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萊人工運河 引言 記得筆者曾經在網上看到一篇大意是建設“膠萊人工海河”的帖子,作者想法大膽,設想之美好,著實把筆者嚇了一跳。具體構想是利用已有的古膠萊河或在其旁邊開挖一條長 150公里、寬1000米、深12米的人工運河,借助膠州灣比萊州灣高出2米的潮汐讓海水源源不斷進入萊州灣,屆時將打通黃渤海形成兩大海的洋流循環(huán),增大和加快渤海灣海水和黃海海水流動、交換的速度,達到治污效果。 但是設想畢竟是想,作者想法未免有點太單純了,似乎認為只要這個工程建成膠州灣和渤海的污染問題就能一勞永逸的解決掉,且不說運河海水交換水量能否達到凈化海灣的水量,我們怎么知道繁忙的運河不會變成垃圾河形成新的污染源呢?況且海水深入內陸,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的海水入侵,土地鹽堿化,所以筆者并不認同引海水建設運河。 (一) 當然,膠萊運河并不是今人的創(chuàng)意,關于這條運河前人有無數(shù)的設想,膠萊運河古稱膠萊海道或運糧河,是元朝一條“南糧北運”的海上航線的一部分。任何古今工程的建設其原因和意義都是相通的,今人想要重新開鑿膠萊運河,從古代膠萊運河我們可以看到很現(xiàn)實的原因。 元朝北京作為全國行政中心,經濟人口迅猛發(fā)展,人口增長帶來糧食需求激增,北方連年戰(zhàn)爭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無力承擔北京糧食需求,唯一解決方法便是南糧北運。但是黃河泛濫,連年戰(zhàn)爭大運河已經淤塞不能直達北京,陸路運輸又滿足不了需求,于是從南京到天津海運應運而生。但是海運開通以后新的問題又產生了,繞過膠東半島的海運,運距太長、礁石密布、風浪大,木船很容易遇險沉沒,在這種情況下開鑿膠萊運河成為避免風險,提高運輸效率的捷徑。當然,古代膠萊運河在現(xiàn)在看來并不是什么十分龐大的工程,與今天討論的膠萊運河不可通知而語。 筆者僅僅是在前人基礎上形成自己一套想法,至于是否可行并沒有十足的把握。在筆者設想里膠萊運河是沿膠萊河河道開鑿建設一條長約130公里、寬約500米左右、深約10米左右,耗資千億元以上,工程四年,可通行萬噸巨輪的人工運河。 筆者設想中,膠萊運河可仿照古代膠萊運河的工程方法,河道設6-8座船閘,逐級蓄洪、蓄水。通過提水通航。當然你也許會問,水從哪來?或許這種方法最大的問題是水源不足,但是也并不是沒有解決之道。第一,適當挖掘人工湖蓄水、建設港口,將整個運河變成“運河湖”,蓄汛期洪水,以滿足用水需求。第二,可以把流域面積內河流全部匯入運河,支流上游興建水庫,儲蓄汛期洪水,保證枯水期通航用水。第三,引黃入膠,將黃河水作為補充水源或者將黃河水儲存于運河河道。個人看來這樣建設工程優(yōu)點,第一,可以調節(jié)水資源,緩解解決水荒問題保證沿線生產、生活用水。第二,可以避免統(tǒng)一水平河道帶來的龐大工程量。第三,還可以防止海水倒灌及土地鹽堿化。 (二)運河建設維護 無論什么方案,規(guī)模如何,如何建造,所有膠萊運河是設想都是在改造膠萊運河基礎上而成。現(xiàn)代南、北膠萊河全長149公里,河寬150~400米,河深3.5~6米,干流流經地區(qū)基本為海拔50米以下平原,南北兩端接膠州灣和萊州灣。膠萊河縱貫膠萊平原,處于東、西兩大山脈之間,開鑿膠萊運河,唯一途徑就是充分利用膠萊河現(xiàn)成的河道。沿固有河道改造,這樣可以極大的減少工程難度,減少占用耕地和移民。 以現(xiàn)代工程技術來看,膠萊運河地處平原,土層深厚,所經之地并沒有什么斷裂帶,在河流分水嶺處有三公里巖石區(qū)域,當然這在現(xiàn)代并不是難題,因而運河建設不存在任何不可克服的技術難題。況且膠東運河比起南水北調只是小巫見大巫而已,世界上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也都是早已有先例。 這并不是說工程就沒有困難,膠萊運河所經區(qū)域是山東重要農業(yè)產區(qū),主要問題是當然是占用耕地和移民問題。其實我國水庫移民問題實際上是與民爭利的問題。我們一方面宣傳水庫移民生活多么困難,另一方面又說水庫帶來多么大好處,帶來多少利潤,問題在哪一目了然。在移民問題上我們可以將土地增值部分利益分給被占用更地方,況且運河開發(fā)帶來的城鎮(zhèn)化進程未必吸收不了這些失地農民,而移民安置最關鍵的問題是落實。 