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于自己的皮球 小兒脾胃功能嬌弱,稍有不慎就會出現(xiàn)厭食、便秘、泄瀉、疳積等。中醫(yī)兒科名家鄭啟仲教授僅用一方加減化裁治療脾胃虛弱病癥,即是抓住小兒“脾常不足”這一特點,往往效如桴鼓。一起去看看吧~~ 七味白術(shù)散為宋代錢乙所創(chuàng)之名方,首見于《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藥物組成:人參二錢五分,白茯苓五錢,白術(shù)(炒)五錢,藿香葉五錢,木香二錢,甘草一錢,葛根五錢(渴者加至一兩)。上?咀,每服三錢,水煎,熱甚發(fā)渴,去木香。 功能:健脾止瀉。 主治:脾胃久虛,嘔吐,泄瀉,頻作不止;津液枯竭,煩、渴、燥,但欲飲水,乳食不進,羸弱困劣。 本方由四君子湯加葛根、木香、藿香而成。四君子湯益氣健脾,加葛根升陽生津,藿香芳香化濁,木香行氣溫中。全方配伍,共奏益氣健脾、升清止瀉之效。 鄭啟仲教授認為,小兒“脾常不足”,內(nèi)易為飲食所傷,外易被六淫所侵,嘔吐、泄瀉者最多。七味白術(shù)散把葛根、木香、藿香融入四君子湯中乃錢乙絕妙之筆,葛根不但能升脾之清陽而止瀉,還能解肌清熱、生津止渴,用于脾虛泄瀉而兼有表證者尤宜;藿香化濕止瀉,和中止嘔,治脾虛而暑月感寒吐瀉并作者甚佳;少量木香行氣、溫中、止痛。三味藥的加入將益氣健脾的四君子湯變成益氣健脾、升陽止瀉、化濕和中、行氣止痛、生津止渴、解肌清熱、活潑靈動、最宜小兒的良方。鄭師臨證善用七味白術(shù)散化裁治療兒科多種病癥,每收良效。 患兒張某,男,7歲,2013年7月3日初診。厭食、納呆3年余?;純浩剿厥程鹗?、零食較多。3年前患腹瀉納食減少,食欲明顯下降,時有惡心嘔吐,頭暈,寐差,大便不調(diào)。多處診治不效而來診。診見:雙氣池色青黃,面色黃白少華,體消瘦,面黃,神疲乏力,食少,厭惡進食,寐差倦臥,小更清,大便偏干,舌質(zhì)紅,苔白膩,脈弱。查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無異常。證屬脾胃虛弱,納運失司。治以益氣健脾,化濕開胃。 處方:人參6g,炒白術(shù)10g,茯苓10g,木香6g,藿香6g,葛根10g,焦山楂10g,陳皮6g,佛手10g,砂仁6g,生姜6g,炙甘草6g。6劑,日1劑,分早晚2次沖服。 二診(2013年7月9日):服上方后有思食感,大便順暢。守方再6劑。 三診(2013年7月15日):食量明顯增加,精神和悅,氣池青色退。改異功散調(diào)理2個月善后而愈。隨訪2年未見復發(fā)。 按:中醫(yī)學認為,厭食是由多種原因引起脾運胃納功能失常所致。鄭師在長期的醫(yī)療實踐中,對厭食的病因病機有獨到見解,并總結(jié)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而對證屬脾胃虛弱,納運失司者,常采用七味白術(shù)散加減,療效顯著。 在該方基礎(chǔ)上,配砂仁、陳皮、佛手芳香醒脾;生姜溫胃止嘔,焦山楂化食開胃而收功。 氣池,位于目下胞,小兒望診中,氣池常反應脾胃的病癥,根據(jù)氣池顏色的變化,可判別疾病的性質(zhì)。 患兒田某,男,5歲,2013年10月12日初診。便秘5個月。患兒自幼脾胃功能欠佳,易大便秘結(jié),入幼兒園后上述癥狀加重,納食減少,家屬多次給予肥兒丸、健胃消食片等藥稍有改善,但停藥后仍不能自行排便而來鄭師門診。診見:便秘3~5日1次,大便不干而排出無力,伴腹脹,納差,面色黃白。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濡細。證屬脾虛氣弱,傳導失司。治以健脾益氣,和胃生津。 