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嬰(?~684)是唐高祖李淵二十二子,貞觀十三年(639)李世民封其為滕王。 李元嬰生在帝王家,雖然沒有卷入玄武門之變這樣的兄弟鬩墻之事,但也明白必須夾緊尾巴作人的道理。每日呼朋引類詩酒自娛,以示對政治不感興趣。正因為如此,李世民對他愛護有加,李元嬰歷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朝始終屹立不倒,得以壽終正寢。 李元嬰嬉戲無度、恃寵而驕不過是韜光養(yǎng)晦之舉,可是高宗李治卻不喜歡他的這個皇叔。繼位不久,就找了個借口將他貶到了洪州,也就是今天的南昌。 好端端的太平王爺被貶謫地方,李元嬰理應(yīng)心底郁悶,可是他卻毫不在意,帶了一幫子歌舞樂伎赴任。顯慶四年(659),在贛江東岸大興土木,建起一座高樓,取名為“滕王閣”。 從此,李元嬰在樓上吹拉彈唱,邀地方名士談詩作賦、飲酒歡宴。閑極無聊,居然用彈弓打往來行人,觀他們害怕閃躲的樣子取樂,行事更加的放浪形骸。 高宗聞知此事,勃然大怒,便下旨拆除了滕王閣,并削去了滕王的食邑,從洪州再貶滁州。李元嬰到了滁州惡習不改,略過不提。 李元嬰雖然卷鋪蓋滾蛋了,關(guān)于滕王閣的故事卻剛剛開始。后來,滕王閣重建,又因為王勃的《滕王閣序》再度天下知名,成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 《滕王閣序》全稱為《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雖然短短八百字,卻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jù)了重要地位,圍繞它的評論著述不知凡幾。 王勃作《滕王閣序》始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小編斗膽為大家還原歷史情節(jié)。大家讀了覺得好,不要忘記留言點贊。 自從李元嬰拍屁股走人后,擔任洪州地方長官的如走馬燈一樣你來我往,序中說的都督閻公不知是第幾任了。閻都督在任上,重建了滕王閣。重建工作應(yīng)當在高宗上元年間,姓閻的膽敢這樣做,與時局有關(guān),這個時候,武則天逐步掌控了朝政,閻都督可以放膽去重建滕王閣了。 閣子建成,閻都督遍請地方名士前來參加剪彩儀式。一則炫耀政績,二則文化唱戲博取官聲,另外有個小心思就是準備替女婿揚揚名。閻都督的女婿名叫吳子章,能文善賦,在當?shù)匦∮忻麣?。閻都督讓他提前作了一篇《滕王閣序》,準備在剪彩結(jié)束后的文化活動上,當眾揮毫,裝成是現(xiàn)場命題之作,拿出來震一下吃瓜群眾(史載,“俟賓合而出為之,若即席而就者。”)。 一切按照計劃有條不紊進行,為掩人耳目,閻都督命手下準備好紙筆,向來觀禮的文化界人士求文章。這些有幸躬逢其盛的,不是腹中空空,就是提前打聽到了消息,拿了出場費就不好意思當眾打領(lǐng)導(dǎo)愛婿的臉了。所以,眾人紛紛推辭。 哪知座中一人,毫不客氣地接過了筆墨紙硯,表示可以當眾作文。這人就是王勃了。別人都是請來的,只有他是省親途經(jīng)南昌聽說這里管飯不收錢,于是主動上門打秋風來的。王勃坐的自然不是首席,閻公當眾不動聲色,其實心底恨得咬牙,吩咐下人盯緊了,王勃寫一句就過來匯報。 王勃自然不知道還有這些內(nèi)情,可能在他心里覺得白吃白喝的有些臉上掛不住,留片應(yīng)景的文章作飯錢也就兩清了。于是吃飽喝足后,開始作文。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下人告訴閻公王勃寫的第一句,老閻哼了一聲:老生常談!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老閻不屑一顧:故事也! 等得知第三句是“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后,閻公開始沉默,緊張的回憶用典出自哪里。 接下來,下人們穿梭往來,把王勃寫的一句句傳了進來。閻都督已經(jīng)顧不得評判,只是點頭表示已經(jīng)知道了。 等聽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句后,閻都督忍不住激動起來,用手敲著桌子大聲贊道:“此天才也!” 等王勃寫完,閻都督捧著文章,看得兩眼放光,感慨再三:“子落筆似有神助,令帝子聲流千古,吾之名聞后世,洪都風月、江山無價,子之力也!” 眾人看了文章都是自慚不如,吳子章更是不敢當眾現(xiàn)丑了。閻都督立即請王勃上座喝茶,另外支付了一筆不菲的潤筆費。 許多人認為文章是王勃十三四歲寫的,如果你的老師這樣講,完全是誤人子弟了。有理由相信,他的語文是體育所傳。作《滕王閣序》時,王勃已經(jīng)是奔三的年紀,所以序中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之句。王勃這樣寫是借閻都督之酒,澆腹中塊壘,他是在感慨自己的懷才不遇和失意落魄。 自從他寫過《斗雞檄》,被唐高宗認為是挑拔父子關(guān)系而逐出沛王府后,王勃就前途黯淡,注定了其杯具人生。 另外,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的“落霞”,不是真的彩霞,而是舞翩翩的彩蝶。如果你們老師是那樣教的,現(xiàn)在你可以拿著這個文章去向他討要從前學費,你父母的血汗錢了。 |
|
來自: 茂林之家 > 《歷史人物(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