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號錢鑄幣體制的形成及其與政治的關系(2)
五代十國時期南北方政權林立,交替頻仍。反映到流通領域,則是鑄幣名目繁多、質量低劣。由于各政權統(tǒng)治時間短暫,所鑄錢幣史書不載,實物遺存不完整,各家錢幣學著作表述這一時期的鑄幣情況大都簡略且未觸及問題實質,僅僅是對已發(fā)現(xiàn)錢幣的羅列而已。近年北方新面世錢幣中又發(fā)現(xiàn)了一些五代十國鑄幣新品種,是對這一時期鑄幣的重要補充。筆者認為,五代十國是中國貨幣史上不可忽視的重要時期。各種鑄幣體制探求和比拼的焦點都集中在如何填補大唐王朝覆滅后形成的通貨空白上。各家政權鑄幣盡管五花八門,但實質都是為其政治目的服務的。各種鑄幣體制的交相碰撞,最終孕育出年號錢一統(tǒng)天下的千年格局。
唐代鑄行的“開元通寶”是通用型鑄幣名稱,可謂適用于所有國家政權。既然統(tǒng)治者已經(jīng)認識到錢幣是政治宣傳的有效載體,繼續(xù)選擇這類通用的鑄幣名稱顯然沒有將錢幣的政治宣傳功效發(fā)揮到極致。而國號錢、年號錢可以體現(xiàn)唯我獨尊的統(tǒng)治者意志,其他政權無可比擬。所以唐朝滅亡后,國號錢、年號錢成了新生政權的首選。唐代“乾封泉寶”、“乾元重寶”、“大歷元寶”、
“建中通寶”等年號加寶文的鑄幣形式也已經(jīng)為后世推行年號錢提供了成熟范例。和國號錢相比,年號錢不但體現(xiàn)了國家意志,更突出了皇帝的個人地位,當然更為統(tǒng)治者喜用樂見。所以五代前期,后梁、后唐、后晉都先后采用了年號錢鑄幣體制。
開平通寶小平錢,青銅質,直徑25.6毫米、穿寬6.1毫米、厚1.7毫米,重5.44克
開平元寶小平錢,青銅質,直徑23.3毫米、穿寬6.6毫米、厚1.3毫米,重3.68克
同光重寶折三錢,青銅質,直徑31.5毫米、穿寬7.1毫米、厚2.6毫米,重12.34克
天成元寶折三錢,青銅質,直徑32.0毫米、穿寬6.7毫米、厚2.6毫米,重11.80克
天成元寶折五錢,青銅質,直徑35.7毫米、穿寬6.9毫米、厚2.7毫米,重14.68克
清泰元寶小平錢,青銅質,直徑26.1毫米、穿寬5.5毫米、厚2.0毫米,重6.93克
天福元寶折五錢,青銅質,直徑34.6毫米、穿寬6.8毫米、厚2.1毫米,重11.01克
可是五代期間國祚的短暫、皇帝更替的頻繁卻是立國者始料未及的。后梁歷時只有二十六年(907年—923年),換了三位皇帝;后唐只有十三年(923年—936年),卻換了四位皇帝;后晉只有短短十年(936年—946年),也換了兩朝皇帝。正所謂“他方唱罷我登場”。兵荒馬亂避之不及,老百姓對置身何朝何國都難以形成深刻印象,誰曉得錢幣上寫的是哪個皇帝的年號?頻繁發(fā)行年號錢,不但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宣揚統(tǒng)治者權威的作用,甚至會造成民眾不識、貨幣滯行的后果。在這種情形之下,五代后漢、后周兩朝以致宋初都不得不將發(fā)行年號錢改成了發(fā)行國號錢。由上可見,鑄行何種錢幣都是與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形勢密切相關的。
漢元通寶折三錢,青銅質,直徑33.5毫米、穿寬7.9毫米、厚2.3毫米,重13.25克
周元通寶折三錢,銀質,直徑31.2毫米、穿寬8.2毫米、厚2.6毫米,重11.28克
十國統(tǒng)治者多為唐王朝分封的藩鎮(zhèn)及其繼承人。唐朝覆亡后,囿于主客觀形勢和他們各自的政治立場,采用的鑄幣體制也會有所不同。歸納起來大致有四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不承認中原國家對唐王朝的取代,仍舊擁唐自重,繼續(xù)使用與唐王朝相關的貨幣。
天祐四年(907年)唐亡,淮南鎮(zhèn)節(jié)度使吳王楊渥不承認后梁,仍沿用唐年號。其弟楊隆演嗣位后于天祐十六年(919年)晉吳國王,改元武義,是為十國吳。吳未見有鑄幣遺存,估計其存續(xù)期間一直沿用唐代貨幣。
