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芨攻烏, 藻戟遂蕪俱戰(zhàn)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十八反歌訣 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 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 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京三棱。 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 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十九畏歌訣 --《珍珠囊》 所謂“十八反”,即: 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芨;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細辛、芍藥。 而“十九畏”指的是: 硫磺畏樸硝, 水銀畏砒霜, 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牽牛, 丁香畏郁金, 川烏、草烏畏犀角, 牙硝畏三棱, 官桂畏赤石脂, 人參畏五靈脂。 “十八反”、“十九畏”是歷代醫(yī)家普遍使用的配伍禁忌。 “相畏”藥對的配伍可使藥物某些方面的功效減弱; 而“相反”藥對配伍則可能產生或增加毒性,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然而,歷代醫(yī)家在臨床實踐中,仍大膽采用相反(相畏)的藥對組方。 如張仲景在他的《金匱要略》中,用“十八反”中的半夏與烏頭同居一方,名曰“赤丸”,治療寒氣厥逆一癥。 而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中創(chuàng)制的由反藥或畏藥組成的的方劑有146個。 據統計,在《傷寒論》、《金匱要略》、《千金翼方》、《外臺秘要》、《圣濟總錄》等中醫(yī)寶典里, 相反藥同用的處方達565首之多, 而明代的《普濟方》中則收載了248個反藥方劑,可謂是中醫(yī)反藥畏藥方劑的集大成之作。 可見,相反(相畏)藥對的配合使用并非絕對的禁忌。 現就臨床常用的幾對相反(相畏)藥對做簡單的介紹: 甘遂與甘草 (代表方劑“甘遂半夏湯”) 甘遂苦寒有毒,能瀉水逐飲,消腫散結; 甘草性甘平。 甘遂與甘草是“十八反”中的藥對,《珍珠囊》載“藻戟遂蕪俱戰(zhàn)草”; 《太平圣惠方》載“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歷代醫(yī)家均將其列為配伍禁忌。 但古今醫(yī)家均不乏使用甘遂、甘草配伍取得奇效者: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創(chuàng)制“甘遂半夏湯”治療頑固性痰飲: 其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xù)堅滿,留飲欲去之證。 孫思邈的《千金方》中創(chuàng)“大豆湯”治療全身浮腫, 將甘草、甘遂、烏頭、半夏兩組反藥同用, 取其大吐以去濕,相反相激,取得良效。
臨床也證明,甘遂與甘草相互配伍,功擅逐飲瀉水,適用于痰飲留于胃腸,胸中、腹中積水等體質壯實者。 癥見:心下堅滿,自利、利后反快,雖利心下仍堅滿,舌苔滑膩,脈沉弦等。
對于甘遂、甘草這對反藥之所以對攻逐水飲有奇效的機理。 歷代醫(yī)家各有見解,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 ① 藉二藥相反之性加強攻飲之力。 尤怡云“蓋欲其一戰(zhàn)而留飲盡去,因相激而相成也”。 李言聞稱此相反藥同用后會產生“怒性”,李時珍則稱為“霸道”。 所謂“怒性”、“霸道”,都是指相反藥配伍后,對機體產生強烈的作用, 即利用甘遂、甘草相互對抗,激發(fā)出猛烈的性能,促進逐水破結的治療效果。 ②緩解甘遂之性急。 趙良仁云“甘草緩甘遂之性,使不急速,徘徊逐其所留”。