當然開鑿運河,泥土運到哪,泥沙淤積怎么解決,也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將流域內河流匯入運河、黃河水引入運河,水流變緩泥沙會淤積在河床,還有入??谀嗌?,潮起潮落引起泥沙淤積逆河流而上淤積在入海口,都會慢慢抬高河床,影響運河航行。但是,河沙是優(yōu)質的建筑材料和填海造陸材料,一方面,可以通過市場化經營,鼓勵開采河沙作為建筑材料來緩解泥沙淤積狀況。另一方面,通過政策引導鼓勵采砂船從運河開采泥沙,運往江蘇填海造陸,通過異地填海造陸的方法獲得收益,彌補運河開鑿帶來的土地損失。 (三)膠萊運河建成后的積極意義 實際上重新開通膠萊運河的呼聲一直沒有停止過,國民黨1936年就有修建這條運河的想法。新中國建國后第二個五年計劃里就準備修這條運河,只是由于大躍進的爆發(fā)才作罷。所謂無利不起早,修建膠萊運河必須要有足夠的收益,修建這條運河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國防上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第一,節(jié)約運輸成本,強化南北聯(lián)系。當然任何工程首要先考慮經濟利益,當今中國海運日益發(fā)達,所有從渤海出發(fā)的船只必須繞道山東半島東端的榮成才能入黃海,無疑增加了運輸成本。膠萊運河建成后從渤海出發(fā)的萬噸巨輪可直接經運河進入黃海,大幅度縮減了繞半島東端所帶來的運費和運力損失,提高經濟發(fā)展質量。 第二,開發(fā)沿線經濟,促進山東經濟發(fā)展。膠萊運河開通以后沿線各地區(qū)即可獲得沿海優(yōu)勢,大宗貨物直抵半島內陸,形成環(huán)膠東半島海港群。青島港腹地也會延伸至運河兩岸,大大緩解青島港附近鐵路、公路壓力,極大的促進青島發(fā)展。山東作為環(huán)渤海和長三角兩條經濟帶的樞紐將會成為新的增長極。 第三,優(yōu)化南北運輸,緩解南北鐵路運輸緊張狀況。中國南北資源分布極為不均,南北運力長期處于飽和狀態(tài),最緊張的莫過于京滬、京九、京廣三條鐵路,但是一條長江的運力就相當于20條京廣鐵路,運河優(yōu)勢可見一斑,建設膠萊運河有利于我國鐵路運輸客貨分流,減輕鐵路網壓力。屆時客流和小宗貨物由鐵路運輸;大宗貨物由海運經膠萊運河運輸;超大宗貨物經山東半島東端繞行,以優(yōu)化南北運輸。 第四,鞏固國防。中國目前溝通渤海與東海的海運全部繞道山東半島東端,朝鮮半島局勢動蕩,朝鮮反復無常、韓國又是美國同盟。一旦發(fā)生戰(zhàn)爭中國海上交通線將會受到嚴重威脅,膠萊運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中國航線安全。 第五,改造局部環(huán)境,緩解山東水荒局面。膠萊運河可以發(fā)揮水利中樞的作用,儲蓄汛期洪水,在枯水期灌溉農田。還可以改變區(qū)域小氣候,增加空氣濕度,增加降水,一定程度上改善山東半島干旱氣候。 (四)消極作用 當然膠萊運河并不是百利而無一害,弊端也十分明顯。膠萊運河耗資巨大,工期長,至少千億以上投入,四五年的工期,還有后續(xù)建設。收益卻并不能準確算出,況且面對日益上漲的工價和物資,還有通貨膨脹的威脅,如工程建設處理不當很容易變成勞民傷財?shù)臓€尾工程。 膠萊運河對于已經形成的運輸網絡也是一大考驗。山東半島目前早已形成完整交通運輸網絡,挖掘運河,路變橋同時又必須保證船舶通行,500米寬的河面加上引橋,每一座橋都可以稱得上特大橋,這方面投入怎么算?膠萊運河必定改變原有水利布局,水利工程需要重新規(guī)劃。原有管道運輸,各種輸電,光纜線路等等改造也是一項浩大的投資。 當然即使如期建成,運河管理區(qū)域又是一大考驗。如何協(xié)調眾多船只運行,船只在運行過程中造成的水體污染、燃油泄漏、噪聲污染如何處理。運河大面積侵占兩岸農民生存空間,隔離兩岸,如果處理不當不能帶來足夠利益必定導致運河與兩岸居民矛盾,對運河運營帶來嚴重考驗。 (五)個人點評 本人傾向于建設膠萊運河。溝通渤海與黃海,發(fā)展北方發(fā)展海洋經濟,山東是關鍵的一環(huán),而膠東運河是發(fā)展山東海洋經濟最重要一環(huán)。同時我國海洋空間被美國、日本等嚴重壓縮,所謂居安思危,環(huán)渤海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必須要有一個安全的水道,修建膠萊運河勢在必行。