吳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大元帥齊王徐知誥受吳睿帝楊溥禪讓稱帝,國號“齊”,改元昇元。昇元三年(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又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宋開寶八年(975年)南唐為宋所亡。一般認為“大齊通寶”小平錢為徐知誥建國號“齊”時所鑄,目前亦見“大齊通寶”折三錢。徐知誥以唐王朝后嗣自居,無非是為了宣揚自己是正統(tǒng)皇權的代表。出于這種政治考慮,改國號為“唐”后所鑄錢幣除了沿用大唐的“開元通寶”外,還有“唐國通寶”、“大唐通寶”兩種國號錢。另有“永通泉貨”錢與“唐”國號亦不矛盾。倒是“保大元寶”為唯一的年號錢,與上述鑄幣體系顯得不協(xié)調,從文字書法看這種錢幣與南唐錢亦毫無相似之處,或為遼代天祚帝保大年間鑄幣。
大齊通寶折三錢,青銅質,直徑32.3毫米、穿寬7.5毫米、厚2.2毫米,重10.29克
大唐通寶折三錢,青銅質,直徑32.5毫米、穿寬8.0毫米、厚2.6毫米,重11.69克
開元通寶折三錢,青銅質,直徑31.8毫米、穿寬6.6毫米、厚2.3毫米,重10.03克
第二種情況是:唐亡后自行稱帝立國并鑄行相應的錢幣。
唐亡后,西川節(jié)度使蜀王王建不承認后梁的取代,繼續(xù)使用唐“天復”年號。天復八年(908年)王建稱帝,國號大蜀,建元“武成”,史稱前蜀。前蜀有“永平元寶”、“永平通寶”、“通正元寶”、“天漢元寶”、“光天元寶”、“乾德元寶”、“咸康元寶”等錢幣遺存,皆為年號錢。
永平元寶折五錢,青銅質,直徑34.6毫米、穿寬7.9毫米、厚2.2毫米,重11.86克
光天元寶折三錢,青銅質,直徑31.5毫米、穿寬5.9毫米、厚2.2毫米,重10.37克
前蜀咸康元年(925年)后唐滅前蜀,孟知祥被任為西川節(jié)度使。后唐長興四年(933年)孟知祥被封為蜀王。翌年孟知祥在成都建都稱帝,國號蜀,年號明德,史稱后蜀。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后蜀被宋攻滅。目前所見,后蜀遺留有“大蜀通寶”國號錢和“廣政通寶”年號錢。
大蜀通寶折三錢,青銅質,直徑31.3毫米、穿寬7.2毫米、厚2.4毫米,重10.11克
廣政通寶折三錢,青銅質,直徑31.3毫米、穿寬7.1毫米、厚2.7毫米,重11.21克
后漢乾祐三年(950年),隱帝劉承佑兵敗被殺,大將郭威稱帝建立后周。后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河東節(jié)度使太原尹劉崇也據(jù)河東十二州稱帝,改名劉旻,仍延用后漢國號和乾祐年號,史稱北漢。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北漢為宋所滅。北漢未見有鑄幣遺留,應該是繼續(xù)使用后漢的“漢元通寶”錢。
第三種情況是:先奉梁正朔后自立,鑄行本國貨幣。
后梁代唐自立后,清海節(jié)度使劉隱奉梁正朔。乾化元年(911年),后梁進封劉隱為南海王。同年劉隱病逝,其弟劉龑繼其位。劉龑于后梁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廣州)稱帝,國號大越。次年十一月,劉龑改國號漢,史稱南漢。宋開寶四年(971年)南漢為宋所滅。劉隱奉梁正朔時曾鑄有左旋讀“開平元寶”鉛質小平錢,目前看亦有銅錢留存。過去將“乾亨通寶”、“乾亨重寶”、“飛龍進寶”等錢系之南漢,近年又見“白龍通寶”、“大有元寶”等錢,皆為年號錢。還有一種“大越通寶”小平錢,或為劉龑建大越國時所鑄。
開平元寶小平錢,青銅質,直徑19.4毫米、穿寬6.2毫米、厚1.5毫米,重2.41克
飛龍進寶折十錢,青銅質,直徑43.5毫米、穿寬12.5毫米、厚3.6毫米,重27.27克
大有元寶小平錢,青銅質,直徑22.1毫米、穿寬5.7毫米、厚1.6毫米,重3.21克
后梁于開平三年(909年)加封武威軍節(jié)度使瑯琊王王審知為閩王。傳長子王延翰、次子王延鈞,期間一直奉梁正朔。后唐天成四年(933年)王延鈞稱帝,建都長樂,年號龍啟,史稱十國閩。天德三年(945年)閩為南唐所滅。閩曾鑄“開元通寶”背“閩”、“開元通寶”背“殷”、“永隆通寶”背“閩”
“天德通寶”、“天德重寶”背“殷”等大小錢幣,多見鉛、鐵錢。
永隆通寶折五錢,青銅質,直徑36.1毫米、穿寬7.4毫米、厚3.1毫米,重19.90克
天德重寶折三合背錢,青銅質,直徑33.9毫米、穿寬6.8毫米、厚3.3毫米,重19.41克
第四種情況是:始終奉其他王朝正朔,未鑄本國國號年號錢。
