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馬牛不相及,這是一個很常用的成語,它的意思就是說事物之間毫無關系。但是,我們經常用這個詞,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一個問題:風馬牛是啥?啥是風馬牛? 我以前也沒注意過這個問題,最近偶然看到了這個詞,突然很好奇這個問題。“不相及”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不相及的意思,大白話,但是“風馬?!钡降资鞘裁茨?。我原先以為是指三樣東西,風、馬、牛,這三樣東西不相及,但是好像又不合邏輯,風是自然現(xiàn)象,馬、牛是動物,完全不沾邊啊。 后來查過典故之后才明白,風馬牛是什么意思。這篇就來講講什么是風馬牛。 這個成語來源于一個典故,它的誕生時間非常早,早到了春秋時期。創(chuàng)造這個成語的是一個湖北人。 春秋時代,中原出現(xiàn)了一個霸主,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這個人就是齊桓公小白。 既然想稱霸,就要讓天下都認自己為霸主,但是有些國家就是不服,比如宋國、蔡國。那怎么辦呢?齊桓公表示,必須懟過去。所以齊桓公搞過幾次大圍剿,以齊桓公當盟主,聯(lián)合各路諸侯,討伐那些不聽話的國家。這就是春秋時代著名的“九合諸侯”。其實,齊桓公搞這種會盟不僅僅是九次,九只是個約數,表示很多的意思。 齊桓公勢力強大,那些不聽話的小國基本上都望風而降。搞定了中原的對手后,齊桓公遇到了一個搞笑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南方的楚國。 在先秦時代,楚國一直是南蠻,一向被中原人瞧不起。齊桓公搞定了中原后,華夏大地東西南北的各路少數民族都沒有解決,所以齊桓公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向野蠻人宣戰(zhàn)。他的宣戰(zhàn)對象就是野蠻人的代表——楚國。 楚國一直在南方過自己的小康生活,也沒人騷擾,很滋潤。但是,楚國突然聽到齊國聯(lián)合各路諸侯來搞事情,楚王和大臣們都坐不住了。楚王派了個一個叫屈完的使者到齊軍軍中,開始吐槽說:“兄弟,你們這樣來搞事情,就是不厚道了。你們齊國在北,我們楚國在南,風馬牛不相及,憑什么跑來打我們?” 齊國宰相管仲說:“你們楚國也忒膽大了,從來不向周天子進貢,這是想干嘛?” 屈完說:“哦,那我們錯了,是我們的錯,我們以后一定進貢。你們可以退兵了吧?” 管仲表示,行。屈完離開后,管仲帶著齊國大軍繼續(xù)向楚國走,一直開到楚國邊境。 屈完一看,這山東人怎么這么賊啊,比湖北人還賊。于是又跑到齊軍軍中。齊桓公把屈完帶到齊軍的練兵場,想讓屈完感受下齊軍的軍威,好讓楚國投降。齊桓公說:“你看看,這么強大的部隊,誰能擋得???” 屈完說:“老哥啊,你們確實厲害。不過論武力,我們楚國還真不怕。我們楚國也有長城,有長江、有漢水,天塹保佑,來再多人也不一定打得進來?!?/p> 楚長城遺址 齊桓公本來就沒來過南方,湖北一帶又是火爐,熱得不行,軍中騷動不安,再一聽屈完把楚國吹得這么神,也有點虛。既然楚國也認錯了,以后給周天子進貢,打仗就算了,于是就和楚國簽訂了盟約。屈完成功完成了使命。 而屈完就是“風馬牛不相及”這個成語的創(chuàng)造者。這個故事出自《左傳》,后人在給《左傳》做注解時,尤其解釋了屈完的這句話。屈完的原話是:“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p> 在這句話里,后人給“風”字的注解是“走失”,意思就是說,你們齊國在北方,我們楚國在南方,就算你們齊國走丟了一匹馬,我們楚國走丟了一頭牛,這馬和牛也不可能見面。屈完就是想說兩國距離太遠,沒有一點關系,你們退兵吧。 后人對“風”字還有另外一種解釋,發(fā)情。一頭牛和一匹馬,就算都在發(fā)情期,也不可能弄到一起去。意思也是想說兩件事情距離太遠,沒有關系。 所以“風”字有兩種解釋,不管是哪種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都是一樣的。 這個成語在后世很常用。比如宋朝著名詩人楊萬里寫過一篇文章《新喻知縣劉公墓表》,里面說:“士大夫儋爵賦祿,任民之安危福禍而漠然,塞耳關口,視若風牛馬不相及?!睏钊f里說當時的一些官員只顧著自己升官發(fā)財,漠不關心百姓的生活好壞,官員把百姓看成和自己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