膠萊人工運河 引言 記得筆者曾經在網上看到一篇大意是建設“膠萊人工海河”的帖子,作者想法大膽,設想之美好,著實把筆者嚇了一跳。具體構想是利用已有的古膠萊河或在其旁邊開挖一條長 150公里、寬1000米、深12米的人工運河,借助膠州灣比萊州灣高出2米的潮汐讓海水源源不斷進入萊州灣,屆時將打通黃渤海形成兩大海的洋流循環(huán),增大和加快渤海灣海水和黃海海水流動、交換的速度,達到治污效果。 但是設想畢竟是想,作者想法未免有點太單純了,似乎認為只要這個工程建成膠州灣和渤海的污染問題就能一勞永逸的解決掉,且不說運河海水交換水量能否達到凈化海灣的水量,我們怎么知道繁忙的運河不會變成垃圾河形成新的污染源呢?況且海水深入內陸,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的海水入侵,土地鹽堿化,所以筆者并不認同引海水建設運河。 (一) 當然,膠萊運河并不是今人的創(chuàng)意,關于這條運河前人有無數(shù)的設想,膠萊運河古稱膠萊海道或運糧河,是元朝一條“南糧北運”的海上航線的一部分。任何古今工程的建設其原因和意義都是相通的,今人想要重新開鑿膠萊運河,從古代膠萊運河我們可以看到很現(xiàn)實的原因。 元朝北京作為全國行政中心,經濟人口迅猛發(fā)展,人口增長帶來糧食需求激增,北方連年戰(zhàn)爭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無力承擔北京糧食需求,唯一解決方法便是南糧北運。但是黃河泛濫,連年戰(zhàn)爭大運河已經淤塞不能直達北京,陸路運輸又滿足不了需求,于是從南京到天津海運應運而生。但是海運開通以后新的問題又產生了,繞過膠東半島的海運,運距太長、礁石密布、風浪大,木船很容易遇險沉沒,在這種情況下開鑿膠萊運河成為避免風險,提高運輸效率的捷徑。當然,古代膠萊運河在現(xiàn)在看來并不是什么十分龐大的工程,與今天討論的膠萊運河不可通知而語。 筆者僅僅是在前人基礎上形成自己一套想法,至于是否可行并沒有十足的把握。在筆者設想里膠萊運河是沿膠萊河河道開鑿建設一條長約130公里、寬約500米左右、深約10米左右,耗資千億元以上,工程四年,可通行萬噸巨輪的人工運河。 筆者設想中,膠萊運河可仿照古代膠萊運河的工程方法,河道設6-8座船閘,逐級蓄洪、蓄水。通過提水通航。當然你也許會問,水從哪來?或許這種方法最大的問題是水源不足,但是也并不是沒有解決之道。第一,適當挖掘人工湖蓄水、建設港口,將整個運河變成“運河湖”,蓄汛期洪水,以滿足用水需求。第二,可以把流域面積內河流全部匯入運河,支流上游興建水庫,儲蓄汛期洪水,保證枯水期通航用水。第三,引黃入膠,將黃河水作為補充水源或者將黃河水儲存于運河河道。個人看來這樣建設工程優(yōu)點,第一,可以調節(jié)水資源,緩解解決水荒問題保證沿線生產、生活用水。第二,可以避免統(tǒng)一水平河道帶來的龐大工程量。第三,還可以防止海水倒灌及土地鹽堿化。 (二)運河建設維護 無論什么方案,規(guī)模如何,如何建造,所有膠萊運河是設想都是在改造膠萊運河基礎上而成。現(xiàn)代南、北膠萊河全長149公里,河寬150~400米,河深3.5~6米,干流流經地區(qū)基本為海拔50米以下平原,南北兩端接膠州灣和萊州灣。膠萊河縱貫膠萊平原,處于東、西兩大山脈之間,開鑿膠萊運河,唯一途徑就是充分利用膠萊河現(xiàn)成的河道。沿固有河道改造,這樣可以極大的減少工程難度,減少占用耕地和移民。 以現(xiàn)代工程技術來看,膠萊運河地處平原,土層深厚,所經之地并沒有什么斷裂帶,在河流分水嶺處有三公里巖石區(qū)域,當然這在現(xiàn)代并不是難題,因而運河建設不存在任何不可克服的技術難題。況且膠東運河比起南水北調只是小巫見大巫而已,世界上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也都是早已有先例。 這并不是說工程就沒有困難,膠萊運河所經區(qū)域是山東重要農業(yè)產區(qū),主要問題是當然是占用耕地和移民問題。其實我國水庫移民問題實際上是與民爭利的問題。我們一方面宣傳水庫移民生活多么困難,另一方面又說水庫帶來多么大好處,帶來多少利潤,問題在哪一目了然。在移民問題上我們可以將土地增值部分利益分給被占用更地方,況且運河開發(fā)帶來的城鎮(zhèn)化進程未必吸收不了這些失地農民,而移民安置最關鍵的問題是落實。 