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廁,不滯於物,草木竹石,皆可擦腚。 首先是一種叫做廁籌的東西。 但廁籌這東西,你要明白,在民間,他不叫廁籌,叫“干屎橛”。 干,干預(yù),冒犯。 橛,就是橛子,廁簡。 屎橛子長啥樣呢? 這樣: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拉完屎,用橛子一擦,然后把橛子頭洗一下,下次再用。無噪音,無污染,利用縫隙求發(fā)展。有的則是將竹條斷成小短片,擦完就扔,竹子又寬又大的地方,就用這種方法。 我畫的示意圖: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然而,事實上,并不是所有人都用廁籌。 很多地區(qū)的多數(shù)百姓,沒有用廁籌的習(xí)慣,也沒有用紙擦腚的家庭條件。說用不起紙,不是開玩笑,是真的。 所以夏秋的時候,在野外拉屎,通常就用樹葉或者卵石一擦了事,免去諸多煩惱。也有用秸稈或棒子的,刮起來要小心翼翼。你不能說,我這個純天然、無污染,你就用力。那樣是不行的,是會把菊花弄爛的。 平時在家,用的是雞蛋到鵝蛋大小的土塊。用土塊擦腚這種方式,我最熟悉不過。主要原因就是當(dāng)年衛(wèi)生紙在鄉(xiāng)間還不流行,而且貧困人家的紙張是很緊俏的。就算紙張流行了,也頗有一段時間,是沒有衛(wèi)生紙的,只有寫完不用的作業(yè)本,和衛(wèi)生紙相比,咯腚。 擦腚用土坷垃,更咯腚。然而即便是土坷垃,也是有講究的。你不能用平常的土塊,平常的土塊不成型,達(dá)不到擦拭的效果。用的都是碎裂的土坯房的土坯,這樣的土集結(jié)成形,不會導(dǎo)致擦腚忽然碎,手指摳到屎的慘劇。 其制作是這樣的: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成型是這樣的: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擦腚用的是這樣的: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我們知道,土坯做的茅子,多半用久了要塌,因為里頭的土磚被人撅下來,撅多了,就空了,沒了支撐,就往里偏,往里沉,時間久了,就塌給你看。 說個題外話,茅房這種東西,都是木棍子架坑上,石板放在棍子上,人工打造做成的。時間久了,他漚,漚了,棍子就要斷。 我鎮(zhèn),光我聽說的就有三個,都是因為拉屎時木棍忽斷,整個人掉進(jìn)了茅坑,掛著屎就從茅房里出來了,這種事,總要轟動一時,傳為笑談。雖然怨不著掉坑里的那個,但掉屎里這件事,他就是很搞笑,也有往女茅房的糞坑里扔雷子炸屎的,雷子遲遲不響,伸頭去看,結(jié)果崩了自己一臉。 好,我們言歸正傳。鄉(xiāng)鎮(zhèn)上,稍微有點生活質(zhì)量的,就會覺得土坷垃不堪用。會用祭祀用的黃紙當(dāng)擦腚紙,因為那種黃紙比較便宜,是用草桿、秫秸、蘆葦制成的。紙張上還夾雜這這些東西,能很明顯地看見。 這東西,我也用過: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那時候多數(shù)人還是惜紙如金的,尤其是在學(xué)校,一到早晨,去茅房蹲茅坑的屁呲狼煙。學(xué)生窮得,都跟孫少平似的。沒紙擦腚,也沒坷垃,干脆不擦。拉完屎,提起褲子就走。 所以你也別覺得奇葩,那年頭拉屎不擦腚的很多,所以有改編的歌曲是這樣唱的:“我是一個兵,拉屎不擦腚?!?/p> 這在民間是有傳唱的,說明的是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那個屎,它在腚溝屁眼兒間的毛上停留,時間久了,就結(jié)痂,你去摳,它就帶著毛一起下來。很多人有摳腚的習(xí)慣,摳了腚,手指會很臭,這你知道。你不知道的是,他還故意去聞聞,然后再洗手。 古代說逐臭之夫,聽起來不可信,實際上常有。最神奇的擦腚方式,其實是養(yǎng)一條狗。狗是吃屎的,狗吃屎這回事,是因為狗總感覺屎和燉肉擁有同樣誘人的味道。小孩拉完屎,喚一聲狗,狗就顛兒顛兒過來。對狗來說,屎的氣息,可能僅次于肉。因此,它不僅會把你的屁股舔干凈,還能把地上的屎都吃了。 這不是個例,許多回憶錄中都有(如《紙項鏈》和《“手紙”的記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