唐朝末年,錢镠任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并曾先后被封為“吳王”、“越王”。后梁開平元年(907年),朱溫篡唐稱帝,封錢镠為吳越王,兼任淮南節(jié)度使。此后歷三代五王,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和北宋為正朔,并且接受其冊封。吳越于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納土歸宋。
后梁開平元年(907年)朱溫代唐自立后,加封武安軍節(jié)度使馬殷為楚王,開平四年(910年)再加天策府上將軍尚書令。天成二年(927年),后唐又冊封馬殷為楚國王。楚歷六主,均沿用中原年號。后周廣順元年(951年)楚為南唐所滅。馬殷開天策府后曾鑄有“天策府寶”、“乾封泉寶”、“乾元重寶”
等大錢,除此未見楚國有其他鑄幣留存。
乾封泉寶背天府大錢,青銅質,直徑35.6毫米、穿寬9.5毫米、厚2.1毫米,重11.83克
天策府寶折三錢,青銅質,直徑31.8毫米、穿寬6.5毫米、厚2.2毫米,重10.50克
后梁開平元年(907年)朱溫建立后梁,任命親信高季興為荊南節(jié)度使。同光二年(924年)高季興又受后唐封為南平王,據(jù)有今湖北江陵、公安一帶,建都江陵(今湖北荊州),史稱南平或荊南。南平共歷五主,始終向周邊大國稱臣,于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納地降宋。未見有鑄幣遺存。
除十國外,唐末劉仁恭父子為割據(jù)幽州的重要藩鎮(zhèn)勢力。唐天祐四年(907年)劉仁恭次子留守光囚父自代盧龍節(jié)度使。同年,劉守光被后梁封為燕王。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八月劉守光登基稱帝,國號大燕,定都幽州(今北京),改元應天。乾化三年(913年)十一月即被晉王李存勖攻滅。由于劉守光殘暴不仁,史稱燕國為“桀燕”。一般認為“應天元寶”、“應圣元寶”、
“乾圣元寶”為桀燕所鑄,而“永安”各等錢幣、鐵五銖、鐵貨布、鐵“順天元寶”諸錢則為其父割據(jù)幽州時鑄幣。
應天元寶背萬錢,青銅質,直徑32.9毫米、穿寬7.0毫米、厚2.3毫米,重10.82克
應圣元寶背拾錢,青銅質,直徑28.7毫米、穿寬4.0毫米、厚1.8毫米,重7.44克
縱觀五代十國鑄幣,可以歸納出以下基本特點:
一是統(tǒng)治者已經(jīng)充分認識到了國號錢和年號錢對宣揚國家政權和帝王權威的作用,凡獨立稱帝建國并建元的國家皆鑄行相應的國號錢或年號錢。由于年號錢直接宣揚了皇帝本人的權威,封建帝王更熱衷鑄行年號錢。有時在鑄行年號錢的同時也鑄行國號錢。類似唐代“開元通寶”這樣的通用型錢幣已經(jīng)基本退出鑄幣行列,南唐“通行泉貨”錢可謂余緒僅存。
二是目前所見各國鑄行的年號錢都是不完整的。這可能有兩方面原因:由于年號歷時短暫、鑄幣數(shù)量不多、鑄幣質量薄小等原因錢幣未流傳下來或尚未被發(fā)現(xiàn)可謂一種原因。另一種原因可能是五代十國時期改元鑄錢尚未形成定制,是否鑄錢更多的還是要根據(jù)經(jīng)濟狀況和流通領域的需求而定。嗣位改元后仍使用前朝年號錢的情形應該存在。
三是適應市場流通的需要已經(jīng)出現(xiàn)大小搭配的鑄幣體系。以前的朝代基本以鑄行小平錢為主。五代十國時期許多國家鑄幣除小平錢外,折三、折五、折十等錢幣已經(jīng)越來越多地進入了流通領域。特別是折三錢,各國鑄行已經(jīng)較為普遍。
四是沒有鑄幣遺留的國家基本是奉宗主國正朔的國家,其鑄幣為與宗主國相同的貨幣。許多國家看似沒有鑄幣留存,實際上各國流通領域對貨幣皆有同樣的需求,這些國家當時亦應鑄行過錢幣。從上面介紹的情況看,這些國家鑄行的應為與宗主國相同的錢幣,只是千百年后兩者已經(jīng)難以區(qū)分了。
五是五代十國鑄幣多“惡錢”。許多國家鑄幣帶有盤剝百姓、搜括財富的目的。比如桀燕的“應天元寶”背“百”等虛值大錢,閩國的鉛鐵大錢等等。由于戰(zhàn)亂頻仍,軍費開支浩大,許多國家鑄幣都材質低劣、漫漶薄小。五代十國時期鑄幣可謂中國鑄幣史上質量最差的錢幣之一。
(注:文中圖片多為筆者收集到的近年新面世脫譜錢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