當然開鑿運河,泥土運到哪,泥沙淤積怎么解決,也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將流域內河流匯入運河、黃河水引入運河,水流變緩泥沙會淤積在河床,還有入??谀嗌常逼鸪甭湟鹉嗌秤俜e逆河流而上淤積在入??冢紩Ц吆哟?,影響運河航行。但是,河沙是優(yōu)質的建筑材料和填海造陸材料,一方面,可以通過市場化經營,鼓勵開采河沙作為建筑材料來緩解泥沙淤積狀況。另一方面,通過政策引導鼓勵采砂船從運河開采泥沙,運往江蘇填海造陸,通過異地填海造陸的方法獲得收益,彌補運河開鑿帶來的土地損失。 (三)膠萊運河建成后的積極意義 實際上重新開通膠萊運河的呼聲一直沒有停止過,國民黨1936年就有修建這條運河的想法。新中國建國后第二個五年計劃里就準備修這條運河,只是由于大躍進的爆發(fā)才作罷。所謂無利不起早,修建膠萊運河必須要有足夠的收益,修建這條運河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國防上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第一,節(jié)約運輸成本,強化南北聯(lián)系。當然任何工程首要先考慮經濟利益,當今中國海運日益發(fā)達,所有從渤海出發(fā)的船只必須繞道山東半島東端的榮成才能入黃海,無疑增加了運輸成本。膠萊運河建成后從渤海出發(fā)的萬噸巨輪可直接經運河進入黃海,大幅度縮減了繞半島東端所帶來的運費和運力損失,提高經濟發(fā)展質量。 第二,開發(fā)沿線經濟,促進山東經濟發(fā)展。膠萊運河開通以后沿線各地區(qū)即可獲得沿海優(yōu)勢,大宗貨物直抵半島內陸,形成環(huán)膠東半島海港群。青島港腹地也會延伸至運河兩岸,大大緩解青島港附近鐵路、公路壓力,極大的促進青島發(fā)展。山東作為環(huán)渤海和長三角兩條經濟帶的樞紐將會成為新的增長極。 第三,優(yōu)化南北運輸,緩解南北鐵路運輸緊張狀況。中國南北資源分布極為不均,南北運力長期處于飽和狀態(tài),最緊張的莫過于京滬、京九、京廣三條鐵路,但是一條長江的運力就相當于20條京廣鐵路,運河優(yōu)勢可見一斑,建設膠萊運河有利于我國鐵路運輸客貨分流,減輕鐵路網壓力。屆時客流和小宗貨物由鐵路運輸;大宗貨物由海運經膠萊運河運輸;超大宗貨物經山東半島東端繞行,以優(yōu)化南北運輸。 第四,鞏固國防。中國目前溝通渤海與東海的海運全部繞道山東半島東端,朝鮮半島局勢動蕩,朝鮮反復無常、韓國又是美國同盟。一旦發(fā)生戰(zhàn)爭中國海上交通線將會受到嚴重威脅,膠萊運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中國航線安全。 第五,改造局部環(huán)境,緩解山東水荒局面。膠萊運河可以發(fā)揮水利中樞的作用,儲蓄汛期洪水,在枯水期灌溉農田。還可以改變區(qū)域小氣候,增加空氣濕度,增加降水,一定程度上改善山東半島干旱氣候。 (四)消極作用 當然膠萊運河并不是百利而無一害,弊端也十分明顯。膠萊運河耗資巨大,工期長,至少千億以上投入,四五年的工期,還有后續(xù)建設。收益卻并不能準確算出,況且面對日益上漲的工價和物資,還有通貨膨脹的威脅,如工程建設處理不當很容易變成勞民傷財?shù)臓€尾工程。 膠萊運河對于已經形成的運輸網絡也是一大考驗。山東半島目前早已形成完整交通運輸網絡,挖掘運河,路變橋同時又必須保證船舶通行,500米寬的河面加上引橋,每一座橋都可以稱得上特大橋,這方面投入怎么算?膠萊運河必定改變原有水利布局,水利工程需要重新規(guī)劃。原有管道運輸,各種輸電,光纜線路等等改造也是一項浩大的投資。 當然即使如期建成,運河管理區(qū)域又是一大考驗。如何協(xié)調眾多船只運行,船只在運行過程中造成的水體污染、燃油泄漏、噪聲污染如何處理。運河大面積侵占兩岸農民生存空間,隔離兩岸,如果處理不當不能帶來足夠利益必定導致運河與兩岸居民矛盾,對運河運營帶來嚴重考驗。 (五)個人點評 本人傾向于建設膠萊運河。溝通渤海與黃海,發(fā)展北方發(fā)展海洋經濟,山東是關鍵的一環(huán),而膠東運河是發(fā)展山東海洋經濟最重要一環(huán)。同時我國海洋空間被美國、日本等嚴重壓縮,所謂居安思危,環(huán)渤海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必須要有一個安全的水道,修建膠萊運河勢在必行。 