖》局部 作為2017年年度大展,“青綠山水展”雖然以《千里江山圖》為中心,但不僅有《千里江山圖》,更將系統(tǒng)展示中國古代青綠山水畫的發(fā)展脈絡。故宮博物院館藏的展子虔《游春圖》、宋人《江山秋色圖》、趙伯骕《萬松金闕圖》、文徵明《惠山茶會圖》等難得一見的珍品都將借此展覽露面,可以讓民眾對青綠山水畫的重要性有直接、具體的認識。 金秋九月,故宮博物院等待你的到來! (本文綜合光明日報、中國美術報、齊魯晚報報道) 【附】《千里江山圖》全景欣賞: 《千里江山圖》卷,北宋,王希孟作,絹本,設色,縱51.5cm,橫1191.5cm 圖自故宮博物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