處方:人參6g,生白術(shù)10g,茯苓10g,木香3g,藿香6g,葛根6g,當歸6g,火麻仁6g,炒萊菔子3g,番瀉葉1g,砂仁3g。6劑,日1劑,分2次服。服藥期間忌食生冷之品。 二診(2013年10月18日):服上藥后,家長甚喜,大便已每日1次,且飲食增力,精神振作。上方去萊菔子,再服6劑。 三診(2013年10月26日):患兒食欲旺盛,面色有華,大便日1次。上方去番瀉葉,改隔日1劑,鞏固療效。調(diào)理3個月停藥。隨訪2年未見復發(fā)。 按:鄭師認為,小兒便秘與脾胃運化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以脾虛失運較多見,在臨床中常采用七味白術(shù)散治療脾虛失運之小兒便秘,療效顯著。在該方的基礎(chǔ)上,加當歸養(yǎng)血潤腸,火麻仁潤燥通便,配少量萊菔子、番瀉葉助藥力以降濁,砂仁醒脾開胃。藥切病機,獲效亦捷。 患兒馬某,女,1歲半,2012年11月20日初診。泄瀉7天。患兒7天前因飲食不節(jié)出現(xiàn)泄瀉,大便稀糊或如水樣,夾有奶瓣,西醫(yī)治療效果不佳而來診。診見:神疲乏力,大便稀糊或呈稀水樣、蛋花樣,氣味酸臭,腹脹,哭聲低,喜父母抱,時有嘔吐,納差,小便短少。舌質(zhì)紅,苔白膩,指紋紫滯。大便常規(guī):白細胞0~1/HP,隱血實驗(-)。證屬飲食傷胃,脾失健運。治以運脾和胃,消食化滯。 處方:人參6g,炒白術(shù)69,茯苓6g,炒神曲6g,焦山楂6g,葛根6g,藿香6g,木香3g,砂仁3g。2劑,日1劑,分3次水沖服。 二診(2012年11月22日):諸癥減輕,效不更方,繼服2劑而愈。 按:“泄瀉之本,無不由于脾胃”,故運脾化濕是治療此病的關(guān)鍵。鄭師非常贊賞江育仁教授“脾健不在補,貴在運”的思想。 患兒李某,男,3歲,2012年5月6日初診。消瘦、乏力2年余?;純?年來不思飲食,經(jīng)多家醫(yī)院治療效果欠佳,而求鄭師診治。診見:消瘦,神疲乏力,面色少華,毛發(fā)稀疏,不思飲食,少言納呆,大便干。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細。證屬脾胃失和,納化失司。治以益氣健脾,消積助運。 處方:人參6g,炒白術(shù)6g,茯苓6g,葛根6g,藿香6g,木香39,炮山甲3g,炙鱉甲10g,焦山楂10g,砂仁3g,大棗10g,炙甘草3g。中藥配方顆粒,14劑,日1劑,開水沖化,分2次口服。服藥期間忌服辛辣、生冷、油膩之品。 二診(2012年5月20日):服上藥后,納食增加,神疲乏力明顯減輕,大便通暢,日1次,面色見紅潤,舌淡,苔薄白,脈浮。守上方再調(diào)14劑,每日1劑,分2次口服。 三診(2012年6月5日):諸癥基本消失,飲食增加,面色轉(zhuǎn)紅,性格活潑。囑其服參苓白術(shù)顆粒,每日1袋,分2次日服。服用2個月鞏固療效而愈。 按:該患兒多由喂養(yǎng)不當,導致中焦脾胃受損,運化失司,脾失升清,胃失和降,胃不司納,脾不生血而成疳證(疳氣)。脾不健則清難升,胃不和則谷難納,故投七味白術(shù)散加減治之獲效。體現(xiàn)了鄭師治疳“忌壅補,慎攻伐,平劑緩圖而建功”的學術(shù)思想。 推薦書目 鄭啟仲經(jīng)方名方應用經(jīng)驗 全書共分三篇,上篇為經(jīng)方應用經(jīng)驗,下篇為名方應用經(jīng)驗,附篇為自擬方簡介。每方應用均有提要及病案舉例,以充分展示其“異病同治”的學術(shù)見解、臨證經(jīng)驗和遣方配伍技巧,具有很高的臨床實用價值,適用于中醫(yī)、中西醫(yī)結(jié)合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者參考。 版權(quán)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