膠萊人工運河 引言 記得筆者曾經在網上看到一篇大意是建設“膠萊人工海河”的帖子,作者想法大膽,設想之美好,著實把筆者嚇了一跳。具體構想是利用已有的古膠萊河或在其旁邊開挖一條長 150公里、寬1000米、深12米的人工運河,借助膠州灣比萊州灣高出2米的潮汐讓海水源源不斷進入萊州灣,屆時將打通黃渤海形成兩大海的洋流循環(huán),增大和加快渤海灣海水和黃海海水流動、交換的速度,達到治污效果。 但是設想畢竟是想,作者想法未免有點太單純了,似乎認為只要這個工程建成膠州灣和渤海的污染問題就能一勞永逸的解決掉,且不說運河海水交換水量能否達到凈化海灣的水量,我們怎么知道繁忙的運河不會變成垃圾河形成新的污染源呢?況且海水深入內陸,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的海水入侵,土地鹽堿化,所以筆者并不認同引海水建設運河。 (一) 當然,膠萊運河并不是今人的創(chuàng)意,關于這條運河前人有無數(shù)的設想,膠萊運河古稱膠萊海道或運糧河,是元朝一條“南糧北運”的海上航線的一部分。任何古今工程的建設其原因和意義都是相通的,今人想要重新開鑿膠萊運河,從古代膠萊運河我們可以看到很現(xiàn)實的原因。 元朝北京作為全國行政中心,經濟人口迅猛發(fā)展,人口增長帶來糧食需求激增,北方連年戰(zhàn)爭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無力承擔北京糧食需求,唯一解決方法便是南糧北運。但是黃河泛濫,連年戰(zhàn)爭大運河已經淤塞不能直達北京,陸路運輸又滿足不了需求,于是從南京到天津海運應運而生。但是海運開通以后新的問題又產生了,繞過膠東半島的海運,運距太長、礁石密布、風浪大,木船很容易遇險沉沒,在這種情況下開鑿膠萊運河成為避免風險,提高運輸效率的捷徑。當然,古代膠萊運河在現(xiàn)在看來并不是什么十分龐大的工程,與今天討論的膠萊運河不可通知而語。 筆者僅僅是在前人基礎上形成自己一套想法,至于是否可行并沒有十足的把握。在筆者設想里膠萊運河是沿膠萊河河道開鑿建設一條長約130公里、寬約500米左右、深約10米左右,耗資千億元以上,工程四年,可通行萬噸巨輪的人工運河。 筆者設想中,膠萊運河可仿照古代膠萊運河的工程方法,河道設6-8座船閘,逐級蓄洪、蓄水。通過提水通航。當然你也許會問,水從哪來?或許這種方法最大的問題是水源不足,但是也并不是沒有解決之道。第一,適當挖掘人工湖蓄水、建設港口,將整個運河變成“運河湖”,蓄汛期洪水,以滿足用水需求。第二,可以把流域面積內河流全部匯入運河,支流上游興建水庫,儲蓄汛期洪水,保證枯水期通航用水。第三,引黃入膠,將黃河水作為補充水源或者將黃河水儲存于運河河道。個人看來這樣建設工程優(yōu)點,第一,可以調節(jié)水資源,緩解解決水荒問題保證沿線生產、生活用水。第二,可以避免統(tǒng)一水平河道帶來的龐大工程量。第三,還可以防止海水倒灌及土地鹽堿化。 (二)運河建設維護 無論什么方案,規(guī)模如何,如何建造,所有膠萊運河是設想都是在改造膠萊運河基礎上而成?,F(xiàn)代南、北膠萊河全長149公里,河寬150~400米,河深3.5~6米,干流流經地區(qū)基本為海拔50米以下平原,南北兩端接膠州灣和萊州灣。膠萊河縱貫膠萊平原,處于東、西兩大山脈之間,開鑿膠萊運河,唯一途徑就是充分利用膠萊河現(xiàn)成的河道。沿固有河道改造,這樣可以極大的減少工程難度,減少占用耕地和移民。 以現(xiàn)代工程技術來看,膠萊運河地處平原,土層深厚,所經之地并沒有什么斷裂帶,在河流分水嶺處有三公里巖石區(qū)域,當然這在現(xiàn)代并不是難題,因而運河建設不存在任何不可克服的技術難題。況且膠東運河比起南水北調只是小巫見大巫而已,世界上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也都是早已有先例。 這并不是說工程就沒有困難,膠萊運河所經區(qū)域是山東重要農業(yè)產區(qū),主要問題是當然是占用耕地和移民問題。其實我國水庫移民問題實際上是與民爭利的問題。我們一方面宣傳水庫移民生活多么困難,另一方面又說水庫帶來多么大好處,帶來多少利潤,問題在哪一目了然。在移民問題上我們可以將土地增值部分利益分給被占用更地方,況且運河開發(fā)帶來的城鎮(zhèn)化進程未必吸收不了這些失地農民,而移民安置最關鍵的問題是落實。 