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順文廟正面紅色照墻沒有大門,正中4個金色大字“數(shù)仞宮墻”十分引人注目。這4個大字是有來歷的?!墩撜Z》一書的子長篇說,有一天魯國的孫武叔在上朝時與大夫們說,子貢(端木賜)的才能、德行超過了孔子。一位叫子服景伯的把這話告訴了子貢。子貢說:“好比宮墻,我的墻才有肩頭那么高,很容易就看到家屋中有些什么好東西了,但夫子(孔子)之墻數(shù)仞,不得其門而人,不見宗廟之美?!薄皵?shù)仞宮墻”4字左右開有兩扇門,分別是圣域(意為學問技藝達到精深境地)、賢關(guān)(意為進入仕途的門徑)。
富順文廟廟正面左右有2門,曰“圣域”、“賢關(guān)”,非祭祀不開。進門為泮池,池上架橋三座;中為九龍橋,不通行,左右便橋,為祭祀過道。池左右有2門,曰“禮門”、“義路”,為平日出入之門,分別立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石碑。
泮原是春秋時期魯國一條河的名稱。魯嘻公在泮水河邊建了一座宮殿,稱為泮宮,后來周朝的學校叫做泮宮。到了漢文帝時期,朝廷明文規(guī)定中央的學校叫辟雍,諸侯的學校叫泮宮。后來又有了在泮宮前修泮池的規(guī)定。
池上架有3座石拱橋,中為九龍橋,亦稱狀元橋。如果有幸蟾宮折桂,才可以從狀元橋上通過。富順因為沒有出過狀元,因此正面紅色照墻沒有中門。
泮池上另兩橋是低平的便橋,為祭祀過道。走過便橋即三座雄偉高大的石牌坊。這一組石牌坊是文廟中特有的欞星門建筑群。據(jù)說,欞星為天上文星,孔子是文星下凡,因此學子要經(jīng)過欞星門才能成為孔子門下。欞星門由3座大型石牌坊組成,氣魄雄偉,面闊22.15米,中間一座橫額刻3巨字“欞星門” ,左右分別為“道冠古今”、“德配天地”。3座石牌坊共有12根石柱,正中的兩根高達10.34米,其高度超過孔子家鄉(xiāng)的山東曲阜孔廟,乃全國之冠。3座石牌坊上的石刻圖案以龍為主,其中露出坊面的石柱頂端都雕刻著沖霄的蟠龍。此外,還有麒麟、鳳凰、瑞草、祥花等,雕刻均十分精細。額板上“十八學士”以及“五甲六館”29個人物浮雕栩栩如生。
“明倫堂”-即戟門,左右為“更衣祭器所”,戟門后有廣場,場后有“日月壇”,中為九龍鏤空浮雕,左右有石梯登臺。
臺后為文廟主體建筑“大成殿”,殿高35米,為明清時期典型斗拱結(jié)構(gòu),畫棟飛檐,精巧華美,脊龍昂首,躍然欲飛,琉璃金碧,映日生輝,壯麗凝重,古色古香。殿后有一院落為“泮宮”(“泮宮丹桂是富順八景之一)。
再往后,是”崇圣殿“,左右有”龍池“、”風穴“,清泉常滿,大旱不涸。壁間在乾隆時鐫有石刻”龍池“、”鳳穴“,筆力遒勁,近代罕見。
崇圣殿隆起的坎上建筑是孔子之”寢宮“。寢宮較小,只有三楹中供木刻”空子神位“(宋代以前為石刻),情地金書孔子像,系唐吳道子所畫,從曲阜拓回。左右廊廡,先后曾作生員學舍、縣教諭署及名宦鄉(xiāng)賢祠。
光緒二十二年(1896),縣人張世芳將先世所捐學田2處,改捐作維修文廟之業(yè)田。光緒33年(1907),詔生孔子大祀。于是改崇圣寺及宮墻為黃瓦(原只有大成殿、大成門準用黃瓦。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日本飛機炸毀大成殿一角及西廊廡,后雖經(jīng)修復,但技藝低下,終不復原。解放后,曾于1958年前后,對文廟粉飾一。1980年7月又予以修葺、粉飾,現(xiàn)在基本保持原貌,并增添服務(wù)設(shè)施,長年開放,供人民游覽憑吊。
富順文廟有“五絕”。一是欞星門由3組石坊組成,中間一組石柱高達22.65米,為各地文廟所罕見。二是大成殿面積532平方米,共用大圓柱50根,殿高30米,整個梁枋、檐板都是精雕的龍鳳麟獅、蟲魚花鳥。三是孔子石刻像奇。此像不著冕旒,線條簡潔明朗,衣著飄逸自然、形象逼真,是稀世珍品。四是龍的世界。文廟內(nèi)有大大小小各具形態(tài)的雕龍300多條,有浮騰在20余米高空的巨龍,有蜿蜒于泮池“狀元橋”上的九龍,大成殿屋脊上有飛龍。五是崇圣祠上裸體男陶人之“謎”。在1986年翻修富順文廟崇圣祠屋面時,發(fā)現(xiàn)正脊梁三重琉璃亭塔式寶鼎中有一尊古銅色裸體男陶像,其身高25厘米,肩寬10厘米,右手向上舉過頭頂,左手自然垂下,五官清晰,下身男性特征明顯,制作細膩,造型生動,給在封建意識濃厚的北宋時代興建的富順文廟披上了神秘色彩。這個被列為“巴蜀之謎”的發(fā)現(xiàn),引起學術(shù)界和新聞媒體的極大關(guān)注和震驚。
|