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十分鐘,成為自己家庭的教育顧問 家長們一定對這種情況不陌生:“媽媽給我點零花錢吧!”“爸爸我要買作業(yè)本給我10塊錢吧”……這時候,家長到底該給還是不給?怎么給呢? 很多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其實給孩子零花錢,背后也隱含著很多知識,零花錢是孩子建立金錢觀的第一步,如果父母沒有通過零花錢有意識引導的話,也許孩子就會形成不正確的金錢觀,到時候,可就很難糾正了! 1 孩子不能沒有零花錢 一個小女孩,初中住校,一星期回家一次。媽媽通常每周給2元零花錢,那個星期她想要5塊,媽媽不給。她就表示不去上學。媽媽說:“愛上不上,不上現(xiàn)在回家。” 后來,她一直纏著要,媽媽很不高興地掏出5塊錢,扔在桌子上,一副嫌棄的樣子。而那五塊錢彈落到地上。 這個小女孩顫顫顛顛地撿起了錢。 事情好像就這樣過去了。但是她說,這件事對她影響很大,一直覺得自己很卑微,同時,在心里埋藏下對錢的渴望。 2 零花錢,孩子上學后不可或缺 但是,給零花錢,不意味著孩子有需要,就給。很多時候,要講究方法。甚至,給零花錢時能夠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和理財技巧。 你知道怎樣指導孩子正確使用零花錢,并能培養(yǎng)他們的金錢觀和理財能力嗎? 孩子的理財能力需要在生活實踐中培養(yǎng)和訓練,但他們并不能自己創(chuàng)造財富,其金錢來源都是父母、長輩給予的零花錢。因此,怎么給孩子零花錢以及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錢重要。 3 零花錢是典型的“小問題、大學問”的話題,因為這涉及多方面的意義。 ① 錢幣可作為孩子的智力玩具。無論硬幣和紙幣,都蘊藏豐富的細節(jié)和文化內(nèi)涵,家長可以借此提高孩子觀察能力和普及文化常識。 ② 金錢觀。讓孩子懂得金錢是勞動所得、用來滿足生活需要的。讓孩子看父母的工資單,從而理解父母的工作。 ③ 消費觀。孩子了解基本消費和奢侈消費的區(qū)別,認識節(jié)約是對勞動的尊重,杜絕奢侈消費、攀比心理。 ④ 自主能力。定期、定量地給孩子零花錢,規(guī)定孩子負責給自己買鉛筆,剩余的自由消費,可促進孩子的自主意識。 ⑤ 財商培養(yǎng)。適當?shù)刈尯⒆訁⑴c家庭理財計劃,引導孩子理性消費的能力,向孩子滲透開源節(jié)流的意識。 4 一、將零花錢和孩子分擔家務掛鉤 父母最好不要這樣告誡孩子:“要是你不馬上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下周的零花錢就沒有了”;也切忌這樣收買孩子:“給你五毛錢,把垃圾袋提到樓下去?!?/p> 把零花錢與家務聯(lián)系在一起,容易讓孩子以為家務不是家庭成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而只是掙錢的手段。這會養(yǎng)成孩子在做家務時“錙銖必較”的脾性,也容易讓其喪失對家庭的愛心和責任感。 二、將零花錢和孩子的學業(yè)成績掛鉤 孩子進入學校后,切忌對他說:“如果你的作業(yè)還不是優(yōu),我就停發(fā)你的零用錢”,或者“要是你進入全班前三,我就獎你一百塊錢”。 基于金錢刺激而產(chǎn)生的動力比基于興趣和責任產(chǎn)生的動力要短暫且薄弱,將零花錢和孩子的學習成績掛鉤,只不過是增加了孩子的投機欲——有些孩子會以作弊的方式來企求“達標”,有些孩子則以謊報成績來求得“獎金”。 三、將零花錢與顯示對孩子的愛掛鉤 有些父母為爭奪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分別給孩子零花錢并在數(shù)額上互相攀比;有些祖父母為了顯示跟孩子的親密超過其父母,也用高額的零花錢來表達對孩子的愛。 這都是非常短視的做法。 零花錢與愛無關,零花錢不該打上“收買人心”的烙印。父母應該與其他家庭成員達成一致,保證孩子只能從一個渠道得到零花錢,這有利于零花錢發(fā)放數(shù)額與有序使用的控制。 5 小孩子開始并不能完全理解金錢的作用,因此,給他們零花錢之前,先要讓其知道錢的含義。 孩子對任何事都有好奇心,喜歡觀察和模仿大人的行為。因此,大人對周圍世界和金錢的態(tài)度,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當孩子在觀察模仿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概念時,家長就可以開始灌輸一些關于“錢”的知識了,幫助孩子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關于金錢的概念。 讓孩子理解錢的含義就是讓孩子懂得錢的用途,要告訴孩子錢的發(fā)展,告訴他錢幣可以購買他喜歡的零食、玩具等。 比如,市面上扮家家酒的玩具很多,其中收款機是很多孩子喜歡的玩具。從角色扮演過程中,孩子可學習成人社會中的購物行為,有人當“老板”,要想把商品售出;有人當“顧客”,會跟老板討價還價,至于最后如何成交,就看孩子怎么達成共識。
當“老板”的孩子可以決定商品的價格,定價標準可能依據(jù)平常陪父母采購時的經(jīng)驗,也可能是“漫天喊價”,就看當“顧客”的孩子是否愿意買單,或“殺價”。 父母要有意識地通過這一類的活動,讓孩子對金錢有一個基本的概念,深入培養(yǎng)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開展。 當孩子認識到錢的含義后,就可以根據(jù)家庭情況給予孩子一定的零花錢。這時候,按什么方式給、要不要干預孩子的花費預案、是由著孩子的性子花錢還是鼓勵孩子把錢都存起來等問題都是父母需要考慮的。 零花錢正如江河之水,既可載舟也可覆舟,父母千萬不要對每天的幾毛錢或幾塊錢掉以輕心。 6 一、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礎上給予建議 零花錢可以被孩子用來滿足父母“不贊成”的消費欲望。也就是說,父母在尊重孩子自主零花的基礎上提建議。如果父母管得過嚴,孩子買什么東西都要聽父母的,那么孩子不過像是一只“儲蓄罐”,完全失去了利用零花錢來培養(yǎng)其消費和理財所具有的意義。 父母也要明白,孩子在用零花錢上走一些彎路,也是讓其積累經(jīng)驗的必由之路。 二、“安全消費”教育 孩子有了零花錢后,“安全消費”的教育必不可少。孩子好奇心重,喜歡各種奇奇怪的東西,如來歷不明色彩俗艷的塑料玩具、把舌頭染綠染藍的糖果等。 當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的消費已經(jīng)傷害到他的健康時,一定要及時干預。比如教他識別食品包裝袋上的“QS”質(zhì)量安全標志,告訴他特別鮮艷的玩具和零食不能買等。讓孩子明白食品、玩具、文具的質(zhì)量安全對小朋友健康的重要性。 三、教育孩子懂得利用零花錢分享 |
|
來自: fangmin0715 > 《教子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