當然開鑿運河,泥土運到哪,泥沙淤積怎么解決,也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將流域內河流匯入運河、黃河水引入運河,水流變緩泥沙會淤積在河床,還有入海口泥沙,潮起潮落引起泥沙淤積逆河流而上淤積在入???,都會慢慢抬高河床,影響運河航行。但是,河沙是優(yōu)質的建筑材料和填海造陸材料,一方面,可以通過市場化經營,鼓勵開采河沙作為建筑材料來緩解泥沙淤積狀況。另一方面,通過政策引導鼓勵采砂船從運河開采泥沙,運往江蘇填海造陸,通過異地填海造陸的方法獲得收益,彌補運河開鑿帶來的土地損失。 (三)膠萊運河建成后的積極意義 實際上重新開通膠萊運河的呼聲一直沒有停止過,國民黨1936年就有修建這條運河的想法。新中國建國后第二個五年計劃里就準備修這條運河,只是由于大躍進的爆發(fā)才作罷。所謂無利不起早,修建膠萊運河必須要有足夠的收益,修建這條運河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國防上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第一,節(jié)約運輸成本,強化南北聯(lián)系。當然任何工程首要先考慮經濟利益,當今中國海運日益發(fā)達,所有從渤海出發(fā)的船只必須繞道山東半島東端的榮成才能入黃海,無疑增加了運輸成本。膠萊運河建成后從渤海出發(fā)的萬噸巨輪可直接經運河進入黃海,大幅度縮減了繞半島東端所帶來的運費和運力損失,提高經濟發(fā)展質量。 第二,開發(fā)沿線經濟,促進山東經濟發(fā)展。膠萊運河開通以后沿線各地區(qū)即可獲得沿海優(yōu)勢,大宗貨物直抵半島內陸,形成環(huán)膠東半島海港群。青島港腹地也會延伸至運河兩岸,大大緩解青島港附近鐵路、公路壓力,極大的促進青島發(fā)展。山東作為環(huán)渤海和長三角兩條經濟帶的樞紐將會成為新的增長極。 第三,優(yōu)化南北運輸,緩解南北鐵路運輸緊張狀況。中國南北資源分布極為不均,南北運力長期處于飽和狀態(tài),最緊張的莫過于京滬、京九、京廣三條鐵路,但是一條長江的運力就相當于20條京廣鐵路,運河優(yōu)勢可見一斑,建設膠萊運河有利于我國鐵路運輸客貨分流,減輕鐵路網壓力。屆時客流和小宗貨物由鐵路運輸;大宗貨物由海運經膠萊運河運輸;超大宗貨物經山東半島東端繞行,以優(yōu)化南北運輸。 第四,鞏固國防。中國目前溝通渤海與東海的海運全部繞道山東半島東端,朝鮮半島局勢動蕩,朝鮮反復無常、韓國又是美國同盟。一旦發(fā)生戰(zhàn)爭中國海上交通線將會受到嚴重威脅,膠萊運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中國航線安全。 第五,改造局部環(huán)境,緩解山東水荒局面。膠萊運河可以發(fā)揮水利中樞的作用,儲蓄汛期洪水,在枯水期灌溉農田。還可以改變區(qū)域小氣候,增加空氣濕度,增加降水,一定程度上改善山東半島干旱氣候。 (四)消極作用 當然膠萊運河并不是百利而無一害,弊端也十分明顯。膠萊運河耗資巨大,工期長,至少千億以上投入,四五年的工期,還有后續(xù)建設。收益卻并不能準確算出,況且面對日益上漲的工價和物資,還有通貨膨脹的威脅,如工程建設處理不當很容易變成勞民傷財?shù)臓€尾工程。 膠萊運河對于已經形成的運輸網絡也是一大考驗。山東半島目前早已形成完整交通運輸網絡,挖掘運河,路變橋同時又必須保證船舶通行,500米寬的河面加上引橋,每一座橋都可以稱得上特大橋,這方面投入怎么算?膠萊運河必定改變原有水利布局,水利工程需要重新規(guī)劃。原有管道運輸,各種輸電,光纜線路等等改造也是一項浩大的投資。 當然即使如期建成,運河管理區(qū)域又是一大考驗。如何協(xié)調眾多船只運行,船只在運行過程中造成的水體污染、燃油泄漏、噪聲污染如何處理。運河大面積侵占兩岸農民生存空間,隔離兩岸,如果處理不當不能帶來足夠利益必定導致運河與兩岸居民矛盾,對運河運營帶來嚴重考驗。 (五)個人點評 本人傾向于建設膠萊運河。溝通渤海與黃海,發(fā)展北方發(fā)展海洋經濟,山東是關鍵的一環(huán),而膠東運河是發(fā)展山東海洋經濟最重要一環(huán)。同時我國海洋空間被美國、日本等嚴重壓縮,所謂居安思危,環(huán)渤海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必須要有一個安全的水道,修建膠萊運河勢在必行。 