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有人咨詢筆者:口服藥都要經(jīng)過胃,多種藥物對胃是有刺激性的,胃炎、胃潰瘍等胃病患者怎樣服藥才能保護胃? “老胃病”患者的用藥總原則是合理用藥:盡可能避免服用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如止痛抗炎藥(阿司匹林、去痛片、布洛芬等),還有多種糖皮質激素以及多種抗生素類藥、洋地黃類藥(地高辛、西地蘭等)、抗組胺藥(異丙嗪、克敏嗪等),特別是中老年慢性風濕病、關節(jié)病患者尤須警惕。 在必須應用這些藥物時,該注意什么呢?以下以阿司匹林、紅霉素等藥物為例,闡述胃炎、胃潰瘍等胃病患者怎樣用藥才能預防和減輕藥物對胃的損傷。 慎用膠囊劑,多用腸溶劑 膠囊劑口服后即達胃部,膠囊在胃里溶解會對胃黏膜造成傷害,且膠囊劑的內容物大多為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的粉末或顆粒,可引起胃部不適,重者可致胃出血。故原有胃炎、胃潰瘍者應慎用膠囊劑。 而胃潰瘍患者,特別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常要服用一些抗生素、微生物制劑和中成藥,這些藥物以膠囊類居多,應特別小心。另外,因膠囊的囊殼是由膠質(主要是明膠)制成的,遇水會吸水膨脹,變軟、變黏,易附著在食道壁上,造成胃黏膜損傷,甚至潰瘍,即藥源性胃炎,為避免藥物附著,服膠囊劑時至少要飲水300毫升以上。 建議改用腸溶劑,腸溶片服用后在胃部不起任何變化,只在小腸的堿性環(huán)境中才溶解,不但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吸收,還能防止對胃的傷害。 不要掰開服藥,更不要“剝殼吞藥” 膠囊藥物大多刺激食道、胃黏膜,不可剝掉膠囊殼吞服藥粉(剝殼吞藥)。此前“問題膠囊”事件期間,不少人擔心膠囊的安全性,把膠囊打開,直接吞服藥粉,結果導致咳嗽、嗓子和食道火辣辣地痛、上腹(胃部)隱隱作痛……去醫(yī)院就診后方知食道和胃黏膜被灼傷。此即典型的藥源性食管炎和藥源性胃病。 飯后服藥 對胃有刺激的藥物,如紅霉素類、阿司匹林、消炎痛、補血鐵劑、三溴片和氯化銨片及稀鹽酸等,應飯后服用。因為胃中的飯菜會對胃黏膜起到保護作用,降低藥物對胃的刺激,且飯后服藥時藥物可被食物稀釋,也會減少對胃腸道的不良刺激。 切忌空腹服藥,否則這些藥物直接與胃黏膜接觸,易致胃潰瘍和胃出血。但飯后服藥并非飯后立即服藥,應在吃完飯1~2小時后服藥。此時胃已大部分排空,但仍有少量食物,既能部分稀釋藥物,降低對胃黏膜的刺激,又能使藥物較快進入小腸而被吸收。 必要時加服胃黏膜保護劑 為防止藥物對胃黏膜的損傷,可加服胃黏膜保護劑(即抗酸劑),為胃腸道再穿上一套“防護衣”。常用的胃黏膜保護劑有質子泵抑制劑(拉唑類)和H2受體拮抗劑(替丁類)等。 臨床藥學證實,胃黏膜保護劑能明顯降低服用阿司匹林(300毫克/天)患者的胃腸道病變發(fā)生幾率,且不影響腸溶劑阿司匹林的抗凝血、防卒中等療效。故胃潰瘍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之前,最好預防性應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 需長期或終生應用低劑量阿司匹林者,服藥最初3~6個月胃腸道副作用的發(fā)生率最高,建議此期間聯(lián)合應用胃黏膜保護劑。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部分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應慎用抗酸劑,否則會加重胃的分泌腺體的萎縮,使胃酸分泌更少,食欲更差,腹脹更嚴重,最終反而加重胃炎。 作者: 陸基宗(江蘇省無錫市人民醫(yī)院主任藥師) 文章內容來源:《醫(yī)食參考》 更多藥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營養(yǎng),疾病防治,減肥保健,長壽養(yǎng)生等專業(yè)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ishicankao(長按可復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