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的最有力證據是童文紅在阿里的工作履歷。2000年,童文紅作為阿里巴巴116號員工加入公司,擔任行政前臺,是的,你猜的沒錯,也就是在公司門口迎接客戶、收發(fā)信件、打印復印的工作。這份工作堅持了六七年,直到2007年,阿里巴巴首席人才官彭蕾找到她,希望她去做行政部的主管。此后,一路升至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 2017年1月13日,童文紅卸任菜鳥網絡CEO,擔任阿里巴巴首席人力官兼菜鳥網絡董事長。到這一天,童文紅入職阿里巴巴17年。 馬云說,回憶從前,最開心的時光是當老師一個月拿八十九塊錢工資的時候,那時候我真有夢想啊,我的夢想是再努力一點、再存一點錢,我下個禮拜或者下個月就可以湊足錢買輛自行車了,那時候的開心和現(xiàn)在完全不一樣,現(xiàn)在好像覺得買什么東西都沒什么意思。 馬云說,有夢想的人很多,但是堅持下來的人非常少。 “我跟大家透露一個情況,我在公司內部和三四百名阿里巴巴最早的堅持了五六年的員工開了個會,我說很快大家每個人都會很有錢,幾乎很多人現(xiàn)在已經是百萬甚至千萬富翁,那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是我們比別人勤奮嗎?我告訴你,比我們勤奮的人多了去了,我們絕對沒有別人那么勤奮。那是我們比別人聰明嗎?那是胡扯,這世界上聰明的人太多了,有些人的聰明,我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的?!?br> 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什么叫聰明,什么叫智慧。有一次我跟衛(wèi)哲(前阿里巴巴CEO)在上海波特曼酒店跟一個很大的公司的老板吃飯,突然邊上來了一個很帥的小伙子,托個盤子。他進來以后說:“馬云,我認識你,我有用你們的支付寶”,我說“哦”。他又說“支付寶真好,我可以把信用卡綁定進去,然后套現(xiàn),根據一個公式,賺出一毛二利息”。 很多年輕人聽這個故事覺得這個人怎么那么聰明,但是我心里想,難怪他這么帥這么聰明還在端盤子,如果他不這么斤斤計較,他今天也許是總經理。 我們很多人覺得自己聰明,我相信有更多人比我們更聰明,還有更多人比我們更努力,但是為什么我們成功了,我們擁有了財富而別人沒有,這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堅持下來了。那時候別人都不看好互聯(lián)網,當時做搜索引擎、電子商務、B2B的有多少,為什么人家都沒了我們還在,是因為我們堅持,不是因為我們聰明。 但是同時,有一件事情我也跟所有同事講,我們堅持是因為我們真有這么大的毅力嗎?也未必。 2001年、2002年的時候,很多來阿里的同事都覺得,反正其它地方也找不到工作,也沒獵頭公司找他們,也不知道到哪兒去就業(yè),而且干了這行以后也不知道要干嘛,那在阿里巴巴待著也就待著,結果稀里糊涂一看,呦,我們怎么變得那么好了。 所以有的時候,“傻堅持”要比“不堅持”好得多,這都是大實話。我講這個的時候,我們三百多個同事頻頻點頭,說有道理,當時要找份工作還真難。2001年、2002年,有幾個人愿意加入阿里巴巴,那個時候街上會走路的、只要不是太瘸都被我們招來了。那時候沒有人看好互聯(lián)網,當時公司里自認為聰明的人進來以后待了一兩個月就都離開了。那些人很聰明、想法非常好、概念很強、能力也很好,他們全都自己創(chuàng)業(yè),認為他們做的比我們的電商靠譜,結果這些人現(xiàn)在都沒成功,傻傻的留下來的人都成功了。 馬云最后說,“所以還是要說,要堅持,如果你有理想,不堅持理想你會很痛苦,有理想還是要堅持?!?/p> 已位于阿里高位的童文紅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自己是“又傻又天真,又猛又持久”的人,并稱這是阿里巴巴所有人的心態(tài),包括馬云自己。 希鷗網采訪過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和不同階段的CEO聊天,大家總是不可避免的會談到“團隊管理”。任何人都不能否認,所有生意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人的競爭,所有生意的失敗,歸根到底都是團隊不行。于是,團隊在創(chuàng)業(yè)當中顯得格外重要。 幾乎每一家投資機構都說,“投資就是投人”,那些本就出身豪門的創(chuàng)業(yè)者則可以呼風喚雨。劉江峰離任華為榮耀總裁創(chuàng)業(yè)“多點”,獲1億美金融資;陳向東離任新東方總裁創(chuàng)業(yè)“跟誰學”,獲5000萬融資;吳波離任美澳居CEO創(chuàng)業(yè)“美澳居”,獲5000萬融資。 而大多數(shù)初創(chuàng)公司在人才競爭上毫無優(yōu)勢,自身沒有召集大牛的能力,項目本身也沒有可圈可點的優(yōu)良基因,因此,“創(chuàng)業(yè)十年累計5000萬收入”都成了不可實現(xiàn)的目標。 這是人與人的差距,這是有人和無人的差別。 很多企業(yè)不喜歡招聘應屆生,在“離開校園”到“適應社會工作”這段時間里,大多數(shù)應屆生都會表現(xiàn)出眼高手低、自命不凡等特點,這段時間里的離職率也非常高。以地產圈的大公司龍湖地產為例,一年時間周期,部分崗位的校招生離職率超過80% 。但小企業(yè)無人可用、無高薪可給,不得不使用應屆生,于是因果循環(huán)。好不容易培養(yǎng)出來的人,半年后、最多一年便會辭職走人。 這里尤其要畫圈圈劃重點強調95后的年輕人。 “95后”是特殊的一群工作者,天生的特立獨行、有個性、愿意挑戰(zhàn)、有創(chuàng)新想法,這種性格適合創(chuàng)業(yè)公司,因為二者在基因上的匹配度很高。但遺憾的是,這種員工往往對初創(chuàng)公司的傷害最深,因為在企業(yè)成長的關鍵時刻,這些人總會“莫名其妙”的離開公司。你以為得到了他們,但其實遠遠沒有。除了不給他們安排工作且同時安排高薪,否則不可能長期擁有他們的身體和靈魂。 初創(chuàng)公司的CEO坐下來討論團隊問題時,通常就是兩個話題,一是如何低成本招到更合適的人,二是如何留住企業(yè)中優(yōu)秀的人才。一般情況下,股權老師們會現(xiàn)身講“給員工分配股權”,但其實剛剛走進社會的年輕人們根本不知股權是何物、也不在意你慷慨拿出的1%、2%的股權。這些年輕人們雖然個性、雖然特立獨行,但沒有哪一屆前輩們比他們更知道金錢的重要。 概括來說,在招人、管人的問題上,沒有人可以救得了沒有背景、出身草根的創(chuàng)業(yè)者。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只有一個方法——公司業(yè)績增長。 在公司的發(fā)展問題上,任何僥幸的心理都不要有,因為那只會讓你在泥淖里陷得更深,永遠保持冷靜、永遠殫精竭慮、永遠如履薄冰。當你選擇走上創(chuàng)業(yè)這條路,意味著你已自愿被“摸不著的夢想”綁架,你心甘情愿的屈服于“看不見的未來”。 不要著急,不要擔心,聰明的人會離開,更聰明的人會留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