膠萊人工運河 引言 記得筆者曾經在網上看到一篇大意是建設“膠萊人工海河”的帖子,作者想法大膽,設想之美好,著實把筆者嚇了一跳。具體構想是利用已有的古膠萊河或在其旁邊開挖一條長 150公里、寬1000米、深12米的人工運河,借助膠州灣比萊州灣高出2米的潮汐讓海水源源不斷進入萊州灣,屆時將打通黃渤海形成兩大海的洋流循環(huán),增大和加快渤海灣海水和黃海海水流動、交換的速度,達到治污效果。 但是設想畢竟是想,作者想法未免有點太單純了,似乎認為只要這個工程建成膠州灣和渤海的污染問題就能一勞永逸的解決掉,且不說運河海水交換水量能否達到凈化海灣的水量,我們怎么知道繁忙的運河不會變成垃圾河形成新的污染源呢?況且海水深入內陸,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的海水入侵,土地鹽堿化,所以筆者并不認同引海水建設運河。 (一) 當然,膠萊運河并不是今人的創(chuàng)意,關于這條運河前人有無數(shù)的設想,膠萊運河古稱膠萊海道或運糧河,是元朝一條“南糧北運”的海上航線的一部分。任何古今工程的建設其原因和意義都是相通的,今人想要重新開鑿膠萊運河,從古代膠萊運河我們可以看到很現(xiàn)實的原因。 元朝北京作為全國行政中心,經濟人口迅猛發(fā)展,人口增長帶來糧食需求激增,北方連年戰(zhàn)爭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無力承擔北京糧食需求,唯一解決方法便是南糧北運。但是黃河泛濫,連年戰(zhàn)爭大運河已經淤塞不能直達北京,陸路運輸又滿足不了需求,于是從南京到天津海運應運而生。但是海運開通以后新的問題又產生了,繞過膠東半島的海運,運距太長、礁石密布、風浪大,木船很容易遇險沉沒,在這種情況下開鑿膠萊運河成為避免風險,提高運輸效率的捷徑。當然,古代膠萊運河在現(xiàn)在看來并不是什么十分龐大的工程,與今天討論的膠萊運河不可通知而語。 筆者僅僅是在前人基礎上形成自己一套想法,至于是否可行并沒有十足的把握。在筆者設想里膠萊運河是沿膠萊河河道開鑿建設一條長約130公里、寬約500米左右、深約10米左右,耗資千億元以上,工程四年,可通行萬噸巨輪的人工運河。 筆者設想中,膠萊運河可仿照古代膠萊運河的工程方法,河道設6-8座船閘,逐級蓄洪、蓄水。通過提水通航。當然你也許會問,水從哪來?或許這種方法最大的問題是水源不足,但是也并不是沒有解決之道。第一,適當挖掘人工湖蓄水、建設港口,將整個運河變成“運河湖”,蓄汛期洪水,以滿足用水需求。第二,可以把流域面積內河流全部匯入運河,支流上游興建水庫,儲蓄汛期洪水,保證枯水期通航用水。第三,引黃入膠,將黃河水作為補充水源或者將黃河水儲存于運河河道。個人看來這樣建設工程優(yōu)點,第一,可以調節(jié)水資源,緩解解決水荒問題保證沿線生產、生活用水。第二,可以避免統(tǒng)一水平河道帶來的龐大工程量。第三,還可以防止海水倒灌及土地鹽堿化。 (二)運河建設維護 無論什么方案,規(guī)模如何,如何建造,所有膠萊運河是設想都是在改造膠萊運河基礎上而成?,F(xiàn)代南、北膠萊河全長149公里,河寬150~400米,河深3.5~6米,干流流經地區(qū)基本為海拔50米以下平原,南北兩端接膠州灣和萊州灣。膠萊河縱貫膠萊平原,處于東、西兩大山脈之間,開鑿膠萊運河,唯一途徑就是充分利用膠萊河現(xiàn)成的河道。沿固有河道改造,這樣可以極大的減少工程難度,減少占用耕地和移民。 以現(xiàn)代工程技術來看,膠萊運河地處平原,土層深厚,所經之地并沒有什么斷裂帶,在河流分水嶺處有三公里巖石區(qū)域,當然這在現(xiàn)代并不是難題,因而運河建設不存在任何不可克服的技術難題。況且膠東運河比起南水北調只是小巫見大巫而已,世界上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也都是早已有先例。 這并不是說工程就沒有困難,膠萊運河所經區(qū)域是山東重要農業(yè)產區(qū),主要問題是當然是占用耕地和移民問題。其實我國水庫移民問題實際上是與民爭利的問題。我們一方面宣傳水庫移民生活多么困難,另一方面又說水庫帶來多么大好處,帶來多少利潤,問題在哪一目了然。在移民問題上我們可以將土地增值部分利益分給被占用更地方,況且運河開發(fā)帶來的城鎮(zhèn)化進程未必吸收不了這些失地農民,而移民安置最關鍵的問題是落實。 當然開鑿運河,泥土運到哪,泥沙淤積怎么解決,也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將流域內河流匯入運河、黃河水引入運河,水流變緩泥沙會淤積在河床,還有入??