而現代研究證明,甘草與甘遂合用時的毒性大小,取決于甘草的用量比例。 當甘草劑量大于甘遂時才有可能增加毒性。 現代臨床就甘遂、甘草配伍(甘遂半夏湯)使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各種類型胃炎、結腸炎、腸結核; (2)胸腔積液、腹腔積液(對肝硬化腹水治療有顯效)、心包積液、顱腔積液; (3)腎積水、腎小球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遺精、術后尿儲留等; (4)小兒百日咳; (5)癌癥; (6)瘧疾(主張以甘遂末外敷丹田或神闕,內服甘草湯,分圖進藥)。等等。 但須注意,以此藥對攻邪逐飲,非必要者不可妄試,體質虛弱者不可妄用。中病即止,服后出現腹瀉應停藥。 甘草與海藻 (代表方劑“海藻玉壺湯”) 海藻苦咸寒,能消痰結,散癭瘤;甘草甘平。海藻與甘草是“十八反”中的藥對,《珍珠囊》載“藻戟遂蕪俱戰(zhàn)草”。但同樣的,兩藥同用,在消痰散結方面的顯效,也不乏前例: 明代陳實功在《外科正宗》創(chuàng)“海藻玉壺丸”,甘草與海藻相伍,用于治療瘰疬之癥。 干祖望喜合用海藻與甘草,以加強其藥力。 余聽鴻在《外科醫(yī)案匯編·雷癘》中說:“海藻甘草之反,古人立方每每有之,甘遂甘草取其反者,可攻蟠踞之堅痰,海藻甘草取其反者,攻其凝外之堅痰也?!?nbsp; 朱良春先生喜海藻與甘草同用,治療頸淋巴結核、單純性及地方性甲狀腺腫大、甲狀腺腫瘤。 種種臨床經驗表明,兩藥同用,功擅消癭瘤、瘰疬,適用于甲狀腺囊腫、項淋巴結結核、乳腺增生等疾病。病機皆為痰滯氣郁。 附子與半夏 附子性辛甘大熱,有毒,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 半夏性辛溫,有小毒,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寬中消痞,下氣散結的功效,為治痰濕之要藥。 “十八反”明言“半蔞貝蘞芨攻烏”。附子是川烏的附生根, 所含成分大致相同,故多認為半夏反附子。 附子、半夏配伍,歷代醫(yī)家也多有運用: 《金匱要略》用附子梗米湯由附子、半夏、梗米、甘草、大棗組成,治療虛寒腹痛。 《千金方》之半夏湯、附子五積散; 《證治準繩》之小半夏湯; 《張氏醫(yī)通》之附子散等等,均是附子、半夏同用。 關于附子與半夏配伍之功: 附子,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經脈,峻補下焦元陽,驅逐在里寒濕,“為補先天命門真火第一要藥”; 又附子氣厚味薄,可升可降,無所不至,張元素稱其“為諸經引用之藥”。 半夏,豁痰逐飲,消痞散結,降濁止嘔,降氣平喘,具溫化痰飲水邪之效。 兩者配伍,辛開燥降,相輔相成,散臟腑經絡、肌表上下的痰飲停滯,使陰寒得散、脾腎得溫、水濕得化、痰飲得消,則陽虛痰濁痞嘔諸癥自除。 誠如劉沛然云:“半夏附子合用對陽虛寒痰冷飲的病癥能斬關奪將,使陽氣回,寒痰化,沉病起,病邪除”。
而現代研究證明:在一般臨床用量范圍內, 半夏配伍川烏、草烏或附子均不會出現毒性增強或療效降低, 而附子與半夏配伍的毒性作用低于附子單煎劑。 現代臨床應用中,現代名醫(yī)家常將附子、半夏配伍治療陽虛寒痰之證。 如:中陽不足之寒痰喘嗽; 陽氣式微、飲留胸脅之懸飲; 陽虛痰結致咽部梗阻; 脾胃寒濕阻滯所致的脫腹疼痛等。 人參與五靈脂 人參甘平,為補虛扶正要藥; 五靈脂咸溫,散瘀止痛,為治血滯諸痛要藥。 人參與五靈脂是“十九畏”中的藥對,《珍珠囊》載“人參最怕五靈脂”。 但前人有清代醫(yī)家吳瑭《溫病條辨》中載“化癥丸”,人參與五靈脂同用。 兩藥同用,功擅益氣祛痰,適用于血瘀痼疾。 癥見:腫塊痛如針刺有定處,有出血史,肌膚甲錯、毛發(fā)不容,少氣懶言乏力,舌質紫暗,脈細澀等。 此種瘀血形成大多與氣虛、氣滯、血寒、外傷有關,日久不愈的瘀證, 正氣虛弱、無力運血是關鍵。 故以人參益氣,以五靈脂散瘀。人參得五靈脂,補而不滯; 五靈脂得人參,防止破血耗氣過甚之弊。 現代研究中,抗應激試驗表明,人參、五靈脂合用時作用弱于單用人參,確有相畏效應; 但兩藥合用對非特異性免疫的增強,無明顯影響。 此結果提示:人參畏五靈脂理論具有局限性。 近現代有姜春華先生用此藥對治療肝脾腫大; 朱良春先生用黨參與五靈脂同用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 除以上例舉的四對相反(相畏)藥對以外, 古代和近現代都有應用相反(相畏)藥對, 不但無明顯毒副作用或不良反應,而且還取得顯效的案例。 如:“十八反”中,用芫花、大戟配甘草治療噎隔、薇痕等效猛迅速; 生烏頭、生半夏搗爛外敷,治寒痰積聚所致的腿痛; “十九畏”中的肉桂與赤石脂,合用治虛寒腹瀉。 小結 所謂“沉疴用猛藥”,相反(相畏)藥對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某些沉疴重疾、疑難病癥。 而且現代研究證明,相反(相畏)藥物合用后是否有不良反應, 與給藥途徑、劑量、炮制、煎法等諸多條件有關,“相反”、“相畏”之說并不絕對。
當然,我們在臨床使用相反(相畏)藥對時,仍須謹慎、對癥的使用。 然而,相反(相畏)藥對的使用也旨在提醒我們,需師古而不泥古。 臨床上,我們常需開拓視野與思維,另辟蹊徑,以求得效。 END |
|
來自: 善緣隨心 > 《國醫(yī)精粹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