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證據(jù)表明,2型糖尿?。═2DM)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guān),而T2DM患者本身通常具有各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對其進行綜合管理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fēng)險。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利拉魯肽是一種基于腸促胰素的新型降糖藥,對心血管系統(tǒng)具有多重有益作用,可全面管理T2DM患者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紊亂、肥胖等心血管危險因素,并改善心血管結(jié)局。本文以大量循證醫(yī)學(xué)證據(jù)為基礎(chǔ),對此進行全面概述,以探索T2DM患者綜合管理之策。 一、T2DM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guān) 眾所周知,T2DM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從病理生理機制來看,T2DM與心血管疾病具有共同的土壤——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和高血糖可促進高血壓、血脂紊亂及高凝狀態(tài)的發(fā)生,從而增加動脈粥樣硬化風(fēng)險。從流行病學(xué)數(shù)據(jù)來看,大多數(shù)T2DM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險因素。我國25,817例成人T2DM患者橫斷面多中心觀察研究(3B研究)結(jié)果顯示,72%患者伴有高血壓和/或血脂紊亂(圖1),24.7%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且患者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的風(fēng)險隨危險因素的增多而增加[1] 。從遠期預(yù)后來看,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大慶研究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中約半數(shù)(男性47.5%和女性49.7%)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2] 。 圖1. 3B研究:我國72%T2DM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險因素 大量研究已證實,對每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單獨進行干預(yù)均能帶來一定程度的心血管獲益,包括降糖、降壓、調(diào)脂和減重等。但同時針對多個心血管危險因素進行全面干預(yù),可使T2DM患者得到更大的心血管獲益。Steno-2研究長達7.8年的隨訪結(jié)果顯示,多個心血管危險因素干預(yù)可使T2DM患者心血管風(fēng)險下降達50%[3] ;后續(xù)21.2年的隨訪結(jié)果證實,多個心血管危險因素強化干預(yù)可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中位數(shù)7.9年[4] 。因此,T2DM管理新模式更注重對多個心血管危險因素進行綜合管理,能滿足此需求的新型降糖藥物也因而備受關(guān)注。以GLP-1RA為例,由于GLP-1具有多重生理作用,可帶來除降糖以外的胰腺外獲益,該機制為GLP-1RA在T2DM患者多重心血管風(fēng)險因素的綜合管理中發(fā)揮作用提供了可能。 二、GLP-1RA對心血管風(fēng)險因素及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GLP-1RA以葡萄糖濃度依賴性方式促進胰島素釋放,同時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從而在發(fā)揮降糖作用的同時低血糖風(fēng)險小。LEAD系列研究共包含6項利拉魯肽全球Ⅲ期臨床試驗,在41個國家4000多例T2DM患者中驗證利拉魯肽單藥或聯(lián)合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結(jié)果表明,在不同病程階段的T2DM患者中利拉魯肽治療均可顯著降低HbA1c 水平,最高可達1.6%;且低血糖風(fēng)險非常低,發(fā)生率為0%~1.9%[5-10] 。 GLP-1可通過直接或間接作用來發(fā)揮調(diào)脂作用。直接作用包括作用于肝臟細胞和腸道細胞,直接參與脂肪的攝取、合成及清除過程;間接作用包括通過刺激胰島素分泌抑制脂肪細胞脂解、抑制胃排空從而減少腸道甘油三酯吸收,以及作用于腸道交感神經(jīng)信號系統(tǒng)而抑制甘油三酯吸收、干擾脂肪生成及甘油三酯儲存相關(guān)基因的表達等多種途徑。對LEAD系列研究的薈萃分析結(jié)果顯示,利拉魯肽可顯著降低T2DM患者空腹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Hermansen等進行了一項為期3周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交叉研究,T2DM患者隨機分為利拉魯肽組及安慰劑組,對兩組患者的餐后血脂進行比較。結(jié)果顯示,進食富含脂肪餐試驗后,利拉魯肽組患者餐后甘油三酯水平顯著降低(AUC0-8h 治療比值:0.72,P=0.0004),且該作用于獨立于利拉魯肽抑制胃排空的作用[11] 。 GLP-1可通過心房鈉尿肽(ANP)依賴性途徑來降低收縮壓。GLP-1作用于心房心肌細胞上的GLP-1受體,促進ANP釋放,后者可松弛血管平滑肌并促進腎臟排鈉,從而導(dǎo)致血壓下降。對LEAD系列研究的匯總分析顯示,利拉魯肽治療可使T2DM患者收縮壓降低2.6~3.3 mmHg,且該降壓作用自治療第2周即開始顯現(xiàn),并在治療期間持續(xù)維持[12] 。 GLP-1RA的減重作用已在臨床試驗中得到充分證實,其機制可能包括中樞和外周兩種,既可通過增加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飽食信號水平來增加飽腹感、減少熱量攝入,又可促進外周組織白色脂肪棕色化,增加產(chǎn)熱和能量消耗。大量臨床研究已證實,利拉魯肽可減少T2DM患者內(nèi)臟脂肪,縮小腰圍,減輕體重。