谀嗌常逼鸪甭湟鹉嗌秤俜e逆河流而上淤積在入海口,都會慢慢抬高河床,影響運河航行。但是,河沙是優(yōu)質的建筑材料和填海造陸材料,一方面,可以通過市場化經營,鼓勵開采河沙作為建筑材料來緩解泥沙淤積狀況。另一方面,通過政策引導鼓勵采砂船從運河開采泥沙,運往江蘇填海造陸,通過異地填海造陸的方法獲得收益,彌補運河開鑿帶來的土地損失。 (三)膠萊運河建成后的積極意義 實際上重新開通膠萊運河的呼聲一直沒有停止過,國民黨1936年就有修建這條運河的想法。新中國建國后第二個五年計劃里就準備修這條運河,只是由于大躍進的爆發(fā)才作罷。所謂無利不起早,修建膠萊運河必須要有足夠的收益,修建這條運河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國防上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第一,節(jié)約運輸成本,強化南北聯(lián)系。當然任何工程首要先考慮經濟利益,當今中國海運日益發(fā)達,所有從渤海出發(fā)的船只必須繞道山東半島東端的榮成才能入黃海,無疑增加了運輸成本。膠萊運河建成后從渤海出發(fā)的萬噸巨輪可直接經運河進入黃海,大幅度縮減了繞半島東端所帶來的運費和運力損失,提高經濟發(fā)展質量。 第二,開發(fā)沿線經濟,促進山東經濟發(fā)展。膠萊運河開通以后沿線各地區(qū)即可獲得沿海優(yōu)勢,大宗貨物直抵半島內陸,形成環(huán)膠東半島海港群。青島港腹地也會延伸至運河兩岸,大大緩解青島港附近鐵路、公路壓力,極大的促進青島發(fā)展。山東作為環(huán)渤海和長三角兩條經濟帶的樞紐將會成為新的增長極。 第三,優(yōu)化南北運輸,緩解南北鐵路運輸緊張狀況。中國南北資源分布極為不均,南北運力長期處于飽和狀態(tài),最緊張的莫過于京滬、京九、京廣三條鐵路,但是一條長江的運力就相當于20條京廣鐵路,運河優(yōu)勢可見一斑,建設膠萊運河有利于我國鐵路運輸客貨分流,減輕鐵路網壓力。屆時客流和小宗貨物由鐵路運輸;大宗貨物由海運經膠萊運河運輸;超大宗貨物經山東半島東端繞行,以優(yōu)化南北運輸。 第四,鞏固國防。中國目前溝通渤海與東海的海運全部繞道山東半島東端,朝鮮半島局勢動蕩,朝鮮反復無常、韓國又是美國同盟。一旦發(fā)生戰(zhàn)爭中國海上交通線將會受到嚴重威脅,膠萊運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中國航線安全。 第五,改造局部環(huán)境,緩解山東水荒局面。膠萊運河可以發(fā)揮水利中樞的作用,儲蓄汛期洪水,在枯水期灌溉農田。還可以改變區(qū)域小氣候,增加空氣濕度,增加降水,一定程度上改善山東半島干旱氣候。 (四)消極作用 當然膠萊運河并不是百利而無一害,弊端也十分明顯。膠萊運河耗資巨大,工期長,至少千億以上投入,四五年的工期,還有后續(xù)建設。收益卻并不能準確算出,況且面對日益上漲的工價和物資,還有通貨膨脹的威脅,如工程建設處理不當很容易變成勞民傷財?shù)臓€尾工程。 膠萊運河對于已經形成的運輸網絡也是一大考驗。山東半島目前早已形成完整交通運輸網絡,挖掘運河,路變橋同時又必須保證船舶通行,500米寬的河面加上引橋,每一座橋都可以稱得上特大橋,這方面投入怎么算?膠萊運河必定改變原有水利布局,水利工程需要重新規(guī)劃。原有管道運輸,各種輸電,光纜線路等等改造也是一項浩大的投資。 當然即使如期建成,運河管理區(qū)域又是一大考驗。如何協(xié)調眾多船只運行,船只在運行過程中造成的水體污染、燃油泄漏、噪聲污染如何處理。運河大面積侵占兩岸農民生存空間,隔離兩岸,如果處理不當不能帶來足夠利益必定導致運河與兩岸居民矛盾,對運河運營帶來嚴重考驗。 (五)個人點評 本人傾向于建設膠萊運河。溝通渤海與黃海,發(fā)展北方發(fā)展海洋經濟,山東是關鍵的一環(huán),而膠東運河是發(fā)展山東海洋經濟最重要一環(huán)。同時我國海洋空間被美國、日本等嚴重壓縮,所謂居安思危,環(huán)渤海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必須要有一個安全的水道,修建膠萊運河勢在必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