LEAD 2研究中,利拉魯肽1.2mg和1.8mg治療26周可使T2DM患者平均體重分別下降2.6和2.8kg,且以內(nèi)臟脂肪減少為主[6] 。 GLP-1RA可通過直接或間接途徑減少動脈粥樣硬化,保護血管。其中,直接途徑主要包括增加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NO產(chǎn)生,降低活性氧及炎癥反應(yīng);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抑制巨噬細胞中泡沫細胞的形成。動物研究還發(fā)現(xiàn),活性GLP-1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可預(yù)防動脈粥樣硬化損傷進展;利拉魯肽可抑制小鼠早期、低負荷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進展[13] 。Balestrieri等進行的臨床研究顯示,腸促胰素治療可改善T2DM患者的斑塊穩(wěn)定性指標[14] 。 GLP-1可直接作用于心肌GLP-1受體,抑制心肌細胞凋亡。在小鼠心肌梗死模型中,與安慰劑相比,利拉魯肽預(yù)處理治療7天顯著減少小鼠心肌梗死面積,明顯增加心輸出量,并顯著提高生存率[15] 。陳韻岱教授等的臨床研究顯示,ST段抬高心?;颊咴赑CI術(shù)前30分鐘給予利拉魯肽1.8mg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術(shù)后的左室功能[16] ,提示該藥對缺血損傷后的心臟具有保護作用。 三、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利拉魯肽對心血管疾病風(fēng)險的影響 2015年Caterson等[17] 對26項利拉魯肽體重管理研究(n=5908)及T2DM研究(n=8259)的數(shù)據(jù)進行薈萃分析,以探索利拉魯肽對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定義為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蚍侵滤佬宰渲校┑挠绊憽=Y(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利拉魯肽在體重管理研究和T2DM研究中MACE的風(fēng)險比(HR)分別為0.45 [0.18; 1.10]和0.64 [0.35, 1.15];而體重管理 T2DM研究的分析顯示,利拉魯肽可顯著降低MACE風(fēng)險達43%,HR為 0.57 [0.35, 0.94](圖2)。該薈萃分析結(jié)果提示,利拉魯肽治療具有心血管安全性、甚至可能帶來獲益。 圖2. 利拉魯肽對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響 2016年新發(fā)布的利拉魯肽心血管結(jié)局研究(CVOT)——LEADER研究結(jié)果表明,與常規(guī)治療聯(lián)合安慰劑相比,高心血管疾病風(fēng)險T2DM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聯(lián)用利拉魯肽治療心血管獲益明顯,MACE風(fēng)險顯著下降13%(P=0.01)[18] 。這項設(shè)計良好的CVOT研究為利拉魯肽的心血管安全性提供了有力證據(jù),并使利拉魯肽成為首個被證實可改善T2DM患者心血管結(jié)局的GLP-1RA類藥物,在糖尿病治療研究領(lǐng)域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結(jié)語 對T2DM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進行綜合管理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fēng)險。GLP-1RA利拉魯肽具有降糖、降壓、減重、改善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等多重作用,全面干預(yù)T2DM患者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從而帶來良好的心血管獲益。臨床試驗證據(jù)顯示,利拉魯肽可降低T2DM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風(fēng)險,改善心血管結(jié)局。 Ji L, et al. Am J Med. 2013 Oct;126(10):925.e11-22. An Y, et al. Diabetes Care.2015 Jul;38(7):1365-71. Gaede P, et al. N Engl J Med. 2003 Jan 30;348(5):383-93 G?de P, et al. Diabetologia. 2016;59(11):2298-307. Marre, et al. Diabet Med. 2009;26:268-278 (LEAD-1). Nauck,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84-90 (LEAD-2). Garber, et al. Lancet. 2009;373:473-481 (LEAD-3). Zinman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1224-1230 (LEAD-4). Russell-Jones et al. Diabetologia. 2009;52:2046-2055 (LEAD-5). Buse et al. Lancet. 2009;374:39-47 (LEAD-6). Hermansen K et al. Diabetes ObesMetab 2013;15:1040–1048 Fonseca VA et al. J Diabetes Complications 2014;28:399–405 Gaspari T et al. DiabVasc Dis Res 2013;10:353-360 Balestrieri ML et al. Diabetes 2015;64:1395-1406 Noyan-Ashraf M et al. Diabetes 2009;58:975–983 Chen WR, et al. Am Heart J. 2015;170:845-54 Ian D Caterson et al. Circulation. 2015;132:A12630 Marso SP, et al. N Engl J Med. 2016;375(4):311-322. (來源:《國際糖尿病》編輯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